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詳介 |
內容簡介:★★★★★出版二十年不墜經典★★★★★◥◣◥◣◥◣◥◣作者親校增修近七萬字,新增40%篇幅◢◤◢◤◢◤◢◤ ◥◣暢銷哲普經典《自願被吃的豬》作者朱立安.巴吉尼 ╳ 屢獲年度教學獎的人氣哲學教授彼得.佛索◢◤ ◣傾力合著思考教戰手冊◢ 除英美哲學論證方法,更添歐陸哲學概念工具,親炙大師原典不再遙不可及! 一本沒有哲學背景但想訓練自身邏輯的人必讀的百科全書式指南。 所有你想得到的思考工具,全都囊括其中。 對哲學專業人士而言,更是適合常備案頭,方便用於教學討論、與大眾溝通的實用詞條大全。 「我思,故我在。」笛卡兒這句名言在論證上有什麼瑕疵? 所有的謀殺都是錯的,但謀殺暴虐的獨裁者是對的,這說法有什麼邏輯問題? 素食者不吃豬肉香腸,甘地不吃豬肉香腸,所以甘地是素食主義者。這話合乎邏輯嗎? 想要反駁對手的論證,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假設對方是對的。這是什麼怪招? 哲學是一門極富技術性的學問,它不只提出主張,同時也需嚴密的論證,而要做到如此,則需各種概念工具,從多方檢驗,盡可能消除歧義。 哲普暢銷作家朱立安.巴吉尼攜手屢獲年度教授獎的哲學教授彼得.佛索,在本書中擺出了聲勢浩大的六大哲學工具箱,扎實介紹百種思考工具。從最入門的「論證基本工具」到「論證進階工具」,到中級的「評估工具」到「概念區別工具」。最後來到高級的祕笈:「大師級的工具」。而最後一箱「必須謹慎使用的工具」——誤用了不僅無效,反而會引發更多問題——則是最上乘的心法。 首次出版二十年以來,《哲學家的工具箱》已成為突破性的暢銷書,從基本哲學方法、概念、術語出發,綱要清晰全面,編寫風格易於理解,結合了精確的定義、簡明的解釋,加上對實際應用的深思熟慮的建議,幫助讀者培養哲學素養和思維基礎的流暢性。 ◥◣◥◣此次全新增訂三版針對許多原始條目進行了大幅的修訂和擴充,特別是在形而上學、邏輯學、科學哲學、歐陸哲學的部分。◢◤◢◤如同前版,書中的簡短條目深受哲學史啟發,並以生動舉例加以強化,幫助一般讀者掌握複雜的哲學概念和原則,更受到專業哲學家的信任,對於任何有志進入哲學領域的人來說,此最新版本鞏固了其做為無可匹敵的入門經典和快速指南的聲譽。 ▍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 ▍鄭凱元|哲學新媒體執行長 ▍好青年荼毒室 ——超有邏輯推薦 ◢◢ 媒體、專家一致好評◢◢ ☆ 這不僅是一本哲學百科全書,也是專門為初學者及教授設計的快速學習哲學技術之精確指南,值得強力推薦。—— Choice ☆ 相對於坊間的哲學入門書,《哲學家的工具箱》是一本眾所期待又實用的補充讀物。此書引導入門者接觸哲學家使用的許多重要概念工具,以簡單的方式來解釋這些工具,也有豐富的範例。剛開始接觸哲學的人,會在這裡發現許多能幫助他們更了解這門學問的東西。——David S. Oderberg, University of Reading ☆《哲學家的工具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不僅適合在哲學概論或哲學方法論的課堂上使用,就連想要學習當代分析哲學論證、評估與批評方法的自修者也能輕易上手。本書的書寫方法獨特,文字輕鬆詼諧,兩位作者都是有豐富學養的哲學家。書中除了反映他們的哲學認同,也顯示對哲學獨特性格的欣賞。一般人可以利用此書做為進入哲學堂奧的敲門磚,即使是從事高深研究的學者,也能從本書得到助益。如果我當初念大學時能讀到這本書就好了。——Christoph Schmidt-Petri, Teaching Philosophy 28:1 ☆ 沒有哲學背景、卻對論證與邏輯有興趣的人,一定會覺得這是一本有用的書,相信任何一位教導論證、邏輯與推理的老師也會這麼認為。