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電力公司:用好內容玩出大事業 | 拾書所

內容電力公司:用好內容玩出大事業

$ 362 元 原價 460



內容簡介:


◆Amazon五顆星最高評價
◆《Inc.》雜誌、《好觀點管理書摘》、《英國數位商業學院》年度最佳商業書籍


★內容行銷運動創始人——喬.普立茲年度暢銷鉅作!
★只要有想法,六步驟開創你的新事業!


如果你除了「想法」之外,什麼都沒有。你有可能創業嗎?這本書告訴你,絕對沒問題。

以雞為例,「雞」是生活中最習以為常的食物,你可能只有在烤雞上桌的那刻,因為考慮到底要先搶雞腿,還是先搶雞翅,才會真正注意它。然而,來自丹麥的安迪.施奈德竟然以雞為題材,建造了自己的媒體帝國。他經營的Podcast不僅每個月都有3萬下載量,甚至還藉此成立公司、出書、出雜誌,擁有眾多粉絲,並從中大獲其利!

到底為什麼施奈德可以如此成功?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內容電力公司》中,「內容專家」喬.普利茲試圖告訴我們的:「大部分人先推出產品,並期望客戶能主動來買;而我們則是先擁有死忠客戶,然後再賣東西給他們。」

當我們已經從《精實創業》中學到,用「最小可行性產品」開創事業將能省下一大筆冤枉錢後,這本書則告訴我們,只要一個部落格、一些很棒的文章,就可以開始測試產品、發展自己的事業。而這本書不僅僅是適合給「正在開創新事業的創業家」所閱讀,對於「大企業中發展新事業體的高層主管」,以及「發展停滯的企業CEO」而言,運用此書的「內容創業模式」六大步驟,也能重新培養出忠實的閱聽群,進而改變公司的獲利模式!

此書中,最核心、精華的「內容創業模式」六步驟分別為:

1.甜蜜點:找出自己或公司擅長的「知識或技能」,以及此「愛好領域」的交會點,以此為主要經營的內容。

2.轉換內容:找到甜蜜點後,創業家必須換一個角度,辨認出自己與競爭者的差異點,找出大方向下比較少或沒有競爭者的領域。

3.穩固基礎:找到經營的內容後,要選出適合的平台,並且持續產出有價值的內容。

4.收成觀眾群:利用適當平台且建立穩固的內容基礎後,觀眾數會持續上升,一次性讀者會轉變成長期訂閱人,此時需善用社群媒體、正式搜尋引擎最佳化。網頁流量不重要,提升長期訂閱人數成長才是最主要目標。

5.管道多樣化:一旦培養出強大、忠實且持續成長的觀眾數,就可以開始從主要平台發展出更多樣的傳播方式,藉以尋找新的、不一樣的觀眾。

6.創造營收:當以上五點都做到,此時此刻你已經養出了一群對你忠心耿耿的讀者群,你已經可以開始向他們推銷主要產品了!

普立茲運用成功的創業案例,以及一些生動有趣的傳說、神話故事,簡化複雜的概念,讓讀者容易進入他要陳述的概念,而每個章節都像是在閱讀一篇又一篇的部落格文章,在你即將要失去耐心時就做出簡要的重點整理,是本內容扎實,卻又非常耐讀、好用的書。

在這個資訊過剩的時代,只要內容提供者能說到閱聽人的心坎裡,讓閱聽者掏錢、出力都不是難事。《內容電力公司》就是用有條理的步驟告訴我們,只要能找到對的題材、運用適合的平台,並採取對的方法,即使沒有開發產品的經費,我們也都能從鍵盤開始、走出自己創業之道。

【好內容專家一致推薦】

陳素蘭(數位時代/經理人月刊/Shopping Design執行長)

「與其花大錢巴結名人專家,現在有更好的方式來推展你的事業,它就叫做內容行銷。而這本書能讓你充分掌握這個新技術。」
——蓋伊.川崎(前蘋果電腦首任宣傳長、《創業的藝術》作者)

