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63【上下冊】 | 拾書所

11/22/63【上下冊】

$ 552 元 原價 699



本書導覽:


真相、角色與假設的三位一體

——談史蒂芬.金的《11/22/63》

◎文/劉韋廷

  對於陰謀論的愛好者而言,發生於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的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遇刺案,肯定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

  本案的主嫌犯是李.哈維.奧斯華,一名支持馬克思主義的前海軍陸戰隊成員。他在案發不久後,因形跡可疑遭到警方盤查,並於過程中意圖朝員警開槍,隨後被制伏並逮捕。奧斯華在接受審訊時否認涉案,並向在警局走廊遇到的記者表示,自己只是個代罪羔羊而已。

  兩天後,奧斯華準備從警局被移送至監獄時,遭到甘迺迪的支持者傑克.魯比槍殺,因此未能接受進一步的詳細審訊,使本案留下了許多謎團。到了一九六七年一月,就連魯比也因罹患癌症死去,而在他過世之前,亦曾一度表示本案另有隱情,並聲稱自己有生命危險,因此同樣成為了本案陰謀論的討論焦點之一。

  這個事件除了對美國的政治、社會、軍事、經濟等不同層面帶來巨大影響之外,更成為了美國文化中極為重要的創作元素之一,與其相關的各種作品可說層出不窮。像一九九一年,由奧利佛.史東執導的電影《誰殺了甘迺迪》,便以陰謀論的角度來討論本案,在當時成為了話題之作,同時亦是以本案作為主要核心的作品中最為知名的一部。此外,將本事件作為故事點綴元素的作品更是多不勝數,以近期的例子來說,二○一四年由漫畫改編的超級英雄片《X戰警:未來昔日》,便將本事件做為故事的前提之一,以全然幻想與虛構的方式提出符合作品本身世界觀的陰謀論點,甚至亦藉此做為影響角色發展的細節元素。

  除了以上的範例外,還有另一種不以「真相」做為重心的作品。這類作品大多為科幻類型,以假設性的觀點切入,將主軸放在「如果甘迺迪並未遇刺身亡,接下來的歷史會如何發展」這個部分,像是美國影集《陰陽魔界》與《時空怪客》,便均曾拍攝過這類的故事。

  那麼,史蒂芬.金的這本《11/22/63》,又是以上所說的哪一種呢?

  答案是——「以上皆是」。

  《11/22/63》一書,描述一名高中教師意外發現了穿梭時空的方式,並在受人所託的情況下,準備阻止甘迺迪遇刺事件。然而,書中的時空穿梭是有固定時間限制的。主角只能回到過去的某個特定時間,無論他在那裡改變了什麼,只要一回到未來,然後再度返回過去那個時間點,一切又會重置,他想維持自己上一次改變未來的成果,就得全部重來一次,再不然就是永遠不再回到過去。而本書的一個有趣之處,便在於主角穿梭時空所能抵達的時間點是一九五八年,也就是說,他如果想阻止甘迺迪被殺,只能從一九五八年開始,在事前知道歷史發展的情況下,想盡辦法於五年後的案發日期前,將本案的諸多疑點調查清楚,才能在萬無一失的情況下,成功阻止這一場暗殺行動。

  從上述的內容看起來,《11/22/63》的故事主軸的確與本案「真相」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但值得留意的是,由於本書穿越時空的限制性因素,使得金巧妙地利用這點,於書中發揮出他的一貫創作風格,讓角色本身成為故事發展的核心,不讓事件喧賓奪主。也因為這樣,讀到後來,你會發現自己最關心的,已從一開始的「案件真相」,變成了主角能否成功,接下來又會有什麼遭遇等部分,因而使「真相」與「角色」之間成為了相輔相成的存在,彼此缺一不可。而對於角色境遇的關心,也會更進一步地引申出那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主角成功了,歷史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原本時空的那些角色,又會因此有怎樣的變化?而正是這些環環相扣的安排,才讓本書成為了前述所提到的那種「以上皆是」,甚至還可稱之為「三位一體」的作品,造就出了這本金近年來堪稱最為傑出的著作。

