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平庸:哈佛最具衝擊性的潛能開發課,創造不被平均值綁架的人生 | 拾書所

終結平庸:哈佛最具衝擊性的潛能開發課,創造不被平均值綁架的人生

$ 236 元 原價 300



內容簡介:


當未來多數工作被人工智慧所取代,我們還能拿什麼去競爭?
打破平均值的迷思,不再害怕做有特色的自己。


◎摩根大通推薦給企業主的年度選書
◎「打破平均值」的觀念,讓被診斷為過動兒的中輟生成為哈佛博士;讓Google學會辨識頂尖人才,打造最強團隊;讓微軟揮別失落十年,風雲再起。震撼美國企業界、教育界的最新論述,讓你告別差不多的人生。


寶寶照著成長曲線發育才是正常。誰說的?
先吃棉花糖的小孩沒有自制力。誰說的?
數學好的人比較有邏輯推理能力。誰說的?
由得分王所組成的籃球隊會奪冠。誰說的?
以上都是「平均值」說的。

本書作者哈佛教育學院陶德.羅斯博士,提出一個衝擊性的觀點:「平均值根本不存在現實生活裡。」然而,我們幾乎從出生開始,就不斷被標準給綁架。我們都不想平庸,卻拚了命想達到平均值,因為想比別人好,必須先跟別人一樣。

二○○三年的紐約尼克隊,耗費巨資組了NBA平均得分總數最高的夢幻球隊,卻連輸四個球季,他們是錯估了哪件事?Google找人才不靠google,而是靠_____?徵才顧問介紹一位藥劑師擔任新創產業的人資,他的理由是什麼呢?測試意志力的棉花糖實驗遇上收容所的孩子完全失準,為什麼?

愛因斯坦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分。如果你叫魚去爬樹,他終其一生只會覺得自己是笨蛋。」本書提出三大個體性原則,剖析如何善用個體性來爭取優勢,揮別平均值的潛暴力。

◆各界推薦

蘇文鈺(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偏鄉兒少程式教學計畫「Program the World」創辦人)
陳怡光(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主任)
莊智超(IOH開放個人經驗平台創辦人)
江湖人稱S姐(職場力部落客╱商周專欄作家)

◎身為一個創業者,每一天纏繞於心的問題成千上萬,但最終都會指向一個終極問題——我們該如何更好?我們該如何追求卓越?追求卓越之前,本書的關鍵概念極為重要——必須超越對平均與常態的習慣,重新認識個人特殊性的意義。我們已在不同的時代,需要重視每個「個人」的特殊性,這也是我所希望打造的女人迷企業文化,女人迷會因為每一個人的特質去做變化,而不是個人須符合企業固定的職位敘述。在大量、工業化時代之後,我相信這個時代,就像第二次文藝復興一樣,我們必須重新恢復人的價值,重新體現每個人的獨一無二!
——張瑋軒(女人迷創辦人暨執行長)

◎為何我們努力地想和別人一樣,但同時又明白這個社會需要不一樣才能成功?同樣也是一個中輟生,我大聲附和作者所說的:平均值才是通往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理查.布蘭森(維京集團創辦人)

◎作者提出一個很前衛的觀點,告訴大家不用對達不到平均值感到擔憂,因為它根本就不存在。
——摩根大通年度選書推薦語

◎作者是少見的奇才,他的論述不僅鼓舞人心,而且他是對的。他翻轉了我們對天分的假想,提供更有說服力的方式重新想像我們的世界。精采的故事、最新的資料、大膽的觀念,這本書一點都不平庸。
——亞當.格蘭特(華頓商學院教授,著有暢銷書《給予》)

◎徹底的震撼!
——丹.希斯(《創意黏力學》作者)

◎本書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均值」思維,幫助我們睜開心眼,看見人類的多元化與潛能。
——霍華.嘉納(「多元智能之父」)

◎在天分的戰場上,我們竟錯失了挖掘的大好機會。本書指出:所有測量成就的方式竟成了反指標,嚴重低估每個人的複雜面向,導致我們忽略天分、脈絡、性情三者的結合才能顯現的個體特質。這是一本會讓你放在心上的書。
——約翰.史立.布朗(德勤尖端中心獨立共同主席)

◎有趣、有用、有深度。作者破除用數字來衡量成功的迷思,本書將幫助每一個人終結平庸,遇見自己的真實力。
——艾美.卡迪(哈佛教授、TED講者)

◎作者打破我們對平均值的觀念,認為這不該是我們追求成就的單一標準。追求平均,讓我們成了平庸一族。本書好讀、有啟發,水準之上。
——丹尼爾.品克《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目錄:


推薦序 一到十分,你給這個人打幾分? 江湖人稱S姐
推薦序 儘管會製造麻煩,我們都需要「奇點」 蘇文鈺

前言 平均值是個假議題?
為何我們明知分數並不會反映真實的自己,卻仍接受它代表一種客觀事實?

第一篇 平均觀時代
第一章 平均觀問世
十九世紀初,第一波「大數據」浪潮席捲而來,而且以偏概全:如果你數學不好,你的容貌和品行大概也不好。
第二章 我們的世界如何走向標準化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早就是「人類單位」,只是個統計數字,一個平均勞工,一個平均學生?這一切要從講求效率的泰勒主義說起……
第三章 推翻平均觀
為何儘管有諸多研究證明平均觀不適用評估個體,卻依舊無法推翻?只因為平均主義是最好用的工具?難道沒有其他的取代方案了嗎?

第二篇 個體性原則
第四章 各自精采的才能
二○○三年的紐約尼克隊,耗費巨資組了NBA平均得分總數最高的夢幻球隊,卻連輸四個球季,他們是錯估了哪件事? Google、IGN又是如何找到人才的呢?
第五章 特質是一種迷思
有位徵才顧問大膽地介紹一位藥劑師擔任新創產業的人資,他的理由是什麼呢?
第六章 我們都是開路先鋒
學習只能如階梯般,一直向上發展嗎?如果像是一張網,開枝散葉地向外延伸呢?

第三篇 個人的時代
第七章 當企業寄望於個體性
企業往往把員工視為可替換的勞力,導致員工失去任何使命感。但有三間公司不這麼認為,他們做了哪些讓他們超越業界的事情?
第八章 取代高等教育中的平均觀
教育最殘酷的事實是:如果想比別人好,就必須先和大家一樣。但文憑究竟能證明什麼?
第九章 重新定義「機會」
齊頭式的平等真的就公平嗎?為何羅斯博士說教科書應該設計成給「邊緣人」會比較好?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