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睡眠:身兼三職名醫教你讓大腦徹底休息,快速熟睡的32項高效睡眠術 | 拾書所

最好的睡眠:身兼三職名醫教你讓大腦徹底休息,快速熟睡的32項高效睡眠術

$ 260 元 原價 330

內容簡介:


日本亞馬遜暢銷書榜睡眠法 TOP1
以醫學及事例為根據,在有限時間及忙碌生活中,
仍可以熟睡及消除疲勞,提高工作表現的32項具體對策!


不須改變生活型態,不必極端增減睡眠時間,
兼顧效率與效果地得到足夠睡眠,讓你睡飽、睡好,
身心維持最佳狀態,展現最強實力!


身兼醫生、經營者和諮詢顧問三職的日本名醫?英洙,教你直接解決,立即見效的睡眠法!
有效解決「睡眠不足,疲勞難以消除,早上爬不起來」、「白天總是愛睏,無法專注於工作」、「躺上床也遲遲無法入睡」、「睡再久都沒有熟睡感」等困擾……

【專業推薦】(按姓氏筆劃序)

杭良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睡眠醫學中心主任
楊建銘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

好眠策略重點:
1.不是確保睡眠時間,而是獲得熟睡習慣;
2.一天的開始不是起床時,而是就寢時;
3.就算遇上非常規事件,也能維持表現的應對法。
現代職場工作者容易累積壓力,需要的是「讓大腦休息」,而不是「讓身體休息」。而睡眠時間沒有標準答案,本書教你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睡眠時間,讓好眠策略一次解決你的肉體、精神、神經三大疲勞。

序跋:


作者的話

  睡眠正是最強大的「工作技巧」
  
  每天能夠熟睡八小時,徹底消除疲勞;早上只要五秒鐘就能立刻清醒;白天不需要與睏意纏鬥,一路全力工作到夜晚。回家後,洗完澡上床立刻「昏睡」,一覺醒來已是天亮。不知疲倦為何物,更不知失眠為何物,工作上的表現隨時維持在最佳狀態……
  
  對於在職場上奮鬥的人來說,這樣的生活,或許可說是終極理想。
  
  然而,實際上又有多少人能過著這樣的生活呢?
  
  身為醫師,我最常問前來門診的上班族的問題就是:「你睡得好嗎?」,大多數人的回答多是:
  
  「睡眠不足,疲勞難以消除,早上爬不起來」、「白天總是愛睏,無法專注於工作」、「躺上床也遲遲無法入睡」、「睡再久都沒有熟睡感」……
  
  日本的上班族中,每三人就有一人為睡眠方面的煩惱所苦。
  
  市面上的書籍及網路情報,已經提供了許多關於消除睡眠問題的資訊。比如,「最佳睡眠時間為八小時」、「睡眠黃金時段是晚上十點到兩點,這段時間睡覺對身體最好」、「規律並攝取均衡營養的飲食生活,能帶來良好睡眠品質」、「從確保足夠睡眠時間,開始一整天的計畫」……正在閱讀本書的你,一定早就聽過這些建議了吧?
  
  然而,忙碌的上班族想執行上述建議,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事。因為,現今在職場上工作的人,其生活的狀況距離上述「睡眠常識」實在太遠了。
  
  隔天有重要的提案簡報,前一晚無論如何都必須熬夜準備;到國外出差時,又必須戰勝時差;無法避免的會議及餐敘接連不斷,可以預見又將有好一段時間無法獲得充足睡眠了。愈是想「今天一定要好好睡一覺」的日子,工作上愈常出現緊急狀況,不得不加班到深夜。
  
  平常時間就已經不夠用了,更別說接二連三出現突發業務的時候,但這就是職場。為了在職場上拿出亮眼成績,睡眠的優先順位不斷被挪後,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此外,在智慧型手機與社群網路服務爆炸性普及的現在,人們「幾乎隨時掛在網上」,直到睡前還在利用手機工作。在這樣的時代下,工作愈忙碌的人,睡眠時間自然愈遭到剝奪,這可說是現代職場工作者的宿命。如果可以的話,相信很多人寧可將睡眠時間縮到最短極限,也想把時間用來處理堆積如山的工作。
  
