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缺點,其實是我們的決勝點:千禧世代、寬鬆世代又怎樣,5個年輕人常被誤 | 拾書所

你以為的缺點,其實是我們的決勝點:千禧世代、寬鬆世代又怎樣,5個年輕人常被誤

$ 252 元 原價 320



內容簡介:


如果你看不懂斜槓青年在做什麼,
你又怎麼管理他們?賣東西給他們?
千禧世代是你最該認識的員工與顧客!


這年頭的年輕人為什麼寧可排隊兩小時也要吃一碗拉麵?
寧可吃一個月的泡麵也要買一支iPhone?
他們專注力短暫,吃不了苦;
講究權利,卻不怎麼盡義務!

面對職場上的小白,更精準地說,面對這些七、八年級生小屁孩時,
各位人資、主管、公司領導人,你們是不是曾在心頭冒出這些想法:
「現在的年輕人齁~吃不了苦、自以為是、愛跳槽。」
「現在的年輕人齁~就是要別人幫他全部都做好。」
「現在的年輕人齁~總想拿免費的,不想要付出。」
「現在的年輕人齁~超不懂禮貌的。」
「我們何必要去迎合現在的年輕人?」

改變不了的事實,也許你該改變的是心態?
事實是,該重視千禧世代的行為了!
你的工作方法因為臉書、LINE的出現而改變,
你上街購物次數減少,改用手機下單直送到家,
為什麼你對千禧世代的工作要求,還停留在古早的恐龍時代?

什麼是千禧世代?
「千禧世代」定義為出生於1981至1996年
(現在年齡在21-36歲之間)
2018年開始,千禧世代將全面投入職場,
接下來將會是這些年輕人的職場天下!

囧星人、阿滴、負能量、厭世動物園……
這些YouTuber、網紅,他們全都是千禧世代!
為什麼他們能快速竄紅,創業成功?
這個世代的成長背景有什麼特別之處?能掌握全世界的眼球目光?
為什麼他們樂當斜槓青年、勇於擁抱多元身分、積極投入零工經濟?

「一代不如一代」其實是假議題!
事實上,在網路科技快速變遷下長大的年輕人,
立場、信念、價值觀與期待早已跟以往截然不同,
上一代老是拿舊標準要求新一代年輕人,
他們的期望當然落空。

本書作者克麗絲朵‧卡達基雅(Crystal Kadakia)說:
「沒有不爭氣的問題,只有被誤解的真相!」
她擁有複雜的社會身分,
是印度裔,卻在美國長大;是女性,更是千禧世代。
沒有人比她更了解備受誤解的感受,
她在本書中提出當今年輕人最常被誤解的5個真相:

★你以為的「懶惰」,其實只是重新定義「生產力」;
★你以為的「自以為是」,其實只是「創業精神」;
★你以為的「依賴指導」,其實只是「靈活應變」;
★你以為的「欠缺忠誠」,其實只是「追求目標」;
★你以為的「反抗權威」,其實只是「改變敬重的對象」。

這本書帶領讀者了解看似缺點,卻是當代年輕人迎戰世界浪頭的決勝點!

閱讀這本由千禧世代撰寫的書,
可以幫助你踏出理解的第一步,
以尊重的態度認識千禧世代的不同之處和成因。
打造出合適的新職場環境,全面搶下新世代頂尖人才!

本書特點

本書脈絡清晰,以傳統觀點、現代心態,正反對比,找出千禧世代的行為與現代職場文化之間的連結,並以實際案例有效解決企業面臨的困境。

●傳統心態:解釋那些傳統的刻板印象從何而來。
●現代心態:從時代演變、科技便利角度解釋千禧世代如何思考?
●實戰故事:本書提供思科(Cisco)處處創新文化、麻省理工學院組織變革建議、英國維珍集團善用社群媒體等許多企業成功案例。
●檢視工具:
─「你的組織文化有多現代?」企業自我評量表
─「十分鐘戰鬥操」:個人天天演練,一點一滴改變職場

千禧世代不是危險的威脅,其實是一面鏡子,
他們預示了未來世代的行為,
是未來優秀人才、消費者的需求!

