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與情人 | 拾書所

兒子與情人

$ 490 元 原價 620

書籍詳介

內容簡介:

如果你付出愛,對方必須也得隨之開始付出愛。
否則,愛將會成為非常恐怖的事物。
美國現代圖書館20世紀百大英語小說TOP 9傑作
【問世110年 完整新譯版】

勞倫斯躋身大師殿堂的第一部作品 創作靈魂甦醒的原點之作
凝視母愛深淵——《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作者自傳式小說
梁實秋文學翻譯類大師獎得主、《譯者即叛徒?》作者宋瑛堂擔綱翻譯
文學評論家、《撕書人》作者伍軒宏 專文導讀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作者公認成就最高、最能涵蓋畢生書寫精神原型的作品
◎美國現代圖書館20世紀前100部英語小說傑作名列第9
◎蘇珊桑塔格曾讚嘆D.H.勞倫斯關懷人類的感知歷程,甚至讚嘆「在勞倫斯之後只有約翰.伯格具備如此人文精神」
◎歐美英語文學課程必讀之作
◎曾獲改編為同名電影

他永遠在尋找一雙像母親一樣理解他的眼神,
但為什麼他感受到的總是愛的殘酷?

出身中產階級的莫瑞爾夫人與丈夫雖是相戀成婚,困窘的生活卻讓愛意很快就蕩然無存。她將熱情寄託在子女身上,寄望兒子們有朝一日步入上流,切莫踏上礦工父親的後塵。人母的強烈心願,以及雙親間的對峙張力主宰了這個家,子女也自然而然事事小心順從母親。長子不幸逝世後,莫瑞爾夫人的掌控欲望開始轉向次子保羅,每當保羅想像未來、醉心戀情,母親的控制力量固然形成束縛,卻也漸漸成為他人生難以割捨的一股執迷。除了母親之外,與保羅無話不談的米瑞恩、渾身飄散莫名吸引力的克萊拉,也令他在感情之路上難以抉擇……該歸向何處,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與靈魂深處的滿足?

勞倫斯雖以《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最為知名,然而公認在《兒子與情人》當中,可以找到勞倫斯之所以堪稱天才藝術家的創作原點與深掘人物心靈的功力。全書對靈肉情慾的精湛描寫驚世駭俗,初問世時遭大幅刪減,直到一九九二年劍橋大學重新編纂,完整版才正式見天日。勞倫斯自覺這是一部傳達戀母情結的自傳式小說,修改過程中更歷經母喪之慟,故本書可說始於母親也終於母親。小說問世逾百年,每隔一段時間仍有無數文學研究與性別研究重開討論,試圖定義這位前衛的創作者。

▍經典評價

勞倫斯的第一部傑作。——《衛報》

自我救贖之作。——《大師》作者柯姆.托賓

發人深省的傑作。——《發條橘子》作者安東尼.柏吉斯

對家庭生活的刻畫栩栩如生,英國文學史上能出其右之作品不多見——勞倫斯傳記作者大衛.艾利斯

▍導讀精采摘錄

他的作品充滿爭議。到了二十一世紀,經過百年風雨,人們如何看待勞倫斯?他通過考驗了嗎?還是沒有?

雖然人看來靦腆,D.H.勞倫斯是理念強勢的作家。倡議小說是生命的光明之書,他堅持透過小說傳達想法,「載道」意圖強烈。中後期作品裡,如《戀愛中的女人》(一九二○年),他以小說敘事為工具,不惜犧牲藝術,來凸顯主張:歌頌性愛、肉體、「血意識」,以宗教的嚴肅看待「性」,不止男女結合,也指向男男相連,帶來「重生」,對比保守道德的死寂,以及摧毀自然的工業文明。這一切,在在跟正從維多利亞時代轉入現代的英國社會,產生摩擦、衝突。

勞倫斯的背景,在英國文學界,也是異類。諾丁罕礦工家庭出身,是少數來自工人階級的作家。雖然念了地區大學,但「自學」傾向濃厚,認同自學出身的前代小說家哈代(並寫了一本研究)。儘管並非牛津劍橋菁英,且爭議性高,英國的主流評論傳統,無論右派(「大傳統」的李維斯)、左派(雷蒙.威廉斯)、中間派(法蘭克.柯默)都看出勞倫斯扣緊英國「文化與社會」論述重要議題,肯定他的地位。

勞倫斯跟英國社會格格不入,交戰點多,最大矛盾在「性」。《虹》(一九一五年)曾經被禁,著名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只能在一九二八年,於義大利佛羅倫斯限量出版。在英國,要等到勞倫斯死了三十年後的一九六○年,才由企鵝叢書正式推出,而且馬上引發訴訟,英國文壇名人紛紛出庭作證,點燃關於審查制度、藝術/色情猥褻之分的話題……——伍軒宏(摘自本書導讀)

目錄:

導讀|彩虹出現之前 文/伍軒宏

【第一部】
1莫瑞爾夫婦早年生活
2保羅誕生與另一戰
3捨沃特、迎威廉
4保羅的童年
5保羅出社會
6家有喪事

【第二部】
7兒女情長
8愛的紛爭
9米瑞恩敗退
10克萊拉
11米瑞恩的考驗
12情火
13巴克斯特·鐸斯
14解脫
15天涯淪落人

作者年表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