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網路:匿名地下社會的第一手臥底調查 | 拾書所

黑暗網路:匿名地下社會的第一手臥底調查

$ 315 元 原價 400



內容簡介:


.台灣第一本以專業角度探討暗網以及網路非法社群次文化等的書籍
.亞馬遜好評4.3顆星、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2015年度最佳好書、華盛頓郵報非文學重點選書
.深入又生動的質化研究訪談為主體,作者深入黑暗網路世界,大量的第一手訪查資料,兼具議題性、趣味性與專業度。
.華盛頓郵報、衛報、觀察者、泰晤士報等均為本書刊載書評;New Scientist、Sciencebase等科技相關媒體,以及英國金融時報、倫敦政經學院等經濟媒體亦專文評論。


創新、顛覆、激進、恣肆
在匿名提供的安全網之下,一切狂想與慾望都成為可能


在莎拉按下確定、把一張不太過分的半裸照片送上網路之前,她不知道接下來將是一連串侵襲身邊所有人的風暴。隨著更露骨的照片上傳,她的真實姓名、住址、家人和朋友的身分全都一一曝光,親友也被迫看見她令人難堪的照片和數不清的譏諷、調戲和威脅。莎拉不曉得散播惡意的許多網友是誰,對他們來說,看見別人犯下悲慘的錯誤似乎就是最大的樂趣。莎拉的案例並不罕見,許多匿名討論板都發生過類似的狀況,而在「暗網」的世界中,更慘痛而驚悚的事件更不時發生。

暗網,又稱深網,對於網路使用者來說是彷彿都市傳說,恐怖神秘又吸引人的存在。暗網只能透過特定方式進入,其中關鍵是洋蔥路由器提供的隱匿服務,不會被一般搜尋引擎找到,因此更添神祕感。正因為暗網具備高度隱密性與自由度,它讓我們得以看見人性的極端化,有時良善美好,有時邪惡放縱、甚至駭人聽聞,例如「暗殺市場」、「絲路」和數不清的兒童色情網。

本書從暗網這個擁有最大匿名性與自由彈性的國度起始,逐步探討在網路世界(不只暗網,亦包含表層網路世界)幾無法紀的數個角落中,特別遊走在法律邊緣、或者已越界的行為。內容包括網路小白的引戰招數、人肉搜尋與騷擾文化;種族/民族主義者的組織與反法西斯團體之間的攻防與互相滲透;比特幣與無政府主義者、密碼叛客的長久淵源;包含「絲路」在內的販毒網站如何改變現實世界的毒品市場……種種主題,作者巴特利特進入暗網和眾多匿名討論區,親口訪問處在第一線、帶著讓人不安氣息的使用者,他甚至做出犯法行為以收集材料。紮實深入的資料在巴特利特精闢卻又帶著人性溫暖的筆下,將黑暗網路顯露出最危險,卻也因此最絢爛迷人的光彩。

【國內推薦】

人渣文本|專欄作家
名為變態的神父|《Yo,這位Brother》作者、PTT八卦版資深鄉民
吳齊殷|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
楊士範|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
劉寶傑|《關鍵時刻》主持人
蘇碩斌|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真心推薦

【國際好評】

一場令人著迷又不安的旅程,直入網路最深幽之處。傑米.巴特利特可說是專業嚮導……為讀者在一個向來晦暗的世界難得的點亮一角。
——伊恩.貝瑞爾(Ian Burrell)/《獨立報》專欄作家

極出色的傑作……一定要購入閱讀。
——雨果.瑞夫金(Hugo Rifkind)/《時代雜誌》專欄作家

巴特利特解構網路常見的嚇人角色,並證實這群人確實存在。只要對網路以及其對人類文化的影響感興趣,《黑暗網路》就是必備讀物……有如漆黑地窖中的一道光束。
——麥可.拜獲特(Michael Bywater)/《觀察家雜誌》作家

一次迷人又驚心的探險,一窺網路以及人類心智的邊陲地帶。
——喬許.柯恩(Josh Cohen)

