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之旅3:鏡之城(真與幻之旅上下冊完結篇套書,限量作者燙金簽名版) | 拾書所

末日之旅3:鏡之城(真與幻之旅上下冊完結篇套書,限量作者燙金簽名版)

$ 711 元 原價 900



內容簡介:


◆首刷限量作者簽名燙金版套書
◆美國首刷印量30萬冊,售出世界40國版權鉅作
◆美國出版界空前激烈一億元版權競價之作,《普羅米修斯》導演八位數高額搶下翻拍權,空降英美排行榜冠軍!
◆亞馬遜驚悚文學No.1, Goodreads讀者票選恐怖類小說No.1
◆首部曲為誠品選書,博客來及金石堂暢銷榜作品


史蒂芬.金:這個系列將會成為美國奇幻史詩中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光明與黑暗的最後對決來臨,所有人都將面對自己的命運。

浩瀚旅程的終局就在眼前,是什麼將等在盡頭?
堅強的生存者踏上了末日之旅,面對了十二魔,如今即將進入鏡之城,準備迎接無法言說的黑暗……

不知來歷的女孩,她的千年之旅即將望見終點,所有回憶與渴望,熾愛與劇痛,擁有與失落,都將在一個世界沉睡,在另一個世界甦醒。

過去的世界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未來還會有什麼?

十二魔統治百年的黑暗已被摧毀,沉淪已經結束。倖存者們走出牆外,立志打造充滿希望和大膽夢想的新世界。

但遠在千里之外的死寂之城,有個人獨自煎熬著。

他是零號。第一個。十二魔之父。打碎他人生的痛苦無止境困擾著他,逼催著他燃燒起熊熊恨火。只有毀滅人類唯一的希望,那個鮮明活著的女孩艾美,他的憤怒才能熄滅。

光明與黑暗的最後對決時刻來臨,艾美和她的追隨者,終將明白自己的命運:誰是首,誰是尾;誰是開始,誰是結束。

作者以純文學寫作手法,述說一個有著未來魔幻寓言色彩,讚揚人性堅毅不息的故事;內容跨越時間與空間,穿透現實與虛幻,迴盪著開始與結束都不滅的永恆傳說,文筆點滴動人,結局意境悠遠,餘韻綿長,堪為現代文學經典。

【名家名人感動推薦】(以姓名筆劃排序)

經典名家 史蒂芬.金
暢銷作家 珍妮佛.伊根
東吳大學英文系教授 王安琪
知名作家/精神科醫師 王浩威
生物人類學者 王道還
推理小說評論者 曲辰
知名譯者 李靜宜
新銳導演 侯季然
資深媒體人 范立達
MLR推理文學研究會 紗卡
名作家 郝譽翔
名作家 張國立
名作家 彭樹君
名作家 楊照
版權經紀人 譚光磊

【輝煌紀錄】

◆《紐約時報》專題特報http://www.nytimes.com/2010/06/02/books/02cronin.html
◆《時代》雜誌年度十大最佳小說
◆《華盛頓郵報》年度選書
◆《君子雜誌》年度「最佳&最亮眼」小說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年度「最值得一讀」小說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焦點新聞》年度選書
◆《聖路易郵訊報》年度選書
◆《書頁》雜誌年度選書
◆《圖書館期刊》年度選書

【國內外媒體、暢銷作家和讀者同聲盛讚】

這是一套格局龐大又扣人心弦的小說,讓等候多時的讀者值得了!終部曲不僅為此系列帶來令人心滿意足的句點,同時也細膩呈現了令人動容的追尋。
——《圖書館期刊》

小說讀者不時會遇上這樣的作品:引人入勝的有趣故事,加上簡單生動的文筆,以及無比的想像力。而夏天正是閱讀這類小說的最佳時機。今年,讀者可以好好享受加斯汀.柯羅寧這本才華橫溢的《末日之旅》。只要讀上十五頁,你就會發現自己被迷住了,讀過三十頁,你更會難以自拔,一路讀到半夜都無法罷休。這部小說鮮活靈動,堪稱兼具奇幻與想像的史詩之作。我還能說什麼呢?我只能說:翻開這本書,周遭尋常的世界就此消失。
——史蒂芬.金