  就金自己表示,《11/22/63》一書的靈感始於一九七二年,後來由於蒐集資料的負擔過於龐大,因而就此擱置。到了二○○七年時,他在一篇文章中首度對外公開《11/22/63》的故事雛形,並於其後聘人協助蒐集資料,開始實際撰寫,最終於二○一一年十一月推出英文初版。

  這本從最初靈感到實際發表共花了將近四十年的作品,於出版後旋即大獲成功,不僅迅速登上美國暢銷書榜的冠軍寶座,最終更創下連續上榜十六週的佳績。至於評價方面,本書也同樣亮眼之至,除了被紐約時報選入年度五大好書以外,亦入圍了軌跡獎最佳科幻小說與英國奇幻獎最佳小說等獎項,甚至還拿下了洛杉磯時報最佳神祕與懸疑小說獎,以及國際驚悚作家協會的最佳小說獎。

  這樣的優異表現,自然也很難不被好萊塢給留意到。事實上,由於金的作品一向都是熱門的改編題材,因此早在《11/22/63》出版前,曾以《沉默的羔羊》一片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強納森.德米,便宣佈要將本書改編為電影,而金本人亦將擔任執行製作人一職。只是,這項計畫由於他們對改編劇本的想法有所歧異,因而宣告終止。後來,近期以《STAR WARS:原力覺醒》一片成為當今最受矚目導演之一的J.J.亞柏拉罕則接手購入版權,並邀來原本亦有意購買本書版權的當紅影星詹姆斯.法蘭科擔任主角,將本書以更能完整呈現原本故事的方式,改編為幕前幕後陣容均十分堅強的迷你影集,一時蔚成話題。

  只是,熟悉金作品的讀者們也必然清楚,由於金的小說總是不吝以大量篇幅深入刻劃角色,因此改編自他小說的影視作品,絕大多數仍不及那些精采的原著。而《11/22/63》的影集版縱使獲得了頗為不錯的評價,似乎也還是難以逃脫此番命運,其深刻、動人的程度,終究亦與小說有段不小的差距。

  也因為如此,對於看過影集的讀者而言,這本《11/22/63》將可以讓你對這則故事有著更為完整與動人的體會,而對於仍未看過影集的讀者來說,可以用更為純粹的狀態來觀賞這則充滿魅力的故事,自然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

  總而言之,無論你是上面的哪一種讀者,接下來你都會發現,要穿梭時空,展開一段讓人深陷其中的旅程其實簡單得很。事實上——

  你只要再翻開幾頁就好。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暢銷冠軍!榮獲「洛杉磯時報圖書獎」年度最佳懸疑驚悚小說、獨立報年度最佳好書!
◆改編同名電視影集,由《LOST檔案》J.J亞伯拉罕監製,詹姆斯.法蘭柯主演!
◆Goodreads書評網站超過24萬名讀者★★★★☆(四顆半星)絕讚背書!
◆Amazon書店超過10,000名讀者★★★★☆(四顆半星)佳評如潮!


這一天,三聲槍響,
死了一個總統,改變了整個世界。
但……如果你有能力挽回一切呢?


在中學教授成人寫作班的傑克,意外得知了一個天大的秘密,他的朋友艾爾的小餐館裡有一個通往「過去」的門戶,可以自由地出入1958年。不管在「過去」待 了多久,回來之後都是2分鐘,而且不管去幾次,到那裡的時間一定是1958年的某一天,裡面的一切人事都會「重新設定」。

年邁的艾爾希望傑克能夠代替他完成一項未竟的心願:阻止1963年11月22日發生在達拉斯的甘迺迪總統刺殺案!因為反戰的甘迺迪總統若能獲救,或許就可避免數百萬無辜生命在後來的越戰中喪生!

