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投資學:領股息、賺價差,最適合散戶的投資系統 | 拾書所

生活投資學:領股息、賺價差,最適合散戶的投資系統

$ 270 元 原價 270

內容簡介

「商周財富網」百萬點閱人氣專欄作家許凱廸最新力作!

「績優股都在商店街,而非華爾街。」
不用時時盯盤,不必追高殺低到處問明牌,
只要上街逛一逛,處處都是獲利潛能無限的「生活投資概念股」。
從入門到進階,生活投資高手帶你檢視投資戰略、掌握買賣時機,
你也能挖出定存成長股,「股利」、「價差」兩頭賺!

你無法複製股票明牌,但可以借鏡投資邏輯。
「生活投資學」就是專屬散戶的投資主場!

「商周財富網」百萬點閱人氣專欄作家許凱廸(阿格力)力倡「生活投資學」和「購物車選股」概念,他不看解盤與分析個股的財經節目,也不看複雜的K線圖,他認為最棒的投資方法其實最簡單,就是「買你認識的公司」,而最好的投資訊息都在日常消費中。無論是每天都會光顧還能繳費取件的超商類股、即使荷包縮水也還是得填飽肚子的食品類股,抑或居家必備清潔用具的生活用品類股,「在地化」與「生活化」成為散戶的最大優勢,也是散戶的致勝之道。

◎獨門心法大公開

本書從產業出發,透過檢視企業護城河,明確指引你投資的「戰略」方向,一步步引導你挑選好公司、贏在起跑點。你將學到:

●3大特性掌握生活投資股
掌握「抗通膨」、「持續性」、「定價權」三大特性,生活投資股手到擒來。

●7大策略精準選股
散戶沒有踩地雷的權利,你必須啟動第二層思考。七大策略助你降低風險,績優股不漏接。

●10大指標存股不存骨
透過十大關鍵指標,你將能建立生活投資學的選股系統,並具備贏家該有的投資思維。

◎千錘百鍊致勝術

生活投資選股術是「唯一」適合所有人的主動投資法,也絕對是從新手到老手都應該關注的學派。選股其實可以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跟著書中範例一起思考,你將學會:

●3率法則命中買賣時機
利用「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前淨利率」檢驗公司體質,挖掘出別人沒注意到的好公司,出手買進。

●3項數字找到定存成長股
透過「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每股盈餘」的數字表現,輕而易舉篩出定存成長股。

●3步驟改變存股績效
持有「正面大贏,反面小輸」的概念,就能改變存股績效,享受股利+價差的報酬率。

掌握本書精練投資祕訣,並配合自身獨特的生活經驗挖出「私藏股」,你將能夠建構最簡單且最有邏輯的投資系統,讓自己從顧客變老闆,用股票賺回消費,坐享股利與價差的豐美果實,朝財富自由之路邁進。

投資贏家 讚聲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股海老牛(《商業周刊》財富網專欄作家 )
陳重銘(《教你存自己的300張股票》作者)
黃鈺琪(「股感知識庫」共同創辦人)
詹K(「《股市》-起漲點」版主)
闕又上(美國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暢銷書作家)

本書提到「從顧客變老闆」的觀念,就是想要教大家「化被動為主動」。……熟讀此書,你會發現投資股票一點都不難,你也可以靠著別人的日常消費來幫自己賺錢。——陳重銘(《教你存自己的300張股票》作者)

生活投資學讀概念是一種很適合所有朋友的投資方式,……這本書深入淺出,用了很多大家熟悉的生活日用品做實際的觀念講解,不僅案例淺顯易懂,也有很多實實在在的邏輯與策略。——詹K(「《股市》-起漲點」版主)

投資從生活出發,這是一般散戶重中之重的課程。學到了本書所倡行的這個方法,不但有了成長學派大師彼得‧林區的生活投資學精華,……也非常符合價值學派投資大師巴菲特所說「守在自己能力圈」的重要提示。——闕又上(美國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暢銷書作家)

目錄

推薦文1 消費不是重點,重點是要有人幫你出錢/陳重銘
推薦文2 掛保證的好書/詹K
推薦文3 這是妙招,也是絕招/闕又上
自序 善用生活投資選股術,散戶也能出奇致勝

