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淪陷:美國在越南的最後時刻
$ 300 元
原價 380
內容簡介:
☆ 西貢淪陷前最戲劇性的一刻,堪稱美國版的敦克爾克 ★
——衝出越南封鎖線的最後時刻——
美軍陸戰隊員現身交待塵封多年的英勇事蹟,
他們堅守陣地,抱著赴死的決心,只為完成任務。
1975年4月30日,15萬北越軍隊勢如破竹、兵臨城下,向著南越首都西貢的美國大使館挺進。美國在中南半島已經沒有任何一支正規部隊,夾在兩者之間的,只有軍心渙散、無法提供足夠防護力的南越軍人。大使葛拉漢.馬丁卻仍在猶豫、躊躇,西貢則已經陷於火海之中,美國艦隊已經在外海待命,等的就是一聲令下,開始撤離行動。
西貢市區風聲鶴唳,數千名曾跟美國、南越政權有關的越南人,攜家帶眷蜂擁衝向美國大使館多個不同方向的出口。當華府的政治人物忙著粉飾冷戰時期這場自由陣營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災難,以及美國大使馬丁拒絕承認最後時刻已經來到的時候,北越部隊步步逼近,新山一機場因為被砲轟而已經無法使用,人們只剩下搭直升機可以逃離戰火與共產黨。
11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南越首都西貢即將淪陷的最後時刻,馬丁大使已經走了,國旗已經降下,進行了有24小時、大規模撤退平民的「常風行動」已經宣告停止,陸戰隊員擔心自己會不會被遺忘了。大使館四周北越的軍車、戰車轟隆隆的駛過,敵人的狙擊手不定時的放冷槍,不遠處的新山一機場不時傳來砲轟和爆炸聲,面對十幾萬的北越大軍,美國陸戰隊員的命運可想而知。
越南戰爭的終章,也是歷經10年過程後最為戲劇化的一刻,結果卻成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撤退行動。負責執行任務的是一支人數不多的海軍陸戰隊官兵。德魯里和克萊文聚焦於11位年輕海軍陸戰隊隊員的故事,他們是最後留守西貢的美國軍人。他們一致決定展開一場像阿拉摩式的保衛戰,直到大使館即將遭到佔領的最後一刻來到之前,他們才被直升機從大使館屋頂救出。大批直升機飛行員在超出規定的飛行時數情況下連續不間斷飛行,才完成這場有「美國的敦克爾克」之稱的行動,美國在24小時之內,總共撤出超過7000多人離開這個即將被攻陷的城市。
在緊張的24小時,直升機來回穿梭在西貢與外海的艦隊之間,大部分輪調到西貢不久的陸戰隊員,一方面要保護大使館,另一方面還要維持撤離民眾的秩序,同時還要擔心北越軍隊隨時會攻陷首都。內外交迫,情況不明朗的緊張時刻,這些勇敢的戰士堅守崗位,並且協助解救了好幾千人的性命。
這是一個引人入深的真實冒險故事,按照事件發展的先後順序逐步敘述這個不再為人傳頌的故事。作者根據新近解密的大量官方文件,深度訪談、收集親歷者的口述寫成這本著作。本書訴說著美國近代史上最多人討論、但也最不被人了解的事件背後的真實故事。這是極度吸引人的英雄事蹟和令人感傷的故事。德魯里和克萊文向我們述說,在越戰最後的英雄時刻,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們如何展開這段不平凡的戲劇性發展。
重要事件
越南戰爭、西貢淪陷
【本書特色】
德魯里和克萊文以緊張、活潑的筆法,向我們呈現美國歷史上一個重要轉捩點,書中處處展現出最佳懸疑小說那種令人心臟差點停止的危急情節——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真實故事,終於由親身經歷的這些人完整說出。
緊張、吸引人的情節……結合了勇氣、冒險和失敗,驚險刺激。
【好評推薦】
「極度吸引人……以權威、有力的文筆訴說,在越戰黑暗隧道盡頭的一道微光,結果證明就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勇氣、高貴和紀律。」
——卡爾.馬藍提斯(Karl Marlantes),暢銷書《馬特洪峰》(Matterhorn)作者
「精彩絕倫……由恐懼、混戰、背叛和勇氣交織而成的故事,從地面美國軍事人員的視角娓娓道來……兩位作者以權威姿態,一個小時緊接一個小時地敘述著此一將永遠存在於美國歷史上的重要事件。」
——《軍事史季刊》(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描繪令人難以置信的個人勇氣和英勇行為……作者德魯里和克萊文知道如何吸引讀者的全部注意力,因為他們作出最精確無比和最真實的敘述……《西貢淪陷》提供一個清晰、多方平衡的真實報導架構,加上深入探討最後這十一位陸戰隊警衛隊隊員最深層的內心和意識,他們如此勇敢地堅守崗位,並且生還下來。」
——《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雜誌》(Leatherneck)
