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是好時候:掌握完美時機的科學祕密
$ 276 元
原價 350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冠軍暢銷作家Daniel H. Pink最新力作
帶你學做時機的朋友,讓任何時候都是好時候
從以為時機就是一切,到相信萬事萬物都有其時。
提升你對時間的感知,精力善用,見機行事,
在工作、學校與家庭生活中如魚得水!
我們無時無刻都面臨一連串永無止盡、與「時機」相關的決定。什麼時候換工作,什麼時候安排課程,什麼時候步入穩定關係或全心投入專案。然而,我們卻隨意做出這些決定——基於直覺、預感及猜測。在本書中,丹尼爾.品克認為這是完全錯誤的方法。
根據品克的話,我們都知道時機就是一切,但我們對時間本身卻了解不多,以為時機是種藝術。他在書中表明,時機其實是一門科學,於是寫出這本談論「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有關「時機」的書,為我們揭開時機的科學祕密:
‧早上何時喝咖啡最好?——不是起床後立刻喝,最好的時間點是在起床後1~1.5小時喝。
‧工作多久應該休息一下最有效?——每工作52分鐘,休息17分鐘。
‧包含新年元旦,一年當中你有幾天可以重新開始?——86天。
‧怎樣利用一天中隱藏的模式來建立理想的工作時間表?
‧為什麼有些特定類型的休息,會顯著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
‧什麼時候是辭職、轉職、或結婚甚至離婚的理想時間?
生命中平庸的開端,如何能夠轉變成全新的開始?當事情、人生進展到中場階段,我們是萎靡不振,抑或反轉直上,如何在中間點發揮鼓舞和刺激的作用?走到結尾時,又為什麼會提高我們的動機並加深意義?還有,歸根究柢,我們要怎麼讓時間成為朋友,而不是與我們為敵。
品克借鑑心理學、生物學、神經科學和經濟學等豐富的研究成果,提煉精華,彙整成引人入勝、深具說服力的文章,字裡行間充滿魅力無窮的故事,以及實用的要點——集結在每一章的「時間駭客指南」中。本書富含宏大觀念與深遠寓意,將改變你對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想法,同時助你掌握人生各階段面臨時機抉擇的最佳決策。
各界推薦
「我相信,細讀這本書後,你也會有神奇的改變,這都是因為,你更懂得時機(Timing)兩個字的效用,它讓一切變得有所不同。」——張永錫(時間管理講師、幸福行動家創始人)
「本書不只告訴我們該在何時做什麼事,也告訴我們休息的重要性。如果您希望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進而邁向成功,就讓我們從建立快慢有致的生活節奏開始吧!」——鄭緯筌Vista Cheng(「內容駭客」網站創辦人)
2018年1月亞馬遜網路書店最佳圖書:「我們當中有多少人一心希望,午休過後,一天能有個充滿幹勁的結尾,結果卻只是深受午餐後無精打采所苦?關於這個現象,品克提出一套科學論述:全世界橫跨所有文化和地理區域的人,其活力水準和生產力都有高峰期、低谷期和隨後而至的恢復期。他主張,藉由充分了解一個人的時型,也就是人們感覺自己處在高峰或表現衰退的時間,讀者能夠更有效地選擇處理新工作專案、進行重要簡報,甚至是排定手術的時機。」——麥特‧菲弗(Matt Fyffe)
「時光寶貴,虛擲光陰卻比過去更為輕易,品克深入卻不失趣味的研究或能成為轉捩點。不管是大學生還是企業經理人,都能藉由善用時間的『隱藏模式』找到新的日程安排方法,並且讓困難的決定變得簡單。」——《華爾街日報》
「以討論動機和創意的暢銷書籍聞名的品克,針對我們如何規畫時間、安排日常事務,探討背後的科學。持續運用本書所揭示的原則,能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產生巨大影響。」——《華盛頓郵報》,2018年11本必讀領導書籍
「(品克)拆解令人深信不疑的模式……而且他加入好用的『時間駭客』建議,說明如何實際應用書中所揭示的深刻見解。」——《自然》雜誌(Nature)
「在當今世上少數幾位非小說類作家中,丹尼爾‧品克能夠將如此多科學思想家的心血,摻入自己的原創人文故事。他在學術研究方面孜孜矻矻,但他提出的例子卻平易近人……好似與一名機智詼諧的好友,在綠意盎然的公園裡走上一段長路,閱讀本書不虛度光陰。」——《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
「本書範疇之廣令人驚嘆……品克在每一章做結的時候,以讀者能夠運用於個人生活的章節要點構築論點。《什麼時候是好時候》引人入勝,以對話體裁寫成,並且經過縝密編撰,進而成就一本平易近人卻又舉足輕重的讀物。」——《美聯社》
「實用的祕訣與思慮深遠的解決之道。」——《富比士》
「本書從少為人知的科學研究中發掘深刻見解,並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出來;品克將透過本書改變許多人對時機的理解……邁入終章時,對於如何分配日子和安排日常事務,讀者將會考慮得更加仔細。」——《出版人周刊》
