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國物語:戰國梟雄齋藤道三(上、下) | 拾書所

盜國物語:戰國梟雄齋藤道三(上、下)

$ 474 元 原價 474

前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推崇司馬遼太郎《盜國物語》《太閤記》《關原之戰》:

讀了後明白了權力鬥爭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比各種哲學、政治關係書籍都要有趣,收穫更多。

★榮獲菊池寬賞

★曾數度登上螢幕,改編成NHK大河劇、東京電視台開台40週年紀念時代劇等

日本國民作家宮部美幸:中學一年級時,就為《盜國物語》改編的大河劇著迷不已,從其中了解複雜的人性與時代背景,打下戰國知識基礎。

專文導讀 日本歷史作家 洪維揚 

激賞推薦 

政論家、中廣節目主持人 胡忠信
作家、節目主持人 謝哲青
〈政治的日常〉專欄作家 李拓梓

創造歷史的小說家司馬遼太郎 戰國系列首部曲

天下大亂,形勢大好。

革新者蝮蛇道三──

機遇到來前,需要耐心等待,做好所有準備是智者之為;

一旦機遇到來,就要緊抓住一氣呵成,才是英雄所為。

正值戰國亂世,被稱作京都妙覺寺中「最聰明法蓮房」的松波庄九郎,為了志向發願還俗,並用計竊取京都油商的巨額家產。進而周密籌劃,用盡手段,從一介浪人躍居成為美濃國主土岐賴藝心腹。在內亂與外患侵擾的美濃國,以開創新時代的革命精神與權謀術數,蛻變為救世主道三大人,坐上美濃國主位置。盜國成功,這名「篡奪藝術家」還有更宏大的野心:竊天下。

然而鄰國虎視眈眈,儘管屢敗「尾張之虎」織田信秀,「美濃蝮蛇」卻再也無力染指他國,道三登上將軍寶座的終極野心終究敵不過年歲。但一場齋藤織田聯姻,卻讓他的傳奇得以延續。慧眼獨具的道三,親見人稱「傻瓜公子」的女婿信長後,認為他有天分及才幹,打算將統一天下的夢想寄託給他。

憧憬岳父道三的才智謀略並接下革命火種的信長,在桶峽間戰役中奇襲今川義元獲得大勝,讓世人刮目相看。接下來更展現革新戰術與高明的用人技巧,透過征戰與策略性同盟,不斷擴充版圖。在擁立將軍足利義昭上京後,更展現其政治與經濟上的才華,成為群雄欲除之後快的新興霸主。

信長天下布武之路,最終斷送於謀臣明智光秀發動的本能寺之變。人間五十年,如夢似幻……

擅長以鳥瞰式的寫作手法營造出恢宏氣勢的司馬遼太郎,為三位淵源深厚的英雄與梟雄:竊國成功的賣油郎道三、亂世革新者織田信長、復興足利幕府為己任的明智光秀譜寫競逐天下的繚亂故事。

作者 司馬遼太郎(1923-1996)

一九二三年生於大阪,大阪外語學院蒙古語系畢業,本名福田定一,筆名乃「遠不及司馬遷之太郎」之意。

一九六○年以忍者小說《梟之城》獲直木賞,六六年以《龍馬行》、《國盜物語》贏得菊池寬賞,之後幾乎年年受各大獎肯定,並獲頒文化勳章。六一年辭去記者工作,成為專職作家,慣以冷靜、理性的史觀處理故事,鳥瞰式的寫作手法營造出恢宏氣勢。一九九六年病逝後,其「徹底考證」與「百科全書」式的敘述方法仍風靡無數讀者,堪稱日本最受歡迎的大眾文學巨匠。著作已編纂為【司馬遼太郎全集】(全68卷)。

中譯作品有:《鎌倉戰神源義經》《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關原之戰》《龍馬行》《新選組血風錄》《幕末:十二則暗殺風雲錄》《最後的將軍:德川慶喜》《宛如飛翔》《豐臣一族》《宮本武藏》《項羽對劉邦:楚漢雙雄爭霸史》(遠流)等。

