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冬季 | 拾書所

大約在冬季

$ 220 元 原價 280



內容簡介:


經典歌曲《大約在冬季》——同名愛情小說,
傳唱三十年的愛情故事,
至此有了新的生命。

最深刻的愛情,一首歌就能述說。
有些人你永遠無法忘記,因為他給你太多的回憶,
就算離開了身邊,卻會在心裡永遠留下一個位置……

愛情是守望,還是擁有?
是堅持,還是放手?
是該轟轟烈烈,還是細水長流?


跨越30年的愛情故事,影響幾代人的金曲《大約在冬季》……

20歲的小念,5歲時便隨父母移居洛杉磯,在異國長大的她,繼承了雙親的優點,兼具敏感又熱情的個性。深愛的父親罹病逝世後,因個性與母親不合,小念變得乖張叛逆,罹患憂鬱症,幸虧在心理醫生羅文的幫助下,病情逐漸好轉。

就在生活步入正軌的時候,母親安然卻突然決定帶小安回國一趟,原以為是趟短程的回鄉之旅,卻因為種種意外而無限延長。她更發現,朝夕相處二十年的母親安然令她完全感覺陌生,在母親的身後仿佛藏著一個又一個的祕密……。

而這一切,冥冥之中好像都和一首叫做《大約在冬季》的歌曲有關……

▍文字女巫饒雪漫,睽違五年,最新力作!
「我們愛過、恨過、相遇過,
就算最終錯過,卻從來都未曾後悔過。
或許此生別離,相逢再也無期,
但我們都不會忘記,曾經相遇時的那份溫暖和悸動。
感激年輕的我們,都曾經那麼勇敢無畏的愛過。」——饒雪漫

好評推薦

齊秦——《大約在冬季》詞曲作者 / 知名歌手
雪漫有她獨特的才氣,她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理解這首歌,賦予它新的靈魂,給了這首歌真正的血肉。

陶晶瑩——知名藝人 / 作家
雪漫用淡淡的筆調寫出人生深深的遺憾。願天下有情人,能把握一生的愛與幸福。

夏春湧——知名經紀人 / 音樂工作者
雪漫有瓊瑤的邏輯,但是除了風月,她卻有著更多的生活想像和人性空間。

序跋:


【推薦序】相約在漫漫來時路

齊秦


  一九八六年的冬天,寫下《大約在冬季》這首歌時,我沒想過它會傳唱三十餘年。
  那時候的我和愛人聚少離多,年輕的心也比較容易有感慨,因此這首歌一氣呵成,完成它我只用十五分鐘的時間。
  當某一天,它忽然傳唱在大街小巷的時候,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音樂不需要嘩眾取寵,最平實的歌詞和最簡單的旋律,往往最能打動人心。
  所有的創作,或許都應該是如此。

  二?一八年的夏天,雪漫把我的這首歌變成了一本小說。聽說,她完成它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我,我很是驚訝。但當然,雪漫聽我的歌已經很多年,她了解我的音樂,有她獨特的才氣。她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理解這首歌,賦予它新的靈魂,給了這首歌真正的血肉,這是我願意看到的事情,也很令我感動。

  其實和雪漫剛認識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在探討這個由音樂開始的故事到底該如何來講述。現在,當它呈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想我最喜歡的應該是這個故事的平實,它和這首歌的本質一樣,不花俏,又寫實,每個角色都像是你身邊最普通的朋友,所以你相信這些故事會發生,也會產生應該有的共鳴。在故事的抽絲剝繭中,情感的一磚一瓦建立得很牢固,讓你不會覺得它是空中樓閣。

  現代人的腳步,總是太快,我們常常會忽視和遺忘很多本該記得的東西,比如一台用過的縫紉機、一張舊的唱片、一個老朋友。慶幸音樂和文字都有這樣的魔力,讓他們轉瞬間又鮮活地回到你的面前。人生萍水相逢,變幻莫測,你不知道下一秒會遇到什麼人,和他發生什麼樣的故事。但不管是誰,相信曾經付出過的真心都不會被辜負。

  這個故事很快還會以電影的形式出現在大家的面前,我同樣非常期待。很感謝為這本書付出努力的每一個人。也感謝每位讀者,相約在漫漫來時路,希望我們都能夠收穫相同的驚喜。

  吉祥如意。

齊秦 2018.05.20 於北京

【作者序】往事早已隨風,請勿對號入座。

饒雪漫


  你現在最開心的事是什麼呢?
  於我來說,應該是每天早上睜開眼,發現自己竟然一覺睡到了天明。腰不酸、腿不疼、眼不花、頭不暈,立馬有種賺到了的感覺。

  說起來,我真的很久不寫書了。寫這本書的那些天,失眠變成常事,常常大半夜醒著,腦子像飛速運轉的機器停不下來。所幸的是,我心態還算平穩,睡不著就睡不著吧,那麼就來好好想一下,我的小安和小念,她們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命運?

