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想的跟你不一樣:如何像藝術家一樣思考,孕育出好點子,並將點子轉化成有價值的東西 | 拾書所

藝術家想的跟你不一樣:如何像藝術家一樣思考,孕育出好點子,並將點子轉化成有價值的東西

$ 237 元 原價 237

《英國BBC的經典節目 現代藝術的故事》作者最新作品

你知道

畢卡索是如何從模仿其他畫家,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嗎?

杜象是如何從有限的藝術才能,躍身為世上第一位概念藝術家?

米開朗基羅是如何克服自己的恐懼才完成西斯汀禮拜堂的穹頂畫?



BBC藝術總編為讀者來解讀

從米開朗基羅到畢卡索

這些藝術大師的智慧與創意思考





為什麼偉大的藝術家可以靈光乍現、想出超厲害的點子?

他們又是如何將這些點子轉化為有價值的東西?



我們也能夠學習刺激自己的想像力,激發出創新的點子,

產生重要且有價值的東西嗎?





藝術家跟我們想的不一樣,他們想的,也跟我們不一樣。



本書作者研究藝術發展的歷史,也長期追蹤、觀察、訪談全世界當代最頂尖的藝術家,想要解答以下這幾個問題:

♦ 這些古今有創新想法的藝術家,是如何想到無人想到的高明點子?

♦ 創意是如何激盪產生的?

♦ 他們又是如何靠著創造東西而名利雙收?



他發現,在這些傑出的藝術家身上,有許多明顯的特質,其中有些與我們對藝術家的想法不一樣,卻能讓他們的思考模式在創意發想中運作到極致。例如:



☞藝術家要像個生意人

安迪‧沃荷知道如何將創意變成最有價值的資產;梵谷說過:拿我的畫來賣錢,我絕對會負責到底。廣告教父大衛‧奧格威則說:如果這個點子不賣錢,那就是沒創意。



☞藝術家永遠都有個B計畫

蒙德里安在創作出他最著名的紅黃藍格子之前,畫了十幾年的老樹跟陰鬱的天空。



☞疊合空間思考

畢卡索找到獨特的結合方式,將從前輩大師偷來的點子,用自己的感覺與直覺重新演繹。



☞面對失敗的勇氣

米開朗基羅冒著被羞辱的風險,把自己綁在木架上4年,接下他根本不擅長的濕壁畫。



☞同時注意整體和小細節

維梅爾其實在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嘴邊畫了一個粉紅色的小痣,讓整體圖像因此大為改觀。


在21世紀,我們比以往更需要知道如何孕育好點子,並且將點子變現,成為有價的東西。那些讓藝術大師們在創意面高人一等的思考模式,在創意產生的過程中發揮極具關鍵的作用,若是能運用得宜,也可以幫助任何想要有創意的人釋放潛在的創意,啟動想像力,大膽想出原創性的點子,為自己的人生或整個世界加值。


石瑞仁/盈嘉文創創意總監

李政勇/安卓藝術創辦人

施靜菲╱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教授

徐莉玲/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副董事長

傅銘傳/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傳系副教授

曾成德/教育部美感課程推廣實務工作計劃主持人、國立交通大學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鄒駿昇/視覺藝術家

謝佩霓/藝評家、策展人

謝哲青/作家、節目主持人

推薦

作者 威爾‧岡波茲(Will Gompertz)

生於1965年,BBC英國廣播公司藝術總編,曾被紐約《創意》(Creativity)雜誌票選為全球五十位最具原創思考力人士之一,並曾任倫敦泰特美術館媒體總監七年,負責英國最受歡迎的藝術網站Tate Online,以及英國傳閱率最高的藝術雜誌Tate ETC。

岡波茲訪問、並長期追蹤觀察全世界許多知名藝術家、導演、小說家、音樂家、演員與設計者,曾為英國《泰晤士報》、《衛報》及《BBC》撰寫藝術專文超過二十年,也是英國眾多前衛藝術機構的專業顧問。他目前還是藝術界「唯一」一位曾經以脫口秀方式,講解現代藝術的人。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第1章 藝術家就是大膽的生意人

