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集:諾貝爾獎得主大江健三郎,首部思想隨筆集 | 拾書所

定義集:諾貝爾獎得主大江健三郎,首部思想隨筆集

$ 290 元 原價 420

書籍詳介

內容簡介:

人生每一件事都有其定義,絕不能含糊而過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首部思想隨筆集
翻譯家邱振瑞.專文推薦

生命中所邂逅的一切,都化為筆下毫無矯飾的真摯省思——

《定義集》是日本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於《朝日新聞》刊載的專欄文章集結而成,共72篇,書寫他對於教育、歷史、政治、社會等議題的觀察與心得。

大江在書中或評論當代政治、核能議題,也述及自身經歷的訴訟事件,或以其獨有的行文風格寫下和妻兒的互動、與年輕人分享讀書寫作的方法,以及緬懷許多著名作家的言談著述,如李維史陀、薩伊德、米蘭.昆德拉、加藤周一、井上廈、鶴見和子、魯迅等。引述這一切的同時,一併對所接觸到諸多事物及其延伸意義,進行種種思考。

「不管是從書裡讀到的也好、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也罷,這些我尊敬的人們在我記憶中留下的話語,成了現在的引述文字。」

此書正是一本凝聚大江健三郎長年所思所感的觀察隨筆。

目錄:

推薦序 揭開意義的面紗 邱振瑞

關懷的目光與好奇之心
在益友的觀測下調整軌道
領略滑稽之辯證
幼稚的態度與倫理化想像力
民族如同個人,亦會受挫或犯錯
重新閱讀是全身運動
我們切勿重蹈覆轍
日本人的見解討論
事後諸葛也能盡棉薄之力
「重新學習」與「重新教導」
當人類淪為機器……
完善涵養的成果將會土崩瓦解
重新撰寫那段經過刪改的文字
將兩種表述形式串連起來
一個小說家在大學裡得到的啟迪
人生中邂逅的所有言語
與「魁偉之人」同行
我們一輩子都要記住
寫作是一種「生活習慣」
關於貶抑他人之商榷
現代的「愉悅的知識」
來自側耳傾聽的「真實的文體」
突破困境的人類應當秉持的原則
世界的順序就這樣由下而上改變
步入老年,如同寫日記那般寫詩
顯露在臉上的歷史、傳統和文化
迂迴的句構所擁有的力量
如何寫出果決而慎重的政治小說

給小說新手的建言1
從容自若的嚴謹專注態度之必要性
一個人需要多少藏書
切勿遺忘
給評傳新手的建言
釐清詞彙的定義之後重新閱讀
在不明不暗的這「虛妄」中
凝望世界終點的藝術表現者
挽回那不可挽回之事
充滿智慧且在平靜中透著悲傷的神情
原子彈爆炸究竟是威力,還是人類慘劇

給小說新手的建言2
從其執念之色,絕非泛泛之輩
文化是直面危機的技術
可是自然並未擁有權利
創造未來的拼裝
在某個晴朗冬日裡的發現
唯獨不會寬容

給小說新手的建言3
二十一世紀的日本有「德性」嗎?
有利於強者的模糊語言
萬一有生之年精神失常了
沖繩今後的未竟之事
何以成為私小說作家
關於原子彈受害國的道義責任

給小說新手的建言4
一位「太不可思議了!」的醫師

給小說新手的建言5
是誰一直防範著忍無可忍的爆發
仔細用心閱讀
魯迅的「瞞人眼目之言」
不斷講述氫彈爆炸遭遇的人
即使不在當地也要仔細傾聽
不准繼續曖昧下去
釐清責任的歸屬
並且「我的靈魂」亦將記憶
從廣島、長崎到福島
古籍基礎語彙與「未來的人性」
核電廠是「潛在性核武嚇阻效用」嗎
另一首前奏曲和賦格曲
出席海外學會的小說家
我們秉持的倫理依據
小說家當前應盡一簣之功
一切應由自己定義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