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愛欲 I & II套書】(二冊) | 拾書所

【生死愛欲 I & II套書】(二冊)

$ 676 元 原價 711

書籍詳介

內容簡介:

本套書組合:《生死愛欲I(2023年增訂版)》+《生死愛欲II》

談論死亡問題,說的其實是生命問題;
談論愛欲問題,說的也是人生的掙扎與意義。

關於生命的問題,關鍵在於人對生命的焦慮(anxiety),而正是這種對生命的焦慮,令我們面對生死愛欲的問題時,更渴望得到答案。換言之,人生的意義無法脫離愛欲與死亡。

我們可以不讀孔子或柏拉圖,不研究康德或朱熹,不需要知道海德格,不用關心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但是生死愛欲的問題,每個人無論喜歡與否,都必須要面對,因為,我們早已身在其中。

這些問題,或多或少總會令我們產生疑惑。這些問題,是「實存問題」(existential problem),而不僅是「理論問題」(theoretical problem)。不過,這個「實存問題」卻需要以哲學的思路來處理,同時需要放在相關的文化和歷史脈絡來加以理解。

《生死愛欲》探討的,就是人生存在的種種課題,
但真正的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人的處境問題。

*********

《生死愛欲》I、II兩冊的內容分別是:
【第 I 冊】分為〈希臘神話與哲學〉、〈基督宗教〉兩部分。
古希臘及基督宗教傳統關於生死愛欲的看法,對整個人類歷史文化的長河影響深遠。
在希臘哲學中,最初是透過神話來理解人類的能力,從如何創天造地,到以不同的神祇表達不同的力量,例如太陽神或死神等等。西方傳統中的「欲愛」(eros)與「德愛」(philia)等概念,也有相關的神話傳說,而這些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是沒有的。

基督宗教包含天主教、新教,以及東正教等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宗教。米開朗基羅的一幅名畫,就是神如何創世,創造出人類,而人透過耶穌基督的話語,得知了亞當犯罪,從而打破了上帝與自己之間的隔閡,因此耶穌基督要為世人的罪負責,在地上受苦,為人類釘上十字架,後來再復活,重新拯救人。這種想法影響著所有西方人的心態。

希臘人帶給西方文明理性,是要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而不是透過神的力量來改變的,雖然基督宗教開創了很多新的內容,但這兩者之間似乎潛存了很多衝突。

【第 II 冊】包括〈中國傳統〉、〈近代到現代西方〉兩部分。
在西方世界中,「愛」可以分為四者:欲愛(eros)、德愛(philia)、神愛(agape),以及浪漫愛(romantic love)。西方世界關於愛的哲學很多,然而中國哲學以理論的方式來講男女之情,卻是極少的,但中國文化中,卻有很多關於情的文學。情,在中國,似乎是屬於文學的。

作者從一幅中國春宮畫開始談中國的「愛」與「情/欲」。在這幅春宫畫裡,男女在性交過程中,有個小孩在他們旁邊吃東西、玩耍,而且這小孩可能是他們的子女:「這幅畫應該是出現在晚明,而這幅畫的內容,橫顧世界各地的情色藝術,從沒看過男女性交場景中,會出現小孩在玩耍。即使是布雪(Francois Boucher)這位著名的法國畫家,透過神話來表現性愛,在《海克力斯和歐斐爾》(Hercules and Omfala, 1735)畫中出現了小孩,但這兩個小孩與成人之間並無血親關係,他們是邱比特(cupid)小愛神。日本的畫家勝川春章,大概在中國清初的時候,畫了十分多的的春畫,但也絕無小孩在旁的性交畫面。」

作者認為,中國文化強調感性心理與自然生命,其中一種文化特徵,便是李澤厚所為的「樂感文化」,而不像西方那樣的罪感文化。或許正因為這個基本的不同,中國與西方世界對於生、死,以及對於情、性、欲,就有著很不一樣的看法。

*********
《生死愛欲》兩冊談論的領域廣闊,從儒釋道到唐君毅,從柏拉圖到21世紀的網戀,包攬古今東西。不過,只要掌握某些線索,從海德格哲學的一些關鍵詞著手,就不會迷失在宏大論述之中:
第一個關鍵詞是「生命」。
第二個關鍵詞是「世界」。
第三個關鍵詞是「時間」,具體點說,就是「歷史性」(Geschichtlichkeit, historicity)。

這兩本書沒有告訴讀者「真愛」是什麼,因為它根本無意提供一套關於「愛」的絕對標準,讓大家去遵從。

這兩本書更重視的是,如何從人的經驗出發,呈現「愛」的可能性——愛的類型是如此豐富多樣,有欲愛、德愛、神愛、浪漫愛,也有中國的「情」。

人類的愛是自由的,可以是這樣、可以是那樣。愛的歷史,讓我們從獨斷與狹隘的狀態之中解放出來。

愛,是回答人類生命意義的關鍵,
愛欲,是追尋不朽的欲求,
而博愛也是藉著上帝的愛來回答人類生命意義的問題。
這些,都是解答生命與死亡問題的一些方向。

目錄:

目次
《生死愛欲》I

代序 劉保禧撰
前言
導論 生死愛欲:關於人類的處境的哲學

第一部分 希臘神話與哲學
第1章 古希臘傳統下的愛與欲——愛若斯
第2章 柏拉圖《會飲》中的欲愛思想
第3章 古希臘傳統下的死亡——塔勒托斯
第4章 柏拉圖《斐多》中的死亡思想
第5章 亞里士多徳《尼各馬科倫理學》的德愛
第6章 欲望的治療 I——伊壁鳩魯式的方案
第7章 欲望的治療 II——斯多亞學派的方案

第二部分 基督宗教
第8章 情欲——基督宗教的回答
第9章 死亡——基督宗教的回答 I:《舊約》
第10章 死亡——基督宗教的回答 II:《新約》

*********

《生死愛欲》II

第三部分 中國傳統
第11章 生死愛欲與中國人文傳統
第12章 儒道論死亡,不朽與道教不死之追求
第13章 情為何物與《情史》之情的現象
第14章 唐君毅之情愛哲學
第15章 色欲與房中書
第16章 情欲之衝突:《癡婆子傳》
第17章 浪漫之愛與道德之情

第四部分 近代到現代西方
第18章 浪漫愛與激情愛
第19章 愛情為幻象:斯丹達爾與叔本華
第20章 愛欲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徳
第21章 浪漫愛情之延續:傳統愛情思想的轉向
第22章 本己之愛:哲學家的愛情
第23章 愛情終結之悲劇
第24章 情愛現象學與愛情意義
附錄 德愛之現象學
後記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