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先生住田中?十萬日本姓氏的溯源之旅,從起源、分布與演變軌跡解讀姓氏的歷史
$ 283 元
原價 360
本書導覽:
尋找姓氏的源起
姓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在思考跟姓氏有關的事之前,我想先說明日本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姓氏的。能回答這個問題的人意外地少,就連《詳說 日本史》這本由山川出版社出版、內容以詳盡聞名的高中日本史教科書裡也沒提到,學校也就沒教。跟自身如此習習相關的事,怎麼會沒人告訴我們?實在是很不可思議。
在此想請各位先回想一下日本史上裡第一個登場的歷史人物是誰?答案是日本小學裡也有教的「卑彌呼」。這號人物出現在西元二到三世紀,沒有姓氏稱呼,也許是因為她是女王的關係。
除了卑彌呼,中國的史書裡也記載了其他日本人的名字。根據西晉陳壽所著《三國志》裡《魏書‧東夷傳》的記載,卑彌呼從日本派來的使節裡,正使叫「難升米」,副使叫「都市牛利」。想也知道兩者都不是正式稱呼,而是魏國官吏依照當時日本人的發音標記的中文名稱,因此我們無法得知正確唸法為何,一般認為「難升米」可能唸作「Nashime」,而「都市牛利」則唸成「Toshigori」或「Tsushigori」。但無論如何,兩人的稱謂裡都沒有姓和名的區分。
那麼,接下來登場的人物是誰?在卑彌呼之後,日本歷史出現一段空窗期,沒有留下記錄,直到六、七世紀才又出現了活躍於當時的豪族「蘇我馬子」和「物部守屋」。他們的稱呼已經和現代一樣,有了姓(蘇我、物部)和名(馬子、守屋)的區別。
在那段空窗期裡,日本應該是在人名的稱呼裡融入了新概念,而其來源肯定是當時屬先進國家的中國。
日本古代沒有姓氏
日文漢字中的「名字」、「姓(sei)」和「氏(shi)」都可解釋為中文的「姓氏」。「名字」一詞是日常對話裡提及姓氏時使用的,一旦遇到需要鄭重其事的場合,例如填寫正式書面資料的時候,姓名欄位就會標示成「姓‧名前」或是「氏‧名」,而非「名字‧名前」。現代社會裡日本人已將「名字」、「姓」和「氏」混為一談,但這三者原本各有所指,簡單來說「姓」是正式、「名字」是私人稱呼,古代有一定身分地位的人通常會同時擁有這兩種稱號,而「氏」則是近代以後才出現的法律用語(參見P.22)。
蘇我和物部等古代豪族的稱呼,原指有血緣關係的集團,在日語以「氏(uji)」稱之(註:跟前述近代以後才出現的「氏(shi)」是完全不同的)。Uji的概念後來被從天皇家分出去的皇族的「姓(sei)」——例如源、平——給同化而消失,所以日本古代沒有「名字」,也就是沒有現代所謂的姓氏。
「姓」這個字唸成kabane的時候意思又完全不一樣了。想必不少人在學生時代會把uji和kabane成套記憶。就結論而言,kabane是大和政權裡用來表示豪族地位的稱號,為避免混淆,以下進一步說明。
