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母親,有時自己 | 拾書所

有時母親,有時自己

$ 405 元 原價 450



本書導覽:


我的母親

◎文/周伶芝(本書譯者、戲劇顧問)
  
  母親是什麼?母親只是一位母親嗎?然而她會溫柔會憂鬱,也會狂怒或神經質,她有個人的夢想和喜惡,面對母親的角色和他人的期待也會深感衝突和矛盾。所以孩子往往不解,自己全心全力依賴的母親,為什麼會突然消失,為什麼身後藏了一個自己看不到的世界?
  
  在典型的童話故事中,孩子的成長儀式往往建基在離家出走後的挑戰和自我發現。母性通常容易成為孩子長大的羈絆,只有當脫離父母保護的羽翼,孩子才有挖掘自己的機會。但是在這部作品裡,潛進森林玩耍忘了回家的反倒是自由不羈的母親,見不到母親的恐懼讓女兒也必須學習拿捏忽遠忽近的距離。翻開一幅幅跨頁、繽紛且超現實的圖畫,搭配看似輕描淡寫卻深刻觸碰內在的文字,這是一本特別適合親子共讀的書,如同書中的母女在鳥巢裡,任字與畫化作他們起身探尋的飛翔。
  
  畫家伍達赫筆下巧緻的奇幻自然、每個小小細節與構圖都值得加以玩味。母親揹著劍彷彿要出發對抗外面世界的偏見和挑戰,隨後乘坐烏鴉的母親便多了一道大腿上的傷口。母親的浪漫與勇敢不見得是為了小孩,但是她看得見女兒不安的眼淚和自己決鬥時的極限。追在身後的女兒也逐漸發展出自己的能力,她帶來醫藥箱,化身信鴿捎來信息,幫忘了趕路的母狼看指北針。那些散落的剪刀、鏟子、舞鞋、望遠鏡,各有其象徵意涵。當母親在鳥籠裡看著遠方哭泣時,女兒正在織手套,那手套最後會去哪裡呢?
  
  這些小小的物件輪流出現在母女身上、畫面的角落,擴展圖畫的多重辯證,也表現出文字的詩意經過什麼樣曲折的路徑才終被吐露。值得一提的是,女兒跟隨父親學習園藝,將母親的身體視作敏感燦爛的花園,以表現成人的身心也需要愛的呵護。畫家特別表示,父親位置的安排呼應的正是男女間的性愛姿勢,有了小孩後,父母之間也需要彼此灌溉。而這不就是自然的親密關係,也是生之初?
  
  溫暖的油燈更是貫穿整本書不可忽略的愛之力量。女兒提著油燈看清母親的臉,母親則帶著女兒給的油燈和自己對抗。那盞燈點亮了尋找的路,也指引了黑暗的心。讓他們得以尋著線索找到對方的蹤影。成人偶爾的放縱裡夾雜嚮往的焦躁,小孩的冒險力量卻帶有安定的性質,這是成人世界時常忽略的探索方式。小孩需要安全感,卻有時也需要面對憂愁與困惑,開創屬於自己的路徑。當他們驚慌過後並培養新的能力後,再回到祕密的小天地,回到類似子宮裡的蜷縮身體時,更能知曉幸福,體會當下的永恆與外在時光的流逝。
  
  這本書以少見的詮釋角度,通過孩子的目光和想像力,描繪出一個迷人又神祕的母親形象。這個母親非典型、不完美,她飛翔時蒼白的面容有冷漠或死亡的隱喻,但同時身軀仍是一棵有根的樹。她以母愛的擁抱回應女兒,同時並不隱藏自己身上嚎叫、流血的母狼。伍達赫織進畫面裡的曖昧和雙重,留給讀者詮釋聯想的自由,讓閱讀本身就是一種抵抗的哲思,也觸動成人重新自我探問、尋思巧妙平衡的祕密。
  
  一如伍達赫曾經說過:「在我的生命中曾經有過幸福的事,也有可怕的事,跟所有人一樣。因此我畫畫,把這些美好與顫慄都畫下來。」

內容簡介:


榮獲二○一六歐洲插畫大獎
以孩子的視野,描繪母親的肖像


「我母親的愛,如鮮花一般細緻敏感,
她是一整座花園。」

透過植物與動物的抒情詩,展現童年的溫柔與野性,孕育出千面的母愛森林。在「波隆那拉加茲童書獎」畫家伍達赫大膽且充滿視覺震撼、百無禁忌的圖騰下,母親是戰士、飛鳥、憑直覺過活的母狼;她與孩子的樣貌總是一致,彼此相互對應、牽制、取暖。白天,她為自己或孩子而戰,當她得以張開翅膀飛向豐饒的森林,卻冒著在回家途中迷失的風險……這樣的她,有時是母親,有時是自己。

