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本清張初期經典三部曲 | 拾書所

松本清張初期經典三部曲

$ 885 元 原價 931

書籍詳介

內容簡介:

日本昭和時代最後一位文學巨擘
社會派推理小說一代宗師松本清張.自述生涯代表作
深刻描寫日本戰後的荒蕪歲月,暢銷百萬冊的永恆巨作
「與其追求文章的華麗,毋寧寫出真實的文字。」
他為時代留下最燙手的見證,為我們保存最具重量的歷史記憶,
他是拒絕人民集體忘卻的「國民作家」!

◆引發「清張革命」,確立「社會派」在日本推理小說界數十年正統地位
清張真正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徹底地改造了日本推理小說的體質,讓推理小說不僅可以跟嚴肅的純文學鼎足而立,且無須犧牲自身原有的文體特性,甚至它能比純文學更尖銳的挖掘社會最底層的問題,甚至向國家與國際政治提出犀利的質問。

◆為何今日我們仍需要閱讀清張的作品?
清張的推理是為了探究犯罪的動機,鋪陳犯罪動機又是為了彰顯社會正義。一個沒有推理習慣,缺乏推理能力的社會,必然招來許多謊言,更多黑霧。我們從清張的筆下,跟著他一起看見世人的形貌,看見我們自己。這是清張的胸懷,也是世世代代都閱讀清張作品的原因所在。

《零的焦點》
他比自己大十歲,一個月固定二十天不在家。
他吻著自己時,感覺正和另一個女人做比較。
他是——度完蜜月後就失蹤的陌生丈夫。

二十六歲的禎子並不了解三十六歲的丈夫憲一。

他一個月有二十日待在金澤工作,再回東京與自己相伴十日。他們未曾陷入熱戀,平淡相親完就結為連理——但禎子深信兩人將相伴相識,攜手度過餘生。然而,兩人一過完蜜月,新婚丈夫竟就失蹤……

禎子聯絡丈夫家人及同事,一無所獲;不得不翻起丈夫私物,尋找線索,卻像在尋找陌生人的物品,每件東西都藏著不為人知的過去。其中兩張藏在書中的老照片,特別在心上揮之不去,那是背面寫有「三十四」和「二十五」兩個數字,正面分別是極端簡陋的住宅,與無比奢華的洋房照片。

這兩張照片對丈夫有什麼意義?丈夫又為何在幸福唾手可得之際,不留隻字片語就離開?禎子追逐丈夫的身影,走上不曾踏足過的寒冷土地,而一道聲音宛如從無底深淵朝自己逼近般地響起:也許,這個被自己稱作「丈夫」的男人,過有不可告人的祕密人生……

《點與線》
出生和死亡,是我們共同的起點與終點。
選擇經歷哪一種路線,決定了不同的人生旅程。
只是,為了生活,有人從容上車,有人卻被迫下車……

一月下旬,日本九州的香椎海岸上,一對男女緊緊相依躺在晨光中,早已斷氣。男方是身陷貪瀆風暴的官員,女方是高級料理店的女侍。乍看是殉情自殺,但能夠證明雙方曾在一起的,僅有一週前,偶然在東京車站的月台上待了四分鐘的三名目擊者。

當地的資深刑警認為事有蹊蹺,東京警視廳也派員前來調查。然而,案發當下,這對男女在南邊的九州,嫌犯遠在北海道,怎麼進行謀殺?暗夜羅布、重重黑霧的詭譎謎團, 環環相扣、分秒必爭的縝密計畫。 當官商勾結成一氣,腐敗的權能凌駕正義, 嫌犯又有牢不可破的不在場證明, 真相該如何大白?

《砂之器》
不願向命運低頭,得付出什麼代價?
傾盡所有後,又真能擺脫宿命的束縛嗎?

深夜,人跡罕至的東京電車調度場內,早發列車的車廂下,意外發現一具慘遭毀容的屍體。刑警今西榮太郎頂著烈日,遠至東北秋田、島根深山、大阪、京都、名古屋,歷經數月的奔波,命案才露出一絲曙光,查出死者的身分,豈料,線索同時中斷——在這名退休的模範警察身上,找不到任何引起殺機的理由……

另一方面,天才音樂家和賀英良,不僅是走在時代尖端的知識分子,又與內閣大臣的千金訂婚,是備受矚目的明日之星。然而,即將赴美發展的前夕,不知是福是禍,往昔的恩人忽然出現在他面前……

一個在社會底層的陰影中,鍥而不捨追逐真相的刑警。
一個在通往未來的光亮中,乘風破浪抓住夢想的青年。
是怎樣的完美犯罪,牽引永遠不該產生交集的兩人,在命運之路的盡頭相遇?
揭開重重疑雲之際,人性的卑微可憫與現實的無常悲涼,織就一部難解的宿命樂章。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