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孩子其實可以更好 | 拾書所

星星的孩子其實可以更好

$ 316 元 原價 400

書籍詳介

內容簡介:

「光頭老師」曲智鑛,他不是所謂的「名師」,但他真正貼近孩子和家長的生活。
曲智鑛老師以他十多年教導與輔導自閉症特質孩子的實務經驗,
分享如何將理論轉化為實際可用的訓練方法,
讓家長和專業工作者能有效幫助這些星星的孩子,
讓他們能自理、更能自立!

自閉症的障礙程度跨距譜系很大,所以從輕症到重症都以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來統稱。目前臺灣確診的自閉症約為一萬三千多人,根據統計,若與十年前資料相較,自閉症者增加一點五倍,是身心障礙者增加幅度最大之一。但實際上,由於不少家長擔心留下「紀錄」,不想孩子冠上留下身心障礙的名稱,未確診的孩子可能更遠高於這個數字,如果把具備自閉症特質者都納入,數字更加驚人。

自閉兒佔比之高,令人咋舌。一般自閉症通常具備下列特質,對自閉症家長和師長來說,教養都是很大的問題。要是探討到成年自閉症者,他們的就業與安養問題,更是讓人擔憂。

一、普遍缺乏自我認識和情感表達能力較差:因此從幼兒起,他們便可能表現出不理人、不看人、對人缺少反應、不怕陌生人、不容易和親人建立親情關係、缺少一般兒童的模仿學習、無法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缺乏同理、難以體會別人的情緒與感受,無法了解他人較為隱晦的表達方式、較難以一般人能接受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說話直白等。

二、常有社交互動和語言溝通障礙:自閉症孩子在了解他人的口語、肢體語言,或以語言、手勢、表情來表達意思等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困難。因此,社交溝通也往往是自閉症者邁入社會生活的一大障礙。

三、往往行為刻板重複:自閉症孩子常會有一些和一般人不一樣的固定習慣或玩法,如出門走一定路線,特殊固定的衣、食、住、行習慣,狹窄而特殊的興趣,玩法單調反覆而缺乏變化,環境佈置固定等,如果稍有改變,往往不能接受而會抗拒、哭鬧。

在本書中,專研自閉症、特殊教育與輔導的光頭老師曲智鑛,以他陪伴和教育自閉症特質孩子的十多年實務經驗,佐以自閉症相關理論,提示孩子有自閉症特質的父母師長,可以怎樣跟孩子相處,以及如何教出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和溝通能力,以及職場工作能力,即使在父母手足無法繼續陪伴時,依然能過得好好的!

〈好評推薦〉
書中,你將看見作者豐富與扎實的理論內容,與條理清晰的實證經驗,並以全人的觀點,來友善看待這群孩子。……令人相當有共鳴。——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由曲老師導航,理解星星語言,聆聽星星聲音,明白人們與星系關係!——導演、藝術家 比爾賈

從懷疑到接納,從逃避到面對,身為自閉症家長的我,很慶幸能在孩子小學時期就認識曲老師。相信《星星的孩子其實可以更好》必能幫助更多正在懷疑、正在摸索、正在面對挑戰的您!!——自閉兒家長 江依珊

智鑛老師真誠的與個案互動,建立良好的關係,收集了豐富的資料,並將個人經驗融入其中,絕對可以提供關心這個領域的個人、家長及專業人員閱讀及參考。——宇寧身心診所負責人/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專科醫師 吳佑佑

謝謝智鑛分享寶貴的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特別推薦此書給家長及老師,祝福你在書中獲得亮光,讓孩子因你而蒙福。——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林照程/副執行長 蕭雅雯

推薦大家這一本針對家有自閉兒,全方位、全生涯的好書。——臺灣亞斯教母 卓惠珠(花媽)

坊間與自閉症相關的書何其多,但對於真正關心自閉症的您,這本書正是您應該專情而執著選擇的那一瓢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姜義村

這確實是一本易讀、好用又有效的書,我誠心推薦給家長、老師、甚至於自閉症孩子們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退休教授、兼任教授 張正芬

曲老師終於把他多年來豐富的經驗與觀察、具體的實作與方法,透過本書詳實的記錄分享,讓我們能夠從認識到理解,一步步貼近孩子的想法與特質,延伸到具體的實作方法,簡直就是一本ASD的攻略大全。——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陳品皓

曲智鑛老師以他特殊教育專業,佐以自閉症相關理論,透過陪伴和輔導自閉症孩子十多年實戰經驗,提煉出二十七種自閉症特質實證本位訓練法,集結成冊。讓父母或是專業老師透過本書找到成功的經驗幫助訓練孩子,不用擔心孩子生活自理、人際互動的問題。——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執行長/劉增榮

這本書集結了老師多年跟個案相處的經驗與解決方法實證下集結的精華,讓我們可以更有方法和效率地去跟這群從外星球來的新人類溝通跟生活。——資深媒體人 嚴濰秜

目錄:

