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根之森 | 拾書所

盤根之森

$ 299 元 原價 380



內容簡介:


◆即將由簽下《魔戒》與《哈利波特》的電影公司華納兄弟改拍電影,
由《艾倫秀》主持人艾倫.狄珍妮擔任製作
◆眾多媒體票選為年度最佳小說之一
(NPR | BuzzFeed | Tor.com | BookPage | Library Journal | Publishers Weekly)
◆Goodreads近四萬則五星好評,亞馬遜網書四顆半星好評
◆單本完結獨立作
◆台大外文系教授——趙恬儀老師——專文推薦


愛、仇恨、思念、嫉妒,都是會生根的,
直到長成一片森林,孕育出吃人的妖獸和腐敗的果實,
森林朝四面八方伸出根鬚和觸手,渴望吞噬整個世界。
而抵擋在森林與世界中間的,是一隻惡龍和一名女巫。

★ 眾多奇幻大師首次聯手力推!《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馬汀也樂在其中!

◎《地海六部曲》娥蘇拉.勒瑰恩
◎《骸骨之城》卡珊卓拉.克蕾兒
◎《刺客正傳》羅蘋.荷布
◎《鋼鐵德魯伊》凱文.赫恩
◎《渡鴉之城》梅姬.史蒂芙薇特
◎《風之名》派崔克.羅斯弗斯
◎《女巫前傳》格萊葛利.馬奎爾

★ 橫掃各大奇幻獎項

◎ 2016 星雲獎最佳小說
◎ 2016 軌跡獎最佳奇幻小說
◎ 2016 英國奇幻獎最佳小說
◎ 2016 世界奇幻獎最佳小說決選作
◎ 2016 雨果獎最佳小說決選作

「黑森林裡住的不只是怪物,而是會創造出怪物的東西。」

艾格妮絲卡住在風景如畫的河谷裡,每十年,鄰近荒地高塔裡名為惡龍的巫師都會來村莊,挑一個女孩帶走,謠傳惡龍會吃了女孩,但村民們沒有抗議,就算吃了又如何?因為惡龍是村子與四周環繞的黑森林之間唯一的屏障,森林裡頭的樹木濃蔭蔽天、盤根錯節,充滿毒物和各種妖獸,常有村民離森林太近,就被抓走再也沒回來過,也有人不小心誤食毒果或吸入瘴氣,變得有如僵屍一般發狂噬血。然而,黑森林還在擴張,數百年來,一個又一個的村莊、甚至曾有整個王國被森林吞噬,因此,每年獻出一個女孩來換取惡龍的保護,很值得。

艾格妮絲卡從小聽著惡龍的故事長大,知道自己遲早在慶典時和一排女孩一起站在惡龍面前讓他挑選,但大家都知道,被選中的會是她最好的朋友卡莎,卡莎美麗聰慧,不像艾格妮絲卡唯一的天賦就是弄髒身上衣服。慶典到來,惡龍出現,但他帶走的不是卡莎,而是艾格妮絲卡。

來到高塔後,艾格妮絲卡失魂落魄,整天想家,不管嚴厲苛刻的惡龍如何想教她魔法,她都無心學習。直到有天夜裡,她坐在窗邊往家的方向張望,看到村莊燃起了烽火,那是黑森林入侵的警報。豈知,惡龍卻已在幾小時前動身去處理在王國另一處出沒的妖獸,艾格妮絲卡這才驚覺:這是黑森林的調龍離塔之計。它不只是單純侵占人類的領地,似乎還會操弄人心、醞釀陰謀詭計,她也才驚覺:現在才努力要學魔法,已經太遲了……然而,這一切都只是開始而已。

惡龍每十年抓走一個女孩的真正原因為何?為什麼村民面臨黑森林的威脅,又冒著女兒會被惡龍挑中的風險,卻從不搬離?河谷裡藏著什麼,黑森林裡又藏著什麼?