[導讀] 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日本歷史作家 洪維揚

不只是惡人的革命者道三

  戰國時代的大梟雄齋藤道三給予後人反覆無常、毫無信用的形象,儘管當時人給他取了「蝮蛇」的外號,但後人對他的認識多半侷限於他是織田信長的岳父。也因為如此,齋藤道三雖從賣油郎躍升美濃一國太守,卻很少受到小說家的青睞。距今約半世紀前,歷史小說泰斗司馬遼太郎以齋藤道三傳奇的生涯為背景,寫下分為「齋藤道三篇」和「織田信長篇」兩部的名作《盜國物語》。

  依現在的考證大致上可以確定竊取美濃的是道三父子,而非道三個人獨力完成,然而這並非作者的疏忽,而是在半世紀前這種說法尚未被學術界接受。儘管如此,絲毫無損本書的內容,在司馬遼太郎筆下,道三是個極為現實功利的人,對他事業有利的人、事、物無不加以利用。從他在金碧輝煌的釋迦牟尼佛像前祈求的對話便可看出端倪:



 你認識我吧。我從小在寺裡長大,小沙彌時喚作峰丸,那可是光彩照人的美少年哦。長大剃度後起名為法蓮房。本尊啊,我為你奉花、獻閼伽、誦讀《法華經》,可出了不少力。你要是感恩的話就報答我吧。給我力量。



  供奉佛祖原本是虔誠的信仰所致,但在齋藤道三眼裡卻成為必須為他取得奈良屋寡婦的歡心提供助力。

  道三不以娶奈良屋的寡婦、成為奈良屋庄九郎而滿足,他先是把奈良屋變為山崎屋,然後以賣油商的身分進入美濃,其最終目的為終結土岐氏在美濃的統治,而由自己取而代之成為美濃的主人。道三之所以選擇美濃,憑藉的是與常在寺住持日護上人幼時在京都的同窗之誼,而日護上人是美濃守護代齋藤氏的家老長井利隆的胞弟,透過這層關係等於為道三在美濃的立足開啟一條康莊大道。道三若因此而對日護上人、長井利隆甚或是土岐賴藝(或土岐政賴)感恩戴德而竭盡心智,那道三終其一生只是土岐氏的家臣,道三的野心不僅止於成為土岐氏家臣,他盜國的過程成為本書前半部的重心所在。

  據作者的統計,齋藤道三一生共用過十三個名字,「每改一次,身分都有所提高。……每次改名時,他的處境都面目一新,也就是說不斷地踩著台階向上攀登。……」《盜國物語》前兩冊其實也是在向讀者介紹齋藤道三改名的經過,盜國前的道三可視為革命家,盜國後則為武將。不管是革命家的道三或是武將的道三,表現都同樣出色,作者以約略同時期義大利半島佛羅倫斯的政治家馬基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的名言「只有力量才能維繫世上的和平,……有能力的人才能勝任君主的位置,能力是統治者唯一需要的道德。」道三可說完全符合馬基維利理想君王必備的條件,因而他最終得以驅逐土岐政賴.賴藝兄弟,擊敗政敵長井藤左衛門利安、揖斐五郎光親.鷲巢六郎光敦.土岐八郎賴香完成盜國的事業。

  然而,道三也不是沒有缺點。書中透過道三盜國後的死敵織田信秀(信長之父)照映出道三的缺點:進貢朝廷是一種不期待實際利益的犧牲,而齋藤道三做不到這一點,他也只能是美濃一國的國主而已。讀者在讀完「齋藤道三篇」上下冊的內容後應能自行判斷有沒有道理。



合理主義者信長與尊崇權威者光秀

  《盜國物語》後兩冊舞台移轉至尾張,主人公改為道三的女婿織田信長以及道三的外甥明智光秀,前兩冊的主人公齋藤道三淪為配角,儘管道三的戲份已不如前,作者還是花了相當的篇幅敘述道三人生的謝幕。道三在死前曾說:「我這一生閱人無數,然而胸懷大志之人,不過是我的尾張女婿信長和我的外甥光秀兩人而已。決不能讓光秀在這場無謂的爭鬥中送了命。……周遊天下,豐富見聞,好繼承我的遺志。」

