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詳介 |
內容簡介:世界第一本天氣編年史,收錄上百張精彩氣象圖片風車、雨傘、空調,這些發明都和天氣相關! 從地球出現大氣層、第一個為雲取名字的人到〈巴黎氣候變遷協議〉, 地球上最熱和最冷的地方、最快的風速、最長的閃電…… 一百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時刻標註了氣候的歷史,也說明了人類如何一步步了解地球的氣候系統。 過往我們無不以為,氣候模式一旦改變,冰層、沙漠、海岸線前進或後退,極端的乾旱、降雨、降雪、風力或高低氣溫的侵襲,人類社群或隨之繁榮,或加以適應,或因而遷徙,或徹底消失。但現今,愈來愈多科學團體主張,我們和氣候之間的關係愈來愈朝雙向發展,自人類從事農業以來,再加上其他人類活動在全球的擴散,都大幅改變了地景,並從數千年前就開始改變天氣的模式。 全面檢視人類與氣候的歷史,了解我們對於天氣已經知道什麼、還有多少未知! 名人推薦 ▲「終於有人為天氣出一份力。瑞夫金和麥肯莉呈現了一本引人入勝的好書,說明天氣如何演變至今,描述我們如何回應天氣、利用天氣,甚至協助塑造天氣。本書收錄一百則精彩故事,寓教於樂。閱讀這些故事的經驗如同撥雲見日。」──艾倫‧艾達(Alan Alda),電視節目《美國科學新境界》(Scientific American Frontiers)長期主持人暨石溪大學艾倫艾達普及科學中心(Alan Alda Center for Communicating Science at Stony Brook University)創始人 ▲「《天氣之書》一書充滿了知識,讓人一讀就上癮,而且沒有一絲說教意味。本書講述人類與地球氣候關係持續不斷演化的迷人故事。大力推薦。」──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拿塔尼爾‧菲畢里克(Nathaniel Philbrick),以《白鯨傳奇:怒海之心》(In the Heart of the Sea: The Tragedy of the Whaleship Essex)獲獎肯定 ▲「《天氣之書》一書才華橫溢,集精彩、知識、驚喜於一身。」──普利茲獎得主,《第六次大滅絕》(The Sixth Extinction)作者伊麗莎白‧寇伯特(Elizabeth Kolbert) ▲「將嚴肅的主題舉重若輕的一本小書,《天氣之書》囊括大量蔓生的人物角色,從洪保德到『雪花』賓利,從科學怪人到農夫曆的編輯一應俱全。我將難以忘懷富蘭克林追逐巨大塵埃魔鬼的形象:這樣的行為使他的同伴驚恐萬分,因為他反覆用馬鞭擊打旋風,試圖干擾它前進。」──暢銷作家查爾斯.曼恩(Charles C. Mann),著有《1491:重寫哥倫布前的美洲歷史》(1491: New Revelations of the Americas Before Columbus)與《巫師與先知》(The Wizard and the Prophet) 目錄:前言致謝 西元前45億6,700萬年 ── 地球出現大氣層 西元前43億年 ── 水世界 西元前29億年 ── 粉紅色天空與冰 西元前27億年 ── 最早的雨滴生痕化石 西元前24億年到4億2,300萬年 ── 通往火焰的冰之路 西元前2億5,200萬年 ── 致命的熱與「大死亡」 西元前6,600萬年 ── 恐龍的終結,哺乳類的興起 西元前5,600萬年 ── 狂熱的始新世 西元前3,400萬年 ── 冷卻萬物的南極洋 西元前1,000萬年 ── 青藏高原的隆起與亞洲雨季 西元前10萬年 ── 氣候傾向推進人口成長 西元前1萬5,000年 ── 超級乾旱 西元前9,700年 ── 肥沃月彎 西元前5,300年 ── 北非乾旱與法老崛起 西元前5,000年 ── 農業暖化氣候 西元前350年 ── 亞里斯多德的《天象論》 西元前300年 ── 中國從神話學到氣象學 1088年 ── 沈括寫氣候變遷 1100年 ── 中世紀的溫暖到小冰河期 1571年 ── 帆的時代 1603年 ── 溫度的發明 1637年 ── 解碼彩虹 1644年 ── 大氣的重量 1645年 ── 無瑕的太陽 1714年 ── 華氏標準化溫度 1721年 ── 四弦上的四季 1735年 ── 風的地圖 1752年 ── 班傑明.富蘭克林的避雷針 1755年 ── 追風的富蘭克林 1783年 ── 最早升空的氣象球 1792年 ── 農夫曆 1802年 ── 盧克.霍華德為雲取名 1802年 ── 洪保德描繪一顆彼此相連的行星 1806年 ── 蒲福為風力分級 1814年 ── 倫敦最後一次霜雪博覽會 1816年 ── 一場爆發、饑荒與怪物 1818年 ── 西瓜雪 1830年 ── 人人可用的雨傘 1840年 ── 揭露冰河時期 1841年 ── 泥煤沼歷史 1845年 ── 北極探險家的冰冷厄運 1856年 ── 科學家發現溫室氣體 1859年 ── 宇宙天氣來到地球 1861年 ── 最早的氣象預報 1862年 ── 加州大洪水 1870年 ── 氣象學變得有用 1871年 ── 中西部風暴型大火 1880年 ── 「雪花」賓利 1882年 ── 整合北極科學 1884年 ── 最早的龍捲風照片 1886年 ── 土撥鼠日 1887年 ── 使風工作 1888年 ── 白色大颶風 1888年 ── 致命雹暴 1896年 ── 最早的國際雲圖集 1896年 ── 煤、二氧化碳與氣候 1900年 ── 大風暴 1902年 ── 「製造天氣」 1903年 ── 雨刷 1903年 ── 乾燥的發現 1911年 ── 北美寒潮 1912年 ── 軌道與冰河時期 1922年 ── 「預報工廠」 1931年 ── 「中國的哀傷」 1934年 ── 最快的風速 1935年 ── 塵暴區 1941年 ── 俄羅斯的「冬將軍」 1943年 ── 颶風獵人 1944年 ── 噴流成為武器 1946年 ── 造雨人 1950年 ── 最早的電腦預報 1950年 ── 龍捲風警告進展 1952年 ── 倫敦大霧霾 1953年 ── 北海洪水 1958年 ── 二氧化碳的上升曲線 1960年 ── 從軌道看天氣 1960年 ── 混沌與氣候 1965年 ── 總統的氣候警告 1967年 ── 成熟的氣候模型 1973年 ── 追風獲得科學支持 1975年 ── 揭開危險的下暴流 1978年 ── 南極冰層的海平面威脅 1983年 ── 地球上最冷的地方 1983年 ── 核子冬季 1986年 ── 預測聖嬰 1988年 ── 全球暖化變成新聞 1989年 ── 電子「精靈」的證據 1993年 ── 冰與泥中的氣候線索 2006年 ── 天災裡的人為因素 2006年 ── 設計的氣候? 2006年 ── 遠距塵埃 2007年 ── 追蹤海洋的氣候角色 2012年 ── 科學探索政治氣候 2012年 ── 平息火熱紛爭 2014年 ── 極地渦旋 2015年 ── 從里約到巴黎的氣候外交 2016年 ── 北極海冰縮減 2016年 ── 極端的閃電 2017年 ── 礁岩之熱 西元10萬2,018年 ── 冰河時期的結束? 客座執筆者 參考資料 圖片出處 中英對照與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