  問題是,人類是必須睡眠的生物。持續的睡眠不足將造成疲勞累積,總有一天會對工作帶來惡性影響。這就是職場工作者正面臨的兩難。
  
  ▓在忙碌生活中解決「睡不著」、「難以熟睡」的問題
  
  正因如此,我才想透過本書,為職場工作者介紹特別強化過的睡眠方法。不須改變現在的生活型態,也不必極端增減睡眠時間,卻能兼顧效率與效果地得到足夠的睡眠,提高工作表現。我將傳授給各位的,就是這麼一套「積極型」的睡眠術。
  
  最能消除疲勞的睡眠時段是什麼時候?如何養成「一上床即入睡」的習慣?午餐後該怎麼擊退睡魔?將熬夜或時差造成的損耗減到最輕的祕訣是?咖啡怎麼喝最有效……這些都是能直接解決職場工作者睡眠煩惱,今天立刻就能看到成效,又能具體實踐的方法。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我要告訴大家這些方法。前面曾說過,我除了身為醫師之外,同時也是經營者和諮詢顧問,是個「身兼三職」的職場工作者。一開始,做為一個外科醫生,不分日夜的手術與急診,使我過著沒有時間睡覺的生活。在那之後,有感於為了拯救更多生命,最重要的是探究疾病的基本成因與這些因素產生的構造,於是我轉入相關研究機構,以病理專門醫師(專門診斷癌症的醫生)的身分開始工作。站在醫療最前線十年後,又對從根本上改革「經營醫療機構」產生興趣,決定一邊在醫院工作,一邊進入慶應義塾大學研究所(慶應經營管理研究科)學習。我於在學期間,設立了醫療機構重建顧問公司,現正著手日本各地醫院的重建工作。另一方面,我的臨床診療工作依然持續著,每天都有和患者接觸的機會。
  
  手術不容許失誤,為客戶提供企業經營方針時也不能掉以輕心。除此之外,現在的商業環境並不輕鬆,維持實力、提高業績沒有那麼簡單。只要我個人工作表現衰退,隨時都有可能造成生命、企業及在企業裡工作的人們面臨險境。換句話說,我必須隨時處於「維持在高度工作表現」的狀態。
  
  在這樣的工作資歷中,正因我兼具醫生與職場工作者雙方的視野及經驗,更深深感受到整理出一套「為職場工作者量身打造的睡眠術」,提供給更多人實地執行,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
  
  在此分享一件我過去的「失敗經驗談」。
  
  外科醫師時代及剛開始創業沒多久時,由於不眠不休地工作,我深受睡眠不足與疲勞累積所苦。在擔任外科醫師時,因為犧牲睡眠時間而差點造成難以挽回的事故。當時,即使極度睡眠不足,我仍想靠拚勁撐過去,就在這樣的某一天,我在家中待命,接到醫院緊急聯絡──有一位就寢時「大動脈瘤疑似破裂」、正面臨生死交關的最緊急病患被送到醫院。我立刻換裝,步出家門,打算馬上趕往醫院。就在匆匆坐上自用車駕駛座的瞬間,突然一陣睏意襲來,我不知不覺地睡著了。醫院撥打我的手機兩三次,我因為睡得太熟而完全沒有聽見。直到急診部長打來大喊,「喂!病人生命有危險!」我才好不容易清醒,彈坐起身,迅速開車趕往醫院。如果那時沒有被急診部長的電話叫醒,肯定救不了那位病患。
  
  這個經驗讓我深刻體悟到,自己的睡眠不足,有可能造成「危害人命」的下場,這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事。因此,我開始徹底重新檢視自己的睡眠。運用自己所有的醫學知識,調查每天接觸的患者與職場工作者的睡眠傾向,反覆分析、假設及驗證,終於找出對現代職場工作者最立即有效的「好眠策略」。現在,我已屏除一切與睡眠相關的煩惱,不再有睡眠不足造成工作表現低落的困擾。
  
  ▓讓自己維持高人一等工作表現的「好眠策略」
  
  特別一提的是,本書在書店裡,一定會和其他許多冠上「一流」書名的書排在一起。究竟「一流的職場工作者」指的是什麼樣的人呢?
  