決勝推薦

洪雪珍 yes123求職網資深副總經理
盧世文 「人資小週末社群」創辦人
朱楚文 IC之音竹科廣播節目主持人/金蘋果行銷有限公司負責人(1986年生,千禧世代)
許凱? 台大優秀青年獎得主/財經作家/生技博士(1988年生,千禧世代)

國內外佳評如潮

期盼更多非千禧世代的公司經營者或主管,透過閱讀此書更了解如何和千禧世代溝通,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也希冀跟我一樣的年輕人看完本書後,不只獲得共鳴,也能更有自信,相信自己有翻轉人生的可能。——朱楚文 (IC之音竹科廣播節目主持人/金蘋果行銷有限公司負責人)

建議公司的經營者們……如果不知道該怎麼進行,本書就是解放優秀人才潛力的最佳「使用指南」。——許凱?(台大優秀青年獎得主/財經作家/生技博士)

對於世代差異議題有興趣的人資工作者,我很建議來看這本書,因為這是人資工作者重新理解未來「工作樣貌」一個不錯的起點。——盧世安 (「人資小週末社群」創辦人)

克麗絲朵捕捉到大眾觀感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一般人對千禧世代的看法奠基於老舊的成見,每個世代都會經歷這種以偏概全的誤解,但這並不是千禧世代的真實樣貌……他們是職場未來的領袖。——亞特‧帕帕斯(Art Papas),牛角公司(Bullhorn)執行長

克麗絲朵讓我們認識到,千禧世代的行為就是現代人的行為,也是將來許多世代的行為指引。——米克‧烏克里耶(Mick Ukleja),領導力顧問公司(LeadershipTraQ)董事長

企業若不能整合成長心態、追求實現高潛能以及適應科技進展的能力,將會被時代淘汰……而這些都是可以從千禧世代身上學到的能力。這不僅關乎解決職場上的世代衝突,更是企業未來之所繫!——祖娜‧海瑞斯卡(Zulna Heriscar),微軟雲端事業部全球領域夥伴客戶開發

序跋:


導讀

讓多元觀點跟著時代與時俱進


俗話說:「永遠不會變的就是改變。」但人對於改變總是存有諸多疑慮。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有句名言是這麼說的:「人不可以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探究其深意,其實是在說一切事物都在流動、都在變化,永遠凝固不動的事物並不存在。但變化的事物在改變的過程中又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具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變中有序,並不是瞬息萬變、不可捉摸。因此,面對變化的終極策略不是以不變應萬變,而是如何了解或掌握變化中的「實相」。從這個觀點來看,老一輩的人若想深入且有效理解千禧世代,《你以為的缺點,其實是我們的決勝點》這本書清晰的脈絡與說明是一個不錯的起點,甚至還能延伸了解Z世代的行為。

首先,我想先談「多元觀點」,因為即使「變化」中存有「實相」,它也是多元或多面的,就像鑽石切面一樣,擁有愈多切面就愈加晶瑩剔透。所以如果一個人在理解複雜事物時只有一個觀點,我認為這是一種認知上的怠惰。在今天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保有「多元觀點」可說是與時俱進必要的行為,而本書正是透過更多面的觀點來破除迷思、追求成長,以下我以三個面向來解析這本書。

第一個面向是「刻板印象」。希望透過這本書破除大眾對千禧世代的「刻板印象」是作者深切的目的,這應該不難理解,透過對千禧世代刻板印象的融解,讓我們從懷疑轉?好奇,進而自我啟發。另一方面,作為人資工作者,對於企業人才培訓、組織內部溝通……等方面,在過往的經驗中,我確實觀察到許多人資夥伴(以及單位主管)就如同作者的親身經歷,他們總不加思索地認同書中舊世代對於千禧世代外在工作行?所呈現的刻板印象。

