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絲夢遊仙境與鏡中奇緣:一百五十週年豪華加注紀念版,完整揭露奇幻旅程的創作 | 拾書所

愛麗絲夢遊仙境與鏡中奇緣:一百五十週年豪華加注紀念版,完整揭露奇幻旅程的創作

$ 995 元 原價 1,260



本書導覽:


◎文/馬克‧伯斯坦(北美路易斯‧卡洛爾學會前任會長)

  根據美學判斷的傳統,當我們在提出任何主張時,總是會加上「可以說是」或者類似的保守措詞。但是,我很懷疑有人會不同意以下我直接斷言的一句話:「自從卡洛爾的兩本經典小說分別於1865年(到66年)與1872年問世以來,最重要的版本莫過於馬丁‧加德納於1960年推出的《注釋版:愛麗絲系列小說》。」

  儘管加德納並非第一個在書裡面使用注腳、尾注與頁邊附注等文本批判工具的人,但是在他規劃出來的小說文本格式、進行的廣泛研究、敏銳判斷與寬厚評論,多少年來為許許多多讀者提供了小說的脈絡、參照比較、替代選擇、文本解釋,為此獲得樂趣的與洞見的讀者群真是前所未有的廣泛。極其偶然的,許多人有樣學樣,也開始為其他經典文學作品進行類似的注釋工作。

  現在的學生很難,甚或不可能想像得到五十年前的人是怎樣做研究的。那是一個還沒有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年代,也沒有網際網路、維基百科,沒有谷歌搜尋引擎與圖書服務,更沒有電子郵件與社群網站。當時只有圖書館、大學與紙本信件。就連研究卡洛爾的人,也是要等到莫頓‧柯亨與羅傑‧葛林編的信件集於1978年問世,才接觸得到他的信件;至於在日記方面,更是要等到愛德華‧威克林(Edward Wakeling)編的十冊卡洛爾日記全集於2007年問世,才得以窺見他日記之全貌。在那個時候沒有雅俗共賞的卡洛爾研究雜誌,《卡洛爾學刊》與《騎士信件》的創刊都是後來的事(分別於1969與1974年創刊,到目前仍在出刊),而且也沒有任何一個路易斯‧卡洛爾學會的存在。加德納的所有研究工作都是以紙本郵件的方式進行,偶爾直接打電話。儘管當時還沒有「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一詞,但那已經是他一貫的作業模式,而且每當與他通信的人提供觀點、資訊或有趣的理論,得以讓他深入研究時,他也都不吝於公開表彰他們的功勞。

  接任北美路易斯‧卡洛爾學會會刊《騎士信件》編輯一職的幾年後,我在1997年秋天接獲馬丁的來信,當時我實在很興奮。他的信件措詞總是如此溫和有禮,習慣以打字機寫信,在需要畫底線的地方親筆畫上,必須修改之處也用鋼筆改寫。我們的雜誌曾經刊出他的幾封信件,多年來我們倆始終斷斷續續地通信,後來到了2005年5月我收到一封裝在牛皮紙信封裡的信件。裡面的信是這樣開頭的:「親愛的馬克,信封裡的文件適合由《騎士信件》刊登嗎?」那一份文件的標題是「《注釋版:愛麗絲系列小說》補遺」(A Supplement to Annotated Alice),是十四頁包含全新與修正注釋的打字稿,再度證明卡洛爾始終縈繞於他的心頭。「適合嗎?」當然,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我把那一批稿件刊登在第七十五期《騎士信件》(2005年夏季號)上面,隨後他很快地又寄了另一批稿件給我,後來也刊登在下一期會刊中(2006年春季號)。儘管這兩批稿件是加德納生前最後一次讓自己的注釋被刊登出來,不過他未曾停止研究工作。馬丁‧加德納於2010年去世後,他的兒子吉姆又給了我一些影印稿,其中有些注釋是他用潦草筆跡寫下的,也有用打字的。加德納在二十一世紀撰寫了許多注釋,有些曾被刊登過,有些沒有,但全都被收錄在這本書裡,構成它與先前版本的不同之處。

  本會認為,最能紀念他的方式,莫過於把一本有料的書獻給他,於是我促成了《獻花給園丁:馬丁‧ 加德納紀念文集》在2011年問世,書中除了有許多追憶專文、一篇小傳、一個參考書目,還有由道格拉斯‧霍夫史塔特(Douglas Hofstadter)、莫頓‧柯亨、大衛‧辛麥斯特(David Singmaster)與麥可‧赫恩等才智之士寫的紀念專文。