▍她是惡龍選中的女孩,在神祕高塔裡發現屬於自己的魔法,
也發現,原來可怕的不是惡龍,而是王國宮廷裡的貪婪人心,
還有隱藏在古老黑森林中盤根錯節的邪惡祕密。

▍這本書根植於經典童話的熟悉土壤,幻化出一則寓意深沉的全新故事。是寫給大人的黑暗童話、是女性成長故事、是妖異迷人的魔法詩篇,也是瑰麗的生態寓言。

【重量級推薦】

《盤根之森》中的魔法非常真實、善惡關係錯綜複雜,生動而有說服力,讓你感覺自己也能施展魔法,不過這本書本身已經夠有魔力了!
——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

《盤根之森》有我熱愛的所有元素:討人喜歡的女主角、重新詮釋古老神話傳說,以及出人意料的峰迴路轉。讀得很暢快!
——《骸骨之城》系列作者卡珊卓拉.克蕾兒(Cassendra Clare)

《盤根之森》非常「魔幻」,蘊含了這個古老字眼所代表的每層意義。這個故事迷人又引人入勝,勇敢正視了盤根錯節的傷痛與復仇。
——《刺客正傳》系列作者羅蘋.荷布(Robin Hobb)

《盤根之森》是那種讓你想讀過一又一次的故事,只因為它實在魔幻。歷險過程刺激極了,到最後緊張到簡直只敢透過指縫偷看,希望一切都會好好的。結局相當令人滿意,這本書永遠會在我的書架上,等我一次又一次拜訪它的世界。
——《鋼鐵德魯伊》系列作者凱文.赫恩(Kevin Hearne)

讀《盤根之森》就像找到那件最喜歡但遺失已久的毛衣,令人珍愛又如此熟悉,彷彿它已經存在了很久,而且會一直耐心等著我重返故事中。
——《渡鴉之城》作者梅姬.史蒂芙薇特(Maggie Stiefvater)

等這本書捧在我手中了,我才知道原來自己這麼想讀一個這樣的故事。我愛作者的寫作風格,在這本書中淋漓盡致,還加上了古老世界的魔法和一絲黯黑童話的色彩。
——《風之名》系列(弒君者三部曲)作者派崔克.羅斯弗斯(Patrick Rothfuss)

以自信的筆觸寫就、充滿悲天憫人之情,好看到我可能會稱之為巫術!
——《女巫前傳》作者格萊葛利.馬奎爾(Gregory Maguire)

【媒體好評】

《盤根之森》立即當選「我本年度讀過最好看的書」……令人動容又心碎,而且心滿意足。我感覺《盤根之森》就是那本我等了一輩子的奇幻小說。翻開書頁前最好先把其他事情排開,因為一旦開始讀就停不下來了。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

讀來非常享受的奇幻小說,有現代經典的風範……娜歐蜜.諾維克以童話融合成長小說為主要骨幹,並賦予其豐富血肉,長成非常特別的一隻動物……栩栩如生的角色呼應經典童話人物,不過卻具有真實世界的複雜程度,讓它沉著且成熟,構築的世界立體可信。
——《紐約時報》書評

諾維克的故事有趣、節奏明快,穿插令人毛骨悚然的戰鬥場景和陰謀,也觸及我們今日所面對的深刻生態議題。
——《華盛頓郵報》

嘆為觀止……這個故事既優雅弘大,又謙虛平實,和格林童話一樣親切,卻具新意、原創性十足,令人完全無法抗拒。接下來的好幾年,這本書都會是奇幻迷的必讀之作。
——《出版週刊》星級書評

原創又立體的奇幻世界,保證讓諾維克的忠實書迷如癡如醉,也能吸引眾多新讀者。
——《圖書館期刊》星級書評

序跋:


【推薦序】

◎文/趙恬儀(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時序入春,在杜鵑花和綠蔭圍繞之下展讀美國著名奇幻作家娜歐蜜.諾維克的星雲獎小說《盤根之森》,不禁震懾於書中黑暗大Boss無聲的肅殺之力——不是魔王、沒有惡龍(男主角不算),只有沉默的黑森林,經年累月蓄積毒素、育成毒果怪獸,不斷向外擴張吞噬人類土地。出人意料的是,黑森林與心樹強大的破壞力,竟然來自宿主人類的負面情緒和陰暗能量。正如書籍簡介所言:
  
  愛、仇恨、思念、嫉妒,都是會生根的,
  
  直到長成一片森林,孕育出吃人的妖獸和腐敗的果實,
  
  森林朝四面八方伸出根鬚和觸手,渴望吞噬整個世界。
  
  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令人不覺想起宮崎駿動畫《風之谷》當中的人造生物圈「腐海」,當中的植物以地表汙染物為養料、生長過程會排放毒孢子(黑森林的樹木也會),再成為王蟲的食物。之後腐海不斷擴張,危及人類的生存空間。
  
  面臨如此迫切的恐怖危機,究竟誰才能拯救人類的命運?
  
