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客劇場的人生實驗室 | 拾書所

台客劇場的人生實驗室

$ 276 元 原價 276

內容簡介

★41萬粉絲追蹤,最有態度的「台客」林冠廷,引爆你對人生的熱情!

——「我的愛地球行動_______」寫下屬於自己的宣言,大聲地告訴全世界你的行動承諾!
——透明防水設計,讓你可以貼在安全帽、環保杯、筆記本……不怕風吹雨淋,愛貼哪,就貼哪!
——給你滿滿的大!貼!紙! 14×10cm的設計,讓你寫好寫滿貼滿!

一週不使用網路、體驗72小時街友生活、淨街淨灘、用GPS追蹤天燈……「實驗室行動」正在全台發酵,挑戰你的好奇心與行動力!

就算失敗,都好過沒嘗試!
我的人生,實驗中!

台客劇場導演林冠廷因為好奇天津街有多少菸蒂,於是捲起衣袖,撿了滿滿一罐菸蒂後開啟了自主環保行動;因為想要改善父親的糖尿病,所以開始嘗試生酮飲食;因為想釐清自己為什麼對街友也有些莫名的偏見,所以決定到台北車站當一晚的街友,後來和街友產生令人印象深刻的互動。

對林冠廷來說,人生就如同一個實驗室,他所做的每一個嘗試並沒有正確答案,但他不害怕結果好壞,因為有實驗,才知道對自己而言,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或失敗。即便可能跌跤或失誤,但仍收穫了無限經驗。只要立意是好的,那就挺直腰桿,欣然承擔每一個實驗的結果,再拾起勇氣嘗試下一個選擇!

還在躊躇不前嗎?跟著「台客」的腳步,勇敢地踏進你的人生實驗室吧!

各界推薦

網路創作者 100種理想
影音部落客 HowHow
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巫彥德
時尚老人 林經甫
YouTube創作者 阿滴
網路演員 脖子
RE-THINK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創辦人 黃之揚
主持人/演員 焦糖陳嘉行
網路創作者 壹加壹 Illy and Lean
環保小尖兵 廣告小妹
知名作家/哈佛心理學專家 劉軒
情侶插畫家 賴賴&織織 熱血推薦

各界推薦

改變世界,從願意改變自己開始;改變自己,從勇敢實驗生命出發。
我們推薦書、推薦林導,更推薦那讓他不斷願意改變自己的耶穌。——網路創作者 100種理想

台客劇場林冠廷導演是我很崇拜的創作者。永遠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譁眾取寵、不落入俗套地用他的方式說故事給觀眾。希望大家聽完台客劇場的故事,也能有些啟發,並去創造自己的故事。——影音部落客 HowHow

對土地與人深切的關懷,一個又一個充滿好奇與探索的行動,想成為用行動帶來改變的人,一定不能錯過。——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巫彥德

每個父親對自己的孩子都有期待,但從林導小時候開始,我們父子的對話一直是平等開放的,像是朋友,無所不談,經常是鼓勵不設限。他用自己的興趣和方式,勇於表達對社會人事物的關懷思考,並且身體實踐力行。曾有報導以「跨世代的網紅力量」來形容林導和我,各自以網路影片創造的影響,但或許名氣不重要,然而我卻看見了他散發的正向影響力,甚至帶來美好改變,是我這位驕傲父親所樂見的。——時尚老人 林經甫

在數位世代裡,網路影響著生活,社會越混亂,越需要使命感的存在,很開心有冠廷的出現,他的影片,影響了我的生活、我的思維、我的態度。這本書在告訴大家,很多事情都可以靠別人教你,唯有「成功」,必須靠你自己走,走出一個屬於你的生活態度。——網路演員 脖子

滑著手機螢幕或按著電腦鍵盤抱怨批評台灣很容易,也幾乎是大部分台灣人的日常習慣。我總想問這些朋友:「然後呢?」

罵得再有文采或按讚、分享數達到新高後,問題不會因此解決,總得有人付出行動實踐,才有改善的可能。

《台客劇場的人生實驗室》就是林冠廷導演身體力行直接挑戰問題,希望從自己開始讓台灣更好。台灣承載的困境,無法僅靠一位救世主、一個政黨、一個政府就能得到救贖,得靠每一個人願意改變想法,團結聯合起來才有可能。——主持人/演員 焦糖陳嘉行

每每見到我崇拜的林冠廷大叔,為找出社會問題的根源,身體力行親自實踐,於是我想:「不然我也來試試?」原來實驗室精神,是會傳染的。在看完大叔的淨灘影片後,前幾日我在澎湖的海邊,不自覺地會去留意垃圾多不多、提醒自己與朋友務必把垃圾帶走。只想說,謝謝大叔(抱)。——環保小尖兵 廣告小妹