一般的哲學概論課程也能從這本書獲益良多,因為它包含許多哲學系學生必須知道的概念「工具」。——Austin Cline, About.com ☆ 本書選錄的論證基本工具相當完整,論證進階工具所涵蓋的主題與例子也簡要機智。資料來源經過精心揀選,循序漸進地加以介紹,各小節還可以交互參閱。——Reference Reviews 目錄:致謝前言 哲學家的網路資源 1 論證基本工具 1.1 論證、前提和結論 1.2 演繹 1.3 歸納 1.4 有效性與健全性 1.5 無效性 1.6 一致性 1.7 謬誤 1.8 反駁 1.9 公理 1.10 定義 1.11 確定性和機率 1.12 套套邏輯、自我矛盾與非矛盾律 2 論證進階工具 2.1 逆推 2.2 假設演繹法 2.3 辯證法 2.4 類比 2.5 異例和例外證明規則 2.6 直覺幫浦 2.7 邏輯建構物 2.8 展演性與言語行為 2.9 化約 2.10 表徵 2.11 思想實驗 2.12 有用的虛構 3 評估工具 3.1 肯定、否定和條件句 3.2 替代解釋 3.3 歧義與含糊 3.4 二值原理與排中律 3.5 範疇錯誤 3.6 所有其他條件相同 3.7 循環 3.8 合成與分割 3.9 概念不連貫 3.10 矛盾性/對立性 3.11 換位、對置、換質 3.12 反例 3.13 判準 3.14 主流意見/弔詭 3.15 錯誤理論 3.16 假二分 3.17 因果謬誤 3.18 起源謬誤 3.19 兩難推論 3.20 實然/應然的鴻溝 3.21 假面男子謬誤 3.22 共犯 3.23 施惠原則 3.24 迴避問題 3.25 歸謬法 3.26 多餘性 3.27 後退 3.28 保留現象 3.29 自我擊敗的論證 3.30 充分理由 3.31 可測試性 4 概念區別工具 4.1 先驗/後驗 4.2 絕對/相對 4.3 分析/綜合 4.4 信念知識 4.5 直言模態 4.6 原因/理由 4.7 條件句/雙條件句 4.8 從實/從言 4.9 可廢除/不可廢除 4.10 邏輯蘊涵/語義蘊涵 4.11 持續論/接續論 4.12 本質/偶性 4.13 內在論/外在論 4.14 由親知而來的知識/由描述而來的知識 4.15 心/物 4.16 必然/偶然 4.17 必要條件/充分條件 4.18 虛無/存在 4.19 客觀/主觀 4.20 實在論/非實在論 4.21 意義/指涉 4.22 基底理論/叢束理論 4.23 語法學/語義學 4.24 共相/殊相 4.25 濃密的/稀疏的概念 4.26 類型/個例 5 歷史流派和哲學家的工具 5.1 格言、片段、評論 5.2 範疇與物種差異 5.3 反詰和困惑狀態 5.4 黑格爾的主/從辯證法 5.5 休謨岔路 5.6 間接論述 5.7 萊布尼茲同一律 5.8 奧坎剃刀 5.9 (多種)現象學方法 5.10 符號與能指 5.11 超驗論證 6 大師級的工具 6.1 階級批判 6.2 延異、解構以及對臨在的批判 6.3 經驗論對形上學的批判 6.4 女性主義與性別批判 6.5 傅柯式的權力批判 6.6 海德格式的形上學批判 6.7 拉康式批判 6.8 對自然主義的批判 6.9 尼采對基督教—柏拉圖主義文化的批判 6.10 實用主義的批判 6.11 沙特對「自欺」的批判 7 必須謹慎使用的工具 7.1 基本信念 7.2 哥德爾與不完備定理 7.3 詮釋學循環 7.4 哲學與藝術/作為藝術的哲學 7.5 神祕經驗與啟示 7.6 悖論 7.7 可能性與不可能性 7.8 原語 7.9 自明真理 7.10 懷疑論 7.11 不完全決定論與不可共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