「姓」唸成kabane的時候有兩種意思,原來指的是像豪族稱呼一樣的稱號,有臣、連、宿禰、君、首、村主等數十種,後來演變成氏族地位尊卑的象徵。到了天武十三年(六八四年)制定「八色之姓」,把為數眾多的kabane分成真人、朝臣、宿禰、忌寸、道師、臣、連和稻置等八類,但隨著律令制度的整備,kabane也在前述uji被sei統合的過程中逐漸失去意義。各位在學生時代暗記的kabane,指的應該就是這個八色之姓。
因此,本書之後介紹的「姓」,是sei,而不是kabane。(註:為避免台灣讀者混淆,之後文章裡提到的姓或姓氏,在沒有特別備註的情況下,指的是日語的「名字」,而古代皇族分家的sei則用「姓」來表示。)
日本古代的大和王權並非中央集權國家,而是以大王家(即後來的天皇家)為中心的氏族連合政權。氏族之間各有專門職掌,例如中臣氏負責跟祭祀有關的事務、物部氏負責軍事方面等,大王家則位在所有氏族之上,主導政權。與其說大王家本身也是氏族之一,還不如說是領導連合政權的一族。
王權內部以「氏」來管理參與連合政權的各族,也就是說,掌管祭祀的「中臣氏」從族長到氏族成員都以「中臣」自稱,這麼一來只要聽到「中臣的某某某」就能知道這人是跟祭祀有關的。而物部氏、蘇我氏和葛城氏的族人也同樣各報以「物部」、「蘇我」和「葛城」等稱呼來表明自己的職掌。
大和王權不只對畿內,連地方豪族也以「氏」來管理之,像是出雲氏、吉備氏、尾張氏、越智氏和毛野氏等,其稱號多取自當時的國名(地方名)。在他們之中也有活躍於大和政權內部者,只要見其氏族稱號就能知道這人的出身地。
大和王權在大化革新之後成了中央集權國家,大王家也順勢升格為天皇家,並誕生了品部這個擁有異於其他氏族的技能、為朝廷提供勞務的技職團體。
天皇家賜「姓」給分家出去降為臣籍的皇族,地位等同其他氏族,因此「氏」和「姓」在後來統合為「姓」。而天皇家不以「姓」或「氏」自稱的關係,直到現在日本皇室仍無「姓」、「氏」或「名字」等跟姓氏有關的稱呼。
我們不知道當時究竟有多少種「姓」,但可以從平安時代初期弘仁六年(八一五年)編撰的《新撰姓氏錄》一覽當時畿內所有的紀錄,計有一千一百八十二種,光是中臣這個氏族就分別記載了大中臣朝臣、中臣酒人宿禰、中臣宮處連、中臣方岳連、中臣志斐連、中臣大家連等。這些有力氏族不斷分枝拓葉,透露出後來發展成姓氏的徵兆。
「姓」原則上是代代相傳、不可變更的,要改「姓」須取得天皇許可,因此只要知道「姓」什麼也就能循線溯及一族的源頭。
古代有個叫土師的氏族,負責製作裝飾古墳的陶俑(埴輪)。土師在古墳時代曾是望族,隨時代退去,土師派上用場的機會也越來越少,為了重振氏族雄風,在天皇的同意下改賜菅原和大枝兩「姓」,重新出發。
大枝後來又改「姓」大江,跟菅原氏同在朝廷內掌管學問,成為兩大繁榮氏族。菅原氏裡出了一個學問之神菅原道真,而身為大江氏後裔的大江廣元也因創設鎌倉幕府基本制度而聞名,其後代子孫裡還出了一位戰國大名毛利氏,直到德川幕府後期(幕末)仍沿用大江這個「姓」,因為「姓」基本上是不變的。
內容簡介:
理解姓氏的起源發展,更可從全新的角度認識日本史!
日本有像「佐藤」這種超過200萬人口的大姓、也有僅只一戶的珍奇姓氏,
目前已知超過10萬種姓氏,其由來隱藏著祖先留下的豐富訊息,例如:
.文豪夏目漱石和原子小金剛之父手塚治虫,竟同樣出自天皇賜姓的信濃源氏!
.在NHK晨間劇【阿淺來了】大受歡迎的實業家五代友厚,姓氏來自鹿兒島的地名,而非某人的第五代祖先!
