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今天起,以脈絡性思考的全新角度,全面理解人類文明變遷。
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科 黃春木 老師
曾任 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歷史科教育實習課程教師 /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召集人
彙整逾二十年教學經驗,「學好歷史」的關鍵方法首度完整公開
這是第一本專書,針對台灣中學生,講述如何「學習歷史思考」的方法,強調:
★ 結合自然學科思維,全面理解歷史發展
★ 概觀式的認知架構,擴大歷史學習格局
★ 掌握脈絡性思考,深入通曉歷史全貌
學習歷史,目的不在強記死背拿高分,
而在於開啟格局與視野,提升思考能力。
本書詳盡說明如何脈絡性思考,整合零碎重點,
讓你看懂歷史變遷,從人類文明的發展中獲得啟發,放眼現在與未來。
在歐美,中學歷史課堂上著重進行「歷史思考」的教學型態已行之有年。透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建立多元、全方位的觀察角度,強化思辨能力,其目標正是為了培養文明社會所需的理想公民。
近年來,這股學習趨勢已吹向台灣,大考命題也開始順應潮流,打破「背了就能得高分」的鐵則,答題時更需要靈活思考。
因為學歷史的價值,是要能從古人的智慧中獲得啟發,所以我們該了解的是,歷史課不應只有僵硬的知識灌輸,必須能系統性地學習,跨學科地探究文明進展。
考高分不等於學好歷史,但學好歷史,才能使你成為無往不利的現代社會理想公民。
序跋:
我們為何要學歷史?
「歷史」之所以存在,來自於回顧和反思,這是身為人類十分關鍵的基本能力,透過在時間長河中來回思考、評估、想像等心智活動,因而誕生了「歷史」。只要我們擁有回顧和反思的能力,我們就擁有「歷史」,和「歷史」形影不離,並且具有學習「歷史」的基本能力。
無論短暫如人類的「歷史」,或者人類所賴以為生的地球漫長「歷史」,為了探究其變遷的原因、過程與影響,人類設法將這樣的過程和因果關係加以「時間化」,因而建立了一種可以敘述、議論、溝通的時序架構,經由這樣的架構,歷史思考或研究就可以方便展開。這個部份,就是我們學習「歷史」的重點和主要內容。我們之所以要學習這樣的「歷史」,是因為我們永遠需要參與一個比自己更大的世界,這個世界滋養我們,而我們得回饋和傳承。
「歷史」雖然來自於過去,但它永遠是當下人們思考、評估、想像等心智活動的成果,而且不僅對於現在,也會對於未來形成影響。這就是「歷史」之所以重要的理由。透過「歷史」,我們蒐尋寶貴的文明資產,瞭解過往成敗的經驗和教訓,但一切主要是為了現在及未來。基本上,我們總是帶著疑惑回溯「歷史」的,但我們的心嚮往未來。
有幾句話,可以歸納上面這些個想法:
歷史是一門在時序脈絡當中探究變遷的學問
歷史是人類活動的實驗室,也是人類文明的資料庫
歷史是佇足現在的過去,也是通往未來的過去
我們有許多人是因為感受到「歷史」的無窮魅力,而願意全心投入,願意花了人生大半輩子學習,並且還希望能夠將一些心得拿出來分享,好讓大家在歷史思考中也能得到「自由」,以及「快樂」。有甚麼「自由」和「快樂」,比得上可以在時間長河中來回無礙地思考、評估、想像,而且從中得到感動、智慧與勇氣的收穫呢?
這樣的心意和願望,特別是在政治過於干擾歷史學習的時刻,尤其顯得珍貴。
今天在臺灣學習歷史,不是太無聊,就是太嚴肅了。無聊,是因為學校裡頭的歷史課幾乎已經被「四選一」選擇題的「限制反應」給綑綁了。所謂「限制反應」,就是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譬如標準答案是A,大家就只有選A才能得分,選其他三個選項就沒有得分,甚至還要倒扣分數;至於答對的學生怎麼推導出A,那就無須聞問了。但稍微有一些教學經驗的人就知道,這是一個黑箱子,我和幾位很勇敢的朋友曾經試圖打開過,結果充滿驚嚇!
嚴肅,則是因為長久以來學習歷史,早已經涉及國家定位的大是大非,朝野各方多在字斟句酌中細膩周詳地辨明,甚至還可以依照用詞進行「我們」和「他們」的分類,猶如專制國家才會存在的文字及思想審查。
學習歷史,真的得這麼無聊、嚴肅嗎?
或許有朝一日,我們應該把臺灣的歷史學習何以會無聊、嚴肅的這段歷史拿來加以研究才是!
這本書當然無法改變、取代課程綱要、教科書,但起碼可以讓對於歷史學習有所期待的人有機會轉變被教科書或考試「牽著鼻子走」的閱讀經驗和習慣。
受限於篇幅、時間,以及知識背景,本書「目前所呈現的」與「原來希望呈現的」之間,其實存在著不小的落差,但核心關懷是沒有差異的。
我們學習歷史,實在需要有一個更大的思考格局,才能夠看得廣一點、遠一點;因為人很精彩,而且人(及其群體、組織)永遠是在時間、空間,以及自我的意念中彼此聯結、交互作用,有理性、也有非理性,有主動、也有被動,有不少喜悅、也有許多無奈。而且,決定歷史面貌和走向的「人」,絕不是只有上層菁英,所有的人,儘管未必都留下姓名,但他們在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中的種種行動,都深深地對於當時,以及往後的歷史發展產生影響。這是我們在學習歷史時,必須隨時謹記在心的。而本書也是基於這樣的理解,加以編寫和探討的。
「學好歷史」和「打開思考的格局」是相互作用的。本書希望能夠在「打開思考的格局」以便能「學好歷史」這一部分,做出一些貢獻;然後,盼望大家能夠「學好歷史」,透過「歷史」打開「視界」,擁有寬廣的「世界」。
而這也應該是歷史老師們,以及歷史研究者的「莫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