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詳介 |
內容簡介:108新課綱即將上路,跨領域學習成為必須,孩子的閱讀理解與思考探究能力,才是從容應對未來的真實後盾。 一步一腳印推動青少年閱讀素養的先鋒推手、《閱讀理解》學習誌創辦人黃國珍, 第一本深入淺出暢談「閱讀素養」,跨領域剖析學習本質,帶你從閱讀練就思考力的專書。 走訪過上百所校園,超過上千場的分享與思考, 近年甚至以兩天一場的密度受邀,活躍於各類閱讀講座與工作坊, 讓黃國珍躋身近年教學現場最受歡迎的暖男講師之一,更成為推動閱讀素養的指標人物。 他出身文學世家,自小喜愛藝術,有著近10年社會企業、設計思考背景; 卻選擇在40歲之後,選擇以「推動閱讀理解」、「培養學子閱讀素養」為職志。 也由於他的跨領域背景,讓他眼中的「閱讀」更顯肌理與層次,更重感受與反思。 從文本、訊息、脈絡、意涵、觀點到思維的建構與解構, 從理解訊息到獨立思考,從獨立思考到形成觀點, 108課綱以跨領域學習為本,目標在培養能適應現在生活、面對未來挑戰的人才素養力。 黃國珍第一本談閱讀素養的深度體悟, 無論是從為人父、為人子的角色,分享如何讓閱讀自然而然進入日常生活, 或是從文本的訊息提取、廣泛理解,到統整解釋、反思評鑑的分層剖析, 抑或針對評量方式、要不要讀經典、文言白話之爭等教學現場討論, 本書從「重新認識閱讀、持續探索走向理解、以閱讀素養前進未來」三大面向層層推進, 為作者多年來針對「閱讀素養本質」與「閱讀理解內涵」的淬煉與整理。 黃國珍眼中的閱讀教育, 並非只是教孩子如何去讀一本書,而是開啟孩子的頭腦去思考, 甚至是一種發現「自己是錯誤的」的教育。 他衷心認為: 真正的閱讀素養,是讓我們不僅獲得了知識,獲得了能力, 更重要的是,讓思考成為習慣,答案成為問題, 讓顛覆成為創造,閱讀成為質疑,更讓理解成為起點。 在往來的討論與對話中,細細堆疊靈魂的厚度,讓我們的心靈逐漸滋養壯大。 各界好評 丘美珍 (臉書「媽媽悅讀基地」創辦人) 李崇建 (知名作家;薩提爾推手) 柯華葳 (清華大學學習與科技學系教授) 許育健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陳安儀 (親職作家;閱讀寫作老師) 陳昌明 (臺灣PISA計畫共同主持人;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佩英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 張輝誠 (學思達創立者) 張美蘭 (親職作家,親子共讀推手) 葉丙成 (實驗教育無界塾、PaGamO線上學習平台創辦人) 鄭俊德 (閱讀人社群主編) 鄭淑華 (香港翻轉教學協會副會長) 劉孟奇 (教育部政務次長) 賴以威 (作家;數感實驗室創辦人) 藍偉瑩 (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 (以上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目錄:推薦序 引領華文世界閱讀理解教育的開拓者 /葉丙成推薦序 廢寢忘食的實踐家 /藍偉瑩 推薦序 他為作者拿起那一冊書,改變了讀者的人生 /丘美珍 推薦序 從閱讀到思考,歡迎來挑戰! /柯華葳 各界佳評 作者自序 答案讓我好奇,問題引我前進 輯一 重新認識閱讀,看見世界 閱讀不是讀一本書的教育,而是閱讀生活,理解世界的教育;是學習的教育;是思考的教育;是自省的教育;是有能力發現並接受自己可能是錯誤的教育。 什麼是閱讀? 我們就是教育環境的創造者 從甲骨文到 iPad 我們活在一個可以操弄理解的時代 AI時代,為什麼「學素養」是當務之急? 閱讀的神祕之旅 輯二 持續提問探索,走向理解 這世界是訊息所組成的一部巨大文本,我們對這部文本的理解,決定於自身如何認知訊息,建構意義。 迷路才是旅行的開始 從零開始的閱讀 盲人摸象的故事中,盲人只有摸大象嗎? 用文本蓋房子 世界最遙遠的距離 有知識不必然能理解 暗黑的神邏輯 可以不要「根據文本」嗎? 關於答案,誰說了算? 在問題與答案之間 「我不知道!」這回答太好了 輯三 實踐閱讀素養,前進未來 從未知到已知,從過去到未來,從主觀到客觀,從訊息到意義,從作者到自己,從文本到生命,我們都在閱讀中向未知前進──這是我們共同的宿命,也是共同的素養。 毛利小五郎與柯南,誰陪你閱讀? 文白戰爭後─找回在比例之爭中消失的國文課 經典,當然要讀!但這問題值得再想深一點 「差不多先生」的百年課題 寇克艦長、史巴克與觀眾 閱讀,需要你理解 沒有文字,我們也在閱讀 考試分數,告訴了我們什麼? 每個改變的背後都有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