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工:勞工子弟何以接繼父業? | 拾書所

學做工:勞工子弟何以接繼父業?

$ 378 元 原價 480

內容簡介:


麥田「時代感」書系 最新鉅獻】

◆二十世紀勞工階級問題研究、教育社會民族誌奠基之書
◆英國文化研究大師長期蹲點調查、解析當代階級流動困境的經典大作
◆李明璁導讀、王志弘裝幀設計


翻不了身,因為我們既有選擇,又沒選擇。
如果在學校所學不過是些虛偽無用的東西,還不如和哥兒們逃離一切去學做工比較帥?

【內容簡介】

《學做工》是深刻描繪與解析當代勞工階級生活處境的經典之作,於四十年前出版時,引發了跨領域的巨大迴響、辯論、後續研究與政策應用。作者採用人類學民族誌調查方法,近身參與觀察勞工階級子弟在校園與社區裡的實際互動,據此得出深具啟發的反思貢獻。

全書理論、實務交參對照,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扎實的「現場」資料呈現,包括豐富精彩的訪談對話,同理描繪出勞工子弟如何叛逆、但相對自主地在權威教育與階級歧視的夾擊中,尋找他們有感的「看破」出路;第二部分則連結嚴謹濃密的理論分析,檢視勞工子弟看似「看破」、其實多所局限的言行與人生選擇,並反思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如何弔詭、但有效地延續階級處境。

《學做工》試圖理清階級流動或再製的矛盾套路,並提出尖銳而根本的質疑:勞工階級的後代是「自願」選擇接繼父業,還是被迫放棄向上流動的機會,無限迴路似地「學習」階級複製的文化?環視今日階級衝突不減反增的社會結構,四十年前作者擲地有聲的探問,此刻依然體現年輕世代追尋平等自由的急切呼喚。

「要解釋中產階級子弟為何從事中產階級工作,困難在於解釋別人如何成全他們;
要解釋工人階級子弟為何從事工人階級工作,困難卻是解釋他們為何自甘如此。」
—— 保羅.威利斯

「我試圖向政府建議的是,政策應該根據年輕人的實際生存狀況,而不是根據掌權者該如何改變或塑造年輕人的想法而制定。認為有一條金光大道將民族誌和政策連接在一起的想法是錯誤的。你不能僅僅在研討會上拿起手機,打電話去問他們想要什麼;事實上,處在他們的結構性情境中,當需要匯聚成共同立場的時候,他們也感到迷茫和沒有方向。儘管如此,你可以利用民族誌的技術來探求他們的生活方式,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替他們說話。教育培訓、文化娛樂、住房等方面仍然有一大堆問題需要解決,但對許多年輕的工人來說,主要的問題則是工資過低。不管他們有一份低薪的工作還是沒有工作,他們都會發現,要想進入日益私有化的蕭條市場是不可能的。政府到底為什麼不處理這樣的議題呢?」
—— 保羅.威利斯

麥田「時代感」書系
重讀過去,連結此刻,想像未來
李明璁 = 策劃主編


已出版書目
1.《共產黨宣言》
2.《墮落論》
3.《符號帝國》
4.《單向度的人》
5.《愛因斯坦自選集》
6.《現代生活的畫家:波特萊爾文集》
7.《學做工》

目錄:


時代感總序 —— 李明璁
導讀 —— 李明璁

第一部分 民族誌

第一章 文化的元素
1. 抵制權威,摒棄教條
2. 非正式群體
3. 打盹、哄騙和逃學
4. 找樂子
5. 無聊與刺激
6. 性別歧視
7. 種族歧視

第二章 文化的階級形式和制度形式
1. 階級形式
2. 制度形式

第三章 勞動力、文化、階級與制度
1. 官方準備
2. 連續性
3. 職業
4. 上崗

第二部分 分析

第四章 洞察
1. 分析之要素
2. 洞察

第五章 局限
1. 分工
2. 勞動力與父權制
3. 種族歧視與勞動力

第六章 意識形態的作用
1. 證實
2. 擾亂
3. 內部對話者

第七章 對文化形式及社會再生產理論的注解
1. 再生產與國家制度

第八章 週一清晨與千禧年

作者訪談 : 中心與邊緣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