梵谷╱安迪‧沃荷╱希斯特‧蓋茲



第2章 藝術家從不會失敗

布里奇特‧萊利╱羅伊‧里奇特斯坦╱大衛‧奧格威



第3章 藝術家非常有好奇心

瑪麗安娜‧阿布拉莫維奇╱吉爾伯特&喬治╱卡拉瓦喬



第4章 藝術家會剽竊

畢卡索



第5章 藝術家想很多

傑佛瑞‧亞伯拉罕╱弗朗切斯卡



第6章 藝術家同時注意整體和小細節

呂克‧圖伊曼斯╱維梅爾



第7章 藝術家有自己的觀點

彼得‧多伊格╱林布蘭╱凱瑞‧詹姆士‧馬歇爾



第8章 藝術家膽量夠大

米開朗基羅╱艾未未



第9章 藝術家停下來思考

大衛‧霍克尼╱泰納╱杜象



第10章 所有學校都應該是藝術學校

包柏與羅貝塔‧史密斯


結語

前言

創意一直是熱門話題,全世界不論是政治家、學者、聰明的男男女女,都因為這個話題熱血沸騰。大家都說創意很重要,說這是未來繁盛與否的核心。這都沒錯,但是創意到底是什麼?又是怎麼運作的?



為什麼有些人很輕鬆就可以想到高明的新點子,有的人卻無法?難道有創意是天生的特質?還是說跟人的態度或行為有關呢?





我們人類是唯一具有豐富想像能力的生物,因為要構思出複雜的想法並加以實現,需要一連串的認知過程,這是其他生物或是任何機械無法完成的能力。不過對我們來說,根本沒多困難,時不時都在進行著,例如準備餐點、傳個賣弄聰明的簡訊給朋友。可能有人覺得這些沒什麼,但仍需要想像力和創意。這項絕佳的天賦要是有適當的培育,可以達成超凡的目標。



運用我們的想像力可以活化和豐富心靈與生活體驗。當我們動腦思考的時候,我們就自主獨立了。我從沒見過哪個藝術家是冷漠不動、毫無好奇心的。同理,成功的主廚、園藝師、運動教練,甚至任何對自己領域有熱情、願意創新之人皆是如此。他們的眼中充滿光芒,閃爍著耀眼的生命力。創意就是有這樣的魔力。



創作或製作的行為本身就讓人非常滿足,覺得人生被肯定、獲得成就感。



那麼我們要如何掌握這項天賦呢?要怎麼做才能好好發揮,想出大膽的原創想法,為我們的人生、甚至整個世界加值?說更明白些,要怎麼刺激我們的想像力,激發出創新的點子,產出重要且有價值的東西?



這三十年來,我花很多時間在思考這些問題。一開始是因為有創意、有才華的人讓我好著迷。後來我成為出版者、製作人、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藝術領域的採訪記者等,這就成為

我工作的一部份。



我一直很榮幸可以觀察一些現今有創意思考的最傑出人士,包括藝高人膽大英國藝術家戴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還有多次奪得奧斯卡獎項的美國演員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他們當然大不相同,但是至少在某個層面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不同。



這些年來,我開始發現,這些成功者身上有許多明顯的特質,不論是小說家、電影導演、科學家,還是哲學家皆然。我不是說那些奇異的特質,而是一些基本的操作練習和流程,讓他們的天賦發光。這些練習和流程若能運用得宜,或許也能幫助我們解放潛在的創意。



創意天賦人人都有,這毋庸置疑。不可否認有個人就是比別人擅長作曲,但這不代表其他不作曲的人就沒創意。其實我們都可以成為某種類型的藝術家。我們每個人都有構思的能力,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產生抽象的想法,將完全無關或無關當下的事物連結起來。做白日夢或胡思亂想的時候,甚至編造謊言的時候就是了。



信心很重要。藝術家不需要別人的同意才作畫、寫作、表演或歌唱,他們直接就去做了。



問題是,有些人堅信自己沒有創意,不然就是還沒找到自己的方向。對於自己有創意的信心是會減弱的,這可不太妙。信心很關鍵。就我的經驗看來,藝術家跟我們沒兩樣,總是害怕「被人猜中」。但是有時候他們能夠鼓起足夠的勇氣,克服自我懷疑,支持自己的信念。披頭四樂團(The Beatles)其實只是一群有時間的年輕人,找到自信可以說服自己和全世界說他們「就是音樂家」。



披頭四沒有等人三顧茅廬,藝術家不需要別人的同意才作畫、寫作、表演或歌唱,他們直接就去做了。讓他們能夠脫穎而出、擁有力量和目標的,並不是創意本身,創意大家都有。而是他們找到了明確的焦點,這個焦點能夠引發想像力,並且為自己的天賦提供載具。



我第一次發現此現象的時候是一九八○年代,當時我二十出頭,在倫敦的沙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 Theatre)當舞台工作人員。當時我還不太了解藝術,或說對很多事情都還不太清楚。但是我的確受到劇院各種道具和幻覺呈現等事物吸引。
<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