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是種天賦: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 | 拾書所

高敏感是種天賦: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

$ 253 元 原價 320



內容簡介:


丹麥心理治療師伊麗絲.桑德擄獲全世界敏感族的心理課
全球美、日、韓、德、法18 國語言版權狂銷!
拯救全球15億人口的心靈之書
每5人中就有1人的「高敏感族」,你也是其中之一嗎?


為什麼常覺得自己事情做不好、在人前丟臉?
大家都說我太敏感、玻璃心、想太多!這是我的問題嗎?

丹麥心理治療師教你,用19 個方法面對自己、向外溝通,
你就是你,勇敢享受與眾不同的天生才能!


你是否常有下列這樣的心情↓↓↓
*不愛給人添麻煩
*曾為他人眼中的小事深受打擊
*只要周邊發生衝突就想躲起來
*容易有罪惡感
*面對大量資訊時,特別容易焦慮
*討厭到人多的地方
*覺得自己做不好事情

敏感,不一定只會為你帶來限制,也能為你開啟新的可能。

什麼是高敏感族?


「高敏感族」一詞,是由美國精神分析學者伊蓮艾融博士(Dr. Elaine Aron)在1996年所提出。根據艾融博士的描述,高敏感族很容易因為外在環境刺激而出現不適感,而且幾乎所有不舒服的感覺都會被放大。例如,他們待在太多刺激的環境中就想逃離、對於短時間內要應付很多事感到煩躁、很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不喜歡犯錯、容易自責等等。

由於反應出來的行為較為纖細,也因此,常常會被周遭人說「想太多」「瞎操心」「太脆弱了吧」,因為現在的社會普遍喜愛活潑外向、樂觀進取的人。

但,這是高敏感人的錯嗎?

你是最獨特的、也是最好的

身為高敏感族,同時也長期為高敏感族做諮商輔導的丹麥心理治療師──伊麗絲‧桑德,特別將她多年來的輔導案例、個人經驗匯集成書。

不僅為社會大眾詳細解釋什麼是高敏感族,更點出高敏感族的才能其實勝於一般人,因為心思細膩,所以可以體會到比大眾更多的訊息。同時她也實際整理出19個方法,教導高敏感族如何與外界不瞭解自己的人相處、面對不瞭解自己的該如何調整心態。

出版不到一年就獲得世界18國家的推崇,讓經常否定自己、總是自覺不如人的高敏感族驚覺,原來自己並不奇怪,自己的天生個性是好的、是受神寵愛的天生能力。也更有勇氣面對自己、面對大眾!

敏感不是缺陷,只是神賜給你的最特別的禮物。
勇敢開啟這獨特的獨特接收器吧!

【本書特色】

1. 丹麥心理治療師伊麗絲‧桑德首本中文著作,身為高敏感族的她,解開世人對高敏感族的疑惑。
2. 特別設計的「高敏感族自我檢測量表」,方便讀者確認自己的敏感指數。
3. 詳列高敏感族常有的心理問題並提供解決之道,另整理出19個方法教導高敏感族對外溝通、向內相處。
4. 書末收錄「好點子清單」,教導高敏感族善用各種活動經營生活、自我放鬆。

★台灣名人理解推薦!

《嬰兒與母親》雜誌總編輯 江桂香
兒童文學工作者 李貞慧
科普心理作家 海苔熊
親職專欄作家 陳安儀
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劉晏孜
精神科醫師 鄧惠文
《媽媽寶寶》雜誌社長 鄧懿貞
理解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高敏感是與生俱來的氣質,究竟會成為孩子的弱點或是優點,父母的教養方式非常重要。
——《嬰兒與母親》雜誌總編輯 江桂香

‧這本書不該只推薦給高敏感的人,同時也適合推薦給這幾種人:高標準的人、自尊很低的人、無法拒絕別人的人、總是感覺到罪惡感的人、害怕生氣就會失去關係的人。
——科普心理作家 海苔熊

‧這本書讓我們由腦至心完成療癒。─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劉晏孜

★各地讀者跨國按讚!

