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詳介 |
內容簡介:獲選《自然》年度十大好書、《科克斯書評》、《圖書館雜誌》、美國公共廣播電台和巴諾書店年度好書、《紐約時報》編輯選書榮獲美國歷史學會約翰.鄧寧獎、美國環境史學會喬治.馬什獎等諸多獎項 鯨魚之死,是自然界中的能量循環 原住民口中的犧牲奉獻與輪迴, 捕鯨人眼中的帳簿數字與利潤。 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信徒,來到了這塊常年冰封的大地, 將海裡游的鯨魚、陸上跑的馴鹿、地底埋的黃金提煉成文明的燃料。 面對北極的嚴酷,究竟人類是否能成功征服自然?抑或束手無策而黯然敗退? 在十九世紀捕鯨人、商人、政府官員、布爾什維克、美國人、俄羅斯人,這些外來者來到白令海峽之前,嚴寒雪白的北極大地,長久以來都是弓頭鯨、海象、馴鹿、狐狸等野生動物的家園,地底還蘊藏了黃金、石油、錫等豐富的礦藏。在這片土地上,自古以來居住著伊努皮亞特人、尤皮克人和楚克奇人,他們發展出與大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認為一切都是自然的循環與輪迴,一隻弓頭鯨會觀察人類是否值得獻上自己的生命,坦然死在獵人的魚叉之下。而人類必須抱持著敬意來看待鯨魚的死亡,否則鯨魚永遠不會出現在人類面前。 當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信徒踏上這塊土地的時候,他們無所不用其極想要將北極的一切,轉化成推動經濟成長與國家權力的能量,以及實踐各自時間和價值觀的場域。人們獵殺弓頭鯨、馴養馴鹿、開採金礦、探鑽石油,將眼前的大自然變成可以量化的利潤和計畫目標。而原先住在這裡的原住民,則被改造成符合這些意識形態理想的美國人和蘇聯人。 但是,鯨魚學會躲避、海象開始警戒,極地氣候則遏阻了人類的進逼,大自然也對現代文明的入侵作出了回應。德穆思教授結合歷史、環境、科學,以及自身生活在北極地區的經驗,完整再現了這段文明與自然、人類與非人類之間交會與衝突的歷史。 好評推薦 專文導讀 施昱丞 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洪廣冀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學系副教授 推薦人選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林東良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萬毓澤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主任 媒體好評 「環境並非市場擴張與人口拓殖的註腳:動物們不是待宰的商品,原住民也不該被視為資本與體制下的奴隸。相對地,在白令海這樣嚴酷的極地生態圈,無論是傳統帝國或現代資本,都只是冰天雪地下的驚鴻一瞥,終究踏雪無痕。」 ──施昱丞,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白令海峽的輓歌》是一部非凡的歷史著作,將不同的元素完美地交織在一起。它在民族誌細節、生態學精度、經濟環境和歷史紋理方面的豐富程度令人驚訝。最具啟發性和原創性的是德慕思對物質循環的關注,包括血肉、獸蹄、毛皮和獸皮,以及地底埋藏的礦物。」 ──《自然》雜誌(Nature) 「一本出色的綜合體……常常讓我想起巴利.羅佩茲(Barry Lopez)的《北極之夢》(Arctic Dreams),將嚴謹的研究、緊湊的所見所聞,以及條理分明的倫理觀全結合在一起。」 ──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Underland: A Deep Time Journey) 「《白令海峽的輓歌》是歷史學家的《白鯨記》,是一本跨越世紀的大白鯨,將風景、生物和時間的流動聯繫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令人驚歎、值得一讀的敘事。」 ──艾米塔.葛旭(Amitav Ghosh),《朱鷺號》三部曲(Ibis Trilogy) 「這是一本關於現代文明在海洋、陸地,以及最終在地下所造成破壞,深具詩意的沉思集。捕鯨人及牧鹿人、貪婪的資本家和烏托邦式的政策規劃者、滿懷希望的勘探者和渴求原物料的政府官僚等等,都出現在這本分析性強大的書中,這是民族及其土地的紀念碑,也是我們所創造世界的寓言。」 ──斯溫.貝克特(Sven Beckert),《棉花帝國: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Empire of Cotton: A Global History) 「輝煌、迷人又瑰麗⋯⋯芭絲榭芭・德穆思以土地和海洋的詩意與智慧來書寫,把一個遙遠地方的人類歷史與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及未來緊緊聯繫在一起。」 ──傑克.戴維斯(Jack E. Davis),普立茲獎得主、《墨西哥灣:美國海洋的形成》(The Gulf: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Sea) 「芭絲榭芭・德穆思的歷史,宛如北極海域一樣豐盛且流暢。在德穆思追尋現代主義生態在白令海峽所形成動態變化的過程中,她同時也發明了一種新穎的歷史敘事形式。」 ──凱特.布朗(Kate Brown),《生存手冊》(Manual for Survival)、《鈽托邦》(Plutopia) 「在這樣一個『人類的欲望會使其所遇事物,都無比合乎其自身形象』的時代,這本芭絲榭芭・德穆思的處女作,確實鼓勵了我們去思考這種主張的實質極限。這是我多年來所讀到,最具創新性和詩意的自然史之一。」 ──伊莉莎白.拉許(Elizabeth Rush),《崛起:來自新美國海岸的快訊》(Rising: Dispatches from the New American Shore) 「芭絲榭芭・德穆思用她動人的散文、不懈的研究和深刻的地方意識,在界定白令地區現代史下的社會和環境革命,以及原住民族群和不同新移民、淘金熱和古拉格集中營、鯨魚和馴鹿等故事方面,書寫得既優雅又不失公允。」 ──約翰.麥克尼爾(John McNeill),《陽光下的新事物》(Something New Under the Sun) 「這本書讓我感到誠惶誠恐,是我最近讀過的其他書所沒有的感受……本書相當精彩。」 ──《文學中心》雜誌(Literary hub) 「一個深具警世及教育意義的故事,強烈推薦給對環境保護感興趣的讀者。」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星級評論 「一本極好的書,對於研究過來和未來北極的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讀物。」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星級評論 「這本書可以告訴我們許多事情,無論書中任何一段的主題……《漂浮的海岸》內容豐富、研究透徹,富有啟發性。這本書讓讀者感受到德穆思專業知識的博大精深,就像腳踏一座陸橋一樣堅實。她將了解白令地區作為自己一生的志業。在轉述她的知識時,德穆思不僅提供了一個關於我們在這片大陸上來自哪裡,以及我們將去哪裡的願景。我們研究白令海峽,是為了了解未來的前景。」 ──《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儘管《白令海峽的輓歌》被稱為環境史,但也可以被描述為一種對生物圈的沉思。德穆思對她在青少年時期第一次拜訪時,就一直欣賞的自然景觀進行了豐富描述……德穆思對她的主題的熱情,在每一頁閃耀著,她在白令地區的廣泛個人經驗,豐富了自身的敘述。她沒有把北極當作一個戶外博物館,而是展示了死亡和毀滅是如何成為生命的重要層面。」 ──《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這部有史以來第一部關於白令海峽的通俗歷史,提出了在氣候暖化下只會益發重要的問題:探討了動物、植物、自然景觀以及人類,面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要求他們為人類進步的理念服務時,究竟是如何回應。德穆思對伊努皮亞特人、尤皮克人和楚科奇人社群的研究,顯示了她的細心和嚴謹,但在眾人的推薦和評論中,往往第一個先提到的是她寫作的詩意。」 ──梅杜莎(Meduza),俄國網路媒體 「《白令海峽的輓歌》)是一本經過深入研究、深有感觸的書,它闡述了一段充滿破壞,但又複雜的變革歷史,指出了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並讓我們敢於想像更好的情況。」 ──NPR美國公共廣播電台 目錄:導讀 鯨魚的吟唱、海象的歌聲:「牠者」口中的歷史是什麼?施昱丞/美國布朗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導讀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學系副教授 前言 名詞定義 序幕 移居北方 第一部 外海 一八四八年至一九○○年 第一章 鯨魚國度 第二章 鯨魚殞落 第二部 沿岸 一八七○年至一九六○年 第三章 漂浮海岸 第四章 甦醒之冰 第三部 陸地 一八八○至一九七○年 第五章 移動苔原 第六章 氣候變遷 第四部 地下 一九○○至一九八○年 第七章 喧囂大地 第八章 救贖元素 第五部 海洋 一九二○至一九九○年 第九章 熱量價值 第十章 啟蒙物種 尾 聲 物質轉化 謝詞 資料來源 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