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詳介 |
內容簡介:「天命」不應該是陰陽學的定義,本書嘗試做不一樣的詮釋。所謂「湯武革命,順天應人」,「應人」是必要條件,「順天」則是充分條件。得人心,才能得天命。對應現世,你怎麼看?如何思考、決策下一個扭轉關鍵?……從公孫策的「贊」和「覘」,你可以看到迥然不同的有趣觀點。 覘,是窺探的意思。「覘」天命卻不是要偷窺, 而是不要只看歷史的表面,嘗試深入探索「天命」源何而來。 本書選擇了五位開國君主,都是因為前朝天命終結而興起,其中只有曹操未能建立「天命」,另外四位:劉邦、劉秀、李世民、朱元璋則各自建立了一個長久的王朝,並也因此而贏得了撰史權,於是史書上充斥關於他們的各種神蹟,要做為其「天命」之佐證。 但果真是因為生有異象,所以王者不死嗎? 還是他們在關鍵時刻「做對」了什麼? 書中所要「覘」的,就是這些開國君主在關鍵時刻,面對機會出現(好運或危機)時所做的決斷。他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是在怎樣的情境或心境之下,依循怎樣的思考做出決定? 而曹操,正是一個對照。他距離一統天下僅一步之遙,功業更絲毫不遜於另外四位,為什麼他可以稱帝而終其一生不稱帝? ★本書在歷史論述中,除保留了引用經典史書的「原典精華」,另增加「贊」和「覘」兩個單元。 「贊」是評論,近似史書作者的曰、言;「覘」是覘探當事人在當下的心境,和他做成決定、採取作為的思考因素。讀史,每回都有不同觸發與智慧收穫,好玩就在這裡! ◤本書作者、歷史評論家公孫策說:「用這樣的方式說歷史故事,其實是希望帶動一種學習歷史的方法。進入歷史情境,體會前人當時的心境,探索他們導致成功或化險為夷的決策思考——當時局勢中,何者可為,何者不可為?甚至該賭、不該賭?這是可以學到,而且有事實結果可以驗證的。」◢ 【專文推薦】 湯明哲 前臺大副校長 蔡明介 聯發科技董事長 【好評推薦】 陳嫦芬 臺大財金系教授 趙少康 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 目錄:總 序〉三十本經典,一千個故事〈推薦序〉向開國君主學習關鍵時刻的戰略思維 〈推薦序〉歷史和企業都是人才演出的結果 〈作者序〉什麼是覘天命? 〈導 讀〉釋「天命」 ▍卷一 流氓得天命 漢高祖劉邦 ──「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1 男兒立志──大丈夫當如是也 2 超越項羽──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3 大膽用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4 臉皮夠厚──必欲烹爾翁,分我一杯羹 5 誅殺功臣──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6 萬世一系──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卷二 耕讀世家子弟得天命 東漢光武帝劉秀 ──讖云:「劉秀當為天子。」光武曰:「何用而知非僕乎?」 1 起義前後──娶妻當得陰麗華 2 能伸能屈──從昆陽到洛陽 3 大度能容──推赤心入人腹中 4 驅狼趕虎──藉赤眉滅玄漢 5 一統天下──既得隴,復望蜀 6 光武中興──因襲西漢,以柔道治天下 ▍卷三 宦官後人終不得天命 三國魏武帝曹操 ──「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1 千古定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2 睥睨群雄──挾天子以令諸侯 3 赤壁之戰──一著錯天下三分 4 自明本志──假仁假義終於未能稱帝 5 立儲正確──成功套用周文王模式 ▍卷四 豪族子弟得天命 唐太宗李世民 ──「天下大亂,非高、光之才,不能定也。」世民曰:「安知其無,但人不識耳。」 1 關隴集團──沒有隋煬帝就沒有唐太宗 2 隋失其鹿──李淵舉兵入關中 3 用兵如神──削平河北群雄 4 骨肉喋血──玄武門兵變 5 天可汗──中華夷狄,愛之如一 6 貞觀之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卷五 赤貧階級得天命 明太祖朱元璋 ──「若天命在我,固自有時,毋庸汲汲也。」 1 紅軍起義──小和尚成了副元帥 2 龍盤虎踞──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3 鄱陽大戰──滅陳友諒撫平東南 4 大局在握──遙控各路遠征軍 5 誅殺大臣──削除帝國權杖上的蒺藜刺 6 絕對皇權──大明王朝的性格就此確定 〈跋〉得人才者得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