「如果你正準備要將你生產的內容轉變成可以賺錢的商業模式,那這本書無疑是市面上最詳盡、誠實、以及最有用的書了!」
——傑.拜爾(《紐約時報》最佳暢銷書作家)

「你願意承擔多大風險來創立新事業?普立茲告訴我們,唯有吸引你的顧客,讓他們變成你的忠實粉絲,《內容電力公司》將成為你的創業導航。」
——莎莉.霍格斯海德(《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書作家)

「由淺入深,內容創業者必看的乾貨!」
——鄭國威(泛傳媒共同創辦人與總編輯)

「這本書教的其實是一種思維模式,如何透過內容型模式思維來增強你的事業,扎實且有深度,值得一讀。」
——謝綸(電獺公司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在流量與點擊掛帥的網路世界,你該回頭跟著本書揮出甜蜜點,看看為什麼『內容為王』仍然有效。」—蜜柑|〈電獺少女〉主編

序跋:


序章

  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適應世界,不可理喻的人想使世界適應自己。

  因此所有的進步皆有賴於那些不可理喻之人。

  ——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二??七年我從薪資七位數的出版業工作離職,接著開始創業。雖然我已經考慮辭職一段時間了,腦中也已經有想販售的產品,但這項產品卻無法在短期內準備完畢。

  所以我既沒有工作,也沒有產品可銷售(更沒有收入),這種狀況實在不太樂觀,尤其是要扶養兩個年幼的孩子(分別是三歲和五歲),又要一肩擔起房貸壓力。當時與我合作的網頁開發工程師還一口咬定,我們至少需要九個月才能讓線上服務順利運作,這真的不太妙。

  該怎麼辦?由於沒有產品可推銷,我把注意力全部投注在培養觀眾群。我在數週之內架設好部落格,並開始經營。每週三至五次,我會撰寫並發表實用的相關資訊,提供給大企業的行銷人員參考,也就是我最終想要接觸並銷售新產品的目標觀眾群。幾個月後,我已經培養出一小群忠實讀者。

  快轉到今日,我們的公司Content Marketing Institute已經連續三年名列《Inc.》雜誌成長最快速的前五百大私人企業,並且成為北美地區最成長最迅速的商業媒體組織。過去四年來,我們每年的營收成長幅度都高達百分之五十,而在二?一五年,公司營收將會創下一千萬美元的新高。

  因為一場美麗的意外,我誤打誤撞的發現,有一種強大的模式可以在數位時代成功創業,而現在我更深信,這絕對是打進市場的最佳方法。將培養觀眾群視為首要之務,確定產品與服務則為次要;創業家可以透過這種模式翻轉遊戲規則,大幅提升財務層面與個人的成功機會。

  請容我在次強調:我認為當今創業的最佳模式,絕對不是先推出產品,而是打造出吸引並培養觀眾群的系統。一旦培養出忠實觀眾,也就是那些受到你以及你提供的資訊所吸引的群眾,你就很有可能成功向觀眾銷售任何產品,而這套商業模式就稱作「內容型模式」。

  不過,我所發展出的這套模式是否難以複製,又是否有其他企業家和新創公司也採用類似策略呢?

  大衛與歌利亞的真實故事

  所有懷抱著成功夢想的企業家都會遇到困難,而這些種種困難都可以用聖經故事「大衛與歌利亞」概括說明,不過我們要用常見的兩種詮釋之一解讀這則故事。

  我從小就開始接受天主教教育,因此經常聽到大衛與歌利亞之戰的故事。大衛是個徹頭徹尾的弱者;歌利亞則是非利士族巨人,也是地表上最強大的戰士。年輕的大衛根本沒有機會戰勝如此強大又高竿的戰士。