針對網路生活異常色情、叛逆、又罪惡的一面,詳實而盡責的研究與書寫。
——布萊恩.阿普爾亞德(Bryan Appleyard)/《週日泰晤士報》專欄作家

值得信賴且見識多廣的嚮導……巴特利特親自訪談隱身於網路活動幕後的人群,而這些人物因此更加人性化。
——道格拉斯.海文(Douglas Heaven)/《新科學家》雜誌主編

《黑暗網路》可說是一則機智又發人深省的報導,展現數位文化扭曲的一面,並結合平實卻令人印象深刻的分析,探討科技如何放大人性最好與最壞的特質。若讀者想要擺脫媒體歇斯底里,面對二十一世紀最驚心駭人的複雜情節,絕對不可錯過本書。
——湯姆.查特菲爾德(Tom Chatfield)

精彩描繪出線上世界幽暗的一面。
——安德魯.安東尼(Andrew Anthony)/《每日郵報》專欄作家

以不批判的眼光一探網路小白和其他惡劣行為的心理機制。
——《新政治家》雜誌,年度好書

序跋:


序章

自由抑或死亡

  我曾聽過關於這個網站的傳言,但一直無法相信這種網站真的存在。我眼前的頁面應該是一份暗殺名單,我可以辨認出其中的人物相片,大多數是知名政治人物,而每一張相片旁都標有價碼。網站創建者使用的化名是「桑?三十郎」(Kuwabatake Sanjuro),他認為如果可以買兇謀殺某人而不被發現──這裡指的是完全不會被發現──絕對有人會這麼做,而這正是他創立網站「暗殺市場」(Assassination Market)的原因。網站首頁列有四項簡單的指示:
  .在清單上新增姓名
  .在姓名旁新增下注金額
  .預測此人何時會死亡
  .預測正確者可贏得賭注總額

  「暗殺市場」並不會出現在Google搜尋結果,而是隱身於加密網路世界,一直到近期,都僅能透過瀏覽器「Onion Router」(亦稱為「Tor」)進入網站。Tor的前身是一項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計畫,不過目前是以非營利組織的形式營運,部分資金來自美國政府以及多個民權團體,全球數百萬人因此得以匿名且安全的瀏覽網路。(註:二?一?年Tor獲自由軟體基金會(Free Software Foundation)頒發社會公益企劃獎(Award for Projects of Social Benefit),獲獎部分原因是提供服務予吹哨者、人權運動團體、以及異議人士。)簡而言之,Tor會對電腦活動進行多重加密,並且透過數個網路節點選路(routing),亦即所謂的「洋蔥路由器」(onion routers),如此一來便可以隱藏電腦活動的來源、目的地、以及內容。一般人不僅無法追蹤Tor的使用者,也無法搜尋到採用Tor隱匿服務的網站、論壇、以及部落格,這種服務同樣採用流量加密系統隱藏網路位置。

  儘管「暗殺市場」架設在網路中鮮為人知之處,卻不難搜尋,只要利用正確的方式即可。必備工具就只有一種簡單(且免費)的套裝軟體,接著登錄網站、完成指示、再等待便大功告成。雖然無法確實得知究竟有多少人正在參與「暗殺市場」的活動,不過在我寫作本書的同時,如果我正確預測美國聯準會(Fed)前主席班.柏南克的死期,大約可獲得五萬六千美元的賭金。

  在一般人眼裡,這可能是毫無意義的賭注,畢竟要猜對特定人物的死期非常困難,因此「暗殺市場」有第五項指示:
  .可選擇任何方式讓自己的預測成真

  暗網

  「暗殺市場」是網路行為的極端實例,在眾人熟悉的Google、Hotmail以及亞馬遜之外,網路還有另一種面貌:暗網。

  對部分人而言,暗網是由Tor隱匿服務構成的加密網路世界,在此使用者既不會受追蹤、身分也不會曝光。其他人則將暗網定義為不在傳統搜尋引擎搜尋範圍內的網站:這個未知領域包含受密碼保護的網頁、無連結的網站、以及僅有知情者可存取的隱藏內容,有時也以「深層網路」為人所知。此外,暗網也成為包山包海的代名詞,泛指無數令人震驚、不快、且極具爭議的網路角落,那是屬於想像中的罪犯和各種各樣的掠食者的國度。

