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全新譯本
◆亞馬遜4.5顆星典藏評價
◆「每月一書俱樂部」選書(Book of the Month Club)
◆享譽六十五年、全球累銷百萬冊、經典語言學著作最新修訂版
◆名列台灣數位出版聯盟「百年千書」電子書出版計畫書目
每天在臉書大量散布的信息,究竟是「事實」、「推論」還是「判斷」?
為什麼僅僅三十秒的電視廣告就能讓人買下昂貴的名牌包?
語言,讓人為理念走上街頭,也讓人因偏見拿石頭砸向遊行者。
本書分為兩部:「語言的功能」、「語言與思想」,援引大量歷史事例與各領域研究案例,探討語言在人類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並看待語言如何影響人類生活,如何形塑人類文化。而我們又能如何藉由這項與生俱來的天賦,用以改進溝通誤差,促進社會和諧?
人們使用字詞來粉飾最污穢的動機和最惡劣的行為,卻也使用字詞來擬定理想和抱負。
我們說出口的字詞是思想的體現,或我們的思想受我們習得的語言系統決定?
曬黑的肌膚原本象徵「勞動」,被視為醜陋,如今卻象徵「休閒」,成為美麗的代表。「猶太人」是指一個種族,卻可能帶有歧視的意味。
「語言」能促進溝通合作,記載人類文明,卻也導致爭端。大部分人未能意識到:日常生活中來自網路與媒體的大量語言,能夠煽動群眾的情緒、影響人們的政治想法,也可以使消費者產生購物的慾望……
每分每秒影響你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代表事物的「字詞」。
我們必須承認,即使想減少紛爭,也還是得透過說話與書寫,當眾人的意見獲得充分的溝通與交流,人類社會才能運行不輟。
促進合作、減少衝突的關鍵,即在於透過語言學觀點,深入檢視人類的語言天賦。藉此,我們得以再度省思說與聽之間的盲點,不僅有助於消弭爭端,日後亦能更加冷靜地面對商業廣告與政治話術。
語言學不只是一門學科,它是解決社會爭端的關鍵。
本書享譽六十五年,被翻譯成八種外語版本,全球暢銷超過百萬冊。「認識語言如何運作、語言隱藏何等陷阱及語言的可能性,正是去了解人類生活複雜情狀的核心部分。」在通訊手段益發多元、網路訊息愈顯複雜的今天,其中提示的經典原則,值得每一個仍然仰賴著語言的人深刻思索。
【名家推薦】
◎江文瑜(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專文推薦
◎南方朔(評論家)
◎陳順孝(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輔仁大學傳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詹偉雄(文化觀察家)
◎鄧海珠(名作家、英語教育者)
「本書昭示我們,這個時代該如何走向理性生活。早川告訴我們該如何善用我們最人性的那部分,即對於抽象語言和認知語言的天賦,來使自己不再好鬥,斷除畏怖,成為更具互助心且理性的人。」——羅伯特‧麥克尼爾(美國知名新聞主播、記者、作家)
「該領域裡最棒的一本書,也是最值得讀的一本!」──《國家》雜誌
「早川以無比的耐心及敏捷的思維探討了語言的功能、用途,以及誤用!」──《新共和》雜誌
序跋:
文◎S.I. 早川
學習如何更清晰地思考、更有效率地言語及書寫,並以更深刻的理解去聆聽及閱讀,這些都是語言學習的目標。本書嘗試以現代語意學指向這些傳統的目標,意即,透過了解生物上及語言功能上的術語來詮釋語言在人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且透過了解語言的不同用途來達成前述目標。包括用以說服並控制行為的語言、傳遞訊息的語言、創造並表達社會凝聚力的語言、及詩意並富有想像力的語言。
字詞若不傳達資訊,就無法像廣告上的貨車一樣運送刮鬍泡或蛋糕粉。字詞能讓人上街遊行,也能讓人拿石頭砸向遊行者。於散文中毫無意義的字詞能在詩中傳達巧妙的詩意。對某些人來說簡單而清楚的字詞,對其他人來說或許是令人費解或晦澀的。我們使用字詞來粉飾最污穢的動機和最惡劣的行為,卻也使用字詞來擬定理想和抱負。(我們說出口的字詞是思想的體現,或我們的思想受我們習得的語言系統所決定?)