《西貢淪陷》……(描繪出)逃亡者和那些拯救他們的人所展現的非人耐力和冷靜的勇氣。」
——《華盛頓獨立書評》(Washington Independent)
序跋:
前言
根據一九七三年一月二十七日簽署的「巴黎和平協約」條款,美國和所有外國政府同意,在六十天內把他們的戰鬥部隊撤出越南,越南政府則同意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又稱越共,Vietcong, VC)談判政治解決,以及統一越南,文件中並且載明,這些都要「經由和平方式逐步進行」。唯一未受軍力縮減影響的,就是駐守在西貢美國大使館和幾個省城的美國領事館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使館警衛隊(U.S. Marine Corps Security Guards, MSG)。
不到兩年後,北越破壞和約,在一九七四年,北越人民軍(North Vietnamese Army, NVA)總參謀長文進勇開始向南越出兵,意圖一舉拿下南越。出乎大部分觀察家意外的是,文將軍的軍隊在通過全是杉樹林的中央高地的過程中,幾乎未開一槍一彈。文進勇固然預期可打贏這一仗,但卻沒想到竟然只遭遇如此少的抵抗。美軍一九七三年撤出越南時,留給他們的盟友價值五十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包括幾百輛戰車,五百架戰鬥機和轟炸機,六百二十五架直升機,以及足夠供應七十萬大軍的彈藥。因此,文進勇的部隊一開始就能夠輕鬆挺進,這反而讓文進勇擔心是否落入對方圈套。甚至當他的偵察隊回報說,事實上,南越軍隊已經放棄對中央高地的保衛戰,文進勇還是下令他的部隊務必小心前進。一直到他的部隊攻下百里居後,他的一位部下寫道,文進勇這時「才決定盡我們所能,以最快的速度把他們趕到最遠處」。
在文進勇發動第一波攻擊的幾天後,南越總統阮文紹就已經確認,他沒有足夠兵力防守中央高地。阮文紹因此轉而下令在峴港北邊邊界沿線設立防線,準備展開反攻,但也因此在這過程中犧牲了順化古城。但阮文紹沒有想到,他的軍隊卻像黑洞般自我崩潰。當文進勇的部隊向前進逼時,成千上萬的越南共和國陸軍官兵紛紛投降或逃亡。剩下來的部隊,則「有秩序地撤退」到峴港,但這樣的撤退過程,後來卻變成大逃亡,甚至惡化成詩人筆下的悲慘「血淚之路」(Convoy of Tears)。
軍紀潰散和餓肚子的南越士兵——很多人都被他們的長官拋棄——加入驚恐萬分的難民向南逃亡。他們劫掠了一個又一個村莊,封橋堵路,強暴婦女,偷竊車輛。短短幾天,峴港從一座原本繁榮的港口城市,轉變成一座武裝和絕望的難民營,民怨沖天——民眾痛恨北越,也痛恨阮文紹和他的黨羽,也更痛恨棄他們而去的盟友——美國。把峴港擠得水洩不通的一百多萬越南人心中,仇恨和恐懼已經取代了信心和希望。
一九七五年三月二十九日,大砲砲彈開始落在位於越南中部的峴港,三萬五千北越陸軍部隊準備發動攻擊。在此兩天前,飛機和直升機的空運行動被迫取消,因為美國飛行員報告說,他們遭到惡棍似的南越政府軍惡意的射擊;現在,這同一批南越軍人又把他們的槍口對準爭先恐後想要擠上救援船隻的平民老百姓。在爭相逃難出海的過程中,婦女、小孩和老人遭到踐踏。擠滿老百姓的漁船被南越軍人沒收,這些軍人接著把他們的同胞從船上拋下海,然後軍人之間還爆發槍戰,爭奪寶貴的船上空位。
派駐峴港領事館的六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在碼頭上企圖幫助人們登船,結果他們卻驚駭無比地看著一些母親在千辛萬苦來到海邊後,把他們的嬰兒放在小桶裡送進海中漂流,希望潮水會把他們帶到船邊,或是直接把小孩丟向已經在航行中的駁船。絕大部分都未成功,結果反而淹死。一位陸戰隊士兵親眼目睹一名南越軍官強行登船,把幾位婦女和小孩用力推落到碼頭和一艘船隻之間的空間,結果讓他們被船隻壓扁。另一位陸戰隊士兵注意到,有一艘駁船擠滿人,幾位越南老人被擠得消失在一大推屍體下面,等到他把這些人拖出來時,他們已經窒息死亡。
當天晚上,峴港領事館的美國使館警衛隊和南越政府軍的一連部隊差點爆發致命性的槍戰,幸好最後很驚險地避免了這次對決,然後,這些陸戰隊員在他們昔日「盟友」的簇擁下,和領事館的文職人員躲在偷來的一輛垃圾車後面,一路開到碼頭,搭上一艘漏水的駁船,安全逃出。
最後的打擊來了,峴港最高指揮官吳光長中將棄職逃亡,他跳下海中,游向駛離峴港的最後一艘美國海軍船隻。吳光長手下的十萬部隊接著投降。峴港陷落後,廣南省這個南部海岸省份很快接著失守。幾週內,北越和他們的越共盟友包圍了越南首都西貢,準備向西貢發動攻擊。從各方面來看,越南的長期戰爭即將宣告結束。
例外的是,對人數很少的美國大使館陸戰隊使館警衛隊來說,他們還未準備放下武器。
目錄:
前言
Part I:骨牌
Part II:錯覺
Part III:逃亡
Part IV:只限美國人
尾聲
後記
參考書目
謝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