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自造者
$ 253 元
原價 320
內容簡介:
◆商業周刊百萬點閱率
《學與業壯遊》專欄作家、教育觀察員
提出「教育」與「職場」的新觀點、新視野,
教你成為新世代的自造者!
給年輕的你,重新認清人生定位,
打造成功不用外求,成為人才就靠自己。
網路時代,年輕人學習方式早就不同以往,從想法到做法,都該有不同的思維與策略。
打破傳統舊思維:
◎舊思維1:名校文憑是通往成功的捷徑,因此台灣教育、出國留學,選名校就對了!?
◎舊思維2:在學專心讀書,玩社團只是增添履歷表的美觀性,沒有其他用處!?
◎舊思維3:專業一對一,你從什麼專業畢業,就只能找該領域工作,跨行身價就不保值了!?
◎舊思維4:工作就是要做一輩子,勤換工作沒有辦法提升自己!?
提交新觀點,找到學習方向:
◎觀點1:提供具體你該思考與反省的面向→找學校、玩社團、檢測性向、如何思辨
◎觀點2:比較歐美教育體制間的落差→了解學習差異、增加學習選項
◎觀點3:與各領域專家交換心得感想,聽聽專家麼說→不需要照做,但你至少知道可以怎麼做
◎觀點4 :掌握最新教育流行趨勢與世界脈動→線上教育、科系與業界的結合
本書引證實際案例、訪談各領域的職場達人,從中找到「卡住」你的癥結,重新找回學習動機,發掘適合你的學習管道。打造自己不用外求,只要有計畫有方法,你自己就是新世代的人才自造者。
【大力推薦】
邱彥錡/Camp Mobile台灣總經理
林大涵/貝殼放大創辦人
洪士灝/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莊智超/IOH創辦人
陳良基/教育次長
葉丙成/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詹益鑑/AppWorks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
管中閔/台灣大學台大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翟本喬/和沛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
鄭端儀/台灣大學管理顧問社、創意創業學程業師
劉奕成/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信用金融執行長
羅荷傑/Jumpstart Program 共同創辦人
【各界推薦】
「人們對台灣教育品質和職場出路抱怨之餘,可曾意識到自身想法過時、是否全面了解大環境的變遷和新時代的技能需求?宇程的新書對此提供第一手資料和思辨,與我個人觀察心得極為契合,滿心推薦給年輕朋友和教育工作者!」
──洪士灝(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這是一本關心自己的未來,或者關心自己親人的未來,或者純粹只是關心台灣人才培育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作者以他親身走過的經歷,以及敏銳觀察,具體指出年輕人如何找尋發展方向、積存自身能力的好方法,值得深思!」
──陳良基(教育次長)
「當舊的職業不斷地被創新性的新工作取代,當好好讀書將不再是未來保證的萬靈丹時,青年學子該如何做,才能在目前失效的教育體制中,找到能發揮天賦的獨特未來?本書提供了全局解方,讓人人皆可客製化自己的未來。」
──莊智超(IOH創辦人)
「宇程在這本書中,從學校、人才、產業等面向來觀察台灣的教育。透過許多人物的實際訪談,詳實呈現台灣社會過去對教育所少注意的盲點,讓大家對教育有所反思。看完這本書,許多學生、家長將會對教育開始有不一樣的全新思維。」
──葉丙成(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如果你想理解台灣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有什麼可行的解決方案、年輕人是否有新典範可以學習、該如何打破框架;身為父母該如何面對環境變動、改變自己的心態與對子女未來的期待,那麼,這是最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詹益鑑(AppWorks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
「這個世界變化太快,許多過去的模式和經驗已不足恃。宇程的新書讓你知道,只要有不同的眼光,不一樣的思考,或者不拘泥於過去的做法,你就有機會掌握未來。」
──管中閔(台灣大學台大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認識宇程這幾年,看他熱誠地為教育在燃燒著!宇程從構想到實踐,我們彼此交流,也推薦他更多的訪談對象。非常喜歡宇程整本書的架構。如果說十年後的好工作,現在還沒出現,那青年學子該具備的是什麼呢?我想特別提點的是:態度!面對變動世界的好奇心、和人協同合作的溝通力、真心為他人喝采的風範,誠實面對自己,勇敢活出精采人生!」
──鄭端儀(Jumpstart Program共同創辦人/台灣大學、政治大學管理顧問社輔導顧問/創意創業學程業師)
「找到自己的熱情和值得全心投入的領域、提前預備未來所需的能力,並結交願景相同與志同道合的夥伴,是我們在大學及剛出社會時最重要的事。宇程訪談了許多「人才自造者」,提供實際的案例和經驗給讀者參考與借鏡。非常推薦此本書給對自我有期許的學生及年輕工作者!」
──羅荷傑(Jumpstart Program 共同創辦人/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傑出青年Global Shapers)
序跋:
推薦序 當一隻翻動台灣土壤的蚯蚓
◎文/邱彥錡(Camp Mobile台灣總經理)
先講結論:創新是無法教授與模仿的。本書從校園學習出發,結合職場趨勢,分享許多學習的故事及方法。值得用心一讀、再讀!