日本人的姓氏源流雖可追溯到古代,但根據平安時代的記載,當時也僅有千餘種姓氏,報得出名號的幾乎都是名門豪族,要到室町時代姓氏才逐漸普及至農民階層,而到1875年明治政府規定所有人必須使用姓氏至今,已知有超過10萬種姓氏。姓氏的起源包括受賞賜而來、以宅邸或支配地為家號、出身藤原氏一族,或源自地名、地形、職業、動植物、方位等等。
因地形而來的姓氏最多,多數含有「山」、「川」、「谷」、「池」、「田」和「?」等字,若住在半山腰開墾梯田的人家,通常會叫山中或山內;住山腳的居民就會叫山下、山本,中國地方很多姓「山根」也是因住在山腳下的關係;住在山稜線突出的部分者叫「山崎」,若那裡正好有座神社,就叫「宮崎」;是寺廟而不是神社的,叫「寺崎」。而寺廟和神社容易成為村內特定場所的指標,也成了許多姓氏取用時的依據。例如流經寺院附近的河川叫「寺川」或「宮川」,院方持有的田地叫「寺田」或「宮田」,神社裡種植獻給神明的稻田又叫「神田」。
有時候特定的字出現在姓氏的前或後也有不同含意,例如「藤」字,若像「伊藤」、「加藤」這種藤字在後的,多是藤原氏的後裔,他們除了以「~藤」命名來彰顯自己是日本第一世家的後裔,也會把派駐所在地的稱呼融入姓氏來區分彼此,如「伊藤」是派到伊勢、「加藤」是派到加賀,但日本第一大姓的「佐藤」,其「佐」倒是由服務於左衛門府這職業而來;若像「藤井」這種藤字在前的,則多是來自藤樹這種植物,是由地形而來。
日本人也會在姓氏上討吉利,例如生長在水邊的蘆(日語:?,ashi)葦,發音和不善的「?(ashi)」相同,在關西常以「yoshi」(好的)來取代其發音,順便把漢字改成「吉原」;他們也會把「福」和「富」用在姓裡,如「福田」、「富田」和「福山」、「富山」等,表達了期望那塊田地或山丘能為生活帶來幸福與財富的意思,甚至還有人直接取「福富」、「福壽」這種直白的姓氏呢!
作者為研究日本姓氏超過30年的著名專家,多次參與NHK姓氏介紹節目【日本人??????!】,他以豐富文獻及實體訪查成果為基礎,詳細解說姓氏源起、發展的時代脈絡及在日本各地的分布特性,讀之必讓人驚嘆日本姓氏,原來如此!
序跋:
【作者的話】
二○一七年四月日本NHK綜合電視台推出了探究日本人姓氏由來的節目「日本人??????!」。在此之前雖然也會以節目穿插或特輯的方式製播跟姓氏有關的內容,但是以百家姓為主題且在每週固定時段播出的,這恐怕是第一次。當然,該節目企劃並非一時興起,而是在二○一五年和二○一六年各以特別節目方式播出之後獲得觀眾好評,才趁黃金週換檔之際推出成為固定節目的。
日本人在提到自己和對方時多用姓氏稱呼,因此姓氏和日本人的日常生活習習相關,假使一天裡會提到自己的姓氏一次,一年就有三百六十五次、十年有三千六百五十次,七十年換算下來就會超過兩萬五千次,而上班族每天報上姓氏的次數可不只一次,在選舉活動中需要不斷宣傳姓名的政治家自是不在話下,若是從事業務相關工作的人,一生中介紹自己的次數絕對遠遠超過十萬次。然而,大部分的人對於自己姓氏的由來並不清楚,或許壓根兒都沒想過這個問題。
日本人的姓並非如一般傳言是六、七代前的祖先因明治初期政府突然下令必須使用姓氏,情急之下任意取的。而是能追溯到更古老的時代,代代相傳至現在。
二○一六年NHK大河劇【真田丸】裡以「信濃的國眾」來稱呼領國內世居的豪族和武士,使得此前多以「國人」稱呼的「國眾」在近年受到注目,而劇中一位國眾的姓「室賀」至今仍存在於長野縣,由此可知日本人的姓氏從那個時代就有了。
NHK隔年推出的【女城主直虎】是敘述遠江國國眾井伊氏的故事,開頭介紹了流傳在井伊家的傳說。