但對此我想提一個反面的問題:「刻板印象」可以被破解或需要被破解嗎?基本上,「刻板印象」其實是人們面對複雜的社會所採取一種簡化、降載的認知模式,目的是用來避免因為無法理解新事物而產生的「不安感」。刻板印象是否絕對有害?我們會不會輕易又落入作者無意構築的新刻板印象裡?這也許是我們需要深思與警惕的。

第二個面向是「工作樣貌」。閱讀本書時,我在這五個刻板印象之上又用另一個結構來看待,我稱之?「工作樣貌」,包含「工作型態」與「工作產出」,例如這些年來績效管理的世代爭議這個議題,我覺得就可以從這兩方面來重新審視,因為其所爭議的焦點就在於新舊世代對工作「產出時間」、「產出過程」及「產出內涵」的深度差異。

其實我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偶有怵目驚心之感,因為許多傳統人力資源措施在現在顯得愈來愈無力的主因,也許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一些端倪。因此對於世代差異議題有興趣的人資工作者,我很建議來看這本書,因為這是人資工作者重新理解未來「工作樣貌」一個不錯的起點。

以這本書所提出的五大爭議點來說,包括「懶惰VS.重新定義生產力」、「自以為是VS.創業精神」、「依賴指導VS.靈活應變」、「欠缺忠誠VS.追求意義」、「反抗權威VS.重新定義尊敬」,我武斷地將書中討論的內容摘要如下:

一、從工作時間、工作環境、資源取得重新思考企業生產力內涵;
二、滿足新世代內在充沛的創業精神,轉化為企業未來發展的更大動能;
三、善用新世代的靈活度與適應能力,理解他們對重視回饋的內在需求;
四、理解新世代「目標與組織忠誠」的雙元性,以企業意義重新贏得忠誠;
五、將組織從階級關係轉化為同儕關係,創造多世代的共元互助工作場域。

如果我的摘要還算貼近,則這五個爭議點確實如書名所說,提供了新世代一個環環相扣的五大決勝點。也許讀者們可試著結合所處企業的現況來思考,想想目前組織中面對的「組織現代化」不足有多嚴重。

最後一個面向是「世代交替」的爭議核心到底是什麼?其實這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思考。新世代面對舊世代的攻擊一直存在一個潛台詞:「舊世代之所以要妖魔化新世代,是為了保持資源爭奪的優勢,拖延上位更替的時程。」我個人認為這其實是一個假議題,但因為網際網路的發達、資訊流通便捷,促使這一潛台詞起了推波助瀾的嚴重後果,這是我們作?資訊接收者要非常注意的一件事。

我認為「世代交替」的爭議核心與內在邏輯,其實是舊世代對新世代的行?表徵與特質認知的適應過程,也就是從「否定」到「中立」、從「中立」到「理解」、再從「理解」到「協同」的過程,這才是值得討論的真議題。就好像新世代在面對舊世代時的態度,應該是採取「適應論」的姿態,還是「變革論」的姿態?這也是一種無意義的論述,因?在世代間實際協作融合的過程中,兩者其實是交互出現、微妙嵌合的。

我不會否認「工作資源的移轉」與「工作位階的爭奪」這兩件事,因為這是必然存在的。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我消滅你,但跟我無關!」套用於此的狀況就是,在外在環境不斷改變的過程中,舊世代只能刻意讓自己去理解,只能讓自己學會「善用」新世代的能力,而這些能力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操作方法。

「融解」與「固化」既是一種物質的物理過程,也是人類認知的體驗過程,但凡是過程就會有耗損,如果有耗損就會有痛苦,對舊世代的讀者(我也是)來說,如果決定去執行書中的建議,其實是選擇進入一種自我轉換的耗損,過程中可能會遭其他舊世代同儕壓迫,但值得被新世代鼓勵與支持,而這也是新世代要增加改變力量盟友的契機。

