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 | 拾書所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

$ 435 元 原價 550

書籍詳介

內容簡介: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商業周刊》1673期書摘報導。
★ 比爾.蓋茲指定必讀:「戴蒙擘畫出一條身陷危機時可以選擇的道路。」
★《21世紀的21堂課》作者大推:「本書是化解全球當前危局的希望。」
★ 普立茲獎得主、《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全新力作。
★《紐約時報》暢銷書。

◎有如《冰與火之歌》的動盪歷史,細說國家何以成為今日面貌。
自由民主國家芬蘭,為何對專制政權蘇俄敬畏三分,採行嚴格的言論自我審查機制?
原本篤信民主的智利,為何瞬間左傾,對政敵進行破紀錄的大規模虐殺?
西德總理布蘭特於波蘭首都猶太區一跪,何以能為外交局勢奠定決定性轉變?

賈德.戴蒙被喻為這個世代最具深度思考力、最具權威性的作家,他以個人的獨特洞見,抽絲剝繭國家面貌定型的軌跡。輔以 12 個化解危局成敗的關鍵因子,剖析何以有的國家能浴火重生,有的國家卻一蹶不振。

書中以七個國家(芬蘭、日本、智利、印尼、德國、澳洲和美國)遭逢的三大類危局(突發的內憂、外患和漸進型隱憂)為例:小蝦米芬蘭面對大鯨魚蘇聯的入侵、日本遭受美國培里將軍侵門踏戶、德國的新世代如何與犯下納粹暴行的上一代進行和解、智利皮諾契特總統的極權政體……等。對照分析各國的行動策略與結果,並以此檢視當前的世局。

◎歷史的傷口太沉痛,卻是指引未來方向的明燈。
日本與中、韓的歷史傷口未能有效化解,為何比人口老化更值得日本憂心?
在美國將中國視為最大潛在敵人之際,何以政治兩極化才是美國真正的頭號隱憂?

動盪,是世界的日常:國家的力量興衰、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改變、甚或全球共同面對的環境議題,都是身為世界一分子的我們無法切割的課題。身處在前景未明的動盪中,借鏡歷史,我們可以找到前進的方向。

【激賞推薦】
趙少康/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詹宏志/網路家庭董事長
陳鳳馨/News98「財經起床號」 節目主持人
蕭新煌/總統府資政、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王道還/生物人類學者
楊士範/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共同創辦人暨內容長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執行長

生命的動盪,是危機,也可以是轉機。面對困厄險阻時所展現的彈性與堅韌,讓我們在流離的不安中,找回身而為人的價值與意義。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這本書一再強調三個關鍵概念,亦即保有韌性、力求革新和求助盟友。運用到台灣當下面臨的危機和動盪,也很適用。
――蕭新煌/總統府資政、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戴蒙講故事的本領尤其餘事――讀者輕易便能與時代、地理、文化都不同的社群產生共鳴、同其哀樂。
――王道還/生物人類學者

光是閱讀這幾個國家的危機故事剖析就已經收穫豐富,再經由他的架構來梳理危機處理過程,讀者能對自己國家危機和現況有更具脈絡的理解和討論。
――楊士範/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共同創辦人暨內容長

危機能否成為人類文明的轉機呢?端看我們能否正確地認識這些挑戰,並且能有先見之明地防範未然。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

本書提出十二個影響「國家危機」結果的相關因素,同樣適用於台灣的自我提問,而且在此時更加迫切。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執行長

本書是一段精彩有趣的旅程,探討國家如何面對危機——是人類因應全球當前危局的希望。
――尤瓦爾.諾亞.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人類大歷史》、《21世紀的21堂課》作者

在舉世各國都承受壓力,必須學習如何應對重大挑戰的今天,尤其是及時的重量級著作。
――保羅.埃力克(Paul R. Ehrlich)/史丹佛大學教授、《人類的演化》作者

讀者有幸的是,戴蒙學習語言的非凡天賦使他一生能夠深入各種文化,在身心兩方面都行遍天涯,親眼目睹許多戲劇性的個人和國家動盪。
――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園長夫人》作者

在舉世各國都危機重重之際,本書證明了他在分析國家歷史危機的先見之明。
――麥可.薛默(Michael Shermer)/《懷疑論者》雜誌發行人、《地球上的天堂》作者

目錄:

目次

序幕 椰林夜總會的遺贈
兩個故事—什麼是危機?—個人和國家危機—本書內容—本書架構

第一部 個人

第一章 個人危機
個人危機—軌跡—處理危機—與結果相關的因素—國家危機

第二部 國家:已經展現的危機

第二章 芬蘭與蘇聯之戰
訪問芬蘭—語言—一九三九年的芬蘭—冬季戰爭—冬季戰爭結束—繼續之戰—一九四五年後—走鋼索—芬蘭化—危機框架
第三章 現代日本的起源
我和日本的關係—一八五三年之前的日本—培里—一八五三至六八年—明治時代—明治改革—「西化」—海外擴張—危機框架—問題
第四章 所有智利人的智利
參訪智利—一九七○年以前的智利—阿言德—政變和皮諾契特—「向政府說不!」前的經濟—皮諾契特之後—皮諾契特的影子—危機框架—回歸智利
第五章 印尼,一個新國家的崛起
在飯店—印尼的背景—殖民時代—獨立—蘇卡諾—政變—大屠殺—蘇哈托—蘇哈托的功過—危機框架—重返印尼
第六章 重建德國
一九四五年的德國—一九四五至六一年—審判德國人—一九六八年—一九六八年的餘波—布蘭特與重新統一—地理限制—自憐?—領導人和現實主義—危機框架
第七章 澳洲:我們是誰?
拜訪澳洲—第一艦隊和原住民—早期移民—邁向自治—聯邦—把他們隔離在外—一次大戰—二次大戰—鬆開聯繫—白澳結束—危機框架

第三部 國家和世界:醞釀中的危機

第八章 日本面對什麼樣的未來?
當今的日本—經濟—優勢—政府債務—婦女的角色—嬰兒—老年和人口衰退—移民—中國和韓國—自然資源管理—危機框架
第九章 美國該何去何從?它的優勢和最大問題
今日美國—財富—地理—民主優勢—其他優勢—政治兩極化—為什麼?—其他兩極化
第十章 美國該何去何從?三大「其他」問題
其他的問題—選舉—不平等與不流動—這又如何呢?—投資未來—危機框架
第十一章 世界將面臨什麼樣的未來?
當今的世界—核武—氣候變遷—化石燃料—替代能源—其他天然資源—不平等—危機框架

結語 教訓、問題與展望
預測因素—危機是否必要?—領導人在歷史上的角色—特定領導人的角色—接下來怎麼做?—未來的殷鑑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