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遊戲 | 拾書所

人間遊戲

$ 300 元 原價 380

書籍詳介

內容簡介:

“我們與他人的互動,其實只是我們在玩的各種遊戲”
推動精神醫學前進的巨輪艾瑞克.伯恩從人際交往中,
洞察自我與他人的性格與心理狀態,提出一種有系統且相當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
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簡稱TA)

「你渴望做出什麼樣的改變?」
本書將提供你一些線索,幫助你理解現在的處境,
跳脫遊戲,寫自己未來的人生腳本。
◆◇ ———————————— ◇◆

精神科醫師艾瑞克.伯恩發展了現代心理治療最創新的途徑,其最暢銷著作《人間遊戲》自一九六四年問世以來,暢銷不墜,累計銷售超過五百萬冊,是心理諮商的經典著作。數十年前,這本書徹底改變了人們對基本社交互動過程的理解,即使到了今天,它同樣令人驚異且深具啟發性。

除了有意從事諸如諮商、教育與組織發展等專業領域的讀者,作者深入淺出的敘述方式,讓一般讀者也能由藉由本書,對社交場合的程序與儀式、消遣、遊戲有了更客觀的認識,知道周圍有多少人在玩遊戲,由此對他人與自己的行為產生一種新的認識,同時對人格結構有初步了解。

Psydetective-貓心(龔佑霖) 兩性安全感心理作家
紀可恩 社工師、每天簡單學社工&樹光Treelight主編
黃珮瑛 諮商心理師
施如珍 頭陀心理諮商所所長暨國際TA協會合格心理治療師(CTA)及國際TA協會溝通分析預備講師(PTSTA)
魏渭堂 中臺科技大學兒童教育及事業經營學系退休副教授、諮商心理師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內容構成
書中第一部分扼要說明分析並清楚理解心理遊戲的必要理論。第二部分涵蓋各個遊戲的介紹。第三部分則是臨床和理論資料,若加上原有理論,讀者可在某種程度上理解何謂「不受遊戲影響」。

►►「PAC人格結構理論」
伯恩指出,在任何時刻,處於社會群眾中的任何人,都會展現出「父母」(Parents)、「成人」(Adults)或「兒童」(Children)其中一種自我狀態,並且按照不同程度的意願,從一種自我狀態轉換至另一種。這種自我狀態並非一種「角色」,而是真實存在且可觀察的,引導出特定的心理診斷。

● 父母自我狀態:我們用自己的經驗將養育者內化,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中啟動時,回應的方式就會像父母其中一人(或具備父母地位的人),包括相同的表現、姿態、詞彙和感受等。
● 成人自我狀態:得以客觀自主評估現況,以不帶偏見的行為方式,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察覺的問題或帶出的結論。
● 兒童自我狀態:當內心帶著早年固著的舊事物,在特定情況下被觸動,我們的行為反應就會如同還只是小男孩或小女孩時會有的反應。
例子:
「也許,我們應該找出你最近開始酗酒的原因。」
→「我們應該談談,我當然想知道原因!」(「成人-成人」)
→「你總是批評我,就像我爸爸!」或「你什麼事情都要怪我。」(「兒童-父母」)

►►心理遊戲的類型清單
伯恩將心理遊戲描述為一系列持續進行的互補曖昧交流,導向定義明確且可預期的結果。也可以說,遊戲是一組循環的交流,經常反覆發生,表面上看似合理,實際上有著隱藏的動機;或者,用更口語的方式來說,遊戲是一系列帶有陷阱或「鉤」(gimmick)的行動,是造成人們心情沮喪、彼此傷害的重要原因。根據常見的場域與出現情境的不同,可分類成生活遊戲、婚姻遊戲、派對遊戲、性遊戲、黑社會遊戲、諮商室遊戲,以及善行遊戲等。
例子:
「你為什麼不-是的,可是」遊戲,最常出現在派對和各種團體遊戲,包括心理治療團體等。若將之代入到他人向你尋求像是感情建議的情境,就能迅速了解這個遊戲的目標顯然是為了追求曖昧的交流;表面上看似符合「成人-成人」的溝通模式,實際上卻是一方表現成「兒童」,另一方卻轉換成睿智的「父母」,亟欲提供幫助與撫慰。

