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傷的觀望者 | 拾書所

內傷的觀望者

$ 220 元 原價 280

內容簡介:


《內傷的觀望者》裡面收錄了詩人eL 60首最新創作的詩句,並且隨著詩句的流動穿插了37幅以詩為名的攝影照片。

eL說,寫詩是一種日常風景。他想擺脫、想開展、想往前往上去。

鴻鴻、周天派、林婉瑜、孫梓評、徐珮芬、陳子謙、鍾國強
台灣、香港及馬來西亞詩人相惜推薦

一段寧靜的日子——
湖光、和風、綠意,以及
內傷的觀望者
一切似乎完整似乎安好
——<去意>詩人eL


詩人鴻鴻如此評論eL的詩,他說,「eL善於追根究柢,洗刷詞語,甚至有種跡近偏執的挑釁。」「eL的思辨,比較像提問,針對許多約定俗成的現象、觀念,別有用心地問上一問,令聽者愕然,失笑或失神。」

每一天,我都
靜靜的完成
定量的遠眺

許多事物無法言說
就這樣,一再的痊癒
——<內情>

繼第一本詩集《失去論》之後,eL再一次的叩問,帶著浮光掠影般的影像,帶著那些<必然>與未必:

未必是在樹下
路分岔而長日將盡
面向一座遠山
使背向另一座遠山
成為必然
不容易,你知道
這其中沒多大不同
卻依舊令人慨然太息
——<必然>

寫詩,指南針;

指向確定的地方
卻未必知道
自己在哪裡——

或許平放在湖邊生滿青苔的涼椅上
或許棄置在候鳥群聚的河口旁
或許失落在死火山小屋的小道上
或許掉入寧靜蔚藍的深海中
或許擺放在老婦人衣櫃深處的紅色音樂盒裏
或許藏在探險隊隊長背包的水壺邊
或許被送到收破爛的老人那裡
或許就在路邊而貓咪剛好經過
或許躺在常年在戰場夜晚偷偷哭泣軍人的口袋裡
或許就在兒童遊樂場看孩子玩耍水手的背包中
或許握在凝望遠方想念兒子的母親手中
或許被畫入黑灰白為基色的口袋型繪本內

也或許,從來就沒出現過,
卻被我寫了下來。
——<寫詩與指南針>

鴻鴻說:和eL第一本詩集《失去論》彷彿陰陽互補,這本詩集是一本《得到書》。作者靜觀、沈思、指認並捕獲那些無以名之的瑣細事物,道出深遠的意味。讀者被這種眼光感染,原有的人生彷彿多了根鬚、也添了翅膀。

和eL第一本詩集《失去論》彷彿陰陽互補,這本詩集是一本《得到書》。作者靜觀、沈思、指認並捕獲那些無以名之的瑣細事物,道出深遠的意味。讀者被這種眼光感染,原有的人生彷彿多了根鬚、也添了翅膀。
——鴻鴻

在流行旋律的喧譁中,幸甚仍有清新耐嚼的聲音。詩人引領我們探勘,詩存在於靜默萬物中;一次次為我們揭示,詩大於同時映現自我是何等珍貴。作為不斷失去的內傷觀望者,eL儼如辛波絲卡在婆羅洲的傳人。
——周天派

eL深知力量可以在哪裡發生,他的推算和布置是精確的。詩裡出現的否定詞都很耐人尋味。他也擅長帶我們從現狀、從事實中逆推回去,瓦解和抽離,使本質顯露。洞悉了語字內核的寫作者,看似輕鬆吐露,最終字字命中。
——林婉瑜

無人知曉的薄霧覆蓋著每字每句,散開後的光景竟是心中那未能抵達的遠方。
——徐珮芬

eL一向擅長從排比逼出幽默變奏,這次卻化繁為簡,把詩削得更薄也更銳利。詩人以靜穆之眼遠眺內傷,又從日常發現各種玄奧的神諭。內傷難以盡除,神諭不必盡解,幸好有詩。
——陳子謙

充滿耐嚼的自然觀察,生活省思,以及因時隱顯的親情感悟與社會關懷。相對於前作《失去論》,這本集子既有繼承,亦處處見出詩人不願停留在原有成就而孜孜謀求的突破:心與物的徘徊、即離、互詰、辯證,更進一步成為詩的核心;加上減少依賴警語、排比推衍最後轉折的模式,更多地以異常乾淨的、最大程度節制的文字來狀物抒情,讓我們在詩的競奇與安逸區之間,隱約看到一片新的風景。
——鍾國強

目錄:


自序

內情
隱情
橙香
包袱
語言課
人事
遠足
必然
功課
雨和母親
晨起
房間的書櫃
傾聽的力量
兩種寧靜
寵物
下午
ZZZ
決志
告解

中間
Sufjan
卻步
退隱
去意
澄淨的往事
觀照
暗光
望窗
漉過
路邊
某日顯影
知道嗎?
去向
早晨的車聲
憐憫靜物
收集
旅者為何靜默
散步
數學課
上坡
也許,從此我會有兩種日子
承載
小物事
底蘊
論讀書
麻雀
求索
新生活
字無聲
說辭
一場雨
噩耗可以抵達多遠呢?
可以移動的是
看樹記
思考
鵝卵石—答Zbigniew Herbert
重量
可朗誦的事物
寫詩與指南針

後記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