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佛陀曾言:「這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愁悲,滅除苦憂,成就聖道,體證涅槃的唯一道路,即四念處。」
◎《正念的四個練習》就是教你練習佛陀親授的「四念處」
本書《正念的四個練習》是以《大念處經》(Maha Satipatthana Sutta)為基礎,提供完整清晰的解釋。作者喜戒禪師是馬哈希禪師(Mahasi Sayadaw, 1904-1982)的親近弟子之一,他以古代註釋書、註疏,以及馬哈希禪師所寫的緬文註釋為本書的論釋基礎,引領一般初學者,以最貼近佛陀原始教法學習禪定。
在《大念處經》中,佛陀以二十一種方式親自指導人們如何修習念處觀,闡釋四種念處,其實就是教導我們如何練習「四念處」。念處意指「念」的「立足處」,修習念處觀就是具有正念地觀照諸法。四念處是一套對正念的完整禪修方法,針對「身、受、心、法」四項隨觀身心當下實況的修行法門。
佛陀以十四種方式解說身隨觀:入出息念、身體姿勢、正念正知、觀身不淨、四界分別觀與墓園九觀。受隨觀只以一種方式描述:隨觀心識,因為感受是心對境所體驗到的苦、樂或不苦不樂等心理狀態。法隨觀以五種方式描述:隨觀五蓋、五取蘊、六內入處與外入處、七覺支與四聖諦。著重身心現觀的四念處,若以為用頭腦思辨就能獲得解脫,四念處就只是理論了。練習「四念處」就從《正念的四個練習》開始。
目錄:
【推薦序】 一位當代南傳禪師的菩薩風範/釋自鼐
【作者簡介】 喜戒禪師
【序】 依《大念處經》展開禪修之旅
第一部 《大念處經》論釋
總釋
第一章 身隨觀念處
1 入出息念
2 身體姿勢
3 正念、正知
4 觀身不淨
5 四界分別觀
6 墓園九觀
第二章 受隨觀念處
第三章 心隨觀念處
第四章 法隨觀念處
1 五蓋
2 五取蘊
3 六內入處與六外入處
4 七覺支
5 四聖諦
第五章 修習四念處的成就保證
第二部 《大念處經》
第三部 禪修指導
【附錄一】辭彙表
【附錄二】參考書目選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