  然而,大衛靠著對上帝的信仰以及一把小石子,也許再加上一點奇蹟,大衛成功擊敗了歌利亞。

  傑克.韋曼(Jack Wellman)在其著作《Christian Crier》指出:「歌利亞具備一切有力條件、佔盡所有優勢:他經過完整訓練、擁有良好裝備與豐富經驗,更因經歷多次戰鬥而顯得老練,他無所畏懼。歌利亞非常有自信,但也可說是過於自信。」此外,歌利亞還高達二百?五公分。

  至於大衛則是又瘦又小,完全無法與對手相比。年輕的大衛得以贏得勝利,是因為他對上帝有至高的信心,而上帝與大衛同在,因此巨人輸了這場看似不可能敗北的戰鬥。

  大衛用手從囊中掏出一塊石子來,用機弦甩去,打中非利士人的額,石子進入額內,他就仆倒,面伏於地。

  這樣,大衛用機弦甩石,勝了那非利士人,打死他;大衛手中卻沒有刀。

  大衛跑去,站在非利士人身旁,將他的刀從鞘中拔出來,殺死他,割了他的頭。

  非利士眾人看見他們討戰的勇士死了,就都逃跑。(撒母耳記上 第十七章)

  大衛是因為信仰上帝才能打敗歌利亞,當然,也是因為上帝與大衛同在,他才有信心獲勝。不過,這則故事也許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解讀……

  歌利亞:弱者

  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著作《以小勝大: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中,採用全新的觀點解讀這則故事,而葛拉威爾的詮釋方法正好與我的創業精神不謀而合。

葛拉威爾指出,歌利亞的確是巨人,這也表示他的移動速度極度緩慢,另外,歌利亞還身著重達一百磅的盔甲。有些醫學專家認為,歌利亞患有肢端肥大症,這種賀爾蒙失調症會導致人體異常成長,如果以上猜測屬實,歌利亞的視力也很有可能受損。

  那麼大衛呢?沒錯,大衛的身材瘦小,不過他也是個技術高超的「投石專家」,可以從遠處瞄準並擊中大型野獸。大衛的腳步輕盈,能夠無聲無息的靠近目標,即使距離遙遠也能成功狙擊。

  聖經對這則故事的詮釋,讓我們了解到,像大衛這樣的弱者受到上帝眷顧,助其一臂之力擊敗歌利亞,而且是以非常強而有力的方式眷顧。事實上,歌利亞完全沒有獲勝的機會,上帝眷顧大衛的方式,就是幫助他判斷出更好的策略,這場戰鬥在開始前結局就已註定。

  改變遊戲規則

  大衛之所以能夠獲勝,是因為他採用和歌利亞完全不同的戰鬥方式。如果大衛改用傳統的決鬥方式對抗歌利亞,也就是一對一的肉搏戰,大衛肯定會大敗。

  創業家腦中都有能夠讓自己飛黃騰達的絕妙想法,但大部分創業家所面對的狀況就像這則聖經故事一樣,無論是自立創業(bootstrapping)或募資創業,新創公司的資源完全無法和與之競爭的大型企業抗衡。

  創業家無法獲得適切建議

  根據美國中小企業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創業的第一步是提出商業計畫。而一份標準的商業計畫必須包含如「定義產品」以及「設計銷售與行銷計畫」等要件,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如果你仔細看網路上數千份的商業計畫,會發現內容都大同小異,每一間新創公司都遵循相同的遊戲規則。

  即使是PayPal共同創辦人以及Facebook首位一般投資人的彼得.提爾(Peter Thiel),也將其著作《從0到1》的重點全部放在開發出全球從未見過並為之驚豔的產品。當然,提爾確實提出了一些很受用的創業建議,但這些建議的前提卻和業界其他專家一模一樣:先開發產品。也就是找出問題,再用出色的產品或服務解決問題。

  但這套模式的成果卻不怎麼出色;根據美國中小企業局統計,大多數公司會在創業後五年內倒閉,而其他針對新創公司所作的統計數字則更不理想。

  為什麼所有人都要用相同的方式進入市場?難道人類的創造力已經空洞至此,全然相信只有一種方法才能打造並發展事業嗎?