〈推薦專文〉獨一無二的生命綻放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王意中
〈推薦專文〉理解自閉症的開始——一本理論與經驗兼具的真誠分享 宇寧身心科診所醫師/吳佑佑
〈推薦專文〉他,不是故意的 臺灣亞斯教母/卓惠珠(花媽)
〈推薦專文〉您準備好要來一趟外太空之旅了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姜義村
〈推薦專文〉用心搭起前往星兒世界的橋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退休教授、兼任教授 張正芬
〈推薦專文〉從認識到理解 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陳品皓
〈推薦專文〉有效的輔導與訓練,讓自閉症家長不再擔心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執行長/劉增榮
〈推薦專文〉複製翻譯蒟蒻,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資深媒體人/嚴濰秜
〈好評推薦〉導演、藝術家 比爾賈、自閉兒家長 江依珊、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林照程/副執行長 蕭雅雯

〈作者序〉自閉只是一種特質,存在於你我之間

第一部 自閉症不是自閉病
第一章 刻板印象中的自閉症
1-1 自閉症特質的孩子是變態嗎?
1-2 報導未必真實——傳播媒體中的自閉症樣貌
1-3 從電影角色認識自閉症
第二章 誰是自閉症?——自閉症有哪些特質?
2-1有話直說:「我說的都是對的,他到底在氣什麼?」
BOX他們的故事 01檢舉達人
2-2 不喜歡交朋友,還是不容易交到朋友?
2-3 他其實不懂你的情緒:自閉症的溝通與互動問題
2-4刻板重複的行為
2-5 見樹不見林——重視細節,無法顧及整體
2-6 自閉症的優勢特質與能力
BOX他們的故事 02 不是他有問題,是我自己沒說清楚
第三章 走入星兒的世界——理解自閉症的理論
3-1心智理論
3-2核心統整理論
3-3 執行功能
BOX他們的故事 03 簡訊已讀不回讓人不解
第四章 標記是為了提供更好的資源
4-1特教鑑定的左右為難
4-2別輕易貼標籤
4-3標記之後
BOX他們的故事 04. 家長需要學習,改變需要時間

第二部 他可以更好!——二十七種實證本位的訓練方法
第一章 自閉症的孩子不教會進步嗎?
第二章 能力培養——理論、案例與日常小練習
2-1 增強
2-2 提示
2-3 示範
2-4 時間延宕
2-5工作分析
2-6單一嘗試教學法
2-7自我管理
第三章 社會互動與溝通——理論、案例與日常小練習
3-1腳本
3-2社會性故事
3-3社會技巧訓練
BOX他們的故事 01 拒絕上學的女孩
3-4功能性溝通訓練
3-5結構化遊戲團體
3-6反應中斷/重新引導
3-7核心反應訓練
3-8同儕中介的教學與介入
3-9 圖片交換溝通系統
第四章 情緒與行為——理論、案例與日常小練習
4-1行為功能評量
4-2基於前事介入
4-3 認知行為介入
第五章 固著性、有限的行為模式與興趣——理論、案例與日常小練習
5-1區別性增強
5-2削弱
第六章 善用自閉症的優勢視覺化——理論、案例與日常小練習
6-1視覺化支持
6-2影片示範
6-3科技輔助教學與介入
第七章 其他重要因素——理論、案例與日常小練習
7-1 自然介入
BOX他們的故事 02 體驗教育讓孩子不再做令人尷尬的事
7-2 家長實施介入
7-3 運動

第三部 教他釣魚,給他一個未來
第一章 培養自閉症孩子的自我決策能力
第二章 他也一樣有休閒需求
2-1所有人都需要休閒活動
2-2 參與休閒活動困難重重
2-3自閉症特質者的休閒教育
BOX他們的故事 01使用3C產品的陷阱
第三章 我想要談戀愛
BOX他們的故事 01恐怖情人
02自閉症特質孩子的性教育
第四章 我也想要工作——幫孩子做好就職前的準備
4-1.基本服從的重要性
4-2 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4-3 培養穩定的情緒
4-4 培養工作的專注力與持續力
BOX他們的故事 03 創造多元的工作環境
第五章 需要就醫該怎麼辦?
5-1 自閉症孩子就醫時可能遇到什麼問題呢?
5-2 提升自閉症孩子就醫品質的關鍵作法
第六章 當父母不在時:自閉症孩子的成長與老後
6-1 當父母不在時,自閉症孩子該如何獨自活下去
6-2 成年的孩子可以過得更好
BOX他們的故事 04 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沒有人是局外人

〈後記〉貼近孩子的心

附錄
01 這一路走來,不容易
02 自閉症與動物輔助治療
03 世界自閉症關懷日——從認識、理解到接納
04 為一個孩子動員一所學校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