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性、死亡(15周年新版) | 拾書所

能量、性、死亡(15周年新版)

$ 450 元 原價 570

書籍詳介

內容簡介:

我們的能量從哪裡來?為什麼會有兩種性別?我們為何會成長、死亡?
這所有問題的解答,都是——粒線體。

◎魏耀揮(台灣粒線體醫學暨研究學會創辦人)專文推薦
◎科普書最高榮譽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大獎決選入圍
◎Pansci 泛科學選書推薦
◎《經濟學人》2005年度好書

本書作者尼克.連恩是榮獲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大獎的生化學家,在這本《能量、性、死亡》中,他以一個非常微觀的角度(十億個粒線體只有一粒沙那麼大),來回答生物學的重大問題——也就是我們的生、老、病、死。

粒線體雖然微小,卻是生物不可或缺的重要胞器。我們每個人的體內都帶有一萬兆個粒線體,約占體重的百分之十。粒線體對生物的重要性,可以用以下幾個例子來說明:

⚡生物的發電廠:粒線體會利用氧氣將食物徹底燃燒,產生我們生存所需的所有能量。
⚡ 粒線體夏娃:粒線體的基因只會透過母親遺傳給子代,因此一直追溯粒線體的基因,我們就能找到現存人類的母系最近共同祖先,也就是十七萬年前在非洲的「粒線體夏娃」。
⚡犯罪鑑定:不管是活人還是死屍,都可以利用粒線體基因來進行親緣鑑定。俄羅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失散的女兒安娜公主,還有九一一事件的遺體,都是藉由粒線體基因來鑑定身分。
⚡ 老化理論:粒線體運作時會滲漏出「自由基」,研究指出,自由基會攻擊細胞內的基因,而這也是造成我們老化和退化性疾病的原因。
⚡ 細胞凋亡:人體內老化的細胞會進行所謂的「細胞凋亡」,這是細胞為了個體的整體利益,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自殺行為。如果細胞在該凋亡時不凋亡,可能就會演變成癌細胞。而這個重要的自殺機制,正是由粒線體所掌握的。

這個微小的胞器曾經是自由生活的細菌,卻在二十億年前被吞噬進更大的細胞中,從此和宿主細胞共同生活在一起,形塑了生命的紋理。透過這個微小的東西,我們可以窺視生命完整的面貌,了解生命的本質。就像尼克.連恩在本書結尾所說的:

……粒線體告訴了我們:在這個星球上,分子如何迸發出生命,細菌又為何會長久稱霸地球;第一個複雜細胞如何誕生,溫血動物為什麼會崛起;為什麼我們有性行為、有兩種性別、有孩子,還會戀愛。它還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的時日有限,終究會老會死,而我們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老化的苦難。

目錄:

致謝
引言 粒線體:生命世界的地下統治者

第一部 有前途的怪物:真核細胞的起源
1. 演化大斷層
2. 追尋祖先
3. 氫假說

第二部 左右生命的力量:質子動力與生命起源
4. 呼吸作用的意義
5. 質子動力
6. 生命起源

第三部 內線交易:建立複雜性
7. 細菌為何如此單純
8. 為何粒線體能實現複雜性

第四部 冪次定律:尺寸與通達複雜性的斜坡
9. 生物學的冪次定律
10. 溫血革命

第五部 他殺還是自殺:動亂之中個體誕生
11. 體內的衝突
12. 建立個體

第六部 性別戰爭:史前人類與性別的本質
13. 性別不平等
14. 來自史前人類考古的性別啟示
15. 為什麼會有兩種性別

第七部 生命之鐘:為何最後粒線體會殺死我們
16. 粒線體老化理論
17. 自動校正機的死亡
18. 治療老化?

結語
詞彙表
延伸閱讀
中英對照表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