傑克仔細研讀了刺殺案所有的細節與疑點,重新踏上50多年前的世界,開啟了他平凡人生中最驚心動魄的5年。靠著「來自未來」的優勢,他在運動賭博中賺進大把鈔票;買了假學歷,重拾熟悉的教學工作;雖然明知不該,卻還是真心愛上了一個女孩。

但不管60年代的生活有多麼愜意,傑克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他要扭轉一樁重大的謀殺事件,揭開一個歷史上最大的謎團。射殺甘迺迪的兇手奧斯華是個黑暗扭曲的男人,將自己的一事無成化作對世界的仇恨,但他的犯行背後是否有其他勢力操控,卻始終不得而知。

隨著「那一天」越來越近,傑克逐漸逼近真相,危險卻也如影隨形,等他回過神來,自己與周圍的人早已深陷其中,他才赫然想起出發前艾爾的忠告:「過去」不想被改變,它會不計代價阻止你!

【好評推薦】

劉韋廷(城堡岩小鎮家族創立人)
何敬堯(小說家)
張鐵志(文化與政治評論家)
張渝歌(作家)
范立達(資深新聞評論家)
郝譽翔(作家/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陳柏青(作家)
嘆服推薦!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讚揚吧,享受吧,這本小說以幾近驚人的速度推展開來……他說故事就像個專家……《11/22/63》讓我徹夜未眠!
——每日電訊報

這本意圖恢宏、富於想像力的小說,每一頁都在高聲證明史蒂芬.金是一位大師!
——好書指南

史帝芬.金達到登峰造極的狀態,讓你佩服得頭皮發麻!
——《Take 5》雜誌

不僅是淵博的時空旅行故事,並且在連串的動作中省思機緣、抉擇與命運。
——《獨立報》年度最佳好書

史蒂芬.金攀上了他的史詩敘事顛峰!
——週日泰晤士報

這是史蒂芬.金童年時期的美國,也是他以生動的細節、眷戀的心情重建的時代……本書讓你愛不釋手,不僅因為是時空旅行或甘迺迪遇刺案,也因為它在寫美國的近代史以及可能的近代史,在寫愛情和人生是如何「瞬息萬變」。這是一本擲地有聲的大部頭書,讓我看了還想再看,說故事大師確實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每日郵報

大家經常抱怨再也找不到像狄更斯那樣的作家了,我覺得就寫作能量以及對人物缺少同情的才情而言,史蒂芬.金就可以躋身於這類作家之列。狄更斯有了繼承人,而且就健健康康地住在緬因州。
——《尤里卡街》雜誌

看時空旅行小說你得要能接受無稽之談,如果說有哪位作家能夠圓滿地完成這個任務,那一定是史蒂芬.金!……引人入勝,步調快得驚人,而且沒有科幻小說的陳腔濫調,難怪已經在籌拍影劇了。
——《書單》雜誌

史蒂芬.金第一次嘗試把事實與虛構鎔鑄在一起,結果也和之前的小說一樣成功;如果考慮到主題:時空旅行與意圖改變的種種牽連,這本書或許還更富魅力。這是一本充滿想法與糾葛的書,看得出來作者的用心之處,是當代最有才華的作家送上的大禮!
——《閣樓》雜誌

或許只有史蒂芬.金這樣練達的說書人,能夠在他恢宏的時空旅行傑作中改變歷史的進程,同時能毫不勉強地以幽默的筆法穿插進一幅政治社會的詳圖,史蒂芬.金動人的新故事結構絕對會把這位作家又送上暢銷排行榜!
——《澳洲女性》週刊

1950年代的美國,汽車、衣著、食物、天線搖晃的電視,一切是那麼地栩栩如生,讓你忍不住懷疑作者是不是有一部時光機……你雖然懷疑那些悖論以及說得像模像樣的假科學,但你仍不得不承認這麼深濃的懷念的確讓人感動得忘了一切。男性作家在年紀老大之後常會後繼乏力,可是史蒂芬.金的書卻越寫越厚,而且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等不及看他下一次又要挑戰什麼了!
——每日快報

史蒂芬.金在舊時的美國快速移動,揭開了對一個時代的全貌描述。他對邪惡的痴迷……把人物安排在清楚的道德地帶裡,不過於簡單化,且意味深長。史蒂芬.金以《11/22/63》這本書在書架上占了過大的空間,可是要抱怨也很難,誰教人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能夠畫滿如此壯闊的一幅畫布呢!
——週日電訊報