第一部 認識「生活投資學」
第一章 什麼是「生活投資學」?
1 最適合散戶的投資系統——生活投資學  
2 從顧客變老闆,用股票賺回消費    

第二章 生活投資股有哪些特性?
3 既要「抗通膨」,還要藉「通膨」賺更多錢  
4 瞄準「持續性」,避開「低回客率」  
5 掌握「定價權」,不漲停但漲不停  

第二部 生活投資學的選股策略
第三章 培養有錢人的腦袋——你需要「第二層思考」  
6 擺脫「從眾心態」,從股海脫穎而出  
7 不當輸家,勝算跟著來  
8 待在「舒適圈」,熟悉度決定你的勝敗  
9 專注「非效率市場」,找到賺錢冷門股  
10 成為「集中型投資人」,讓投資化繁為簡  
11 我是「股東」也是「董事」  
12 看財報,不如先了解產業型態  

第四章 你就是自己的股票分析師
13 愈無趣的公司,愈能賺錢  
14 「產業」護城河比「企業」護城河重要  
15 找出「交集」,減少風險  
16 運用「消費體驗」掃地雷  
17 聽到危機別急賣股,用生活消費經驗壓壓驚

第三部 從財務數字解讀生活投資股
第五章 買賣時機這樣抓
18 營收大增,別急著買進  
19 營收衰退,別急著賣出  
20 利用「催化劑」逆向價值投資  
21 宜進宜退?看準政策風向球  
22 接刀子還是撿便宜?掌握逢低入場的決策  

第六章 我如何找到定存成長股?
23 三項數字,找出定存成長股  
24 做好「風險管理」,要禁得起「颱風」,避開「地震」  
25 買進時機重在「正面大贏,反面小輸」  
26 長期投資,請先體會「持股感」  

後記 成為AI無法取代的生活投資家
附錄1 存股不存骨的十大「非財務生活選股指標」  
附錄2 生活投資學財務名詞

序跋

【自序】善用生活投資選股術,散戶也能出奇致勝


  生活投資選股術是「唯一」適合所有人的主動投資法,股神巴菲特與傳奇經理人彼得.林區皆非常喜愛民生消費股,證明此套哲學是最適合「價值投資」的選股系統;生活投資學絕對是從新手到老手都應該關注的學派。「明牌無法複製,但邏輯可以」,我常對網路上向我請益投資的朋友如此說,如果投資方法沒有系統,僥倖的成功反而可能導致未來失敗。

  「可複製性」是選擇投資學派最重要的事。傳奇大師們的績效固然迷人,但一般人絕對難以仿效「金融巨鱷」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的放空神技;相反地,大家卻一定能理解巴菲特或彼得‧林區的生活選股術。

  我們每一次的消費都是對各家公司競爭力的投票,選股其實可以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多數人小看了自己的消費意義。指數型基金(ETF)廣受歡迎的原因就是它的可複製性高,只要理解原理,人人都可以上手,而「生活投資學」即是主動投資中具備同樣特質的學說。《生活投資學》這本書會從產業開始,一步步引導你如何挑選到好公司,並透過解讀財報來評估買進時機。重點是你一定可以成功複製這套績優方法,並配合自身獨特的生活經驗挖出「私藏股」,最終成為自己的「生活產業分析師」。

  這本書會明確指引你投資的「戰略」方向,由於再努力的戰術或戰鬥都彌補不了戰略的失敗,因此我提出「抗通膨」、「持續性」與「定價權」的產業檢視戰略,讓投資人能贏在起跑點。接著帶領讀者從「第二層思考」的戰術切入公司經營與投資策略,擁有獨立的判斷後便能展開戰鬥、取得報酬。比方說,禽流感是許多人害怕投資畜牧類股的原因,實際上卻是投資人逢低買進的好機會。更有趣的是,我們可以用「交集性」找出產業中輕鬆獲利的公司,例如電商運費補貼戰,在這趨勢中受惠的就是超商類股;大家都有印象超商裡滿坑滿谷的貨品,但有沒有想過投資超商公司呢?

