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生物多樣性的衰減如何導致文化貧乏 | 拾書所

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生物多樣性的衰減如何導致文化貧乏

$ 253 元 原價 320



內容簡介:


◆德國生態、物種文學大作,令人聯想到經典《寂靜的春天》。
◆德國亞馬遜書店四顆半星高度評價
◆文學、歷史、人類學、生態學、動物學、語言學、環境學……等的完美融合。作者旁徵博引,以充滿想像力而優美的詞句,帶我們從前所未有的全觀角度,探討物種多樣性的衰減在過去、現在、未來是如何影響著我們及整個世界。


大自然是我們的導師 是一切的起源
我們是生命共同體
但或許未來有一天 我們不再能從自然中尋求解答


◎如果物種、思維和想像變得越來越單一,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作者邀請讀者一同踏上充滿冒險、奇幻與發現的旅程。他開啟讀者的感官,帶領我們看見野生世界之美、聽見豐富細微的聲響。也告訴我們,為什麼生物多樣性如此重要。作者描述過去自然界物種和平共處的美好時光,同時也點出現今動物的棲息地受限,有些甚至早已絕種的危機。許多動物因人為的干預而絕跡,有些動物發揮高度的適應力,而得以在世界各地存活,甚至比以往來得更加壯大,但隨著基因被改變,牠們變得無法「獨立」生存。

種種現象不僅代表自然界多樣性的降低,隨著顏色、香氣和聲音的消失,人類數千年來所累積的智性及文化寶藏都將隨之衰減。大自然是我們的導師,是一切的起源,我們是生命共同體,但或許未來有一天,我們不再能從自然中尋求解答。

作者一方面以散文隨筆的方式,詳細描述他曾到過的、居住過的地方,這些地方多半只是「綠色山谷」、「公牛之丘」之類的名字,在本書結尾時作者也揭曉謎題,比方說「雨之國度」就是英國,第一章提到的「綠色山谷」在德國的黑森林等。另一方面,雖然書中穿插豐富的動物傳說和寓言,作者在提到生物史或地球變遷史時,解說卻仍極為詳實。提到的物種幾乎都以拉丁學名表示,舉例時對於當地的自然景觀、方言、人種等也有相當精確的著墨。

本書一開始便出現作者以語言學對比自然界的譬喻,而後提到壁畫與人類起源,在中後段時將自然界的資產和人類整體的文化資產相比,直指物種的多樣性與人類文明的繁茂有關。對現代化開發、濫墾及人類剝奪其他生物生存權的批評,時而猛烈、時而反諷、時而無奈,也成為貫穿本書的宗旨之一。

目錄:


一、青蔥的山谷
森林紮根於過去,並指引未來的方向。它教導我們要小心、考慮週全,並且有遠見,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提出正確的問題。
二、逆著暴風向上
每個生物,不管是否已知,都保存了大量資訊、圖像和歷史。這些多樣性是我們知識世界的起源。
三、霧中的長毛象
一種動物在不知不覺中絕種,或者我們僅只知道牠來自遠古時代,如同星星死亡所發出的光芒一樣,我們失去的不只是詞彙,還有認知的可能性。
四、烏龜之島
島嶼是世界的縮影,大自然透過加倍放大及更高的解析度描繪簡單的圖像。它們敘述著生命的奧秘。
五、在蒼翠的街道上
人為因素導致植物世界的全球化,世界各地的草都長得一樣,冒險家不再有機會遇見新品種。
六、綠色的羽翼
全球性的蜜蜂實驗對本土的昆蟲和鳥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並且點出原生和外來物種之間岌岌可危的平衡。
七、被迫出海和遣返
動物被迫跨洲遷徙是一段黑暗且充滿寂靜死亡的歷史,剩下的僅只是被啃咬、摧毀過的單一景象。
八、羽毛精美的世界公民
原鴿的美麗就像是灰色交響曲配上彩虹的顏色,隨著許多其他鴿種相繼滅亡,原鴿開始成為世界公民。
九、在航海和海鳥之間
跟隨大自然的徵兆,太平洋的水手不斷發現新島嶼,而如果沒有動物的指引,導航便不可能完成。
十、沙漠中的漫行者
人類失去了指引方向的動物以及牠們極強的方向感。被輾過的豪豬或者蟾蜍是違反自然交通規則的明顯跡象。
十一、生命的分界型態
人類語言的靈感來自大自然。隨著物種的消逝,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也隨之消失,我們的表達方式將變得更加貧乏。
十二、鐵道旁的幽靈聲
加州曾經擁有豐富的生物及文化,現在卻完全地被「全球化」了。新的多樣性取代了原先的獨特性。
十三、洪堡的軼事或瀑布上的懸崖
回憶失落的美好讓我們長時間抱持希望和期待,由此出發,我們嘗試回復失落的、被摧毀的一切,因為自然總是能帶來驚喜。
後記
註釋
參考書目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