  如此說來,小說主人公的一生,跟我們真實的人生比起來,還真是充滿了變數,不可預期,值得同情,只能用「大約」來形容。

  《大約在冬季》——不知道我偶像齊秦當年寫這首歌的時候到底是怎麼想的,但「大約」這個詞真的很有意思,細想一下有種帶了可愛的油滑感。也讓人願意相信——在所有不確定的因素裡,都藏著我對你最真的歡喜。

  與我以往的寫作不同,因為要拍電影的緣故,這個故事的人物和大綱早就已經爛熟於心,所以小說寫起來並沒有那麼費勁。我的習慣依然是一邊寫一邊就找試讀者同步看,他們如果催得來勁,我速度就快些,如果不催我,我則很有可能就停下來一個字不動。

  還好,他們的催稿技能遠遠超過我的想像,在他們的完美配合下,我才可以用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寫完這本欠了兩年之久的書。

  試讀者家家說:「雪漫姐在寫的過程中,一直問我到底是喜歡小安還是小念,讀到最後我發現,小安就是小念,小念就是小安,又或者,她們都是我們自己。」

  但其實,在我眼裡,小念是判斷題,她可以輕輕鬆鬆做到黑白分明。試想一下,一個十九歲的女孩子,真的沒什麼好擔心的,愛錯了可以重來,做錯了可以改正,不小心講錯話,笑一下,愛她的人自然也都會原諒她。

  而小安,很明顯是一道選擇題。比起小念來,她底牌不算好,出身於普通家庭,背負著親人的期望和負擔,在一個又一個人生的分岔路口,又沒有任何人可以給她建議,所以很多時候,她只能按照自己的選擇,一條路走到黑,連回頭的餘地都沒有。

  但是在書的尾聲,齊秦二?一八演唱會,當小念跳上椅子淚流滿面地揮舞她雙手的時候,她們做到了殊途同歸。因為還能愛著,才有生之意義,不是嗎?

  這也是全書中,我自己最滿意的部分。雖然如此善良的我,簡直對不起我「文壇後媽」的稱號。

  寫完這本書,忍不住跑到微博去得瑟了一下。結果一大票讀者在下面追著問:我的《雀斑2》呢,這時我才豁然醒悟,自己挖的坑總是要自己填的,如同自己欠的債總是要自己還,賴也賴不掉,躲也躲不開。

  回想一下,改行做影視的這些年,我不算是快樂的。其實也不是壓力大,而是到了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年紀,懂得做事情更重要的就是圖個開心,如果不開心,為什麼還非要做?

  事實就是,一個問題你問自己問久了,答案對你而言就都不重要了。做不了判斷題,就去做選擇題,沒什麼值得猶豫和懷疑。

  很慶幸,十九歲蹺課去看齊秦演唱會的我,到了四十六歲的年紀,可以有機會來寫這樣的一本書。或許你們會覺得,這個饒雪漫和當年那個有點不一樣了,或許也會想「嗯,饒雪漫還是當年那個饒雪漫」。但不管怎麼樣,都謝謝你讀了這個故事,因為這個,我們之間的關係就變得有那麼一點點不同。

  謝謝所有對此書有過幫助的朋友以及所有接受過我們採訪的內地和港臺的朋友。這個故事,它終有一天將以影視的形式出現在你們面前,相信到那一天,它會變得更感人、更立體,也希望到那一天,你依然會喜歡它。

  那麼,我們所做的一切,也都是有意義的事。最後多說一句:本書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往事早已隨風,請勿對號入座。

饒雪漫 2018.04.12於北京

目錄:


齊秦——大約在冬季,相約在漫漫來時路
推薦文
引言

第一部 小念
如何才可以真正忘記一個人?你就當他死了。
—— 2018 洛杉磯到北京

第二部 小安
我所荒廢的人生,因為用來忘記你,有了價值。
—— 1991 北京和臺北

第三部 回到小念
我知道別離將近,船將行,島將沉,星火將滅,你將沉默不語,而我將在絕處,得以重生。
—— 2018 北京到臺北

第四部 尋找小安
我們沒有如期相遇,這正是別離的意義。
—— 1997 臺北到洛杉磯

第五部 尾聲

大事記
饒雪漫——做不了判斷題,就做選擇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