認識語言如何運作、語言隱藏何等陷阱及語言的可能性,正是去了解人類生活複雜情狀的核心部分。關注語言和現實之間的關聯、探索字詞和說者\聽者想法情緒所表達含意之間的關聯,亦即同時將語言視為知性和德性的學科。
舉例或許可以講得更清楚,如果有人對你說「今年土豆不咋好哦?」你會有什麼反應呢?使用傳統思考方式研究語言的人會恪盡職守矯正說話者的文法、發音及用詞,使其符合語言素養的標準。然而受過語意學訓練的學生會優先注意其他問題。他們或許會問:「你指哪些馬鈴薯呢?你家農場的,或是全郡的?你怎麼知道的呢?是個人觀察?或有可靠消息來源?」簡而言之,語意學的老師自己僅關切、並教導學生也僅關切語句中的事實、資訊是否充足,及該論述的可信度。
現今大眾或許前所未有地深刻關切著「溝通」在人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這樣的意識多半因為在這迅速變遷重組的世界中,國家、階級和個人之間的緊張關係急迫提升,連社會中最不受影響的邊緣分子,也被那股亦善亦惡的強大力量波及。那股力量就出自大眾媒體:出版業、電影、廣播及電視。
真空管及晶體管 造就了二十世紀的通信革命,其影響甚至比迎來文藝復興的印刷術更為深遠。東歐、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人眼界不斷提升,都拜交通及通訊進步所賜:飛機、吉普車、直升機、報紙、雜誌、電影,特別是廣播電台。我的非洲學生曾告訴我,在上以千計偏僻鄉鎮中,只能從鄰村打聽消息而未經任何文化洗禮的人,如今能藉由收音機收聽到來自倫敦、紐約、東京及莫斯科的新聞,而且開始渴望能在這個比以往所知更加遼闊的世界中成為一介公民。
電視也對世界變遷大有助益。藉由購買牙刷、洗衣粉和汽車,藉由對國家和國際事務的興趣,藉由在娛樂節目中分享情感、夢想、理想,和價值觀,美國商業電視台使所有人成為工業和民主文化的獲益者。不只對本國所有經濟階層的人,電視也透過美國節目轉播一視同仁地提供這一切給全世界其他城市和偏遠鄉鎮的人。無論是渴求那更廣闊世界的知識,或渴望參與物質世界,我們根本不清楚電視究竟釋放了多強大的力量,溝通模式和技術的革命通常比引進倍受期待的新發明引發更多後續效應。國內和世界溝通網路的密度隨科技進步而增強,這意味社會變遷節奏加速,也因此人們對語義辨析的需求也隨之增加。
本書原始版本《行為中的語言》(Language in Action)從許多角度來說都是對於某些危險宣傳的反響,特別諸如希特勒用以成功說服數百萬人那瘋狂而具破壞性的觀點。對於他人和自己的言語,我們必須一貫持有批判態度,那曾是我個人信念,而今如故。這一方面是為了自己好,同時也確保我們能善盡公民職責。希特勒已逝,但倘若我們大多數人較容易受到引發恐懼和種族仇恨的口號驅使,而非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妥協和相互理解,我們的政治自由仍會受到那些煽動者的詭辯和不擇手段所擺布。
我在一九三八到三九年的冬天寫下油印、線圈裝訂的《行為中的語言》,做為威斯康辛大學英文系新生課程大綱。這本書雖然很快就引起了學術界的興趣,仍然直到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獲選為「每月一書俱樂部」 非小說類選讀書後,讀者群才有所擴展。選書公告後,我才得知近代小說家、評論家暨教育家桃樂絲‧肯非爾德‧費雪是俱樂部審書委員的主導者。此後,本書不斷編修及擴增,在一九四九年以新標題《語言與人生》面市。本作至少被譯為八種語言:中文、芬蘭文、法文、德文、日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和瑞典文。
語義學藉由溝通研究人際往來。溝通有時導向合作,有時導向衝突。語義學的基礎道德假設與醫學假設類似:健康易患病,而合作易生衝突。這假設也隱含在《行為中的語言》中,當作《語言與人生》之統合中心要旨,直到第五版它仍是中心主旨。
各種學科都著眼於象徵行為和象徵機制下的人類互動,除語言學、哲學、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還包括問卷研究及民意調查、心理治療新技巧、數學生物學及控制學。要如何匯集整合各領域的見解呢?雖然我不敢說自己已找到答案,但我確實檢證此事已久,並深信必須使用科斯基的通用語義學所發現到的那些廣泛而富教育價值的法則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