  就某個程度看來,暗網的確如上述所言,然而我認為暗網並不只是個特殊領域:與眾人聚集的網路完全相異又緊緊相連的地下世界;完全自由且匿名的世界;在此使用者可以隨心所欲的發言、行動,不受審查、不受管理、更沒有社會規範約束。暗網之所以晦暗,是因為一般人鮮少親眼見到:暗網既隱密、不為人所知、又行事低調。本書的主題並不是Tor隱匿服務,反而多是在探討讀者已十分熟悉的網路領域──社群媒體網站、普通網頁、論壇、聊天室──不過本書的重點在於一探特定的文化和社群,對於不是其中一分子的人而言,這些社群文化不僅黑暗更危機四伏,值得研究的原因並非其代表普遍的網路行為,而是因為這些族群一般最常遭到誤解、也最乏被理解的機會。

  暗網經常成為新聞題材,內容不出以下幾類:年輕人散布自製色情影片、網路霸凌事件以及在網路對陌生人惡意攻訐、激進政治分子宣傳思想、非法商品及藥物流通、以及機密文件僅一鍵之差就要登上頭版,這類事件幾乎天天上演,然而整體來看,暗網依舊是個未經發掘且鮮為人知的世界。在現實中,幾乎無人曾冒險深入網路的黑暗深幽之處,以仔細研究其中的網站。

  我從二??七年開始研究激進社會/政治活動,費時兩年追蹤歐洲及北美地區的激進伊斯蘭極端分子,試圖拼湊出一個四散又極為凌亂的現實世界人際網絡:由認同蓋達組織意識形態的年輕人組成。二?一?年當我的工作告一段落時,世界似乎已經大不相同;我眼前的每一種新型社會或政治現象──無論是陰謀論者、極右派分子、或是毒品文化──在網路上的據點與活躍程度皆日益增加。我通常會訪問相同的對象兩次,一次透過網路、一次則是面對面訪談,而且總是會覺得自己彷彿訪問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人。我所探尋的平行世界有截然不同的規則、行為模式、以及核心人物,每當我認為自己觸及特定網路文化的邊界時,就會發現另一個與之連結、未經探索的祕密領域。有些領域需要一定程度的技術能力才能進入,有些則幾乎毫無進入門檻,儘管這些網路空間對許多人的生活與身分益加重要,大多數仍隱身於線上世界中:無法進入、也無法看見。於是我決定主動開始搜索。

  我的旅途引領我走進全新的領域,無論是網路或現實世界中皆是如此。我加入惡名昭彰、在網路惹事生非的團體,並成為其中的版面管理員;我花費數星期潛伏在專門討論如何自殘、絕食或自殺的論壇;我在Tor隱匿服務構成的迷宮世界中探險,尋找毒品和研究兒童色情圖片網;我親眼觀察新納粹分子和反法西斯團體在熱門社群媒體網站掀起論戰;我也登錄成為新興色情管道的會員,試圖了解自製色情影片的最新潮流。我拜訪巴塞隆納的一處空屋,支持無政府主義的比特幣程式設計師佔此地為王;我造訪由疲憊不堪的藍領男性組成的俱樂部,訪問極端民族主義者;我也走進三名女子凌亂的臥房,觀察她們如何在相機前做出性感挑逗的動作,由此吸引數千名觀眾並賺進一小筆財富。在探索和比較這些新世界的同時,我也希望能夠回答一個難解的問題:「匿名」與「連結」這兩項特性是否釋放了人性的黑暗面?若真是如此,原因何在?

  《黑暗網路》的目的不在於評估網路的優、缺點。使「暗殺市場」得以運作的匿名特性,也同樣能讓吹哨者、人權活動團體、以及社運人士活躍於網路,就我所知,有多少破壞性次文化存在於網路,就有多少正向、有益、有建設性的網路文化。

  由於網路已經與大眾的日常生活緊緊交織,我們對匿名、隱私、自由、以及審查的認知也因此面臨挑戰,網路催生出一個尚待解答的難題:我們是否應該擁有在網路上完全匿名的權利?我們的「數位身分」是否與「真實身分」有所區別,而這又意味著什麼?當我們隱身在電腦螢幕後,是否有做出特定行為的傾向?而在各種想法充斥於滑鼠點擊之間的世界,言論自由的極限又在何處?