「不論是當做商業資源來閱讀本書的人,還是對社會心理學、時間管理、個人發展和決策制定感興趣的一般讀者,都會從品克這裡找到有所助益、發人深省和經過深思熟慮的建議。」——《書單》雜誌(Booklist)
序跋:
推薦序1
萬事萬物都有其時
張永錫(時間管理講師、幸福行動家創始人)
我是一個愛午睡的人,有時會有些內疚感,覺得午睡時間並未認真工作。
看了這本書,作者大力提倡「工作中適時打斷,更有效率」的概念,深深打動了我(你看,我就說我直覺是對的),輔以大量實驗證明數據,讓我午睡睡得光明正大。整理書中有關午睡的一些論點主要有……
下午兩點五十五分是一日生產力最低點
最適合午睡的時間是下午兩點到三點
午睡最簡單的方式是設定二十五分鐘鬧鐘,因為午睡長度最好在十到二十分鐘之間,而入睡一般需要七分鐘
我是本書作者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的粉絲,他的著作有《Free Agent Nation》(自由工作者國度)、《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動機,單純的力量》、《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等,我幾乎本本拜讀,原因有三,首先是每本書聚焦明確,自由工作者、人才、動機、時機等,讓人針對單一主題深入學習;其次,書內例子新穎有獨創性,丹尼爾.品克聘請了一位優秀調查員為書內各個案例及論證提供科學證據,讓讀者第一手閱讀最新情報;最後是書中整理大量可以實操的行動資源,讓讀者可以進一步體驗及學習。
本書探討的主題是「時機」(Timing):
第一章,日常生活的隱藏模式,討論了人的精力在一天內歷經高峰、低谷、回升的起伏模式,讓我們知道特定時刻下,人最有創意、最適合的工作模式。
第二章,下午與咖啡匙,討論工作中休息的重要性、午餐時間品質對生產力的影響,還有前面提到,嗯,現代人應該如何睡午覺。
第三章,開始,討論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研究我們如何創造對自己有利的開始,讓自己的做事效率甚至收入都能夠輕易地提高。
第四章,中間點,用猶太習俗光明節蠟燭、NBA中場得分及中年危機,告訴我們人類面對生命中的中間點時,行為也會有所改變。
第五章,結尾,告訴我們結尾的力量,例如小說和電影的結尾,若是一個百分之百皆大歡喜的結局,還不如是一個正面結尾,卻帶著一絲惆悵、一點辛酸,這樣更能夠讓讀者或觀影者長久不忘。
第六章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章,講的是快速與緩慢同步,團體時機的祕密,這章舉了Dabbawala這個印度快遞便當業的例子。
在Dabbawala(一個印度便當快遞系統,協助印度郊區家庭,配送家中烹煮的午餐,送到男主人辦公室的服務)上班的都是功能性文盲的員工,學歷低,技術能力低,但這個便當快遞系統卻在不需要任何高科技工具下,幫助為數廣大的印度家庭,遞送住在市郊家中女主人親手烹飪的餐盒,在用餐時刻到來前(午後十二點四十五分),送抵在市區上班的男主人手邊。
Dabbawala工作同步依賴三個要點,首先是和火車時刻表同步,其次和其他的Dabbawala同步,最後是和心同步。
每個周間的早上,一個Dabbawala必須戴著工作的小白帽,在一小時左右的時間內,騎著自行車到印度市郊社區蒐集不同家庭的十五到二十份便當(通常裡面是花椰菜、黃扁豆、米飯和印度煎餅),三個半小時後,這份午餐會出現在三十公里外,位在孟買市區辦公室的男主人的辦公桌上。七小時後,會再回到市郊社區原來家庭女主人的手上。
十幾個Dabbawala就能覆蓋五十萬人左右的城市鄰近區域,每天,他們會整理這些午餐,用繩子將二十個便當吊掛背上,搭上通勤火車的行李車廂,前往孟買。
人人都渴望吃到家裡的食物,而Dabbawala就是達成這個渴望的人,但是那代表Dabbawala必須非常準時,例如說,搭上十點五十一分從維勒帕雷(Vile Parle)火車站前往孟買的火車。
Dabbawala必須和火車時刻表同步,火車時刻表就是老大,沒有一絲妥協,錯過就遲到了。每一個Dabbawala每天都必須及時趕上火車開車時刻,不然便當就無法準時送達,也就是說,火車時刻表就是他們團體協作第一個同步的重點。
其次,Dabbawala必須和其他的Dabbawala同步,他們用三種方式來達成這一點——代碼、裝束、碰觸。
Dabbawala會在便當盒上面標示一些英文字母及數字,代表收集便當位置、要送達哪個火車站、在哪個火車站由哪個Dabbawala接手、最後是客戶上班建築物及樓層,這些所有Dabbawala都看得懂的代碼,就是他們共用的密碼。
所有的Dabbawala,都會穿戴一樣的白色甘地帽。
Dabbawala在通往孟買的火車上常常彼此相靠或靠在另一人的肩膀小睡,這些肢體上的碰觸,會讓彼此感情更好。
Dabbawala的與心同步,是形而上的層次,他們認為「工作等於敬拜」,便當不是單純的容器,遞送的過程是項神聖的任務,幫助客戶在中午休息時間,和做飯的妻子產生連結。Dabbawala是讓家庭緊繫在一起的信差,這讓他們面對城市裡複雜的交通狀況,都要求自己要在時限前抵達,因為這樣才能連結許多家庭的愛,這讓所有的Dabbawala在心的層次同步。
