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世紀的亞洲觀光 | 拾書所

跨越世紀的亞洲觀光

$ 356 元 原價 450

書籍詳介

內容簡介:

《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海外鐵道》作者小牟田哲彥最新力作
這次將走出車站,實地體驗旅遊路線,造訪觀光景點,
介紹中國、朝鮮、臺灣到香港等亞洲地區的海外旅行見聞,
搭配超過上百張的歷史懷舊照片,重現百年旅行歷史的真實樣貌!

邁入二十世紀,日本人前往亞洲各地旅行成為常態,介紹出國資訊的旅遊手冊也應運而生。手冊裡不僅記錄了當時海外旅遊的優惠行程、交通方式、觀光景點,更展現了這一百年來日本人眼中的亞洲及其變遷。從二戰前中國幣制的混亂、滿洲馬賊的危險、縱貫大陸列車上的俄羅斯服務生,到戰後東亞國際局勢的驟變、共產中國的崛起,及亞洲旅遊環境的消長。

東亞近現代鐵道與交通史專家小牟田哲彥,爬梳大量旅遊手冊的資訊,並蒐羅豐富的歷史照片,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描繪二十世紀在亞洲旅行的風光,深入體驗近代日本與亞洲社會的生活,沉浸在這場穿越時空的歷史之旅。

.深入發掘百年旅遊手冊潛藏的歷史記憶與趣聞!
戰前日本人出國旅遊需要「正當理由」,才不會惹人非議?
戰前臺灣芒果被海關當作違禁品,絕對不能帶回日本?
戰後到中國旅遊需要換特別的貨幣,還有外國人專用的商店?
戰後伊朗是少數說日語也通的國家,甚至路上會親切打招呼?

專文推薦
工頭堅《旅飯》創辦人、「出發吧!鐵三角」節目主持人
洪致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聯名推薦
林氏璧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目錄:

推薦序 遨遊在旅遊手冊中的想像與時間旅行 工頭堅/《旅飯》創辦人、「出發吧!鐵三角」節目主持人
推薦序 日本觀光旅遊手冊中的歷史記憶與臺灣 洪致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繁體中文版序
第一章 大日本帝國時代的亞洲旅行
昭和初期前的亞洲旅行樣貌
江戶時代也有旅遊手冊
擴及東亞的旅行範圍
八十年前日本人具備的空間意識
「可以旅行的中國」還受到限制
主要行程是戰跡巡禮
觀光旅行的正當名義
團體旅行成為主流
針對團體旅行的治安印象
無人聞問的橫跨西伯利亞鐵路之旅

不同於今日的亞洲旅行環境
從標準行程的比較來看外地旅行費用
中國旅行不需要護照
日本國內的跨境手續
從滿洲國跨境到中華民國
出入蘇聯國境的嚴格,亦同於戰後
充實的廣域優惠票制度
搭豪華列車和優雅船旅的大陸旅行
驚異趨近外地的長空之旅
用日語旅行的新領土
旅行會話情況彰顯的國際情勢
滿洲國成立後,日幣成為主力貨幣
全世界最複雜──滿洲國以前的中國貨幣情勢
通行日本軍票的中支與大正時期的膠濟鐵路
設定以分單位的時差

日本觀光客在外地的遊樂方式
在外地參加的戶外活動
日本人不論到哪兒都開發溫泉
飯店有西式、日式、當地式可以選
從餐廳看到的飲食享受
火車便當文化未能在大陸紮根
臺灣有鴉片的販賣處
遊廓為夜生活的一部分
東亞旅行頻繁的時代

第二章 戰後日本人的亞洲旅行
海外旅行自由化之前遠渡外國的環境
戰爭結束後的旅行態勢
外幣條件限制出國條件
東京奧運前夕開放自由海外旅行
是否需要旅行正當名義的爭議
護照不能多次使用
款項攜帶方法的變化
外國旅行比戰前更加遙不可及
旅遊手冊述說的團體旅行主流時代
巨無霸噴射機出現,船旅消失
亞洲旅行一度人氣低迷?
集中在亞洲特定地區的原因
準外國待遇的沖繩旅行

日本人亞洲觀的轉變
《外國旅行導覽》看到的中國和臺灣記述的變遷
中國旅行在文革後,以「社會科參觀」名義重開大門
字裡行間看中國社會價值觀的變化
戰後亞洲的旅行會話狀況
旅遊手冊非公認的日語通用國──伊朗

旅遊手冊閱讀層的變化
面向個人旅行者的資訊篇幅增加
面向女性的海外旅行資訊姍姍來遲
推祟穿和服去外國旅行
標明「女子價格」的香港舞廳介紹
臺灣傳承下來的溫泉藝妓與客房宴會
男性視角旅行的象徵──妓生觀光
女性讀者增加,裝幀美觀度也提升
亞洲旅行急速簡便化

尾聲──從旅行指南變遷看見的事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一覽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