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傅柯的公寓 | 拾書所

哲學家傅柯的公寓

$ 274 元 原價 380



本書導覽:


【專文導讀】去老師家睡覺——閱讀《哲學家傅柯的公寓》

  ◎文/紀大偉(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同志文學史》作者)
  
  「去老師家睡覺」這回事,我在留學的時候也做過幾次。
  
  美國大學教授樂於出國度假或進修,比較有國際知名度的教授更樂此不疲。但是他們出國的時候,家屋要交給誰顧?這些老師固然可以把房子租給陌生人賺點現金,但為了放心,許多老師選擇將房子交給自己的研究所學生代管,只跟這些窮學生收象徵性的低廉房租,或是乾脆不收錢。幫老師「顧房子」的學生原則上,需要幫老師代收郵件包裹、每天在院子裡澆花早晚兩次(我這輩子最勤奮澆花的歲月,是在美國,而不是在台灣),餵養老師的貓狗等等。
  
  關於睡覺這回事,不同老師跟不同學生各有不同默契:有些老師可能禁止學生在老師的屋子裡過夜,但我遇到的老師都鼓勵我直接在他們的主臥室大床睡覺。在學生時代,我向來節儉、膽小、羞怯——這些美德在我脫離學生身分之後逐一消失。當時,我選擇將全部家當搬到老師家(包含從台灣進口的三隻小狗——我在美國留學期間,從第三年開始就一直養狗,養到我回台灣)。這樣,我就可以跟原來房東解約,因而一個月省下一千元美金左右的租金。我的確在老師家過夜——但我都選擇睡在客房,而不是主臥室的床。跟老師共用同一條的白色床單,會讓我覺得太造次。
  
  這些老師跟我,是否存有什麼奇特情結?老實說,我沒心情發揮綺想。我的心思都被「怎樣養狗,才不會惹老師不高興」這個問題盤據。
  
  我當時對於自己的未來,沒有什麼想像力。我以為「見賢思齊」就好:我也希望將來成為大學老師,也要買有院子的房子,並且在院子裡養狗。我暑假出國度假的時候,就請我的研究所學生來我家睡覺,並且照顧狗。不過,這一整組如意算盤在二○○八年美國華爾街崩盤之後,煙消雲散。
  
  《哲學家傅柯的公寓》(Ce qu'aimer veut dire,原文書名的意思大約是「愛,是什麼?」)這本書,就是「去老師家睡覺」的「自傳性小說」。書中主人翁幾乎就是這本書作者的化身(但是作者是否虛構某些生活細節,我們讀者無法查證)。書中的老師,如標題顯示,就是鼎鼎大名的同志哲學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書中幫米歇爾(也就是傅柯)顧房子的年輕男同志,名叫馬修.藍東(Mathieu Lindon)。在書裡書外,馬修.藍東宣稱他跟傅柯是忘年之交,但是兩人之間沒有發生過性關係(我們讀者無法查證,其實我也不關心)。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一直想一個問題:馬修.藍東的人生,是否值得羨慕?他大半輩子活在兩個巨人的陰影之下。在傅柯(西方歷史上最富盛名的男同性戀者之一)底下,藍東摸索他的男同志情欲;在傑洛.藍東(Jérôme Lindon,「子夜出版社」的主持人)底下,他立志成為作家。既然傅柯的名聲廣為台灣讀者所知,並不需要我多做解釋,那麼我就轉而多聊一下「子夜」的威望。
  
  「子夜」是全法國甚至全歐洲最具傳奇色彩的文學出版社之一。雖然傑洛.藍東不是「子夜」的創社元老,但是在他掌舵期間,「子夜」編輯過多位明星作家巨作:諾貝爾獎得主貝克特(《等待果陀》的作者,偏好住在法國、用法文寫作);女同志理論名家維蒂格(Monique Wittig,《直的思維》作者);法國新小說旗手霍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二十年前曾經訪台);另一位諾貝爾?得主克勞德.西蒙(Claude Simon);《情人》的作者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提出「場域論」;被台灣學界頻繁引用的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鬼才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
  
