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閱讀本書。
成功的政治人物(在歷史上,他們通常是男的)往往不說一句廢話,不做一件錯事。但也有例外的時候,那就是當他們遇到怦然心動的女子。在心愛的女子和動人的愛情面前,政治人物的智商開始游離,偏離一貫的穩重、進取、凌厲和成功。畢竟,人不全是政治人物,政治不是人生的全部。愛情也是人類生活的重要內容。如果說成功的政治人物有什麼弱點的話,那麼情感世界的致命邂逅、左右支絀就是他們的軟肋。
因此,歷史上的政治人物習慣於隱藏自己的感情。他們裝出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幾乎不談及情感。同樣,很少有史書記載傳主的感情經歷,如果難以避免,就寥寥數語一筆帶過,或者用春秋筆法隱晦地分散在各處。前人越是隱瞞,原本可以說清楚的事情就說不清楚了,後人就越有興趣,越要探究個一清二楚。
於是,中國人就產生了一個有趣的心理現象:一方面對情感內容非常敏感,興趣濃厚,八卦得很,一方面卻緊繃著臉,不好意思也很少公開交談這方面的內容。在中國歷史上也順帶產生了一個特殊的現象:由男性主導的政治史將男女共同出演的感情史幾乎排除得乾乾淨淨,似乎中國歷史主要就是政治鬥爭史外加經濟發展、社會變遷、自然演變的合體。女性和男女感情被掩蓋住了,埋沒了。其實,人們的感情貫穿於歷史始終。我們可以稱之為中國歷史上的「男明女暗」,男性主演的政治史是明的,女性主演的情
感史是暗的;或者說它是中國「男尊女卑」歷史的反映。歷史上,女性地位低於男性是不爭的事實,不然為什麼會在近代興起男女平等的呼聲呢?但像中國這樣男尊女卑的國家並不多。在西方,雖然女性地位也低於男性,可也沒少出女皇帝、女國王和女性貴族。君位出缺的時候,女性的繼承權也得到承認。
當然,男尊女卑在中國也有一個發展的過程,總的趨勢是女性地位越來越低。春秋時代,女性的身影在政治舞台上還很多。比如楚國的「絕纓大會」,楚莊王就讓愛妃出來斟酒犒賞將領。比如劉邦年輕時風流成性,與情人曹氏生了私生子劉肥。西漢建立後,曹氏的身分是公開的,朝野和嬪妃們都沒有異議。劉肥還被封為齊王。到隋文帝的時候,獨孤皇后還可以在宮殿外監視丈夫處理朝政,發現不對的地方就公開斥責皇帝丈夫。這雖然是特例,也可證明女性在政治上還有相當的地位。
女性地位驟然下降恰恰是在隋唐時期。武則天成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女皇帝,之後女性就被徹底清除出政治舞台,受到制度、道德各方面的束縛。纏足、「三從四德」等陋習似乎也是在這一時期興起的。比如楊玉環獨霸後宮──主要原因還是唐玄宗的寵愛,在享受盛唐的豐裕的同時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譴責。人們把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歸咎為楊玉環的媚主禍國。楊玉環最後被憤怒的禁軍士兵絞死了。其實放在漢代,楊玉環的行為非常尋常,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寵妃,連干預朝政都算不上──兩漢時期的后妃的言行那才是干政呢,帶動了外戚的興起,發展為漢朝的政治癌症。
唐朝以後,女性被鎖到了閨房之中,多讀了幾本書認識幾個字就被認為「失德」。之後也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出現過幾個臨朝聽政的太后,不過前面都要垂張簾子。因為男女大防,后妃的臉不能被大臣看到。那時候,男人如果對一個女子的臉看了幾眼就不得了。你如果不娶了那女子,人家可能一輩子都嫁不出去了。發展到明清時期,男尊女卑發展到高峰。最後一個垂簾的太后慈禧太后剷除了政治對手,已經事實上把持朝政了,也還需要大臣們討論出「太后臨朝」的章程來。更有拍馬屁的人千方百計從故紙堆裡搜索慈禧太后可以垂簾的證據和先例來。這從反面證明,大權在握的慈禧太后也受到了男尊女卑的束縛。
清朝滅亡後,慈禧遭到了一致譴責,不僅一般人大罵她,就是清朝的遺老遺少也指責慈禧干政是清朝滅亡的重要原因。所有譴責者都有一個潛在的認識,慈禧太后女人當國本身就是國家不幸。女子怎麼可能治理好國家呢?有一個貶義成語專門形容女主當國:「牝雞司晨」。古人認為公雞報曉,母雞下蛋,是各自的職責。女主當國類似於母雞來報曉,不管能不能把國家治理好,本身就是國家失調、政治不當的表現。
與之相對應,男女情感在公開場合消失了。公開討論男歡女愛被視為不道德的行為,男女戀愛只能暗中進行。男女授受不親,中醫給女子診脈都只能懸著線進行,青年男女示愛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門當戶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被視為天經地義的「親上加親」等陋習,衍生了多少人間悲劇。社會風俗的演變,緣起於政治領域的考慮取捨。風俗強化後,反作用於政治領域。我們會發現,唐朝以後政治人物的「緋聞」隨之驟然降低。先秦和漢朝時期的許多男女故事、感情糾紛,到唐宋以後幾乎成了神話。
好在,我們還可以從正史、野史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搜索出若干中國政治人物的情感糾葛來,也為帝國政治抹上一道鮮豔的玫瑰色。於是,就有了這本講述中國古代政治人物的感情糾結、內心掙扎和情感經歷,進而探討政治和情感關係的通俗讀物。本書的許多內容是人們耳熟能詳、眾說紛紜的歷史談資。我只是做了進一步的深入、資料遴選和講述演繹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