近年矽谷新創對世界產生的影響,被大家熱烈討論並仿效著,矽谷人才之所以強大,在於農場土壤肥沃。國際一流企業、新創加速器、Stanford University(史丹佛大學)是主要農場,而人才就像是蚯蚓,在搭配對應的經濟機制與社會福利政策下,不斷翻身蠕動,在這樣條件的土壤下,必能產出好作物(公司、新創、服務、更多好人才)。
的確,政府制度、企業文化、及創新趨勢成型的來源都在於人,而學校正是孵化這些思維的關鍵場域。然而,隨著世界新科技的潮流,愈來愈多就業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已無法在大學教育中獲得,我們又該如何培養自己,接軌創新、創業潮流所帶來的衝擊呢?這是所有社會新鮮人、正在就學的青年、更是現代家長所關注的議題。
本書集結作者宇程訪談多位青年夥伴後,集結而成的學習精華,分享他們各自在就學期間所經歷的課業學習經驗、社團活動分享,搭配時間管理、校外學習資源取得技巧,來達到增強自己實力,取得最佳就業機會。此書訪談的人不一定是我們所謂的「標準」或「標竿」,我認為學習本來就沒有所謂最佳模式,增加見識並拓展自己的可能性,是青年時期最重要的任務。
學習是個人的事,即早開拓眼界跨出舒適圈,就比別人愈有機會提早擁有更多資源。感謝書中受訪者的無私分享,創新無法教授,但接受多元刺激與拓展學習的疆界,就有機會將新點子成真。閱讀完此書刺激了我,更應該加快腳步不斷學習,致力自己成為翻動台灣土壤那活躍的蚯蚓。
推薦序 競爭力從正視教育代溝開始
◎文/翟本喬(和沛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
在台灣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許多文章,檢討我們的企業為什麼沒有競爭力,然後提出一些提昇競爭力的方案。殊不知,我們國民的競爭力早在中小學階段就已經被磨滅了。在政府部會召開的提昇競爭力座談會上,我常常在最後的結論中強調:真正的解決方法是要從小學教育做起的。在座的經濟部和國發會官員只能面面相覷,不知從何下手。
在這本書中,作者先從台灣教育的方式下手分析,點明了教育理念的根本問題所在,那就是替學生做了太多的安排,而對體制外的成就不予重視。在一個工業剛開始自動化、又是威權統治的年代,產業對人力的需求是相當明確的:大量整齊劃一的作業員;於是我們的教育體系就演化成了符合這個規格的產品。但在一個力爭上游、不願屈居人下的國家,他們會了解少量的高級人才,對國家能做出的貢獻遠大於大量的平庸人力,所以他們會從小就鼓勵自由化的發展,生怕壓抑了人才的潛力。
接下來,作者用了他訪談過業界人士的許多例子,說明優秀的人才,是如何在現有的體制之下,成功走出自己的一片天。這些人或許是努力自學課本以外的知識,或許是積極參與能有學習成長的社團活動,或許是認真研究產業的資訊與生態,或許是在校時已經在外面撞得頭破血流。不管他們經歷了什麼樣的努力過程,作者歸納出最重要的一件事:每一位都花了相當多的心力,去找尋自己的路,而不是聽從別人的規劃。
規劃自己未來的工作,該如何進行呢?作者告訴讀者要如何往前看、往旁邊看、往全世界看、以及往不同的領域看。只鑽研在自己的領域,除非是學術工作,不然是行不通的。學歷不再重要,能力才是重點;這包括技術能力和商業素養,都是學校學不到、教不出來的。學用脫節不是問題,而是天經地義的常態,老一輩的企業家對此百思不得其解,認為政府和學校沒把教育辦好,事實上,那是他們對舊式教育的認知,現在已經過時了。不務正業,才是正業。
最後,作者也對於知道自己該改變、但不知從何下手的讀者,提出了一些實際行動的建議。希望大家在看完之後,心中能有再出發的準備,航向自己全新的未來。
目錄:
第一篇:教育把你變人才了嗎?
1. 美國中學是預備大學,台灣中學依舊像小學
2. 人際關係大學問,台灣學生何時學?
3. 軍隊訓練般的教育環境
4. 學校體制中沒有自由
5. 考試測不出學子性向
6. 選課是事業規畫的前哨站
7. 思考不自由,因為我們「不在乎考試」?
8. 大學癱瘓四部曲
9. 修課的判斷與選擇,你沒資格!
10. 修愈多學分,學習情況愈糟糕
11. 宿舍是重要的教學場所
12. 今日留學該想的事,與十年前大不同
13. 攻學術、學專業,留學前請先確認
14. 平庸和優秀,都是「教」出來的
第二篇:走向人才,千萬別錯過的路
15. 社團培養未來工作需要的能力
16. 「玩社團」就會領導、團隊合作嗎?
17. 空談領導,不如實作
18. 邊做邊學,快速培養創業力
19. 實力,遲早會成為你的證書
20. 網路讓學習自由
21. 線上課程讓均一教育化為可能
22. 免費奉上的頂尖大學課程
23. 找方向前請做功課!
24. 學子眼中的「業界」,研究有方法
25. 讀商管書沒用?因為你沒有思辨!
26. 成功在於問對問題找答案
27. 學會在旅行中學習
28. 讓五湖四海的人帶你認識世界
第三篇:人生如地圖,必須不斷更新
29. 測不準的未來,大災難?
30. 別讓「相關領域」限制你
31. 楚材當然可以晉用
32. 讓世界告訴你方向
33. 新世代,教育、創業的黃金年代
34. 外行與專業,一念之間
35. 事業和世界之間的臍帶
36. 變化來到,大機會
第四篇:容我提案:突破,創造無限可能
37. 學會上臉書、搭訕人
38. 當正式管道不通,走偏門!
39. 懂得變通才是商業奇才
40. 關鍵是,弄清楚學習動機
41. 雜學的大用處
42. 全局解方:不專一、多方嘗試
43. 跳脫框架,「學習」不設限
44. 培育人才提案:透明而柔軟的大學
後記:選擇,騰飛或是下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