  《哲學家傅柯的公寓》透露出一種「虎父之下無犬子」的焦慮:既然老爸傑洛.藍東都跟世界級文豪往來,似乎也就不把自己的兒子馬修.藍東看在眼裡。這個老爸是否真的這樣看扁兒子,我們讀者難以確認;但是馬修.藍東擔憂被老爸瞧不起的焦慮,畢竟貫穿全書。幸好這個文青可以投靠另一個老爸:傅柯。妙的是,「子夜」的舵手雖然掌握法國文壇大半江山,卻偏偏跟傅柯不熟。
  
  傅柯的家在巴黎,是公寓而不是美式花園洋房。敘述者馬修.藍東在傅柯家中從事多種情欲和身體的探險,其中最讓今日讀者側目的行為可能是藥物使用。馬修.藍東跟傅柯並不是「床友」而是「藥友」:他們有時候一起使用迷幻藥,有時候老人家休息而年輕人熬夜使用。有時候傅柯在演講場合勾引年輕男孩聽眾(勾引方式值得一記:原來傅柯演講的時候,台下聽眾會在講台上放錄音機,就像今日聽眾放錄音筆一樣,以便完整紀錄大師講課。有一次,傅柯就跟一個跑到講台放錄音機的男生搭訕),就帶回家給馬修.藍東一夥「壞男孩」調教:讓這些前輩教導新人用禁藥、談戀愛、搞頹廢。
  
  二○一七年,法國「紀錄片式劇情片」(看起來像是紀錄片,其實是劇情片)《BMP》(120 Beats Per Minute,指「每分鐘跳一百二十下」;在台灣通行的片名並非中文,而是「BMP」這三個字母)回顧了二十世紀末的法國愛滋運動,在歐洲和台灣都激發觀眾的感動與憤慨,廣受好評。我建議讀者將《哲學家傅柯的公寓》跟《BMP》合併一起看。《BMP》展示出一九九○年代初期愛滋感染者和社運人士在巴黎的生老病死,但值得留意的是,《BMP》透露的絕望氣氛在一九八○年代可能更加黑暗。感染愛滋的傅柯在一九八四年去世。在《哲學家傅柯的公寓》的種種藝術貢獻中,最讓我震撼的一種就是它對於傅柯去世前後眾生相的描繪,像是一連串快速間接的蒙太奇畫面。傅柯的死亡來得太急,周圍親友(包括這本書敘述者)都來不及反應,只能在驚詫之際收拾殘局。
  
  「去老師家睡覺」這個題目也暗示了另一個可能:「回爸爸家睡覺」。這裡的爸爸家,並不是期待浪子(本書敘述者)回頭的原生家庭,因為本書敘述者感嘆,在愛滋風暴之後,他的親生爸爸並沒有用文壇大老的高度完全接受同性戀兒子。這裡的爸爸家,其實還是傅柯的家:傅柯是敘述者精神上的父親。傅柯過世越久,小說敘述者就更深切感受他的「另類家庭」、「多元家庭」是由許多傅柯調教出來的同志人士共同組成的。如果傅柯沒有無心插柳建立起一個「另類愛情」(被主流社會拒絕承認的愛情)的家族,那麼小說主人翁恐怕無家可歸。

  
【專文導讀】災難少年時

  ◎文/楊凱麟(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那個房間」我曾經走進去一次。那天的空氣好乾淨透明,陽光像是一大塊凝固的光柱,從落地窗橫伸進來,我的耳朵裡傳來自己腳下細碎的沙沙聲響,彷彿是走在一片玻璃上,由深谷中仰起頭望著自己的腳底顫巍巍地滑動在山林之巔。
  
  彷彿,我至今所歷經的漫漫人生,過去的那些曲折與頓挫都只是為了最終能夠很迂迴謙卑地在生命中的某一個時刻踏入「那個房間」,然後,我不知道,或許就能深深吸一口氣,聳聳肩,勇敢地對自己說,嗨,讓我們再重新來過吧。
  
  僅僅一次。
  
  然而,房間裡已杳無人跡,桌上散亂的幾十本書積著細細的塵土,我已經遲到了廿年。
  
  那是米歇爾.傅柯的房間。
  
  傅柯,像一個永不消散的幽靈,纏崇這本滿滿書寫著迷幻藥、同性愛與最基進哲學、小說、電影、音樂的「成長小說」。
  
  一切煙塵、聲響與閃光圍繞著巴黎第十五區的沃日拉爾路(rue de Vaugirard),像是一場巨大而隆重的世紀風暴,而風暴之眼,正是傅柯的公寓。
  
  然而,小鎮已空無一人,我化成一根鹽柱,對著深鎖的巨大鐵門不知多久。蟲聲啾啾,落在水藻鑄紋已銹蝕黝黑的門上,這道門像是一個固執的巨人,在夏日的午後擋住我的去路!
  