  無獨有偶,《風之谷》由娜烏希卡公主擔綱救世女英雄的角色,而《盤根之森》的「英雌」女主角,則是出身農村的十七歲少女艾格妮絲卡,全書敘事觀點也集中在艾格妮絲卡的視角。儘管在日本的奇幻動漫作品當中,「少女拯救世界」是經典王道設定,但在西方主流奇幻文學,以女性為核心主角的作品依舊屬於少數,而且以成年女性角色居多,如《亞法隆迷霧》系列、《靈魂護衛》、《女巫前傳》。近年來愈來愈多奇幻冒險小說開始趨向少女或幼女中心的人物和故事設定,例如《魔幻之海》的十五歲漁村少女小螺、《飢餓遊戲》的凱妮絲、《黑暗元素三部曲》的不純真蘿莉萊拉,甚至是《迷霧之子》前半的紋、以及《冰與火之歌》首部曲《權力遊戲》的戰鬥少女艾莉亞‧史塔克和美少女龍后丹妮莉絲?坦格利安,書中戲份都相當搶眼,在奇幻世界各顯身手、成就自我。《盤根之森》也是女性中心的奇幻小說,除了主角艾格妮絲卡之外,還有諸多女性角色,包括艾格妮絲卡的閨蜜卡莎、男裝帥姐巫師艾洛莎、高冷系療癒者垂柳、漢娜皇后和森后,甚至是只有掛名沒有演出的傳說人物琊珈婆婆,個個鮮活分明、充滿強烈存在感。
  
  相較於上述諸多作品的年輕女主角,艾格妮絲卡的特別之處,在於乍看之下主角光環薄弱,長相不起眼、身材也不優、沒有英雌氣場、還常任性出包,但卻擁有強大的魔法天賦,讓傲嬌毒舌凍齡型男魔法師「惡龍」(薩肯)選中,前往對外隔絕的高塔,開始實習女僕/女徒/女巫/女O(最後一項暫先保密,恕不破哽)的斜線人生。儘管故事的主線劇情相當沉重,所幸艾格妮絲卡與惡龍這一對既是主僕、又是師徒、更是夥伴的官配設定,加上兩人個性思維的反差萌點,在相處磨合的過程當中,不時擦出火花(各種意味),也為緊湊的情節增添不少「殺必死」。
  
  然而魔法少女艾格妮絲卡的存在價值,絕對不是賣萌變身救世界。看似不起眼的她,正漸漸成為不可或缺的樞紐核心,串連起反擊黑森林、捍衛家園的人際網路。她在跌跌撞撞學習魔法之際,不斷嘗試推展自身的極限,隨性使用咒語的風格(例如憑藉直覺、即興更動〈祝壽歌〉,竟然救了惡龍一命),更讓惡龍見識領悟到,有時不拘泥刻板框架,反而能創造出更驚人的力量——而艾格妮絲卡本人,正是此項法門的親身實證:對她而言,魔法書和咒語不是一板一眼的聖經,而是適時適所、靈活運用的素材。而在故事當中,艾格妮絲卡和惡龍搭檔時,採用類似男女二部混聲合唱的方式,使用《召喚咒》淨化受到毒素侵害的人民,對抗黑森林和森后,更象徵兩人結合互補的力量、調和交融,成就如同行雲流水一般的強大咒力。
  
  值得注意的是,「調和」的概念,不只出現在主角艾格妮絲卡和惡龍之間,更是艾格妮絲卡天地人互動和最終解套的關鍵。西方主流奇幻文學多半強調個人英雄主義,「被選定」的主角往往獨佔鰲頭,榮耀歸於自身;在本書當中,艾格妮絲卡雖然常覺得自己格格不入,但在修練過程不斷維繫運用各種人際關係,成為團隊的協調者,就像是宮崎駿《霍爾的移動城堡》的女主角蘇菲,原本存在感薄弱、也沒有個人想法,直到在城堡勞動時,和男主人暨魔法師霍爾及其家庭成員,一步一步建立關係,最後終於找到自己的價值。艾格妮絲卡和家人、王室成員、巫師團隊的關係,乃至於與摯友卡莎的友誼羈絆,都豐富了本書的內涵,使得這部小說不再是公式化的打怪除惡,而是有血有肉的成長史,讓我們看見主人翁的堅強與脆弱,從青澀少女日益成熟,也期待在作者將來的其他作品中,能再見到艾格妮絲卡這樣的女主角,踏上尋找自我和力量的華麗冒險。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