話說住在遠江國村櫛、出身於藤原氏一族的地方官吏藤原共資,在寬弘七年(一○一○年)於井伊谷八幡的井裡發現了剛出生不久的男嬰,便把他帶回家像親生孩子一樣扶養長大。這名男嬰就是後來的共保,之後繼承井伊家並遷居到井伊谷成了國眾。這段逸聞也收錄在江戶時代幕府根據大名家和旗本提出的紀錄等編撰而成的《?政重修諸家譜》裡。
該傳說暗示了身為地方官的共資所繼承的藤原氏血脈和成為井伊谷國眾的共保之後的後代子孫是分屬不同宗族。
其實井伊氏所在的靜岡縣濱松市濱名湖北部有幾處古墳時代前期到中期的王侯貴族墳墓遺跡,如北岡大塚古墳等,證明當地曾有豪族居住。這些豪族的後裔在奈良時代以後很可能持續住在當地,以掌握地方勢力的氏族身分存留下來,之後可能跟從中央派駐到地方且定居下來的藤原氏後裔結為姻親而被同化。結合了藤原氏後裔的權威性以及豪族後裔的勢力,讓井伊氏得以成為有力國眾,掌握橫跨鎌倉與室町時代的中世權力。
總而言之,井伊家姓氏的由來可能不只是個傳說,也有其事實根據,只是被誇大了。
其實在井伊氏這等名門世家以外的普通人家裡也有許多流傳著自家姓氏由來的說法,有的縱使聽起來荒唐無稽也不可一笑置之,因為深究之後常可發現真相就藏在故事的背後。
姓氏就像一族的時空膠囊,蘊藏了祖先在哪裡、過著什麼樣生活的資訊。很可惜的是,現在能打開膠囊的金鑰已經多所遺失,因此我希望能在真的再也無法打開之前,努力尋找開啟之鑰。
目錄:
序文 尋找姓氏的源起
姓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日本古代沒有姓氏/姓氏的誕生/農民與姓氏/江戶時代有姓氏的可不只武士/登錄戶籍/日本究竟有多少姓氏/能否從姓氏百科辭典和族譜找到自己的根源?
第1章 從由來尋根
地名由來的姓氏/分別出自一處的渡邊和佐佐木/聚集在全國特定區域的小笠原氏/初瀨川→長谷川/注意!也有人名由來的地名/地形、風景由來的姓氏/「山田」是日本人心中的故鄉/人為地形/植物由來的姓氏排名/用於姓氏最多的動物是那隻猛獸/水利由來的姓氏種類豐富多元/開墾新田也誕生新的姓氏/地形由來的發展型/方位由來的姓氏/職業由來的姓氏/藤原氏由來的姓/八十五變的齊藤/賞賜由來的姓氏/僧侶的姓氏/特殊由來的姓氏/特定姓氏人口增加的原因
第2章 從祖先尋根
沿用「姓」的姓氏/武藏七黨的姓氏/豬俁黨/兒玉黨/丹黨/橫山黨/村山黨/西黨/野與黨/私市黨/都筑黨/成為武士的藤原氏後裔/藤原南家/藤原北家/源氏與平氏/清和源氏一族是武家本宗/攝津源氏/美濃源氏/河內源氏/常陸源氏/甲斐源氏/信濃源氏/大和源氏/尾張源氏/上野源氏/下野源氏、三河源氏/嵯峨源氏/宇多源氏/村上源氏/醍醐源氏/平氏與平家/?東平氏/橘氏/清原氏/越智氏/神官一族/渡來人的後裔/國眾與姓氏/族譜陳述歷史
第3章 從姓氏分布尋根
網路排名的盲點/東、西日本的交界/姓氏的東西界線/北海道地方的姓氏/東北地方的姓氏/關東地方的名字/甲信地方的姓氏/東海地方的姓氏/北陸地方的姓氏/關西地方的姓氏/關西的特殊姓氏/中國地方的姓氏/四國地方的姓氏/九州地方的姓氏/沖繩地方的姓氏/可從唸法尋找發源地的姓氏/兩種唸法都很普遍的「河野」/東西日本唸法不同的姓? 「東」/東西日本唸法不同的姓? 「上」東西日本唸法不同的姓? 「谷」/讀音無規律可循的「小」/「菅」的唸法/發源地讀音不同於其他地區的「玉置」/正宗讀音反成少數派的「東海林」/從唸法就能知道出身地的「寒川」/唸法繁雜的「角」/帶「新」字的姓氏/「原」的唸法/是否用濁音發音/漢字寫法的差異
第4章 尋根的彼岸
日本人的姓氏的獨步全球/姓氏和漢字的問題/後來才取的漢字/尋根的方法/首先從地名調查起/分布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