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心理師媽媽這樣搞定固執小孩:設限管教失控情緒X難纏行為 | 拾書所

德國心理師媽媽這樣搞定固執小孩:設限管教失控情緒X難纏行為

$ 252 元 原價 252

德國心理師媽媽這樣搞定固執小孩:設限管教失控情緒X難纏行為

【內容簡介】
「不要不要我不要!」、「我要自己做」

2~6歲的孩子正在發展自我意識與獨立、探索的能力,
敏感又固執,常會因失望而引發失控情緒及暴走行為!
本書提供明確、有效的兒童心理應對方針,
幫助家長面對孩子的第一個人生叛逆期,淡定教出好孩子。

2~6歲最佳教養指南!
孩子動不動尖叫打人、打滾大哭,
面對進入第一個叛逆期的固執孩子該怎麼教?

(什麼是固執期?)
2~3歲孩子凡事都想自己來,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尚且不足,可能會透過固執行為,來展現自己的獨立自主,所以很容易造成大人的誤解,導致孩子覺得不被瞭解,而用大哭大鬧的方式來釋放心裡的失望與焦慮。

(該怎麼教?)
●制訂清楚的規則:幫助孩子做決定,讓他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
●避免太多禁令:禁令太多,會讓孩子看不清禁令背後的規則,導致他把你的話當成耳邊風
●處罰有不良副作用:責罵和處罰是負面關注,只會強化孩子「不聽話」
的行為,用說服取代禁令如果他曾經有過經驗,就會更懂得自行判斷。

德國心理師媽媽這樣教孩子,讓爸媽不抓狂、孩子不暴走

孩子打翻東西時:將孩子的行為和你的情緒劃分清楚
(X)你怎麼那麼笨,為什麼不小心一點!
(O)我很生氣,因為你跑來跑去打翻杯子,我現在要再擦一次地板了。

孩子失控發脾氣時:不關注不代表置之不理,不理不睬
(X)走開,我不想看到你,媽米不愛你了。
(O)現在我很生氣,因為你對我大吼大叫還踢我。很抱歉打了你屁股。

孩子想自己倒熱水時:經過體驗後,孩子才能遵守規定
(X)把手拿開,不能摸熱爐子。
(O)將孩子的手放在稍熱的爐子上方,並說小心!鍋子很燙,會讓你受傷。

想安靜休息,孩子卻吵著要陪:清楚傳達訊息,孩子才理解
(X)你今天怎麼這麼不乖,好討厭。
(O)現在先不要打擾我,等我看完再陪你玩,一直打擾我,我會很生氣。

【本書目錄】
推薦序
自 序
前言:固執期──失望引發的情緒激動
閱讀本書之前

第一章:何謂固執?

兩歲至四歲幼兒的情緒世界
固執是正面的發展過程
引發固執行為的動機
堅持「我要自己做!」
父母一直說「馬上就來」
玩得正專心被打斷
習慣或儀式突然被改變
父母設下太多禁令
固有的秩序、模式及儀式被破壞
疲累或過於苛求自己
父母對固執期幼兒的情緒與反應
教養重點提要與策略
發展心理學對固執期的解釋

第二章:兒童的暴怒與攻擊行為

嬰幼兒攻擊行為的發展
爬行期的攻擊行為
三到四歲的攻擊性語言
心理邏輯因素
出於好奇、為了好玩
父母應立即反應孩子的行為是否受歡迎
探索慾
吃醋
施展支配力
不知如何與他人接觸
「我不要!」
發展心理學的解釋:攻擊行為的肇因與目的
科學對攻擊行為的解釋
挫折引發攻擊行為
挫折容忍力促進人際關係
攻擊性是求生本能
教養風格與兒童攻擊行為的關係
兒童攻擊行為的起因
父母的教養行為
嚴厲的教養風格
父母的身教效果
溺愛型教養
過度操心
手足爭寵與爭吵
兒童攻擊行為的性別差異
手足組合與父母的處理之道
老大的處境
有手足子女:每個孩子都有權利
獨生子女
有了弟弟或妹妹之後
兒童的周遭環境
父母離異
幼兒園入學適應
幼兒透過看電視學到攻擊行為?
發展心理學的解釋:兒童攻擊行為的重點提要

第三章:給父母的教養建議

檢驗自身的教養行為
父母先觀察自己的行為
我的教養態度為何?
處罰型教養風格
反權威型教養風格
放縱型教養風格
物質主義型教養風格
混和型教養風格
民主型教養風格是王道?
父母挫折的原因
父母放心不下
父母的強迫
父母自身的情緒
認識教養ABC:究竟什麼是教養?
每一種行為都要經過學習
描述孩子的行為
觀察孩子的行為
不受歡迎行為的觸發點(A)
利用行為歷程記錄(B/C)
利用歷程記錄
行為與關注的關係
關注會強化行為
負面關注
正面關注
別放大檢視不受歡迎行為
不關注並非置之不理
運用行為歷程記錄
如何設定界限?
制訂清楚的規則
避免太多禁令
處罰有不良副作用
用說服取代禁令
家庭自我檢視
尋求外界的協助
結語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