  關於這一點,或許有各種解釋。不過,本書對一流職場工作者,也有明確的條件定義。那就是能維持高人一等工作表現的人。
  
  上圖顯示的是「一流」與「普通」的工作表現差異。「普通」的工作表現,有時能進入正領域,但也有落入負領域的時候。相較之下,「一流」的工作表現雖然多少有高低起伏,但始終都維持在正領域中。
  
  換句話說,一流工作者,就是「工作表現平均值高、且起伏小」的人。即使處於相同環境之中,和周圍相比,能泰然自若地不斷提出壓倒性出色成果,就像大聯盟選手鈴木一朗那樣的人。
  
  邏輯思考、建立框架、提案力、撰稿力、王牌創業家的工作術……學會這些訣竅,固然能確實提高你的工作能力;不過毋庸置疑的是,任何人都能從今天開始執行,而且立刻顯現效果,以最短路徑踏上一流道路的最強工作術,絕對是「睡眠」。
  
  本書將為大家介紹的「好眠策略」有以下三大重點:
  
  ?不是以「確保睡眠時間」,而是以「獲得熟睡習慣」為目標。
  
  ?將一天的開始從「起床時」切換為「就寢時」。
  
  ?養成遇到緊急事態仍不影響工作表現的「因應法」。
  
  接下來就讓我來介紹具體的方法吧!
  
  
認識一流的「高效率睡眠法」

  ▓睡眠的重點不在「量」,而在「質」
  
  若問睡眠重要的是「量」還是「質」,答案絕對是「質」。除了夜晚能夠熟睡酣眠外,隔天醒來時也神清氣爽,令人湧現幹勁與活力,這才稱得上是高品質的睡眠。
  
  然而,經常有患者問我關於睡眠的問題,其中最常聽到的就是「該睡幾小時才好」。認為「睡眠=睡眠時間」的人多到異常的地步。
  
  事實上,「該睡幾小時才好」這個問題沒有一定的答案。我在回答病患這個問題時,也都告訴他們「因人而異」。比起八小時睡眠,如果有人只睡六小時起床時頭腦反而比較清醒,身體狀況也比較好的話,對這個人來說,六小時就是他的最佳睡眠時間。
  
  受到「最佳睡眠時間是八小時」的泛論束縛,有時才是造成遠離良好睡眠的原因。
  
  ▓睡了八小時,「還是覺得無法消除疲勞」的原因
  
  提高睡眠品質的方法之一,就是思考如何提高「睡眠效率」。睡眠效率指的是上床後躺在被窩裡的時間與實際睡著時間的比例。
  
  醫學上,當我們在診斷睡眠障礙時,會使用「睡眠多項生理檢查」這個方法,目的是測量正確睡眠效率的數據。紀錄下一整晚的生理機能,包括睡眠狀態、呼吸狀態、心電圖、睡眠中的姿勢、腿的動作等大約十個項目。藉此診斷出「睡眠呼吸中止症」、「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等,與睡眠相關的症狀或疾病。
  
  在醫院中雖然可執行這樣的檢測,日常生活中對睡眠效率的調查卻無法達到如此精細的程度,也沒有必要做到這個地步。但只要使用四十二頁的計算公式,就能簡單算出大略的睡眠效率數據。
  
  比方說,晚上十點上床,睡到早上六點起床,躺在床上的時間約為八小時。扣掉半夜醒來的時間和入睡前輾轉難眠的時間,假設實質上的睡眠時間為六小時。
  
  將這個數據套用到計算公式裡,以「實質睡眠的六小時」÷「躺在床上的八小時」×一○○,得出睡眠效率為七十五%。
  
  ▓大幅提昇工作效率的「基準」
  
  幾乎沒有人能達到「睡眠效率一○○%」。再說,如果能像嬰兒一樣一躺下來就睡著,一醒來就活力十足,身體狀況這麼好的人,也沒必要拿起這本書來看了吧。
  
  一般人睡眠效率的及格基準是「八十五%以上」。
  
  只要達到八十五%以上的睡眠效率,隔天一定能明顯感覺到身體狀況和工作表現往好的方向轉變。睡醒時神清氣爽,食慾大開。內臟運作良好,促進早晨排便順暢。不只如此,白天的專注力和記憶力都能獲得提昇,肯定能加快工作進度。
  
