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幸福,我選擇不結婚 | 拾書所

為了幸福,我選擇不結婚

$ 316 元 原價 400

書籍詳介

內容簡介:

══════════════════════════════════
不結婚不代表孤老終生,結了婚也可能遺憾終身
明明結婚只是選項之一,但為什麼好像人人必選?
跳脫結婚與不婚的人生二分法,人生有很多不同的可能。
══════════════════════════════════
「你都要幾歲了,怎麼還不結婚?」
「要不要我幫你介紹男朋友?你朋友都生兩個了。」
「妳是哪裡不夠好才沒結婚?」
每逢過年就會出現上述類似的問話,與親戚久逢碰面後也少不了這些開場白,亞洲社會似乎將結婚當作人生的分界,隨著時間推進,結婚自然而然成了「正常」,似乎不再被認為只是人生「其中一個」可選可不擇的選項。
七十代的國家不婚主義代表金愛順,與,三十代提倡不戀愛的專欄作家李珍松
和思考更多可能性的你一起尋找生活的不同答案
本書收錄了年齡相差四十歲的不婚生活代表一來一往的詼諧對談,道出彼此選擇不婚身分與實踐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尖銳指出現存社會將許多價值觀與婚姻綑綁的謬誤、常人對於不婚的偏差看法,也幽默地分享一個人生活的訣竅、對於現存社會制度的反思與改變建言。
兩人時而互相認同,時而也因為年齡差異而相互爭辯,讓讀者像是在咖啡廳聽著鄰桌說故事,藉由一個又一個議題反思自己想要的生活樣貌,尋找生活方式的新可能!

  本書精選摘句
 人生就是不斷地做出讓自己更加幸福的選擇,而我為了擁有更好的生活,為了守護我的幸福所做出的選擇就是不婚。
 難道婚後就能立刻感受到穩定跟變得成熟嗎?
 結婚跟生產、育兒並不是綑綁在一起的概念。
 就像大家擁有結婚的自由一般,我也只是圖一個「不要結婚的自由」罷了。
 不婚人士最大的壓力來源其實是來自家人,他人的視線反而不是很重要。
 在「不婚」這個詞出現後,眾多女性開始試著開創多采多姿的人生,但這個社會卻仍舊以結婚為中心思想,似乎也沒有想要改變的意思呢。
 只要一提到女性不婚就會立即聯想到是否跟宗教有關,這種慣性思考模式似乎代表著社會大眾認為女性要獨自過日子並非易事。
 雖然是獨自的個體,但保持與他人的聯繫也很重要。
 「不婚=不正常」的這種視線實在相當暴力,這全是因為大家習慣性地認為結婚生子才是所謂的「正常家庭」與「正常」所導致,所以大家才會推崇非殘疾人、異性戀者、同人種之間的婚姻型態。
 那些嚇唬別人說不結婚就會孤獨終老的人,會不會是平時都沒在做家事啊?

目錄:

前言 我偏離「正軌」了嗎?
序言 不婚人士的榜樣,金愛順
第一部 ・ 她們的難言之隱──並不只是我們倆有這苦衷
不婚的可能性
與金愛順「一起」堅持下去的心情
所謂的「命中無夫」
和「我」好好相處
名為「母愛」的情感
大人是什麼呢?
一九八八年生的李珍松是不會栽在婚姻手上的
不結婚也可以嗎?
第二部 ・ 以不婚的身分活下去
不婚跟不孝的關聯性
你管好自己就好
低出生率及厭惡不婚
朝鮮時代的不婚,獨女
修女是誰都能當的嗎?
需要變得更堅強的金愛順,以及希望不用那麼堅強也無妨的李珍松
跳脫「不婚」及「已婚」的二分法
坑了我錢的人就等死吧
不結婚就會孤獨纏身?那全是謊言一場
不正當(?)的不婚女性們
面對那些對於不婚的無禮嘮叨之姿態
我說了我不結婚
第三部 ・ 就算不結婚也沒關係
出發去旅行吧
就算重新投胎轉世也會選擇不婚
人生方向與不婚
孤獨死的恐怖,以及與「自己」的告別之間
我的年紀又如何?
餵飽「自己」這件事
只有一個人也能吃香喝辣過得很好
「獨自用餐」如何?要怎麼吃才會美味?
不我一個人也過得很「好」
冷漠都市的單身女郎
要怎麼過日子呢?
「開始要平凡一點,甜美一點。」
第四部 ・ 不婚的多元風景
很痛耶,克莉絲汀
「獨身主義者」的戀愛
擁有各種可能性的「不婚」
戀愛對不婚主義者而言
結婚正常化的神話
就連草鞋也有另一半?
第五部 ・ 敬不婚!
請贊同不婚人士的住居政策
(不要結婚,)我們同居吧
和生病的「我」一起生活
鄰里之間的紐帶關係
在電視上看到「不婚」話題的時候
需要先離開原生家庭進行獨立
選擇跟自己一起過日子的存在
對於不婚的偏見,金愛順因為「嘗試過才明白」的領悟
結語 李珍松的話
後記 金愛順的話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