  加德納與學術界

  愛德華‧顧里亞諾博士是本會創會會員之一兼前任會長,目前擔任美國紐約理工學院(New York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院長一職,他也幫上述紀念文集寫了一篇文章。文中他提及加德納對於大學學界造成的影響時,是這麼說的:因果關係是很難捉摸的,但如今路易斯‧卡洛爾與他的愛麗絲系列小說之所以在學界與全球文化圈那麼受到歡迎與普遍被人接受,馬丁‧加德納可說居功厥偉。……在加德納出現之前,卡洛爾並非受到大學認可的作家與研究主題。他並不會出現在書單上。沒有人會在正式的研討會上發表有關於他的論文。……卡洛爾死後,依循著其他知名的慣例,許多關於他的傳記、信件、參考書目等東西開始如同雨後春筍般問世。

  但一直要等到威廉‧燕卜蓀(William Empson)於1935年把〈愛麗絲夢遊仙境:愛麗絲即作者〉(The Child as Swain)一文放進他的論文集《田園詩的幾種版本》(Some Versions of Pastoral)裡面,卡洛爾才算是初次出現在重要學術著作裡。接下來則是1952年,伊麗莎白‧塞維爾(Elizabeth Sewell)那一本迄今仍然令人費解的《荒謬的原野》(The Field of Nonsense)。菲麗絲‧葛林艾克則是在1955年推出了一本關於史威夫特(Swift)與卡洛爾的半傳記式心理分析研究。但是,在卡洛爾受到忽略的普遍現象中,上述作品只是稍具能見度的例外而已。

  在卡洛爾逝世後的六十年之間,的確有其他出色論文問世,但是學界或文學批評界對他的興趣與評論並未持續出現,這一點是如今我們很難想像的。無論是1964年的初版,或1978年的第二版《維多利亞小說研究指南》(Victorian Fiction: A Guide to Research)裡面,都沒有把卡洛爾放進去。然而,到了1980年,學界對於卡洛爾的興趣已經輕易地超過某些最令人尊敬的維多利亞時代作家。

  馬丁‧加德納對我們的貢獻,是為卡洛爾的愛麗絲系列小說開拓出一個廣大的世界,而且就某方面而言向我們說明了「兒童文學」這個分類的不可行,因為「童書」是一種過於簡化的稱呼。事實上,即便是大人也能從書裡獲得有意義的洞見與樂趣。他帶我們認識一部小說藝術之作,讓我們有更多體悟、收穫與樂趣,能夠好好欣賞其中許多與遊戲、邏輯、語言有關的故事元素,還有喜劇風格。

  他揭露了書中許多大人也關切的主題,還有與世人普遍相關的東西。

  就這樣,卡洛爾才會在當今學界佔有穩固的一席之地。……對我而言,卡洛爾的研究之所以會崛起,並且獲得接受,全都是因為馬丁充滿好奇心,品味與興趣極其折衷而廣博,才有《注釋版:愛麗絲系列小說》的問世。

  關於《愛麗絲夢遊仙境與鏡中奇緣:一百五十週年豪華加注紀念版,完整揭露奇幻旅程的創作秘密》《注釋版:愛麗絲系列小說》就像總是可以刮去重寫的羊皮紙。只要有機會推出新的版本,加德納就會增加新注釋或更新舊注釋。自從《最終注釋版:愛麗絲系列小說》於1999年問世後,加德納又新增或更新了一百多個囊括了新研究結果與觀念的注釋,全都放進了你手上拿的這本書裡面。書中還有一百張新的插畫(所謂新插畫,並非未曾問世,而是從沒出現在先前加德納編的那幾本書裡)或圖畫,有些能讓我們更瞭解愛麗絲系列小說,有些則是深具代表性,其問世時間從1887年,也就是從初次有田尼爾以外的畫家幫這系列小說畫插畫開始,直到現在。除了將「主要參考書目」、「各國路易斯‧卡洛爾學會簡介」與「《愛麗絲系列小說》改編之影視作品清單」等三大附錄予以更新之外,本書也新增了一篇「插畫家簡介」。

  《注釋版:愛麗絲系列小說》裡的文字取材於卡洛爾生前問世的最後一個版本(也就是麥克米倫出版社於1897年推出的版本,通稱「八萬六千版」),無論卡洛爾本人或者他的研究者,都普遍認為那是最可靠與正確的版本,而且裡面也保留了卡洛爾本來就使用的「ca’n’t」與「sha’n’t」等等拼字方式,還有特別的標點符號與連字號用法。