‧如果我可以早點看過這本書,小時候就不會那麼痛苦。
——日本讀者angeko

‧這本書讓我有超有感受的,以前覺得自己「奇怪」但原來是我的天生能力。
——韓國讀者SOOMIN

‧這本書讓我找回自信,也想給我身邊的親朋好友看。
——美國讀者JANCC

序跋:


作者的話

請接受自己獨有的纖細,重拾自信,做自己!

  這本《高敏感是種天賦》是我特別為了「高敏感族」(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及心思比較細膩的人們所寫的。如果你的家人是高敏感族,身邊有心思細膩的部屬或同事,或你本人就是為高敏感族提供診療和諮商的醫師、諮詢師,我非常鼓勵你一起來讀這本書。

  身為一個高敏感族,多年來我以牧師、心理治療師的身分,實際與眾多高敏感族不斷地往來接觸。在接觸過程中讓我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理解高敏感族的特質」對高度敏感者的意義有多麼重大。在我為高敏感族開設的課程及講座中,我發現讓高敏感族相互交流獲得的知識對他們大有助益。

  我見證了許多高敏感族終於接受自己獨有的纖細敏感,重拾自信,鼓起勇氣好好做自己。因此,我衷心盼望這本書能為高敏感族的你帶來勇氣。

  本書詳細列出高敏感族的特徵與傾向。但即使統稱為「高敏感族」,實際上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書裡寫的部分內容可能符合你的狀況,有些則不一定。閱讀過程中若覺得某些章節太偏理論,或是認為其描述的狀況與你本人不符,也請不要勉強自己完全認同內容。

  本書一開頭就為各位準備了我設計的「自我檢測量表」,而書末則與讀者分享了小祕訣,希望幫助高敏感族增加生活中的幸福及喜悅,學習自我鼓勵,重燃對事物的熱情,還有當接收過多外界刺激時穩定心緒的訣竅。

  我想強調,「纖細」或「過度敏感」不一定只會為你帶來限制,它也能為你開啟新的可能性。

  只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只看得見限制那一面。過往,我在教課時都會先跟學員說明「我是個很需要集中精神休息的人。所以中場下課時間,請讓我好好休息安靜一下。」但我心裡其實會責怪自己的耐力不夠,老是對學員感到很抱歉。但事實上學員們非常尊重我的需求,甚至在下課後還有人特地過來跟我說:「我跟妳的狀況一樣!我好開心妳願意說出來!」

  後來我才發現,身為高敏感族也不盡然都是壞處,優點還是很多的。例如,我總是有用不完的創意,也從來不缺課程的靈感或點子。我想,應該有很多人是因為這樣,才會來上我的課或聽我演講。

  敏感者普遍自我評價偏低,是因為他們自小成長在一個與原本個性迥異的文化──活潑外向才會被讚賞的偏見裡。不少高敏感者終其一生都在努力迎合旁人對自己的期待,假裝自己個性很活潑很外向,直到退休後才終於能按照自己的步調,回歸安靜的本性。

  各位在兒時是否曾被人這麼說過:「堅強一點,不要想太多,就學著去喜歡大家都喜歡的東西啊!」若有,代表你從小就被逼著去扮演一個不是自己的角色。對心思細膩的人來說,當然沒辦法愛那個不是自己的自己啊!說不定還得為了回應周遭人的期待,澈底隱藏真實的自己,變身成另外一個樣子哩!如果各位曾有這樣的經驗,你必須學會從「真正的自己」中找出屬於你的價值。

  首先第一步,就是學會以「質」而不以「量」來評價自己。高敏感族總是謀定而後動,做事非常重視品質,即使產量比一般人少也沒關係。記得,量不用多,質精就好。過去我老覺得自己表現不如別人很丟臉。但其實我應該專注在自己的天分,而不是拘泥在那些自己辦不到的事情上。