  門後,就是城堡。
  
  是的,附近人家都這麼稱呼它,一座石砌的十八世紀龐然老宅,有著森然的巨木森林與自家豐饒的葡萄園。
  
  隔著這道無法穿透的鐵門,撥開層層瓣瓣的門扇,最內裡會有一個房間,傅柯仍然安靜地坐在那裡翻讀著手上的一本書,偶爾拾起桌上的鋼筆沙沙寫著他的最後一部著作。
  
  他並不知道自己會這麼早就撒手而去,死亡來得迅速、唐突而不可理解,正如他在一本名著中所說的,死亡,最終將成為每個人「抒情的核心,不可見的真理與可見的祕密」。在他死前六年,年輕的馬修.藍東(Mathieu Lindon, 1955-)自由自在地進出於他的巴黎公寓。這個俊美的年輕人同時面對著困難的父子關係,充滿靈感的創作,挫折卻激烈的情愛,嗑藥的恍惚與思緒勃發。時代在發光,生命如繁花怒放,馬修有著一整個由法國天才世代所陪襯的「災難少年時」(adolescence désastreuse)。
  
  《哲學家傅柯的公寓》贏得了二○一一年梅迪西?(prix Médicis)時,傅柯已辭世二十七年,當年鮮衣怒馬的巴黎青年也早已年過半百。這本書成為藍東的《追憶似水年華》,但書中的連續死亡場景,卻使得本書更像是夏多布里昂(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 1768-1848)在死前寫下的《墓中回憶錄》(Les Mémoires d’outre-tombe)。
  
  城堡旁的一棟石砌房子突然打開了門,一對老夫婦探出頭來,友善地問,你想看他的房間對不對?
  
  老太太從口袋裡找出一把巨大的鑄鐵鑰匙,很輕鬆地轉開那扇大門,一棟漂亮安靜的老屋剎然聳立於眼前。門為我重新打開了,我跟隨在老太太身後,小心翼翼踩穩每一步,感受著鞋底下每一顆細小卵石所回饋給我的微小呼喊,努力地將每一枚腳印都再串連成日後對這個時空的永恆回憶,像是走進一間擺滿玻璃器物的窄小商店,將身體各處都好好地縮成最小一丸,好奇無比卻心驚膽跳。
  
  「我與米歇爾分享他的公寓,形成一段非常特殊的時空經驗。有時,未經思考,我感覺自己接下來,再也無法與人保持如此深刻的連結了。」藍東在書裡這麼寫道。他是鼎鼎大名的「子夜出版社」老闆兒子,這家出版社在一九七○年代扶植了貝克特、霍格里耶、莒哈絲、巴塔伊(Georges Bataille, 1897-1962)、西蒙等作家,同時也是德勒茲、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1930-2004)、布朗修(Maurice Blanchot, 1907-2003)與許多哲學家的專屬出版社。在法國哲學與文學的黃金年代裡處身於各種天才父執輩中,藍東自然有著許多令人羨豔的成長經驗。年輕的他在傅柯生前的最後時光中,穿梭於他謎樣的光影明滅。那正是他公開宣布要寫出一套六巨冊《性史》後的全部歲月,藍東像是踏入當代思想最神祕的黑暗之心,以最鮮活自由的年輕時光分潤著傅柯生命的最後切面。
  
  這並不是第一本攤展傅柯私密生命的書,在這之前,已有著吉伯(Hervé Guibert, 1955-1991)的《給那沒有救我的朋友》(A l'ami qui ne m'a pas sauvé la vie, 1990)與沃維切勒(Thierry Voeltzel, 1955-)的《二十歲及之後》(Vingt ans et après, 1978),當然,還可以包括曾讓法國知識界勃然大怒的《傅柯的生死愛欲》(James Miller, The Passion of Michel Foucault, 1993)。
  
