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詳介 |
內容簡介:從《蒙古到大清》之前,必須先看「從契丹到蒙古」;全球化的開端,來自馬背上的草原文明。 蒙古顛覆世界史,起源於契丹打造的新國家型態; 耶律阿保機開創新時代的野望,更甚忽必烈維繫龐大帝國的挑戰! 以遊牧民族為主角的蒙古帝國,顛覆了西歐文明本位的全球史。研究草原民族和蒙古史的第一人──杉山正明,解讀十數種語言的史料,並以現場考察的第一手資料,重構遼、西夏、金、元的草原征服者實像。 ◎蒙古打造後無來者、橫跨歐亞的世界帝國, 遊牧民族卻在中國史書上被視為低下的胡夷蠻族。 ‧范揚節度使安祿山自幽州起兵後,這個原本邊境的城市跨越華夷的界線,成為大遼國的副都南京、女真金帝國的首都「中都」,蒙古世界帝國的首都「大都」,最後成為我們都熟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 ‧元朝(蒙古帝國)官方撰寫的《遼史》,在許多方面都「點到為止」,並不完整,而其他有關契丹的記述,都是由敵對的北宋一方所撰寫;主導十至十二世紀東亞的大國──遼(契丹),在文化上的成就很可能遠超越同時期的北宋。 ‧蒙古帝國結合中華行政體系、草原軍事力量和穆斯林商業力,打破歐亞大陸的國境,打通海陸雙邊的文化與貿易交流,成為真正的世界帝國,不僅四大發明傳至西方,更將紙幣的使用、銀本位經濟體系、產業型社會、自由通商和資本主義等,也一起「世界化」了。 ◎草原民族在東亞崛起,才是蒙古帝國顛覆世界史的起點。 唐朝初期曾一度有世界帝國的雛形,但很快就演變成依各自軍勢力形成的數個跨種族兵團。這個類似戰國時代的局勢中,擅長弓馬、行動快速並以團隊出擊的馬上軍事集團,便成了主宰歐亞史走向的關鍵,以中華地區來說,趁勢崛起的便是契丹和沙陀。 ◎遼(契丹)開始嘗試的新國家型態,由蒙古帝國實現。 契丹帝國以草原為國家中心,國家成員包含各個種族,以遊牧部族的聯合為基本,結合了畜牧、農耕和都市,是一個統合草原(軍事)與中華(行政)的新國家型態。 然而,契丹最終並未完全統治整個中華,之後,包含西夏和大金,都是以「部族聯合體」和「草原與中華混合」的方式,嘗試打造新國家型態的遊牧民族。特別要提到金(女真),不僅國家規模幅員遼闊,人口數也超過北宋最盛時期。看似從契丹開始的遊牧民族新國家型態,即將在大金國實現。 但金國缺乏整合另外兩個國家的能力(南宋與西夏),只能將這個經驗移交給下一代──蒙古。 ◎想理解中國史與世界史的互動與碰撞,關鍵就在「遊牧民族」。 西元八世紀起,從安史之亂到明初,遊牧民族的權力更迭,不僅打破中華框架,更引起歐亞大陸東西兩邊的巨大變動。 (1)安史之亂後,遊牧國家回鶻成為唐朝的「庇護者」,更一度稱霸亞洲東方。但接連的天災導致回鶻迅速瓦解,讓在東方的契丹趁機興起,沙陀族也在華北建立軍事政權,也就是「五代」;在西方,由於回鶻解體,原有的部落成員(突厥)開始往西遷徙,也開啟了鄂圖曼帝國約九百年的「突厥‧伊斯蘭時代」。 (2)西元十世紀前半,日本的平將門舉兵自立為王,他舉幾年前耶律阿保機滅渤海國、並將之改名為「東丹國」的例子,說明自己「憑藉實力奪權」的合理性。 ◎唐宋與遊牧民族的關係,絕非「君臣」,而是地位平等的友邦。 (1)從中華史觀來看,唐朝國祚近三百年,且初期的確勢力曾一度橫跨歐亞,因此有唐朝是「世界帝國」的錯覺。但從玄宗以後,有各種碑文和國書明白顯示,唐與突厥、回鶻、黠戛斯等遊牧民族之間的關係是對等,而非君臣。 (2)史書中被描寫為欺人太甚的「澶淵之盟」,事實上是讓北宋和遼國(契丹)相安無事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協定,這種國家與國家間和平共存的模式,也成為後來西夏與北宋,以及後來金、南宋、西夏等國維持和平的方式。 以蒙古帝國為中心,可以發現當時在東亞大陸上的遊牧民族確實地改變了世界的方向。元帝國繼承耶律阿保機結合草原與中華、打造新國家的野望,由多種族、多地區構成的複合型國家,讓整個世界的潮流從內陸走向海洋、從軍事力量改為經濟力量,從生產到流通有無,從宗教邁向理性等等改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神學性的精神思想,轉變為合理的思辨,以及藉由資本主義產生尊重實利的觀念等 若非蒙古帝國將這些文化與制度交流「世界化」的結果,歐洲的發展與變化,是否還會如今日一般? 本書特色 ‧特別書衣:底色是與原書系相反的黑色調,加上收錄於《契丹國志》中的契丹古地圖,表現隱藏在歷史長河下,至今尚且晦暗不明的真實。 ‧內容完整:本書不僅探究蒙古帝國的起源與成就,更追溯至開始建構草原中華國家型態的契丹、西夏與金,完整了解遊牧民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全新重譯:〈中國‧歷史的長河〉繁體中文版,除完整出版講談社原書系的全十二冊外,每一本皆為臺灣譯者全文重新翻譯。 ‧專文導讀: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學系博士蔡偉傑的專文導讀,讓讀者快速了解本書脈絡方向,並詳列遼、西夏、金和元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延伸閱讀。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學系博士蔡偉傑 目錄:【前言 世界史中的中國史】中國的存在感/中國的巨大化,始於何時?/改變歐亞與中國的六百年/世界史與中國史 【第一章 巨大變貌的前奏】 始於何時 關於「時間」的提問/唐王朝的巨大身影/唐王朝與八世紀的亞洲/草原上的變化/惡化的「玄宗王朝」 安祿山的光與影 分裂的人物像/傾向修飾與貶抑的史料/混血種族/其名為「光」/突厥人的血脈與英雄傳說/「安」家的養子/國際市場的仲介 歐亞大陸中的「安史之亂」 天下動亂/無法理解的變調/建國與猝死/回鶻的野心/歐亞大陸史的地平面內 走向分權化的漫長時期 叛亂結束了嗎/底片的世界/回鶻的相對性強大/吐蕃的崛起/兩強的衝突/回鶻瓦解/吐蕃的墜落/日薄西山的唐朝名下/「時代」的姿態 【第二章 邁向契丹帝國的道路】 橫越海洋的無形之線 《將門記》的內容/記錄與真實,還有……/東丹國的使者/甄萱的選擇/平安時代的日本,不知情嗎?/日本真的曾經派遣「遣遼使」嗎?/要北行還是南行?/寬建法師的入唐/莫名的死與命運的起伏/裴璆的悲劇/兩個重疊的人物影像 奔向帝國的助跑 被遺忘的英雄/與契丹同時期的五代/歷史理念與事實主義/夷離堇的立場/不明確的前半生/沉沒在黑暗中的先祖們/和安祿山的緣分/同時崛起的契丹與沙陀/邁向阿保機之路 契丹與沙陀 建國的準備/雲州會盟/李克用的提議/阿保機的變卦/放棄與獨立/反轉的組合/三支箭的遺言 成為真正的權力者 阿保機即位/謎樣的奪權與可疑的史書/打破三年輪換制/謀殺諸部大人/「九年」的意義 阿保機與存勗 「父」與「子」/危機與盤算/超級新秀李存勗/三個極端的命運/無法避免的衝突/阿保機的南進與戰略/新州之敗/李存勗的抗議 【第三章 邁向南北共存的時代】 兩輪上昇的旭日 兩軍大戰/幽州攻防/阿保機的果斷決定/敵我之不同/沙陀的大逆轉 南北並立的模式 盧文進這個中間選項/幽州的教訓/ 李存勗南伐/大戰前的伏筆/定州的恩怨情節/困惑中的兩人/司馬光的淺薄之見/不一致的記載/第二次的激戰/沙陀的唐王朝/李存勗的失敗/阿保機之死 東丹王傳說 堅強的未亡人──月里朵/東丹王突欲的不幸/被推翻的設定/阿保機的本意/意料之外的死亡/月里朵的選擇/東丹王渡海/沙陀陷入混亂中 契丹帝國的野心 契丹南進/沙陀的屬國化/大同之夢/東丹王的血脈/澶淵之盟/南北共存的一百年 【第四章 造訪已消失的契丹帝國──眺望歷史與現在】 飛越千年的時光 一次短暫的穿梭之旅/第一次看到的「契丹領土」/慶州的白塔/為何現在要研究契丹 艱辛與樂趣 研究契丹的辛苦/隱藏於歷史背面的西契丹/必然得可能性/負面印象/不願記載契丹歷史的蒙古/契丹的國號 旅途中的沈思──中國沒有問題吧? 山與草原/向日葵與波斯菊之路/草原的危機/玉米田的擴展/畜牧消失了嗎 兩個英雄的形象 耶律阿保機之像/對近代化的提問/西方的帖木兒之像/傳奇的彼方 令人感到衝擊的皇帝陵 美麗的聖地/傳說確實存在/傳說與神話及其存在/被創造出來的神聖力量 契丹與拓跋,契丹與蒙古 與唐朝的連動關係/唐朝是拓跋氏的政權/蒙古的領導者/對歐亞大陸史的提問 【第五章 亞洲東方的多國體系】 西夏與李元昊 敘述西夏時的困難/掌握關鍵的西夏語研究/各式各樣的党項集團/邁向李元昊之路/李元昊的西夏國/慶曆和約 女真族的聯盟體──大金國 國家的光與影/《金史》中「世紀」的趣味/海上之盟/勢均力敵者當中的中華 【第六章 在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領域之下】 蒙古的出現 蒼狼與光之子/模糊不清的真相/蒙古兀魯思的原點/中亞東半部的雪崩現象/金國之戰/遠征中亞與成吉思汗之死 成為史上最大的陸上帝國 金國滅亡/窩闊台政權的新企畫/陸上的世界戰略/帝國的波動/蒙哥的光芒 跨陸地與海洋的超廣域帝國 忽必烈的政變政權/李璮的野心/走向多元複合的帝國/襄陽攻防/輕鬆滅了南宋/高麗國的轉變/要如何看待蒙古對日本的侵襲?/兩大叛變 體制化的國家經營 忽必烈的新國家建設事業/中華的形式/穆斯林商業網與物流、通商的管理/區域單位別的統治/龐大的多種族複合國家 融合的歐非、歐亞世界 和睦的帝國/大元兀魯思政局的變動/人類史上的最初大交流/全球規模的天災與通往後蒙古時代的門/接踵而來的天災與叛變/忽必烈王權的落幕 【結語 通往全球化的時代之門】 回顧六百年/國家與權力的形式/蒙古的印記 主要人物略傳 歷史關鍵詞解說 參考文獻 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