《11/22/63》絕對是文學寫作與寫作企圖上的指標!無論哪本小說將場景設定在另一個時空裡,都是在打造世界,需要慢慢累積細節,才能夠讓故事鮮活。史蒂芬.金從自己的回憶取材,就做到了這一點!
——財經時報副刊

小說的前半部輕鬆得幾乎讓人放不下,史蒂芬.金對結構的卓越控制以及他的嘲諷風趣與豁達豪邁,更為小說添加了趣味。但是傑克/喬治離目標越近,就有較陰暗的筆觸插入其中,因為時間開始抗拒他改變歷史的努力,而他也與自己的獵物漸漸產生認同……史蒂芬.金描寫了一個比較純樸的古早時代,但在這個令人安慰的光芒之下卻隱藏了較黑暗、較令人不安的一面,讓我們窺見了在人類歷史的表層之下運作的可怕機器,而對許許多多在時空旅行中表達逃脫幻想的故事,這本小說也給出了一個絕對冷淡的答案。
——《週末澳洲》雜誌

史蒂芬.金是最優秀的小說家之一。這是一本驚悚小說,省思了五○年代晚期與六○年代早期的美國,也是一個愛情故事,它創造了一個可以讓你忘情其中的世界。
—— (愛倫坡獎得主)彼得.羅賓森

他寫的好故事無人能及……史蒂芬.金對情節的編織以及他創造人物場景的能力既樸實無華又相當強硬,也就是說這是一本在搭火車回家的迢迢長路上可以陪著你的好書!
——週日獨立報

巧妙地提出了時空旅行的道德兩難:時空旅行者是否能夠或是應該阻止甘迺迪在1963年11月22遇刺。史蒂芬.金也召回了1950年代後期的美國郊區生活的點點滴滴,充滿了懷舊的氣氛。
——坎培拉時報

歷史與幻想的美妙結合,而結合的這個人對於男人戴折頂彎簷軟呢帽、開福特大車、會跳狐步舞的美國總是有一種眷戀。這本書出自才子作家之手,不只驚悚,更令人激動!
——快遞報

本書的一個優點是史蒂芬.金在懷舊的同時也能誠實描繪艾森豪時代的尾聲。史蒂芬.金避開了對過去的美化,也避開了以高高在上的態度來描寫過去。他的肩上扛著美國品牌,而他也確實名不虛傳!
—— 英國《獨立報》

史蒂芬.金的《11/22/63》結合了多種類型,小說中描寫甘迺迪刺殺案、時空旅行、聖杯追尋、窺淫癖、愛情、歷史、反事實歷史,以及一個令人發毛的詭譎宇宙,這種形式可以追溯到M.R.詹姆斯的鬼故事。
——《倫敦書評》雜誌

小說情節讓我恨不得能一口氣讀完……雄心勃勃的一本好書!
——《坎培拉城市新聞》雜誌

時空旅行再加上驚人的敘事才華,創造出一本獨一無二的力作!
——太陽報

美國當代最偉大的小說家!
——(浪人神探「傑克‧李奇」系列暢銷天王)李查德

史蒂芬.金說故事的功力無人能及,他的想像力更是無遠弗屆!
——(名小說家)喬治.佩勒卡諾斯

史蒂芬.金是一位令人佩服的說故事人,八百多頁的書讓讀者從頭到尾都逃不出他的掌心!
——《婦女節》雜誌

史蒂芬.金盡情發揮他對美國嬰兒潮世代的社會、政治、通俗文化的了解,寫出了這本步步驚心、橫掃千軍之作!
——澳洲《開明日報》

傳奇作家史蒂芬.金又寫出了一本神奇的巨著!
——《時人》雜誌

美國現代文學最傑出的說故事人!
——衛報

書很厚,企圖心很大,而且讓人念念難忘。史蒂芬.金可能和別的作家一樣透徹地了解他的美國嬰兒潮世代的社會、政治、通俗文化,並且盡情發揮。
——密杜拉週三報

文字大師又寫出了一本不凡的小說!
——獨立報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