  我們走進大屋裡那個房間,兩個老人很熟練地推開每一扇木窗板,陽光於是一片一片地重新刷亮了幽暗的室內,書桌,沙發,地毯,洗手槽,書架上一本一本壘壘的書,像是被重新接上電流,逐一螢亮了起來。我感到圓睜的兩顆眼球裡燃起火苗,想從顱腔裡跳出來與這個房間的每一粒細小塵埃一起飛舞。我走近牆邊,偷偷撫觸著書架上某一本書的書脊,指尖貪婪地吞食著書皮上參差的觸感。
  
  「這裡保留了他最後一日使用的狀態。」老太太慈愛地對著我說,在她清澈的雙眼深處,倒映著傅柯幼年時的模樣。
  
  老夫妻是大宅的園丁,我向他們道了謝,隨手拍了一張照片,老先生從園子裡溫柔地摘下一串葡萄,這是給你的,他輕輕地說。
  
  「我認為我們都將消逝:首先因為我們內裡並沒有活著的理由;再者因為我們開始與結束的時代本身,也沒有給我們活著的理由。」夏多布里昂這麼說著屬於自己的時代,即使那將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唯一一次機會。而寫作,則讓這亙古的唯一一次翻轉為永恆。
  
  骰子一擲……
  
  一年後,我要跟法國告別了,所有家當打包送出後我搭著高鐵再度來到小鎮,敲敲那扇木門。老太太探出頭來,時光彷彿不曾前進,我從背包裡翻出老夫妻的合照,倆人並肩,深情而靦腆地望著鏡頭,陽光由相片裡滿溢出來。
  
  太太,這是送給您們的禮物。
  
  眼淚立刻由老太太眼裡奪眶而出。
  
  他走了。現在只有我一人了。
  
  幾乎同時地,我的眼前亦模糊起來。
  
  「你是唯一一個真的再回來看我們的人。」老太太感傷地說。
  
  那天下午,小鎮一逕安靜,卻是我倆所擁有的美好回憶。
  
  臨走前,我看到鎖在重重大門之後的城堡在夕陽裡散發著恬美的光暈。我突然想起,台灣出版的《知識的考掘》(L'Archéologie du Savoir, 1969)就一直靜靜躺在傅柯書桌散落的幾本書之中。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哲學大師的第一手觀察,一探傅柯和當代文人的生死愛欲
◆榮獲 2011 年法國文學大獎梅迪西獎,甫上市即突破 10,000 冊,各界好評如潮
◆專文導讀
紀大偉︱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同志文學史》作者
楊凱麟︱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在這最狂暴的年代,是傅柯教會我如何愛……

傅柯從不肯輕易將公寓示人,至今未有一幅照片留下,而我卻在那裡度過頹廢青春。
在他死去的多年後,我才發現,原來不論他在與不在,靈光都未曾離開……
傅柯對我來說,如好友、如愛人、如慈父,我向來直呼他的名諱「米歇爾」,
而那個讓世人好奇不已、卻無緣得見的豪華公寓,我則喚做「沃日拉爾路那」。
八○年代的巴黎,外表平靜、傳統而保守,內部卻風起雲湧,
多元性愛、嗑藥文化、頹廢厭世的人生觀爭相冒出頭來,令人無所適從。
公寓成為我的避風港以及觀看世界的窗口,當中有米歇爾.傅柯一生的愛欲悲歡,
莒哈絲、羅蘭.巴特、布赫迪厄、德勒茲、貝克特、霍格里耶等人亦相繼來去。
巨星終將殞落,在看盡巴黎藝文界、甚至整個歐陸的時代焦慮之後,
我才明白米歇爾是在用他的一生,向我解釋「愛」為何物。

【各界讚譽】

「傅柯過世越久,小說敘述者就更深切感受他的『另類家庭』、『多元家庭』是由許多傅柯調教出來的同志人士共同組成的。如果傅柯沒有無心插柳建立起一個「另類愛情」(被主流社會拒絕承認的愛情)的家族,那麼小說主人翁恐怕無家可歸。」
——紀大偉︱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在法國哲學與文學的黃金年代裡處身於各種天才父執輩中,藍東自然有著許多令人羨豔的成長經驗。年輕的他在傅柯生前的最後時光中,穿梭於他謎樣的光影明滅。那正是他公開宣布要寫出一套六巨冊《性史》後的全部歲月,藍東像是踏入當代思想最神祕的黑暗之心,以最鮮活自由的年輕時光分潤著傅柯生命的最後切面。」
——楊凱麟︱臺北藝術大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