文字作者塞凡以直指人心的詩句寫下這個故事——「我的母親,有顆擺盪於日與夜的心。閃耀光芒如一輪明月,陰鬱深沉如烏鴉的翅膀。一點點小事,就能引發她狂野的大笑,和暴雨般的悲傷。」精鍊的文句與令人驚豔的插畫共同交織出充滿呼應和無限想像的空間。

【本書特色】

充滿視覺震撼的獨特繪本,百無禁忌的創作風格,帶領讀者窺見女性身為母親的各種樣貌。

【名人推薦】

林幸萩(童里繪本洋行負責人、譯者)
林蔚昀(作家及譯者)
周瑞萍Rae(藝術家)
洪淑青Selena(親子作家)
郝譽翔(作家)
黃筱茵(兒童文學工作者)
劉叔慧(作家)
潘家欣(作家)

這是一本我想要推薦給我認識的所有女性友人(包括我媽媽、我自己)的書,尤其是媽媽們。這本美麗的書讓媽媽們知道,她們心裡的女人可以去追逐自我,不用感到罪惡;也讓她們心裡的小女孩知道,她們從未被母親遺棄。
——林蔚昀 (作家及譯者)

驚人的細膩筆觸,深深畫進了女人的心坎裡。
——郝譽翔(作家)

我喜歡本書用孩子的角度,描寫母親的愛,如詩如歌,有澄澈的理解,也有溫柔的體會。
——劉叔慧(作家)

母親啊,是這世上擁有雙重角色中最矛盾的人,她為家庭付出,做個稱職的妻子與母親,但請別忘了照顧自己、留住自己,有那麼一天,心裡的那個她會走出來望向遠方,重返舞台。
——洪淑青Selena(親子作家、部落格格主)

艾曼紐筆下的每一個畫面植滿了大自然的能量,每一頁都能感受到她眼中的世界帶給人類的美好。身為母親的我們,儘管大部分時間得隱藏自我,這本書卻提示著,我們都該適時將矛盾的心情釋放,擁有正向的表達和抒解。
——周瑞萍Rae(藝術家)

書中女孩與女人時而化身為狼,時而長出翅膀,互相追逐,彼此模仿,以髮梢的氣味,以圍巾上的花朵,以血珊瑚般的刺青,以一瞥狐狸似的目光——母親的一顰一笑牽引著我們的生命,正如我們的第一聲啼哭、第一次反叛也同樣深深地在母親心上烙下永不磨滅的圖騰。
——潘家欣(作家)

巨大跨頁的畫作攫住讀者的目光,讓讀者沉浸在那些深刻且不明變化的陣陣波動之中,本書的詩與畫共同創造曖昧的藝術。伍達赫創作出蜿蜒曲折、繚繞的線條,與塞凡的文字神奇的交織交融,既抒情又精鍊優雅。同時在兩者間,保留一個豐富的空間,讓讀者可以盡情詮釋他們的所見所感,或是更應該說,詩與畫的頓挫韻律創造出來的空間,讓讀者的感性可以自由迴響。詩意之美和複雜的涵意不相上下,令人不安卻也鼓舞人心。豐富的畫面勾引出多重感覺,每次看都有不同感受。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
——兒童文學評論家林登(Sophie Vander Linden)

翻開這個充滿自然氣息和有點複雜意味的封面,將透過孩子的眼光,描繪她母親的形象。從開頭幾頁,我們會完全沉浸在這對母女關係裡,進入問題的核心,關於什麼是愛,但又不只如此……。事實上,這是一個不合常規的母親,她百無禁忌般地引發各式狀態,有時候令人感到安心,但更常令她的小孩擔憂。幸好,這個女人還能依憑她母性的直覺,以及女兒對她的愛回到家。在這些畫面的雙重表現裡,本書甚至向成人說了更多心裡話,在內省的過程中,更給予讀者極大的詮釋自由!
——瑞士青少年媒體協會網站評論

充滿童年的溫柔與野性,這繪本透過植物與動物的抒情詩,孕育出千面的母愛森林。我們在畫面裡看到愛的力量,溫柔的強度可以拔除所有的懷疑與不安。母親的肖像、孩子的視野,這本書獻上了一首可以送給所有人、輕易進入但深刻的詩。伍達赫的繪畫極其優美,為我們描繪出靈魂,塞赫方的文字力量則使我們的心靈激動。享受一段幸福的閱讀時光,融化石頭般的堅硬。
——法國童書書店聯盟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