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療遇上衝突糾紛,訴訟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 221 元
原價 280
內容簡介:
如何化解醫病緊張關係? 如何重燃醫護人員的救人使命?
曾陪伴醫師爸爸抗癌102天的陳永綺醫師,有感於父親病榻前中的耳提面命:行醫不簡單,要有醫德、要有同理心、要真誠地對待病患….加諸與行醫多年的夫婿李詩應醫師不忍目睹,臺灣日益惡化的醫病關係與醫療人員無力感,2012年終於遠赴日本學習以人性為出發點的醫病促進溝通調解與衝突管理實務課程--學習角色扮演,體驗對方的感受,造就醫病和諧的社會!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正人出了車禍被送進急診室,醫師建議留院觀察,當晚正人的母親佐佐木太太向醫護人員表示正人腹部疼痛,醫師只說「再觀察」,不久正人吐了黑色嘔吐物,醫師判斷是流鼻血,只要「洗胃」即可……於是醫師開立可以進食的醫囑;病人用餐後肚子卻反覆疼痛……
進一步檢查診斷出「十二指腸破裂」,需緊急開刀,手術後仍無好轉,需緊急再開刀,佐佐木太太再也無法信任這家醫院與醫師。她毅然決定轉院治療,仍無法挽回孩子一命。傷心欲絕的佐佐木太太希望院方以及醫師給她一個交代,醫院卻相應不理,因而佐佐木太太聘請律師提起訴訟,卻被律師勸說與法官達成和解!佐佐木太太憑著一股毅力以及努力學習,一九九五年十一月,終於獲得勝訴判決,也獲得一筆賠償金。但是她的疑問並沒有獲得解答,金錢也無法撫慰她的損失與痛苦的心靈。
醫療仍有許多不確定性,當醫療出現意外的結果時,訴訟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醫療事故訴訟存在著——事實認定困難、訴訟期間長、原告勝訴率低、
當事人訴訟負擔重、專門知識障礙、密室的障礙……最終,就是醫療崩壞,兩敗俱傷!
不忍醫療崩壞的醫師夫婦赴日學習促進醫療和諧課程有感
‧唯有以關懷為出發點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治癒,心靈創傷才能獲得撫平。
‧仔細辨識衝突來源,作好衝突管理,便能進而平息紛爭,達成醫病和諧。
‧建立良好溝通文化,互相為對方考慮,消弭歧見達成共識,創造雙贏面。
【專業推薦】
【日本】
中西淑美(日本山形大學醫學部教授)
和田仁孝(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務研究科教授)
黃鼎文(東京厚生中央醫院泌尿科後期研修醫)
【臺灣】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
張苙雲(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創會董事長)
陳子平(高雄大學法律系教授)
陳榮基(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暨恩主公醫院神經科教授)
黃達夫(和信醫院院長)
黃璟隆(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副院長)
楊秀儀(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
蔡啟仁(台北醫學大學臨床教授暨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
劉越萍(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處長)
潘維大(東吳大學校長)
目錄:
推薦序 醫病關係應以信賴為基礎∕中西淑美
推薦序 認真思考醫療關係,一本必讀的好書∕和田仁孝
推薦序 不辭辛勞奔走天下的仁人志士∕吳佳璇
推薦序 講理、講情,將心比心∕張苙雲
推薦序 為改善臺灣的醫病關係盡一份心力∕蔡啟仁
推薦序 在醫療即將崩壞的年代,見到重建醫病關係的曙光∕劉越萍
自 序 在102天之後
前 言 | 回顧∕陳永綺
第一章 | 臺灣醫療環境的快速惡化與醫護人員疲憊以及無力感∕陳永綺
第二章 | 我與日本的關係以及醫病關係的淵源∕李詩應
第三章 | 日本促進醫療和諧訓練課程學習之旅∕李詩應
第四章 | 悲劇的開始——佐佐木太太的故事∕李詩應
第五章 | 世界上諸多訴訟外解決途徑,為何獨厚院內促進溝通調解員∕李詩應
第六章 | 日本醫療促進溝通調解與臺灣開展之路∕陳永綺
後 記 | 立足與展望未來∕李詩應及陳永綺
附 錄
1.臺灣目前醫療糾紛的諮詢管道:民間、官方
2.當醫療糾紛發生時的step by st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