  1985年,達爾吉爾兄弟(Brothers Dalziel)為田尼爾的插畫製作的原版版畫,在某個銀行的地窖裡被人發現,這本書裡收錄的田尼爾插畫就是使用那一批原版版畫重製的。在把其他插畫作品予以數位化的時候,只要可能的話,我們都會採用原畫,否則就會從收錄那些插畫的書裡面取材。因為曾以愛麗絲為題材創作的畫家成千上萬(其中有些曾刊登在書裡面,有些未曾),任誰都能想像那種篩選工作的難度有多驚人。我希望各位能認同我們的篩選結果,而我們在篩選時所根據的,是以多樣性的原則還有是否能忠於原文,最重要的仍是原創性。

  這本書也收錄了加德納為前面三個版本寫的導讀,另一個導讀則是他為了自己刊登在《騎士信件》上面的注釋寫的。此外,我們也把卡洛爾在世時為了愛麗絲系列小說寫的各種傳單、廣告的文字,還有小說前面或後面的介紹文都收錄了進來。

  2013年冬天,馬丁的兒子吉姆要我承擔起這一本書的文編與美編工作,最後我要用短短的一句話來表達當時我五味雜陳的心情。除了深感榮耀之外,同時我也深怕自己不能勝任之餘,卻也感到興奮無比,因為自己有機會參與編務而激動不已。

內容簡介:


費時半世紀編寫、增修注釋的終極版本!
55年史料考究、380條注解、近200幅插畫
是豐富完整的名作指南、充滿童真的藝術畫冊
更是世上最受歡迎,唯一公認的「愛麗絲」權威典藏本


Amazon網站,兩千讀者五星好評!
全球長銷50年,英文前作+新版破百萬冊
《出版人週刊》編輯選書、《紐約時報》專題報導


我的任務並非進行原創的研究,而是竭盡所能地從既存的文獻裡取材、編寫注釋,藉此讓你們更能享受閱讀「愛麗絲」系列小說的樂趣。——馬丁.加德納

☆以智性的角度,帶你重新認識百年傳頌、經典雋永的英倫文學大作!

在1862年盛夏的某個金黃午後,數學教師查爾斯.道吉森帶著里德爾三姊妹與達克沃斯牧師出遊。在波光粼粼的愛西絲河上,應孩子們要求臨時說起故事來,他沿途編織著奇幻複雜又饒富幽默的「愛麗絲仙境夢遊記」。在這趟划船之旅後,道吉森彙整了整個故事,並且使用大量譬喻與諷刺手法,融合自身喜愛的語言學、文學、邏輯、數學、哲學以及神學等多重領域的知識,以路易斯.卡洛爾為筆名,就此寫出《愛麗絲夢遊仙境》與《愛麗絲鏡中奇緣》兩部流傳於世的名作。

此刻翻開由美國近代最知名數學家兼科普大師馬丁.加德納,所編注的這本「終極版」,你將對這兩部不朽之作有更完整的認識和理解!

★全面揭示夢境中的文學與理科元素,解開小說中的科學、數學幾何與物理之謎。
★深入分析故事核心精神,重溫大英帝國在維多利亞時期輝煌細緻的語言與歷史。
★集結全球讀者之力進行考證,充分還原十九世紀牛津鎮的風俗習慣與佚失史實。
★長達半世紀的史實考據,發掘原作者歷年日記,探究愛麗絲原作的真心大告白。
★史上首次中文化,附加67條譯注,使得華語讀者能快速進入愛麗絲的奇幻世界。


◎全方位增訂考究,極具公信力——有史以來,最鉅細靡遺的權威注釋本

儘管《愛麗絲夢遊仙境》和《愛麗絲鏡中奇緣》問世長達150年,全球已有多達174種語言與方言譯本;但在許多方面,這兩本小說仍像是個未解之謎。歷經各派學者專家挖掘其中文辭進行心理分析,也僅能解讀故事核心之冰山一角。如果想徹底體會這兩本「愛麗絲」系列小說的箇中風味與樂趣,讀者勢必需要精通許多文本以外的內容。

歷時55年完成的本書,是運用了自身在學術領域的淵博學識,以及對路易斯.卡洛爾的徹底研究,破解小說中的哲學、數學、物理學並深入史料的作者畢生代表作。 在人文和語言學方面,書中重現小說許多早已失聯的幽默元素與典故、還原維多利亞時代的歷史文化,以及十九世紀英國學術核心區域「牛津」之風俗民情。除此之外,加德納更進一步解答了小說中的「數學」與「邏輯」相關延伸謎題,詳盡地說明英式成語;讀者即使不具備學術知識背景,也能輕易瞭解並感受到故事的趣味性。