  當今網路在社會所扮演的角色引發諸多激辯與討論,而上述問題正是爭論的核心,隨著網路生活的比重日益增加,這些問題的重要性也會隨之大增。我並不會在書中提出任何簡單的答案或解決方式,我也不認為這一切有簡單的解答,本書並非意在點燃論戰,而是以更中性溫和的方式,描繪出這些問題如何在社會邊緣萌生,至於其背後所代表的意涵,就交由讀者自行判斷。

  連結

  如眾人所知,網路誕生於一九六?年代後期,原本是一項小型科學計畫,由美軍旗下的研發機構「高等研究計劃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出資並營運。美國國防部希望建立一套「高等研究計劃署網路」(Arpanet)連結多台電腦,以便美國頂尖學者共享資料集和珍貴的電腦空間。一九六九年加州的兩台電腦首次完成網路連接,不過網路的發展十分緩慢。

  一九七三年七月,倫敦大學學院有位年輕的電腦科學教授彼得.克斯汀(Peter Kirstein),透過大西洋海床的電話線從英國連上Arpanet,於是克斯汀成為全英國第一位連線上網的人物。克斯汀向我表示:「我完全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所有人都不知道。我們這一群科學家和學者,一心只想嘗試建立和維護一套可以快速、簡單分享資料的系統。」Arpanet以及取而代之的網際網路,都是以提升學者共同工作的效率為原則建立:一個開放、分散、易於使用、且毫無審查制度的網路。這些概念恰好闡明了網路的定義:一個充滿無數使用者、資訊、以及想法的世界。

  一九七八年,電子佈告欄系統(Bulletin Board Systems,BBS)問世,而在一九七九至八?年間,互聯網交流系統「Usenet」也隨之登場,網路生活從此跨入新的世代。Usenet與BBS不同於與世隔絕的Arpanet,可說是聊天室與論壇的先驅,任何擁有數據機和個人電腦的使用者都可以進入。雖然以現在的標準看來,兩者都又小、又慢、又簡陋,在當時卻吸引了數千名對虛擬新世界感到好奇的使用者。直到十九世紀中期,提姆.柏納李發明了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網路世界就此脫胎換骨:從電腦愛好者與學者經常造訪的小眾地下場所,搖身一變成為熱門去處,使用者則是數百萬名躍躍欲試的網路新手。(註:一九九三年九月,網路服務供應商美國線上(America On-Line)開始為訂閱人提供Usenet服務,網友稱之為「永恆九月」(the eternal September),以茲紀念大批新手登入網路。)

  根據英國公開大學大眾認知與科技教授約翰.勞頓(John Naughton)的看法,網路空間在此時的意義不僅止於多部電腦形成的網絡,使用者認為網路是擁有獨特文化、身分、以及規則的「新型態空間」。數百萬名「普通人」來到網路世界,不禁令人又恐懼又好奇,這種新的溝通形式會對大眾造成什麼影響。許多科技進步論者如雜誌《Wired》和《Mondo 2000》,大聲歡呼網路革命的到來,這派人士相信網路空間象徵學習和啟蒙的新曙光,甚至有可能消弭國界。這一派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美國網路自由主義散文家約翰.佩里.巴洛(John Perry Barlow)於一九九六年發表的《網絡空間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文中聲明:「現實世界中關於財產、言論、身分、社運、以及脈絡的法律概念,皆不適用於網路空間……網路使用者的身分不具實體,因此,不同於現實世界的公民,我等不因人身遭到脅迫而屈服於任何指令。」巴洛認為網路表面上具備的無審查以及匿名特性,有助於培養出更加自由、開放的社會,因為眾人可以拋開現實世界中固有身分的束縛,並且創造一個全新的自己。(雜誌《紐約客》(New Yorker)的說法更言簡意賅:「在網路上,沒人知道你是一隻狗。」)當時的頂尖心理學家對於網路生活如何影響大眾經營自我身分的不同面向,抱持保守但歡迎的態度,例如雪莉.透克(Sherry Turkle)於一九九五年發表極具影響力的網路身分研究《螢幕生活》(Life on the Screen)。

  然而另一派人士憂心如果沒人知道你是一隻狗,究竟會發生什麼事,父母則擔心受怕孩子染上「數據機熱」。透克提出研究結果不久之後,另一位心理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