之前,我很喜歡看林冠廷導演拍的《台客劇場》每一部影片都會讓人看過之後令人深思。

現在,我很開心能看到他出書,不僅多一些了解他的機會,更是讓他用文字的力量去影響更多的人關注環保,關注一些我們人性的「軟肋」等等議題。

人生就像是一個實驗室,做的每一個嘗試並沒有正確答案,唯獨自己走過,才會知道什麼是成功,希望藉由這本書,可以帶領更多的人一起行動!——知名作家/哈佛心理學專家 劉軒

很久以前就看過台客的影片,最早的印象就是質感很好、節奏很棒、台客很帥還有住得很近而已。

直到一次去沙崙外拍,驚覺台北居然有這麼乾淨的沙灘,才知道這是多方淨灘的成果。之後我們便迫不及待參加了花東的淨灘,也如願跟本人聊上幾句。

台灣最不缺的就是動一張嘴,鍵盤愛動物、鍵盤愛地球、鍵盤愛台灣,卻不知道自己永遠在實踐者的足跡後,享受著樹蔭。
敬那些汗、那些用心,敬實踐者的足跡。——情侶插畫家 賴賴&織織

目錄

推薦序 為晦暗未明的世代,照出一條可走的路 黃之揚
各界推薦
自序 一起走進不按牌理出牌的人生實驗室

第一章 人生該往哪走?
第二章 他們給我的生命教育
第三章 意外的人生轉折路
第四章 與塑膠的愛恨情仇
第五章 街友,其實和你我都一樣
第六章 用愛終結無緣社會
第七章 傳統營養學要不要update一下?
第八章 行動吧!找回美麗的福爾摩沙
第九章 地球人,動起來!
結語

序跋

【推薦序】為晦暗未明的世代,照出一條可走的路

黃之揚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的專注力都渙散。在海量的資訊當中,多的都是過眼雲煙,少的是從此改變。什麼時候,有一個事件讓你停下來、好好思考、然後改變了你?

  台客導演Alex就有這個力量。

  我們的組織RE-THINK一直號召淨灘,透過網路社群的力量號召超過兩萬人參與環保行動。行動中,我們也常問參與者:「你們是怎麼知道我們的?」偶爾,就會有參與者說:「我是看到台客劇場認識你們的。」

  Alex一開始拍攝了我們的淨灘行動,之後自己也開始號召淨灘,他的粉絲、其他YouTuber們都熱烈響應。網路世代中,從線上到線下要走過一條漫長的路,要粉絲們看你的內容、按按讚或分享都相對容易,但要在大家看後,喜歡、認同,甚至以行動回應你、與你面對面,這就相對困難了。

  從淨灘、電音淨灘到淨街,Alex不斷實驗用飄在雲端的社群媒體,創造出一次次接地氣的社群互動。背後有什麼成功的原因呢?除了專業技術外,我想是因為真誠,也是我一直最喜歡導演的地方。

  從一開始的想法,到實際的行動,無論成功或失敗,他都坦然跟所有粉絲掏心掏肺,甚至示弱、承認錯誤也無妨(像是「活動臨時改地點,差點挫屎」之類的,大剌剌講出來我也是佩服啦)。在多少影片中,他也都叨叨絮絮,把他相信的價值用好理解的方式講出。

  社群網站的特性是內容不斷後浪推前浪,很多議題都風靡一時後便被世界遠遠拋諸腦後,而且更迭的速度越來越快。然而,台客劇場一次次創造的內容並非船過水無痕,影響力產生漣漪,幾位更年輕的人也受影響加入YouTuber行列,金魚腦、白昆禾等也都用自己敘述的風格、傳遞更多想法,許多學生也開始模仿導演的環保生活,甚至回到學校、班上影響同儕。

  「欸你要不要去國外?台灣環境不好,年輕人還是出去闖闖吧!」我未滿三十歲,偶爾還是有人會這麼問我。

  我想這是在這茫然的世代中,很多年輕人卡關的問題。是啊,我們這個世代,看到越來越多台灣世代性的問題:社會資源分配不均、低薪機會少、政治鬥爭內耗、無法再漠視的環境議題等。

  積累出的問題,難免讓年輕人覺得台灣的未來沒什麼值得期待,不如享受眼下的小確幸吧。

  但是,到底是台灣真的那麼不好,還是她的好沒有被拿出來大肆鳴放?那些在惦惦愛台灣的人、那些嶄新的商業模式和創新設計、那些正在改變社會,同時不但沒窮死還能賺錢的人們,這些都是走出來的路、都是需要被下個世代看見的模式。

  包含台客在內,我們需要更多人,創造、傳遞更多台灣的好故事、新文化,為這個晦暗未明的世代,照出一條可走的路。

  (本文作者為RE-THINK 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創辦人)

【自序】一起走進不按牌理出牌的人生實驗室


  常常有年輕人問我:要如何成為一個YouTuber?