這本書沒有性感妖豔的吸血鬼也不老派陳腔濫調……柯羅寧的《末日之旅》成功結合了文學和超自然,一定會讓兩種類型的讀者都深受吸引。
——美國亞馬遜書評,達芙妮.達勒姆

一本充滿吸引力的小說,只要你一翻閱就能領會箇中魅力。
——邦諾書店小說採購,西莎蕾.漢斯利

加斯汀.柯羅寧寫作了一部狂野、奔放、氣勢恢宏的小說。《末日之旅》堪可比擬為文學的獨角獸:真正的驚人之作,筆力精湛,人性深刻,煥發崇高的理念,一捧讀就不可能再放下。
——《塔樓(The Keep)》作者,珍妮佛.伊根

整個故事既有趣卻又驚悚無比,儘管篇幅長達八百頁,我還是在二天內就讀完(不是工作所需,完全是因為被本書所吸引),這已經是很久沒有的經驗!
——美國圖書館協會,布蘭達.達非

幾乎不可能的夢幻組合:純文學的內涵與高度,加上通俗小說的情節安排、背景設定,和最上乘的說故事藝術。
——版權經紀人,譚光磊

這本跨界小說不只是我讀過最深刻感人的科幻小說,而且文筆之流暢優美,也是文學小說中難得的佳作。
——《追風箏的孩子》等書知名譯者,李靜宜

這本《末日之旅》,就像是道跨越時空、切開真實與虛擬世界的祕門。打開書的扉頁後,就像是跨進一個完全虛幻,但卻又讓你百分之百相信真實存在的世界,從此,你跟著書中的角色亦步亦趨,心弦完全被高低起伏的情節所牢牢扣住。
——資深媒體人,范立達

張愛玲說:「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柯羅寧告訴我們,面對時代這「惘惘的威脅」,總是能找到屬於我們的希望的光。在渺如長河的無限量時光裡,《末日之旅》為「歲月靜好」下了最好的注腳。
——推理小說評論者,曲辰

時窮節乃見,板蕩識忠貞。連活下去都是奢求的世界,你還能堅持信念,為自己的信仰而奮鬥嗎?可知道,連希望都喪失,又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這是末日的故事,也是現實的寫照;這更是生命的大哉問:我是誰?上天賦予我什麼獨特的使命?書中末日情境的描寫雖是幻想,但角色人物遭遇的試煉與心境的轉變,絕對讓你感同身受。透過本書,你會慶幸不必經歷恐怖的末日,便已經獲得生命的啟發。
——MLR推理文學研究會,紗卡

這本科幻小說在前幾頁就讓人感到心痛不已,只花幾十頁就讓我流下淚來……能在營造孤寂、悲傷的同時又能給予光明與希望的氛圍,這種書我這輩子沒看過幾本。
——旭日之丘部落客,毛毛牙

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長到要準備各種不同的情緒來感受它,負面的恐懼與絕望、孤寂與悲傷,正面的勇氣與堅持、希望與未來交錯,走過這一段,很難不被震撼與感動。
——資深書評部落客,苦悶中年男

本書在坐擁高娛樂性的設定與劇本之餘,還能保有文學筆法與敘述,成功刻畫出作者心目中的世界。雖然不臻完美,但是也無可挑剔。一切都是那麼地絕望,可是總是找得到一點希望……希望雖然宛若燭光,卻永不熄滅,在黑暗之中,踽踽獨行。
——繁星.若塵部落客.nornor

在整本書讀完的現在,我仍不時想起故事中某些情節與敘述,想起那種很恬淡、單純的美。
雖然病鬼來襲時充滿鐵與血,封閉社群瀰漫著特異壓迫感,不過其實這本書裡更多的是那種遺世獨立的寧靜。並不到孤寂的程度,就只是……寂寞罷了。這是個探索與追尋的故事,在荒涼寂寥的世界裡,伴隨無盡的疑問。
——elish的蘇哈地部落客,elish