伯恩的原意,絕非主張一個人有意識地操弄,或刻意混淆他人而進行這些遊戲;正因為有時並非刻意為之或在無意識的情況下,以致一場遊戲可能會困擾你長達數十年之久,猶如身陷囹圄。幸運的是,當我們有所覺察時,隨時都能從遊戲中跳脫出來,主宰自己的人生。

【各界讚譽】
★一部揭露人心的啟發之作……本書運用了一種嶄新而靈活的語言!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伯恩以簡單好記、甚至口語的文字來描述人與人之間外顯的互動,人們因此得以了解自身行為,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可以改變。……這是一本值得再三閱讀的書。每每重讀,伯恩直覺的預感中那歷久彌新的明智及運用方式,還有他那敏銳的臨床觀察,以及我們一直以來虧欠他的諸多感激之情,再再令我敬佩不已。這是一部具開創性的作品。
——詹姆斯.艾倫(James R. Allen),醫學博士、國際溝通分析協會(ITAA)前主席

★本書對遊戲詳實的說明並未造成篇幅厚重之感,即使是內容最為豐富的遊戲亦是如此。我猜想,第一次閱讀這些遊戲的讀者,都會跳過伯恩醫生謹慎建立的理論基礎。毫無疑問,是這些遊戲本身促成這本書的暢銷,因為這些遊戲具備一種詭異特質的魅力,猶如亞伯納.迪恩(Abner Dean)筆下的諷刺漫畫所傳達的「這根本是路易絲阿姨!」讀者這才發現,書中所飽含的豐厚知識已展現在他眼前,而其價值更是倍增。
——寇特.馮內果(Kurt Vonnegut)

目錄:

● 新導論:彷彿開了一扇門/詹姆斯.艾倫,醫學博士(James R. Allen, M.D.)
● 前言
〈第一部分 遊戲分析〉
● 導論
1、社會人際互動
2、建構時間
第一章 結構分析
第二章 溝通分析
第三章 程序和儀式
第四章 消遣
第五章 心理遊戲
1、定義
2、典型的心理遊戲
3、心理遊戲的起源
4、心理遊戲的功能
5、心理遊戲的分類

〈第二部分 遊戲辭典〉
● 導論
第六章 生活遊戲
1、酗酒者(酒鬼)
2、債務人遊戲
3、踢我
4、我逮到你了,你這個混蛋
5、都是你害我的
第七章 婚姻遊戲
1、困境
2、法庭
3、性冷感的女人
4、折磨
5、要不是為了你
6、看我多麼努力
7、甜心
第八章 派對遊戲
1、難道你不覺得很糟嗎
2、吹毛求疵
3、幫倒忙
4、你為什麼不─是的,可是
第九章 性遊戲
1、不如你和他打一架
2、性倒錯
3、挑逗
4、絲襪遊戲
5、爭吵
第十章 黑社會遊戲
1、警察與強盜
2、怎麼逃出去遊戲
3、我們叫喬伊趕快
第十一章 諮商室遊戲
1、溫室
2、我只是想幫你
3、貧困
4、鄉巴佬
5、心理治療
6、笨蛋
7、義肢
第十二章 善行遊戲
1、公車司機的假期
2、護花使者
3、樂於助人
4、和善的聖人
5、他們會慶幸認識了我

〈第三部分 不只是心理遊戲〉
第十三章 心理遊戲的重要意義
第十四章 所謂玩家
第十五章 範例分析
第十六章 自主性
第十七章 自主性的實現
第十八章 遊戲之後,下一步呢?
附錄 行為分類
評論/馮內果(Kurt Vonnegut)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