  高品質的睡眠,直接影響了身體狀況,也決定了職場工作者能否拿出高水準的工作表現。
  
  舉例來說,躺在床上八小時而達成八十五%睡眠效率的睡眠時間,計算下來應該是六點八小時。
  
  躺下來後三十五分鐘內睡著,醒來後不睡回籠覺,在三十五分鐘內起床。這麼想來,並不是絕對無法達成的目標。
  
  如果你也苦於無法獲得良好睡眠,請從今天晚上就開始著手計算自己的睡眠效率吧。
  
  
職場工作者必備的「睡眠法」

  ▓職場工作者需要的是「讓大腦休息」,而不是「讓身體休息」
  
  醫學上有各種數據資料顯示,運動選手的睡眠時間很長。比方說,足球界的頂尖足球員C羅(Cristiano Ronaldo)及梅西(Lionel Messi)。媒體曾經報導過,他們的睡眠時間都很長。
  
  睡眠與飲食可說是運動員提高訓練效率的生命線。入睡三小時後出現的「非快速動眼睡眠」期,是生長荷爾蒙分泌最旺盛的時段。生長荷爾蒙正如其名,除了有促進孩童成長的作用外,對成人來說,也是能照護受傷細胞,促進細胞修復的物質。
  
  運動員白天從事劇烈練習,導致全身肌肉與關節產生疼痛。正因如此才更需要充足的睡眠,利用這段時間大量分泌具有修復作用的生長荷爾蒙。
  
  如果無法攝取充足睡眠,荷爾蒙分泌失調,身體就無法順利從疲憊狀態復原。當然,大腦及精神層面的疲憊同樣也無法消除。由此可知,適當的睡眠對運動選手來說,也有防止運動傷害的效果,可避免運動中發生意外。
  
  和運動選手比起來,現代「職場工作者」的特徵是身體雖然沒有劇烈運動,「眼睛」卻承受很大的負擔,也很容易累積精神上的壓力。
  
  運動後的肌肉痠痛,以及血液中囤積疲勞物質而導致的身體疲憊,只要充分攝取營養與足夠的睡眠,大都能夠快速復原。然而,要讓疲倦的大腦復原,不可缺少的是深度睡眠與身心雙方的休息。大腦一旦累積過多疲勞,將會對自律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血流及血壓等身體各方面帶來惡性影響。
  
  換句話說,一流的職場工作者也和頂尖運動選手一樣需要睡眠,甚至可說比運動選手更必須重視睡眠。
  
  ▓我們靠睡眠消除「三種疲勞」
  
  職場工作者的疲勞可分成三種。
  
  第一種是「肉體疲勞」。肉體上的疲勞狀態,簡單來說就是「肌肉缺乏運動能源的狀態」。就像汽油不足的汽車,身體若處於能源不足的狀態,就無法使力,也無法運動。
  
  疲勞物質還會在體內作怪。曾有一段時間流行「乳酸就是疲勞物質」的說法,根據近年的研究,光用乳酸來說明肌肉疲勞是錯誤的解釋。疲勞與倦怠、肌肉僵硬緊繃等症狀,事實上是由各種疲勞物質囤積而成的結果。
  
  話雖如此,若以為一整天都不運動,肌肉就不會造成肉體疲勞,那也是錯誤的推論。肌肉必須適度運動,否則就會萎縮,機能愈來愈衰退。為了避免疲勞而刻意不運動身體,反而會造成容易疲倦的身體。
  
  此外,一直用相同姿勢坐在椅子上,也會致使固定部位的肌肉長時間處於緊繃狀態,使得疲勞物質容易囤積在那個部位。這就是為什麼即使上班族只是坐在辦公桌前,一整天下來腰腿也會痠痛。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