這是我們知道了許多次的世界末日,但在對的人手中,這些世界末日史詩可以被寫成令人難忘的故事。而我要說的是,柯羅寧便是有這份能力的人。
——亞馬遜讀者,K. Harris

作者展現了對於地點,時間和永恆的洞察,以及他對記憶宏偉的探索,都連結了文學的橋樑。他用高明的技法平衡了知識和行動的故事,讓所有讀者滿意,讓情節和故事有穩定的步伐,結局扣人心弦。
——亞馬遜讀者,switterbug

等你經歷過倖存者在本書中求生存的過程,你將會開始去看清楚周遭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結尾出乎意料之外。我不想再多說什麼,因為你必須自己去閱讀才知道。
——亞馬遜讀者,Jennifer L. Rinehart

這本書從一開始就是一聲巨響和一個猛右勾拳,比拳王泰森還厲害……讀完過了幾個禮拜,書中描述的影像依然停留在我的腦海中……你絕對不想錯過閱讀這本驚險的小說。人類在逆境中展現勇氣和堅持的故事,將讓你著迷不已。
——亞馬遜讀者,AlexJouJou

探訪一個極有可能的未來……這本書不是很快就可以讀完的,但它完全是一本會帶給你許多愉快時光、讓人滿意和興奮的書。
——亞馬遜讀者,S. Al-Amri

序跋:


【作者序】
  
  有位偉大的作家曾經告訴我,「(他的)角色開始接受時間洗禮時」,他就知道是開始動筆寫小說的時候了。
  
  真是至理名言。他沒告訴我的是,我自己也會接受時間的洗禮。
  
  《末日之旅》誕生於十年前,當時並不是一部小說,當然更不會是一套多達百萬字的三部曲。最初這只是一個遊戲。當年八歲的女兒艾莉思對我提出挑戰,要我寫一個「女孩拯救世界」的故事。我覺得她的野心有點太大:整個世界?但挑戰就是挑戰,尤其對方又是你自己的小孩。二○○五年的那個秋天,我每天等她放學,換裝去跑步,替她推腳踏車。整整一個小時,我們兩個在休士頓住家附近的街道轉來轉去、編故事。我們只訂了兩條規則:第一,故事裡的所有東西都必須有趣(就故事來說,這個標準不算太嚴格);第二,故事裡面一定要有個角色是紅頭髮(你不必猜也知道我女兒的頭髮是什麼顏色)。
  
  日復一日,故事慢慢發展、長出四肢,開始踏出小小的步伐。我承認,當時我完全沒打算把這個故事寫成書。我只是很享受和女兒共處的樂趣,在德州的陽光下度過愉快時光,教她認識我們家族的傳統。但是隨著天氣變冷,我卻發現事情有了顯著的改變。艾莉思喚醒了我心中的那個小孩—最早愛上故事的那個孩子。
  
  背景是:我小時候看的書差不多全來自於學校的年度二手書拍賣會,五塊錢可以買一紙袋的書。那是遠在《哈利波特》尚未出版的年代,青少年文學還不算是一種獨立的分類,我在拍賣桌上挑的書幾乎都是那個年代的商業暢銷書,以成年人為目標讀者,《大白鯊》、《瓦特希普高原》、《天外來菌》、《機場》,很多都是科幻小說,也有不少西部小說、探險小說、戰爭小說和偵探小說。我一秒鐘都沒思考過這些書的文學價值,就只是不停讀。我喜歡書中的角色嗎?故事合乎情理嗎?吸引人嗎?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隨著時日增長,我的閱讀品味當然也益發擴展。我從主修英文的大學生變成教英文的教授,若是你在二○○五年問誰對我的文學影響最深,我會給你一份名單,全是過世多年的人。他們的聲音依然重要,但是他們並不是唯一重要的人。僅僅三個月的時間,艾莉思就讓我內心的批評聲浪完全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純粹的、說故事的喜悅。聖誕節假期,我決定把我們一起編的故事寫成一些筆記,或許未來會用得著。三天後,我發現自己寫了三十頁,鉅細靡遺的三十頁—是《末日之旅》首部曲的章節,還有第二部與第三部的粗略大綱。身為作家,怎麼可能懷疑這樣的天賜禮物呢。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這個任務,但我不管。我坐在我的車庫書房(剛好可以停進一部車的大小)開始寫,再也沒有回頭。
  
