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與知:讓「心」有意識 | 拾書所

感與知:讓「心」有意識

$ 253 元 原價 320

書籍詳介

內容簡介:

重量級神經科學家最新作品,了解意識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南!
頂尖神經科學家結合生物學、神經科學、心理學和人工智慧等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與哲學新展望,提出對腦與人類行為理解的獨特研究結果與洞見,提供了解開人類意識之謎的可能工具。

本書是針對意識現象所進行的研究調查,內容簡單扼要、具啟發性、且引人入勝。

最傑出的神經科學家之一的安東尼歐.達馬吉歐(Antonio Damasio)最新作品,在本書輕薄短小的48個章節中,他幫助我們了解意識與心智的關係、擁有意識與清醒或感知的差異、情感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生物腦與意識的發展。本書結合各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與哲學的新展望,最重要的是,還提出了改變我們對腦與人類行為的理解的獨特研究結果。

意識是人類傳達與轉化自己對周遭世界的體驗與自己在其中地位的感知的基礎能力。想要了解意識,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南。

【推薦人】(依姓氏筆畫序)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張智宏
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黃揚名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 謝伯讓

達馬吉歐在書中提到的,不論是關於什麼是心智、什麼是意識,以及感覺,我認為都相當有啟發性,甚至有些是讓人有點意外的。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黃揚名

在達馬吉歐的這本最新著作之中,你將會見識到一位學界領袖的獨特洞見。他的文風獨樹一格,用與眾不同的詞彙描繪出心靈的機制與風貌。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 謝伯讓

既大膽又重要……達馬吉歐的觀點提供了身與心合一的新穎且獨特論點。
——《自然》(Nature)

在本書中,大師級科學家與滑順的散文造型師聯手,產生一則又一則激動人心的見解。……達馬吉歐成功地縮小了身心之間的差距。
——《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達馬吉歐簡潔、精確和清晰的散文有效地傳達了他幾十年來提煉出來的核心洞察力:情感——包括情緒、感覺、動機和情緒——對於理解我們所做的事情、我們的思考方式和情緒的核心,以及我們是誰,是相當重要的。
——《科學》雜誌(Science)

達馬吉歐撰寫了清楚面對大眾讀者的清晰散文。更妙的是,這本書簡潔而有益地分為幾十篇短章節,很多只有一兩頁。但是,請不要搞錯,達馬吉歐是熟悉諸多學科的深刻思想家,因此本書既是哲學著作,也是硬科學。熟悉大學程度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讀者會發現有價值的見解。
——柯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目錄:

〈推薦專文〉身心共築自我意識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張智宏
〈推薦專文〉參透「你」為何為「你」,才能成為更好的你
      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黃揚名
〈推薦專文〉身體感受、自我與意識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 謝伯讓

開始以前
 1
 2

I 存有
 太初沒有道
 生命的目的
 病毒帶來的難堪
 腦與身
 神經系統是大自然後來添加之物
 存有、感受與知曉
 生命一覽表

II 關於心智與新的表徵藝術
 智力、心智與意識
 感覺不同於有意識也不需要心智
 心智的內容
 無心之智
 製造心像
 將神經活動轉為運動和心智
 組構心智
 植物的心智與查爾斯王子的智慧
 廚房裡的演算法

III 感受
 感受的起始:做好準備
 情感
 生物效率與感受的起源
 奠基感受 I
 奠基感受 II
 奠基感受 III
 奠基感受 IV
 奠基感受 V
 奠基感受 VI
 奠基感受 VII
 社會文化背景中的恆定感受
 但這感受不全然是心智的

VI 意識與知曉
 為什麼是意識?為什麼是現在?
 自然的意識
 意識的問題
 意識所為何來?
 心智和意識不是同義詞
 有意識不同於清醒著
 建(解)構意識
 延伸意識
 輕輕鬆鬆,連你一起容納
 感受的真正奇蹟
 內心世界的優先順序
 匯集知識
 整合並非意識的來源
 意識和注意力
 基質也算在內
 失去意識
 意識形成中的大腦皮質與腦幹
 感受機器與意識機器

V 尾聲:平心而論

延伸閱讀
致謝

Brand Slider