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詳介 |
內容簡介:小島上的無名鋼琴,經蕭邦之手而成傳奇它見證《前奏曲》降世,卻在戰火中悄然佚失…… 100餘張珍貴歷史圖片與故事,帶你重回浪漫主義音樂時代 1830年,在西班牙馬約卡島(Majorca)的港口帕爾馬城(Palma),胡安.包薩(Juan Bauza)細心地鋸木、刨木、上弦,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製作一架島上罕見的樂器——鋼琴。他想不到的是,這架琴後來的主人將會以之創造出永垂不朽的雋永樂章、新穎的音樂概念,更將深深影響一整個時代的文化價值和歷史。 1838年11月,蕭邦(Frédéric Chopin, 1810-1849)與喬治桑(George Sand, 1804-1876)和她的兩個孩子從巴黎前往巴塞隆納,再搭船前往馬約卡島,以躲避巴黎的濕冷寒冬。他們在帕爾馬山區一處半廢棄的修道院落腳。他們設法在島上物資匱乏的情況下打造居家,唯一的問題是:蕭邦從巴黎寄來的鋼琴遲遲不能抵達。最後友人為他找來包薩製造的小鋼琴,讓蕭邦得以創造出浪漫主義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著名的二十四首前奏曲(24 Preludes)。從喬治桑的紀錄,我們可以知道蕭邦作曲時的舉動、心境、表情和島上生活的點點滴滴,而島上偶爾的暴雨和大自然的聲響,也被蕭邦巧妙融入樂曲之中。 時序推移,蕭邦與喬治桑回到巴黎,最後分道揚鑣,老死不再相見。1849年,蕭邦死於困擾他多年的肺結核。七十個年頭過去,這架鋼琴依舊佇立在修道院的小房間內,直到1913年,猶太裔的波蘭音樂家蘭多芙絲卡(Wanda Landowska, 1879-1959)重新踏上了當年蕭邦與喬治桑的旅程,輾轉到了修道院,並帶走了這架鋼琴。 二次大戰期間(1935-1949),納粹佔領波蘭和法國,並宣稱蕭邦和其音樂是屬於他們的,他們搶走蘭多芙絲卡所有的藝術珍藏——當然也包括那架鋼琴。蘭多芙絲卡只好遠走美國避難,終生未再踏足歐陸,也未再見到這架蕭邦的鋼琴。 身兼指揮家和作家的保羅.齊迪亞(Paul Kildea)無意中得知了這架鋼琴的故事,他四處尋訪鋼琴下落而未果,最終轉而追尋起蕭邦前奏曲的歷史。透過演奏這些曲子的樂器、詮釋曲子的鋼琴家,以及曲子所代表的傳統,一步步探索這位深受世人愛戴的作曲家蕭邦與這組重要作品的故事。當中穿插了蕭邦與喬治桑的分分合合,闡述了蘭多芙絲卡與蕭邦的關聯,同時將這一世紀關鍵數十年的歐陸文化和政治史融入書中。 蕭邦與蘭多芙絲卡的故事,可說是歐洲最動盪的一個世紀的寫照,當中歷經了多次革命、兩次世界大戰,音樂則從沙龍走向對人民開放的音樂廳,國家體制也從君主制過渡到共和制。作者以蕭邦的鋼琴為主軸,以蕭邦的信件、喬治桑的紀錄、時人的評論與傳記、180多張珍貴圖片與照片為基底,最後以優美的筆法交織出書中故事,帶領讀者踏上浪漫主義音樂的旅程,並使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音樂隨時代變遷的意義。 目錄:【專文推薦】穿越時空的音樂琴緣 林秋孜【前言】 第一部 浪漫樂派的北極星 1. 帕爾馬,一八三〇年代 2. 帕爾馬,巴黎,一八三八年 3. 帕爾馬,瓦德莫沙,一八三八年 4. 瓦德莫沙,馬賽,諾昂,一八三八年至一八三九年 5. 巴黎,一八三一年至一八三九年 6. 巴黎,一八三九年 7. 巴黎,一八四一年 8. 巴黎,一八四二年至一八四八年 9. 倫敦,蘇格蘭,巴黎,一八四八年至一八四九年 10. 巴黎,紐約,倫敦,一八五一年至一八八八年 11. 紐約,一八八九年 12. 巴黎,聖彼得堡,柏林,一八四九年至一九〇〇年 第二部 愛樂如癡的猶太女子 13. 瓦德莫沙,華沙,巴黎,柏林,一八七九年至一九一三年 14. 柏林,巴黎,聖勒拉福雷,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二七年 15. 聖勒拉福雷,巴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二年 16. 聖勒拉福雷,濱海班紐斯,一九三三年至一九四〇年 17. 聖勒拉福雷,濱海班紐斯,一九四〇年至一九四一年 18. 紐約,巴黎,萊比錫,西利西亞,拉騰哈斯拉赫,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四年 19. 巴黎,紐約,慕尼黑,一九四五年 20. 洛杉磯,巴黎,維也納,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六年 21. 紐約,慕尼黑,聖勒拉福雷,一九四六年 22. 莫斯科,一九五〇年 23. 聖勒拉福雷,紐約,雷克維,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九年 24. 華盛頓特區,瓦德莫沙,倫敦,聖勒拉福雷,二〇一五年至二〇一七年 終曲 維也納,一九五二年 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