  絕不誇張,接下來的十年,我的心思有一半—或許超過一半—都在《末日之旅》的世界裡遊蕩。走路的時候,睡覺的時候,我腦袋裡都是艾美、彼德、艾莉希亞、邁可和其他人。有些想法純粹是技巧的推敲,就像每一位作家一樣,要想辦法讓故事能以合理的方式進行(我記得有個絕望的下午,我頂著潮溼冰冷的德州冬風在住家附近走了好幾個鐘頭,拚命想找出讓兩個角色同處一室的辦法)。但也有些想法根本算不上是想法,而是我無法解釋,只能說是發生時我感覺得到的一種過程。長跑的時候,吃吐司的時候,或開車到學校接兒子的時候,突然就有些東西出現了,某種聯想或一個影像、一個句子,像是從天而降似的闖進腦袋裡。我只能將之類比於自我催眠狀態,某個徘徊在潛意識多年的想法突然蹦了出來,在故事裡找到自己可以棲身的位置。
  
  整整十年,我都過著這樣的日子,有部分的時間都生活在純粹出於想像的虛構城市裡。但是在真實的世界裡,十年也是很長的時間。這時間長得夠讓孩子長大。我那當初才唸幼稚園的兒子,現在已經和我太太差不多一樣高了。小女孩已經離開了家,腳踏車也換成稍微有點舊的Mini Cooper,讓她在去年秋天開去上大學。我也不再是抽時間偷空寫作的老師,而是個能全職做自己所愛工作的走運傢伙(如今我的書房不是在車庫裡,而是在車庫上,空間可以容納兩部車)。
  
  十年,有過好多場學校戲劇表演、合唱音樂會,以及很多堂小提琴課;有過無數次到超市、藥妝店,甚至急診室;有過很多次節慶、慶生、週年慶祝會和渡假;應付過喜怒無常的青春期,無可理喻的愚蠢行為,以及一場風險極高的畢業舞會;還有許許多多當時看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日子,但事後想來,我願意付出一切去換得時光倒流。人生,就像大家說的,就這樣不斷往前。
  
  十年也長得足以讓歲月追趕上人的腳步,就如同幾年前追趕上我一樣。《末日之旅2十二魔》即將付梓時,向來自認健康良好的我接受年度例行健檢,先是抽血有異,然後是切片檢查有異,接下來的六個月不停在各家美國癌症治療中心穿梭。這是尋常可見的試煉,是許多人或許程度各異、但遲早都得面對的問題,最後一切安然。可是一旦發生在你自己身上,你不會覺得尋常,就像看著孩子去上大學不會覺得正常一樣。這感覺像是個訊息。如果你像我一樣以寫作為生,這個訊息的內容就是:快寫,要像不寫就活不下去那樣地寫。
  
  開始寫《末日之旅》時,我相信寫完書的和開始動筆的會是同一個人。我的駕照證明這一點,但是真相卻複雜得多。書會成長,世界會成長,而作家,也隨著故事的成長而成長。很多人問我,女兒對這本書有何感想。事實是,我也不太確定。她告訴我說她很喜歡,但整件事情也讓她有些尷尬,我們並沒有多談。
  
  我們也不必多談。艾莉思到大學的第一個晚上傳簡訊給我。「謝謝你,爹地。」她寫著:「謝謝你給我這一切美好的父女時光。」
  
  《末日之旅三部曲》在我人生的某個階段開始,在另一個階段結束。我抹去眼角的淚意,回訊:「也謝謝妳。」
  
【譯者序】
  
  初春三月,海拔一千公尺,喜馬拉雅山區的夜靜得如此絕對,黑得如此徹底,梵音已暫停歇,早課為時猶遠的午夜,冰沁的寒風裡只有幽微的藏香氣味悄悄飄浮,整個世界在恍恍惚惚之間顯得如此不真實。站在寮房前露水微濕的草地上,一仰頭,看見星。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