在人類自我補強的過程中,輔具是很重要的發明,譬如眼鏡,而「觀點」可說是各式各樣的「眼鏡」。當我們用自己原先擁有的「眼鏡」無法看清一件事時,直接換副眼鏡應該是簡單又不錯的建議,對於「世代交替」的爭議,應該也能有不同的見解與觀察。

盧世安(「人資小週末社群」創辦人)

專文推薦

轉換思考,才不會失去優秀人才


近年來,世代差異在台灣社會成為話題焦點,從太陽花學運、總統選舉,到徐重仁董事長一席評論年輕人話語引發風波,都讓兩個世代鴻溝引起廣泛關注。

身為媒體人,我一直很希望能扮演世代溝通的橋梁,透過採訪上一代領袖人物和年輕一代創業家,了解誤會和價值觀落差起因。而《你以為的缺點,其實是我們的決勝點》這本書對於兩個世代的描摹一針見血,作者身為千禧世代頂尖人才,以自身角度出發,綜合其他優秀青年在職場上面臨的困境,統整出兩世代價值觀、思考、信念的落差,並分析其造成公司人才流失和組織發展受限的原因。最令我關注的是,作者指出造成千禧與嬰兒潮世代價值觀巨大鴻溝的原因,竟然是網路科技快速發展。

我出生於一九八六年,恰是作者歸納的千禧世代(一九八一至九六年),這是第一批接受網路洗禮、也是最後一群見過「沒有網路世界面貌」的族群,書中稱為「數位原住民」。

坦白說,在看本書之前,我沒有意識到自己擁有「數位原住民」的身分,而原來習以為常的網路世界人人平等、資訊公開透明,已經潛移默化形塑出與上一代不同的工作價值觀。我們習慣在網路上自學新技能、社交,比以往更有機會接觸潛在客戶,甚至與不同組織單位進行合作,這樣的趨勢也改變產業結構,就如同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所言,形成「新製造」不只是小公司能透過網路連結其他公司組成團隊接案,個體戶也有更多機會藉由網路創業。

我們看見許多運用網路締造銷售奇蹟,甚至經營自媒體品牌,以YouTuber身分年營收千萬的例子;同時,也經歷到經濟不景氣時傳統公司資遣員工的無情,認清無法在一間公司待一輩子和薪資停滯的事實,這讓我們對於工作有全然不同的思考,也形塑與上一代不同的定義。

或許上一代會說,別想得太美好,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但我們看見網路所給予的「機會」,是有可能比在公司中更有發揮空間,能掙脫二十二K的綑綁,迎向更自由彈性和實踐夢想的生活。所以,我們這個世代的人願意賭上一把,也成為上一代公司經營者的挑戰;如果無法轉換思考,不只會失去千禧世代優秀人才,甚至之後生於網路世界的所有世代的人才都難以網羅。

人才是企業競爭力的基石,期盼更多非千禧世代的公司經營者或主管,透過閱讀此書更了解如何和千禧世代溝通,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也希冀跟我一樣的年輕人看完本書後,不只獲得共鳴,也能更有自信,相信自己有翻轉人生的可能。《你以為的缺點,其實是我們的決勝點》這本書結合時代脈動、數位轉型和人才培育與組織管理的思考分析,值得一讀。

朱楚文(IC之音竹科廣播節目主持人/金蘋果行銷有限公司負責人)

專文推薦:

請擁抱很努力卻看起來毫不費力的「標籤世代」


那些被定義為「千禧世代」的七、八年級生,我認為「標籤世代」更適合用來形容他們。「懶惰」、「自以為是」和「不守本分」通常與這個世代畫上等號,民國七十七年出生的我也屬於身上滿是標籤的一員。諸如此類的批評在職場尤為明顯,但這代「年輕人」真的那麼差嗎?事實上,如果企業管理者真正去了解並善用這群經歷過「傳統」與「互聯網」變革的第一代數位原住民,那麼公司一定會「人才濟濟」而非「寥寥無幾」。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