  內容型模式是否可成功複製?

  Copyblogger Media創辦人布萊恩.克拉克在本書的序已經分享過他的故事,而他的成功經驗也收錄在本書的個案分析中。布萊恩是位重操舊業的律師,他對於商業網路行銷有些絕妙的想法,但很不湊巧的(也許該說是幸運),他並沒有產品可銷售。

  長達一年七個月的時間,布萊恩持續為一群目標觀眾創作十分精彩的內容,同時他將自己的終極使命定為:

  創作出能與觀眾群接觸的媒體資產,毋需討好媒體守門人。

  或是簡單來說:成為能夠吸引正確觀眾群的專家資源,且不必在他人的平台上購買廣告。

  布萊恩確實達到目標了,現在Copyblogger Media已經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SaaS(軟體即服務)企業。

  在針對內容型模式所作的研究中,我們發現無數名各產業的創業家都在運用相同的概念,換句話說,布萊恩和我並不是唯二因此成功的人。你知道更棒的消息是什麼嗎?內容型模式確實可以成功複製(稍後會再詳細說明)。

  內容型模式的未來即是現在

  在未來,全球將有數以千計的企業利用內容型模式,擬定進入市場的策略,為什麼?因為將觀眾群視為唯一的重點目標,並且直接培養忠實觀眾,是釐清最終何種產品最適合銷售的最佳方法。

  內容型模式讓我們了解到,有一種更好的方式與策略,可以幫助創業家和企業主打造更美好的生活。你將有機會成為大衛,全球業界的巨頭也許會視你為弱者,然而事實上,你早已發掘出他人無法超越的絕佳商業策略。

  內容型模式

  根據我們與上百間公司合作的經驗,並且經過數次與本書相關的訪談之後,我們發現內容型模式包含六個明確的步驟。

  1. 甜蜜點

  簡單來說,創業家必須要發掘一個特定的內容領域,並且以此作為整個商業模式的基礎,而為了達成這項目標,我們需要先辨識出能夠長期吸引觀眾群的「甜蜜點」。所謂甜蜜點,就是一套知識或技能(創業家或公司的長處)以及愛好領域(對創業家個人或公司而言有極大價值,或對整個社會有所貢獻)兩者間的交點。

  例如,安迪.施奈德(Andy Schneider)就運用自己的高人氣打造出完整的事業版圖:Chicken Whisperer(註:安迪.施奈德是美國著名的養雞專家,以Chicken Whisperer作為商標,發行同名雜誌、主持同名網路廣播節目、並著有同名書籍)。安迪的專業知識領域是家禽,保守點的說法是,他大概是全世界最了解如何在自家後院養雞的人物,此外,安迪也十分熱愛教學,總是盡可能的幫助朋友解決自家養雞的相關問題。

  2. 轉換內容

  確認甜蜜點之後,創業家必須「轉換」觀點,也就是試圖辨認出區別自己與競爭者的關鍵因素,找出較少或完全沒有競爭者的領域。

  克勞斯.皮格(Claus Pilgaard)是丹麥的最有名的人物之一,全都因為他介紹辣椒的方式實在太過獨特。克勞斯的YouTube影片觀賞次數高達數百萬,其中最著名的影片就是克勞斯安排丹麥國家室內樂團演奏「嫉妒的探戈(Tango Jalousie)」一曲,同時請樂團吃下全世界最辣的辣椒。單是這則影片(cmi.media/CI-ChiliKlaus)的觀看次數就超過三百萬(這個數字已經多於丹麥總人口的一半)。

  克勞斯的甜蜜點正是表演藝術能力與熱愛辣椒的交點,不過克勞斯發現,世界上已經有太多相關內容和專家搭上這股「辣椒熱潮」,卻鮮少有內容是與辣椒風味有關。克勞斯在一次訪談中解釋: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