因此,我們可以說,為了廣大讀者都能看懂「愛麗絲」,才有了本書的誕生——

◎深度分析文本脈絡,呈現前所未見的「愛麗絲」

讀者也許知道瘋瘋顛顛的帽匠是受到水銀中毒的影響;透過剛上映的電影《魔境夢遊:時光怪客》也知道「時間」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也或許還誤以為卡洛爾對小女孩總有特別的偏好。

但一般人可能不知道:愛麗絲那身經典的藍洋裝,其實不是原作認證的顏色。「三月兔」並非憑空想像,而是古代學者伊拉斯默斯寫下的「跟沼澤兔一樣瘋狂」演變而來。曾經有許多人說「愛麗絲」系列小說不適合小孩看,但加德納則表示,這兩部故事最適合有赤子之心的孩童閱讀,只有他們能突破人類認知的既有理性。甚至經由《愛麗絲鏡中奇緣》裡的啟示,人類或許真的可以找到理論上的「終極核能」,開發出永續潔淨的能源形式?

回到內容文本上,現今的讀者對於這兩部愛麗絲系列小說,之所以感到艱澀難懂、毫無意義與樂趣,主要是因為原作者的創作背景是在十九世紀的牛津鎮。不只受到地區限制,這兩部小說也有很多私人成分的內容指涉、許多的趣聞佚事,只有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里德爾院長家的三個女兒才懂得。

但是透過路易斯.卡洛爾與其作品研究領域裡的世界級頂尖專家——馬丁.加德納,其花費55年考證史實,並還原當下的時空背景;本書全面拆解了埋藏已久的諸多秘密,其中包含有:

? 柴郡貓的身世之謎 ?
卡洛爾的原稿中是沒有柴郡貓的,因此作者是以何為靈感,將牠寫入故事中?難道柴郡貓只是從維多利亞時代一句常見成語「像柴郡貓一樣咧嘴笑」演變而來?還是卡洛爾父親任職的教堂東牆上所刻的貓頭?抑或是「起司貓」(cheesy cat)唸起來就像柴郡貓(Chessy cat)?你可知道NBC電視台製播的愛麗絲電視劇,是由知名喜劇女演員伍碧戈柏飾演柴郡貓?

? 紅心王后是個酒鬼? ?
卡洛爾曾經撰文表示:「根據我自己對於紅心王后的想像,她象徵著某種無法控制的熱情,一種盲目而沒有目標的暴怒。」這是否影響原書插畫作者田尼爾爵士,替紅心王后畫上一副有著酒鬼意涵的酒糟鼻?而在《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前身、亦即卡洛爾的手寫原稿版本《愛麗絲地底歷險記》中,這場球槌賽裡的槌球竟然不是火鶴!?

?瘋帽匠究竟何人? ?
卡洛爾運用維多利亞時期常用成語 “mad as a hatter” 創造出「帽匠」這個角色,但真的是以十九世紀的帽匠為藍圖?或是其靈感來源是發明了「鬧鐘床」的牛津鎮傢俱商呢?繼《愛麗絲鏡中奇緣》的白棋騎士後,瘋狂帽匠是否亦為卡洛爾影射自身的一個角色?

? 書中多處藏有「42」這組數字,有典故抑或特殊意涵? ?
《愛麗絲夢遊仙境》有42張插圖,而在《愛麗絲鏡中奇緣》裡,愛麗絲的年紀設定為七歲又六個月大,七乘以六也是42。即便是在《愛麗絲夢遊仙境》第一章,愛麗絲掉進兔子洞時隨口說出的「穿過地心」,以物理計算後所需的時間也僅比42分鐘多一些。這些巧合是卡洛爾的精心安排,或是純屬巧合?

? 數學物理學家們,總愛引用「愛麗絲」,替科學發現命名? ?
紅心王后的一句:「妳懂的,在這裡妳得拼命地跑,才能夠留在原地。」這被物理學家拿來比擬「相對性的分子模型」,並命名為「卡洛爾分子」(the Carroll particle)。所謂「愛麗絲把手」(Alice handle),則是指某個具有不可定向性的「蟲洞」,任何穿越它的東西原先所具有的「掌性」(chirality)都會被逆轉。

而擁有這種蟲洞的「假設性宇宙」自然而然稱為「愛麗絲宇宙」(Alice universe)。一個電荷如果只有量值,但並沒有持續可以辨認的極性,那就是「柴郡電荷」(Cheshire charge)。在「玻色-愛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e)向量中的半量子漩渦,更是直接被取名為「愛麗絲線」(Alice string)。

? 蛋頭先生是貓咪「黛娜」的化身? ?
如果我們將蛋頭先生的名字(Humpty Dumpty)之縮寫反過來,就便成了D.H.,也就是黛娜這個名字(Dinah)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字母。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