和火車時刻表同步,其次和其他的Dabbawala同步,最後是和心的同步,這三種不同的同步,讓所有的Dabbawala凝聚在一起,穿過時空的限制,造就了一個神奇的便當傳遞系統。
以上是第六章部分精采內容。
我相信,細讀這本書後,你也會有神奇的改變,這都是因為,你更懂得時機(Timing)兩個字的效用,它讓一切變得有所不同。
最後,以書中我最喜歡的兩句話做為結尾。
以前我相信,時機就是一切。
現在我相信,每件事物都有它的時機。
----------------------------------------------------------
推薦序2
邁向成功,從建立快慢有致的生活節奏開始
鄭緯筌Vista Cheng(「內容駭客」網站創辦人)
說到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這位享譽國際的暢銷作家,大家應該不陌生。在推出《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動機,單純的力量》與《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等暢銷好書之後,最近又出版了一本專門探討「時機」的新書《什麼時候是好時候》。
早在這本書剛出現在美國出版市場時,便引起我的關注。因為在這個碎片化的年代,大家都很容易被五光十色的各式資訊所吸引導致分心,故而我們應該好好管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並且保護珍稀的專注力。
因此,當我發現丹尼爾.品克寫了這本《什麼時候是好時候》,不免對本書內容充滿好奇。很高興聽到大塊文化為臺灣讀者引進這本好書,也很快地拜讀完整本書,我更赫然發現自己一些慣常的行為模式,竟能和這本書相互呼應。
很多人想要提升生產力,卻常常感到無所適從。丹尼爾.品克在《什麼時候是好時候》一書中告訴大家,人類並非全都以一模一樣的方式體驗一天的生活。我們每個人的天賦、個性都不盡相同,也有截然不同的「時型」(chronotype)。而這些依循晝夜作息的個人行為模式,也會影響我們的生理和心理。
丹尼爾.品克把人們劃分為雲雀、貓頭鷹和第三種鳥,藉此區別大家習慣的作息時間與行為模式。他更在書中提出建議,鼓勵大家透過問題填答的方式,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日常時機。
漫長的一天之中,我們都無可避免會經歷高峰、低谷和回升這三個階段。在知悉自己的時型和偏好的作息時間之後,就應該懂得把握正確的時機,投入最有生產力和效益的工作。
好比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通常會在早上七、八點起床,接著閱讀、 喝茶和散步。九點半,他會坐到鋼琴邊,作幾個小時的曲。然後吃午餐休息, 下午再散步一次。五點時,他會再回到鋼琴邊,在晚上八點吃晚餐之前持續工作數個小時。
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也認為身心平衡有利於創作,所以每天會固定寫作五、六個小時,估計每天寫滿十張四百字稿紙。他除了午睡、聽音樂和讀書之外,也會保持出外運動一小時的習慣。
看完這本書,我更篤信自己應該是所謂的「雲雀」人。習慣清晨時光的我,喜歡在陽光照進書房的時刻記錄晨間日記,或者打開電腦撰寫部落格文章。「內容駭客」網站(https://www.contenthacker.today/)的很多文章,便是我利用尚未開始工作之前的清晨所寫成的。
本書作者不只告訴我們該在何時做什麼事,也告訴我們休息的重要性。好比書上提到的製作休息清單,也讓我看了很有感觸。在我們追求人生成就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能夠在生活與工作之間取得均衡,所以建立自己的儀式感和適合的節奏,遠比一味求快還來得關鍵!
如果您希望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進而邁向成功,就讓我們從建立快慢有致的生活節奏開始吧!當然,我也很樂意向您推薦丹尼爾.品克的這本好書《什麼時候是好時候》。
目錄:
引言:特納船長的決定
第1部
一天
1、日常生活的隱藏模式
每一天,人的精力、情緒,依生物鐘有高峰、低谷,並再度回升的起伏狀態。如何正確地預測、調適自己的狀態,執行出最佳成效。
2、下午與咖啡匙:休息的力量、午餐的約定,以及現代版午睡範例
愈來愈多科學文獻清楚表明:休息不是懶散,而是讓我們重獲力量。
第2部
開始、結尾與中場
3、開始:正確起步、重新開始、一起開始
大家都知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現在,時機的科學讓我們看見,開始甚至比我們所料想的更有力量。它跟我們在一起的時間,比我們所知道的還要久上許多,影響會一直延續到最後。
4、中間點:光明節蠟燭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