  齋藤道三在長良川斃命後,故事的主軸一分為二,一為努力進攻美濃稻葉山城以實現丈人齋藤道三遺言的織田信長,一為遊走於畿內各有力大名間、為復興室町幕府而奔走的明智光秀。司馬遼太郎除描寫長良川之役以後到信長護送足利義昭上洛為止,十二年間(一五五六〜六八)兩人的努力奮鬥過程外,也描寫兩人的出身背景及這段期間的遭遇以及因遭遇而磨練出的性格。光秀出身美濃守護土岐氏的分支明智氏,道三盜國後明智氏成為其最堅強的盟友,隨著道三在長良川之役敗死,明智氏城毀族滅,光秀一人離開美濃在畿內一帶流浪、歷練,同時也增廣自己的見聞和教養。

  至於信長雖出身尾張守護代的家臣,但在父祖輩以來的擴張下已擁有尾張半國的實力,信長又是信秀正室所生,這樣的出身幾乎篤定他未來就是半個尾張的繼承人。信長到桶狹間之役結束為止――或許比不上光秀――他的人生也是充滿諸多的磨練和苦難,不過必須說的是兩人的精力和磨練是不同層次和方面的。光秀幼年時受到道三的賞識,將他栽培成熟稔公家和武家的文化禮儀,能吟詠連歌、能與堂上公卿周旋;在武略方面嫻熟各家兵書、是日本最早駕馭鐵砲這種新式兵器的能手之一。而信長自幼就顯現出與眾不同的特質,他對正襟危坐的世俗禮節不感興趣,倒是熱衷於游泳、鷹狩、奇裝異服等旁人眼中的細枝末節,然而這些所謂的異常行為在日後桶狹間奇襲時幾乎都派上用場。

  光秀盡得道三的才學,但是其仕途卻異常坎坷,在朝倉家被閒置不用、受盡冷嘲熱諷,與劉皇叔寄身劉表時發出的髀肉之嘆如出一轍。光秀年過四十為擁立一乘院覺慶(後來的足利義昭)為將軍而與信長有所接觸,光秀遇到信長後他畢生才學才總算有發揮之處,信長用人不拘門第,只要身懷才能便能得到信長的破格提拔。不過也因為信長能充分利用並無限發掘家臣的才能,光秀長年追隨信長做出這樣的總結:「……想要跟上信長的節拍很難,他的想法太讓人無法捉摸了,他的行動往往也缺乏常識。」

  也因為光秀長年追隨信長之故,他和信長在價值觀上的差異也愈來愈明顯,光秀甘願深入奈良興福寺一乘院救出為三好三人眾監視的覺慶、在越前朝倉家忍受不被重視的歲月、多次往返奔走於京都和岐阜,光秀說「自己生來就習慣於尊崇一切傳統的權威」,他的目的無非希望憑一己之力振興已搖搖欲墜的室町幕府。至於信長則是視禮法、視神佛、視一切傳統如無物,在父親的葬禮上他都可以抓起一把香粉丟擲出去,這樣的信長又怎麼會為了恢復傳統的秩序去扶持、振興幕府呢?價值觀南轅北轍的兩人暗藏巨大的矛盾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後來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作者藉旁觀者明智左馬助以及齋藤利三之眼道出光秀叛變後作為上的缺陷,似乎呼應了道三的成功法則:機遇到來之前,需要耐心等待,做好所有準備才是智者之為。然而,一旦機遇到來,就要緊緊抓住一氣呵成,才是英雄所為。做為武將光秀具備器量和才幹,然而還需要相當程度的運氣,光秀欠缺運氣,最後終究無法成就英雄大業,也因此將天下人的繼承者拱手讓給同樣為信長器重的羽柴秀吉!

  行文至此,讀者是否已經迫不急待要閱讀正文了呢?《盜國物語》讓您從不同角度來了解齋藤道三、織田信長、明智光秀這三人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以及他們馳騁的歷史舞台,不容讀者錯過!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