  這問題總讓我很難一下子就回答出來。為什麼?如果你想創作,隨時都可以成為YouTuber;如果你想出名,那麼YouTuber只是管道之一,你不一定要像我走這條路。至於為什麼我會走上這條路?坦白說,我幾乎是誤打誤撞的。多年前,我還夢想留在好萊塢成為大導演時,根本還沒有YouTuber這種職業—如果這也算是一種職業的話。

  我在美國念書,離開學校後繼續在美國闖蕩很多年,沒弄出什麼成果,you know,身處異鄉,再加上有時候聽到人家分不清楚「Thailand」與「Taiwan」也會覺得沮喪,所以,其實我是帶著挫敗的感覺回到台灣。

  回台後,也做過廣告、拍過一點東西,但始終沒有真正做出自己覺得多了不起的東西,用華人的價值觀來看,我年過四十,根本還沒闖出什麼名堂。

  可能很多人以為像我這種從小就待在國外、接受美式教育的人,人生一定很順利、很精采,好像很容易就能混生活,但我的人生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樣順利,這樣講,你可能會覺得詫異:如果我不順利,還有誰順利?要嘛是我在開玩笑,再不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畢竟我爸曾是還算有分量的醫生,而我兩歲就去美國,一路都接受美式教育,現在拍片拍成網紅,似乎讓某些年輕人覺得很羨慕(當然我也常被罵),這還不夠順利嗎?

  其實我想說的是,華人總是習慣在既有的單一標準下來檢視一個人,包括出身如何、教育程度怎樣、是不是有成就、社會地位高或低等,然而,我們什麼時候真正放下這些條件來好好認識一個人,包括認識自己?如果沒有這些狹隘的標準,那我們又如何評估自己成功或失敗?

  父親是醫生,在他的年代,當醫生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但我對當醫生一點興趣也沒有,所以很早就告訴他,我不想當醫生。

  Okay,我爸算是開明也能尊重我的選擇,不想當醫生沒關係,那我要幹嘛?當時我對建築有興趣,所以跑去念建築,念著念著發現內容跟我想的差很多,很多住屋都醜醜的,而且因為跟人沒有關係,所以住在裡面感覺冰冰冷冷的,我才知道我想做的是跟人有關的事,是要有溫度的,於是我轉念視覺藝術,這一念下去,覺得影像太有意思了,因此燃起我的電影夢。雖然到目前為止,我的「成就」就像文章一開頭跟大家告白的那樣,還沒有很了不起的作品,但是我想人生就是一個實驗室,在認識自己的路上不斷探索各種可能性,因此一定會有失敗、錯誤、不如意,但人生本來就是一直在這實驗過程中摸索出自己的一條路,不是嗎?

  我爸很愛台灣,在他的年代,知識分子都充滿熱情地投入社會運動,他們希望藉由大家的力量,一起讓社會更好,正好他又很擅長溝通協調與動員組織,所以不管是社會運動或者社區營造,他都有一群夥伴,有目標、有計畫地去實踐。但到了我這年紀,社會氣氛加上我的個性,以「台客劇場」頻道來說,一開始只是從很個人的角度,並抱著想要認識家鄉的心情來創作,可能也跟我離鄉背井多年有關,因此小小的我,談不上任何環保意識或改造社會這麼偉大的使命。不瞞大家,在淨灘系列拍攝前,我也是塑膠杯、寶特瓶不離手啊!拍攝淨灘,一開始只是為了拍攝RE-THINK的Daniel,認識了淨灘後才好奇展開行動,之後的效應完全不是我原先所能設想的。

  七十二小時的街友體驗,也是發自我很粗淺的疑問:為什麼有人會這麼弱勢,連家都沒有?我的淨灘伙伴楊峻傑就是一個讓我很震撼的例子。

  不知道大家是否想過:當這些街友還不是街友以前,原本是什麼樣子?峻傑跟爸爸在街頭流浪過整整一年,而峻傑的父親原本是企業主,公司還有來自國際市場的訂單,家境比小康還要好,但就是會有這麼令人意外的一天,他們成了無家可歸的人,得露宿街頭。是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淪為街友?如果是,那我們又憑什麼歧視這群人?他們應該被理解、同理。但我也是經歷這一段拍攝後,才更加理解他們的處境,這件事也讓我感受到絕對不是成為三天街友體驗過後就結束,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