  你一定也有過只在意自己辦不到的事的經驗吧。偏偏人就是習慣性地只挑那些自己做不到的事來看。舉例來說,假設你是一個無法長時間處於「開機」狀態的人,第一個察覺到這點的人絕對是你自己,接下來才是身邊的人。當你要從聚會上離開時大概常會聽到有人驚訝地說:「什麼!你要走了?」人們只會注意到「你要離開」,卻不曾去留意一個敏感者僅僅停留短暫時間所感受到的充實感,事實上跟一個外向者待在聚會上一整晚的充實感相去不遠。

  我寫這本書就是希望能引領高敏感族跟心思細膩的人們多把注意力投注在自己的優點跟可能性上,並成為他們堅強的後盾。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 曾說:「敏感,能豐富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中略)當敏感者深陷困難且不熟悉的情境,會突然被體內某種機制干擾他們原有的沉著思慮,這經常讓本來的優點變成很大的缺點。把過度敏感者的人格特質視為疾病的成因,其實犯了極大的謬誤。若敏感視同疾病,那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大概都有病。」

  伊麗絲.桑德

目錄:


第一章 遲鈍世界裡的「高敏感族」
每五人當中就有一人的高敏感族
高度敏感是與生俱來的天生氣質
高敏感族能力1 可同時吸收多項資訊
高敏感族能力2 能辨識聲音或氣味的細微差別
高敏感族能力3 能緩慢、深入且多元地思考
高敏感族能力4 行事謹慎,危機處理能力強
高敏感族能力5 具有高度的同理心,很會替人著想
高敏感族能力6 誠實,有責任感
高敏感族能力7 想像力豐富、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
高敏感族無法從外在表現來辨別

第二章 「高敏感族」常有的心理問題與解決之道
心理問題1 對自我高度要求
被自己設定的原則所束縛/為自己的理想形象設下高標準/因為自尊心低落,所以得更「優秀」/以為自己不努力,別人就不會喜歡自己/如何掙脫惡性循環/降低標準也需要勇氣/下決心來展現本來的自己
心理問題2 容易受到罪惡感與良心的苛責
無須對自己能力不及的事有罪惡感/拒絕不屬於自己責任範圍的罪惡感/從羞恥心中釋放,才能活得更坦然、更自在/慢慢消除羞恥心的方法
心理問題3 容易感到恐懼、容易憂鬱
感覺恐懼並不是件壞事/藉由小小的成功體驗斬斷「憂鬱」魔咒/學會控制思考、避免意志消沉/不需要勉強自己樂觀/找出恐懼背後真正的原因
心理問題4 不善於排解憤怒的情緒
纖細且具同理心,易受憤怒與爭吵的打擊/誠懇又想太多,很不善於與人爭執/無須勉強自己正面迎接對手的憤怒/採取在「責怪他人」跟「自責」之間的中庸行動/善用同理心,體會對方憤怒/別把「我應該......」道德化/把「應該這麼做」轉化為「如果這麼做就好了」/超越憤怒,接受悲傷

第三章 向外溝通:與「遲鈍的人」好好相處
方法1 告知對方自己是高敏感族
方法2 明確傳達自己可承受的界線
方法3 事先約定好休息跟結束時間
方法4 接受自己能力有限的事實
方法5 適度休息,別讓自己陷入溝通的漩渦
方法6 溝通時,不要任由單方發言
方法7 要達成溝通,彼此都要有「回應」
方法8 適時區分「深度溝通」或「表層對話」
方法9 加深溝通層次的四階段
方法10 選擇理解高敏感族的人作為伴侶
方法11 不過度勉強自己教養孩子

第四章 面對自己:與「敏感的自己」好好相處
方法1 享受自己得天獨厚的能力
方法2 別讓自己的五感受到過度刺激
方法3 受到刺激時請將注意力集中在內在世界
方法4 愛自己、保護自己
方法5 練習對自己仁慈
方法6 練習與自己和解
方法7 嘗試接受心理治療
方法8 勇敢做自己,並為此感到喜悅

結語—給高敏感族的禮物
致謝
參考文獻
給高敏感族的生活好點子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