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詳介 |
內容簡介:行為科學和廣告行銷有什麼關係?「因為行為總是騙不了人」 跟著顧客的行為走,就能從中發掘商機! 人們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自有一套「命定的」劇本,你知道下面案例的行銷原則嗎? 》iPhone的耳機為什麼全白? 》刷卡購物為什麼不痛不癢? 》假掰的菜單為什麼讓人覺得高級? 》年齡尾數逢9時,為何較肯花大錢? 》兩次世界大戰的徵兵海報有何魔力? 你可以透過消費心理學來解讀顧客心理,但這是大家都熟知的作法,所以一點都不稀奇。你可以換條路走,用「行為科學」來理解顧客。按字面意:行為科學是以心理學與人類學等科學方法探討「人類的行為過程」。這門學問頗有深意,有別於一般認知的心理學門。 顧客(也包含我們)所做的消費決定,其實都源自於日常養成的偏好,這也是他們在花錢消費時,最直覺的思考方式。本書就是要帶領大家探討偏好的形成、以及人們如何被牽著鼻子走。挑戰人性、瞎猜人心只會吃力不討好,摸透顧客的行為偏好才能順勢而為,讓業務推展順暢無阻。 ►情境很重要 我們在解釋消費行為時往往高估人性,而忽略了「當下的情境」。本書要揭露一項經典實驗,告訴你千萬不要低估情境的影響力。 ►社會認同效應謬誤 操作社會認同效應很簡單,畢竟人們的喜好經常互相影響,而且喜歡趕流行。但麻煩來了,正因為社會認同效應太好操作,以至於太容易「玩壞了」,造成反效果。本書教你如何避免「玩火自焚」。 ►「逢九」魔咒 消費習慣很難改變,除非…歷經重大人生事件。美國知名大學研究發現,年齡「尾數逢九」之時,人們最容易重新審視人生。這種「內省」也常導向實際的消費行動,那麼如何從消費者的「人生事件」中挖掘商機呢? ►降低顧客對錢的敏感度 消費者花錢感到不痛不癢,你就能賺走更多錢。什麼價格會讓消費者直覺物超所值?整數好、還是以9充作尾數好?你的產品適合現金付款,還是科技支付呢? ►所有人都在說謊 你相信市調、抑或半信半疑?研究數據顯示,半數以上的受訪者都在說謊。不過,謊言反而透漏更多事實。最有力的市調不是「問出來」的,最準確的做法是:觀察行為,受訪者為什麼這樣作答;該如何區別謊言及真相呢? 本書要從「行為科學」的觀點出發,探究人們(消費者)在下決心、做選擇時的思考脈絡及行為過程。將能幫助你擬定最佳行銷策略,銷售、業務都能順利達標。 【本書特色】 ◎情境的重要:我們解釋消費行為時往往會高估人性,反而忽略「當下情境」的重要。本書各篇章都以「情境」出發,帶你融入其中,使你能設身處地、深刻體會行為偏見產生的思路歷程。 ◎數據會說話:本書有憑有據,絕不空泛、大話理論。行為科學講究實際,本書各篇章都有一項以上的「經典實驗」,帶你驗證、反推行為偏見的產生與影響。 ◎簡單好操作:所有的問題和解答都來自生活。本書將我們常見的行為偏見拆分成25大類,你可按順序讀、也可跳著讀,依實際問題尋求最佳解方。 【專業推薦】 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洪順慶 泛科學總編輯、共同創辦人,P編/鄭國威 486團購創辦人/陳延昶(486先生) 目錄:推薦序前言 1. 基本歸因謬誤 2. 社會認同效應 3. 負面的社會認同效應 4. 與眾不同 5. 習慣力量大 6. 掏錢的痛苦 7. 自述資料的危險 8. 心情影響消費 9. 價格相對性 10. 初始效應 11. 預期理論 12. 確認偏誤 13. 過度自信效應 14. 一廂情願 15. 媒體脈絡 16. 知識的詛咒 17. 葛哈德法則 18. 出醜效應 19. 贏家的詛咒 20. 群體的力量 21. 炫耀財效應 22. 無法複製實驗的危機 23. 變異性 24. 雞尾酒派對效應 25. 稀少性偏誤 26. 運用心理偏見的倫理爭議 結語 推薦書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