  再來,獲利的關鍵在於取得有效的「資訊」,但資訊本身是有價的,法人們透過購買資料庫或培養研究團隊獲取重要訊息。等消息傳到散戶投資人耳裡時,往往已是最後一手訊息,因此菜籃族會賠錢真的有跡可循。好消息是,生活投資學讓我們能從市場上獲得比分析師更快的第一手訊息,因為是我們貢獻公司的營收,進而產生資料讓法人分析,等於公司的好壞是我們說了算。更棒的是,這些資訊完全「免費」,只要你跟著書中範例一起思考,過程絕對是輕鬆學習、快樂吸收,而且會顯著改善你的投資邏輯。

  至於大家傷腦筋的買賣時機,本書會從「關鍵財報指標」、「消費習慣」與「政策」切入,讓讀者從更高格局的「價值」角度作為買賣依據而非被「價格」困惑。如此一來,我們便能挖出「定存成長股」,得到長期投資「股利」與「價差」兩頭賺的甜美果食,朝財富自由之路邁進。

  生活投資學完全符合知名財經書《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作者賽斯.克拉爾曼(Seth Klarman)的「從下到上選股」觀念,一般人投資失敗的原因就是喜歡從上到下選股,總愛追隨世界總體經濟趨勢、油價、匯率甚至政治,但其實對選股的幫助相當有限,因為普羅大眾的專業知識無法消化及統整這些訊息。反觀從下到上的生活選股術,由於「眼見為憑」取得第一手資訊,能幫助投資者達到「價值投資」的目的,使投資人不再人云亦云,搶先其他人做出正確判斷。

  最棒的投資方法其實最簡單,但由於太簡單會讓許多金融業者無利可圖,所以市面上才充斥著似是而非的觀念來混淆大眾。如果你想建構最簡單且最有邏輯的投資系統,恭喜你,這本《生活投資學》就是散戶的致勝之道。

【推薦文1】消費不是重點,重點是要有人幫你出錢


  二○一八年的農曆年剛結束,不少量販業者表示,最快在三月中旬就會調漲衛生紙價格。消息一出,造成全台灣民眾恐慌搶購,反而讓有急需的人無紙可用,因此被戲稱為「安屎之亂」。同年五月,中華電信推出「四九九上網吃到飽方案」,再度引起民眾塞爆全台各家門市,必須排隊一整天才能夠順利申辦,也被戲稱為「四九九之亂」。

  萬物皆漲,唯獨薪水不漲,消費者也只好精打細算起來,才會迫不得已去搶購衛生紙、排隊搶四九九。可是排隊搶購省下來的只是小錢,而且也只能夠省一次,有沒有辦法可以省更多,又一直省下去?要是有人幫我出錢,該有多好?

  本書作者凱廸提到了一個「從顧客變老闆」的觀念,就是想要教大家「化被動為主動」。以「中華電」(2412)為例,最近五年每股平均股利為四‧九二四元,只要買進兩張,每年可以領到九千八百四十八元,平均每個月是八百二十元,這樣還有必要去排隊一整天搶四九九嗎?只要擁有兩張中華電的股票,就會永永遠遠幫你賺錢,讓你爽爽地看別人排隊。這就是「從顧客變老闆」。

  我們每天的食衣住行育樂……都是不斷地花錢,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買進這些公司的股票,靠別人的消費來幫我們賺錢呢?大家都會在7-ELEVEN消費買東西,只要買進「統一」(1216)跟「統一超」(2912)的股票,你就可以把錢賺回來,拿著股利到7-ELEVEN大採購;買車容易養車難,「裕日車」(2227)最近兩年每股都配發超過二十元的現金股利,只要你有裕日車的股票,就不愁沒有錢養車。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我們不用害怕消費花錢,只要有很多的好公司幫我們出錢就可以了。所以重點還是要挑選出好公司的股票。凱廸在書中詳列了這些公司的特色:民生基本需求、持續消費、產品需要更換耗材或保養、需要轉換成本……,就是要跟大家分享如何買進「賺不停」的好公司。

  本書同時提到了「通膨」這個大魔王,通膨會如何摧毀我們的荷包呢?記得三十年前,我在西門町吃一碗甜不辣只要二十五元,現在已經漲價到六十五元了,以此計算出來的通膨率是三‧五%。可是,現在銀行的定存利率只有一%,如果我現在捨不得吃甜不辣,把六十五元放到銀行定存,五年後的甜不辣會漲價到七十五元,可是定存只增加到六十八元,我反而是吃不起了。

  那麼要如何避開通膨的毒手呢?凱廸在書中提出了買進「抗通膨」公司股票的方法,只要買進產品或服務會因為通膨而漲價的公司,就可以把通膨轉嫁給消費者。擔心王子麵漲價嗎?如果你有「味王」(1203)的股票,王子麵漲價你反而會受惠,這就是「抗通膨」的概念。

  薪水不漲、物價卻是年年漲,可憐的消費者要怎麼辦呢?凱廸在前一本著作中提到「購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