李庥與伊麗莎白.李庥宣道書信集(全兩冊) | 拾書所

李庥與伊麗莎白.李庥宣道書信集(全兩冊)

$ 570 元 原價 720
收錄於本書信集的文件,包含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李庥(1840-1879) 及伊麗莎白•庫克•李庥(1828-1902)於在1867-1879期間於南臺灣從事宣教服務的書信,共計112封,多數現在保存在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圖書館裡。
 
從距今152年前開始的十數年間,李庥與伊麗莎白•李庥頻繁的行腳遍及臺灣中南部及東部多處地方,因此這百多封的書信,有些是例行向長老教會總會的報告,涉及當時打狗、埤頭及阿里港的人事物與教會相關的種種,擴及木柵、柑仔林與拔馬地方的內山宣道站,李庥在這些地方耕耘甚深,吸引了許多平埔族群接受信仰,進入教會;有些是則對於南臺灣的風土觀察,還有社會的變遷;有些則記錄了教會醫館、教會學校等現代化的設施。
 
同時,他也簡要地記錄宣教各項金錢支出,以及與馬雅各、馬偕和巴克禮多位宣教師的伙伴們,以及當時接受信仰的本地教徒間的互動交誼,都將俾利開展當今臺灣社會史、教會史、醫療史與教育史的研究。
 
雖然李庥的夫人——伊麗莎白•李庥留下所見所聞的篇幅不多,但她獨特的見解,讓我們得以一窺臺灣原住民的文化習俗及各族群的婦女生活。這些早年的書信,不僅是回顧南臺灣社會如何被西方人所「發現」的紀錄,更是外來的傳教士來到臺灣,如何與臺灣社會相遇的過程。
 
回顧歷史,基於宣教,從馬雅各醫生開啟英國長老教會在臺灣的醫療與傳教的工作,李庥作為專業宣教人員,其夫婦12年於南臺灣艱辛的過程,透過這回百封書信史料的譯介,除了彰顯教會史、歷史學、民族學、經濟學等西方視野對於臺灣地域社會的關注,沿著他的行腳脈絡,更多理解當地宣教據點、活動路徑、田野調查與早期臺灣基督徒的實際景況。這不是單是一介紹李庥夫婦的宣道報告,而是可作為一個回顧南臺灣社會如何被西方人所「發現」的紀錄。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